近日,石家莊市「石字號」傳統特色美食發布暨展演活動在勒泰莊裡街舉行。歷經三個月的「石字號」傳統特色美食評選活動,綜合廣大市民網絡投票、專家評委和社會評委意見,最終評選出金鳳扒雞、平山油鬼、趙縣石塔燒餅等10大「石字號」傳統特色美食。忍住口水,快來跟小編一起看看咱莊裡的傳統特色美食,你吃過幾個吧!
●金鳳扒雞
金鳳扒雞最早始於1908年,採用獨特的製作工藝,用蜂蜜對雞進行上色炸制,並用中藥秘方老湯煮製。具有一定的藥理功效和保健作用,上世紀80年代初,馬家雞的經營者們設計了「金鳳」作為商標,並在1984年正式註冊了金鳳扒雞的商標。目前,金鳳扒雞發展為扒雞、烤雞、清香雞、童子雞、烤鴨等十餘種產品,並推出真空包裝,使產品儲存期由原來的2-3天延長到90-180天。
●石飲紅星包子
石家莊飯店的特色小吃,原名「紅星包子」,後註冊更名為「石飲紅星」包子,是石家莊的傳統特色美食,始創於1969年。
「石飲紅星」包子小巧玲瓏、色澤潔白、皮薄餡足、鬆軟利口、清香不膩,唇齒留香,外表如同一朵綻放的白菊花。包子選料精細,製作考究。其餡選料選用肥瘦相間豬肉,按一定比例搭配,加入調好口味的料水,精心攪拌製成水餡。麵皮用發麵搓條製劑後,擀成直徑為8釐米,薄厚均勻的圓片,包入餡料,用手指精心捏褶,同時用力將褶捻開,每個包子保證有圓形提褶14個至16個,並且褶花疏密均勻,形如秋菊,最後上籠蒸製而成。
●平山油鬼
油鬼是平山最獨具特色的風味小吃,是一種油炸食品,色澤金黃,吃起來清脆噴香回味無窮。
油鬼看起來與油條相似,但其中間作折身狀,似一跪著的小人。炸油鬼製作首先是「兌花」,接下來和面、餳面,第三步「墩條」和餳面,第四步「包條」,第五步「做條」和「擰花」,將包好的「條」擰成螺紋狀。第六步下油鍋炸。期間需用長筷子將油鬼從摺疊處撐開。待炸到色澤金黃、蓬鬆飽滿時即可出鍋。
●正定八大碗
正定八大碗包括四葷、四素。四葷以豬肉為主,並精選其肘子肉、後臀肉,還有以精肉做成餡製成肉丸子,分為扣肘、扣肉、方肉、肉丸子。四素以蘿蔔、海帶、粉條、豆腐為主等30餘種,根據招待的客人不同,選擇其中八種,經過其獨特製作工藝做熟而成,是正定當地婚慶、重大節日招待尊貴客人時不可缺少的一套菜餚。
●無極餄餎
無極餄餎是一種地方特色小吃,俗稱餄餎面。圓條形的細長麵條,香噴噴,熱乎乎,很合人們的口味。「蕎麥餄餎黑是黑,筋韌爽口能待客」,這是人們對蕎麥餄餎的讚美。
無極餄餎製作精細,配料考究,製作過程特別強調「鮮」。先把各種面按比例摻好,加水,揉成光皮,餳5分鐘後即可放入橫跨在鍋上特製的餄餎床中,待鐵鍋中水沸時,用機身壓杆用力向下擠壓,餄餎面就從圓孔中擠出,下到鍋裡,蓋上鍋蓋燜三五分鐘就可以出鍋盛碗了。
●燕風紅腸
燕風紅腸是燕風樓四大王牌產品之一,歷史悠久,長賣不衰。燕風紅腸採用傳統工藝配方下料,具有獨特的加工工藝,風味獨特,燻味濃鬱。
製作紅腸選用的是經過嚴格檢驗檢疫的肥瘦均勻的新鮮豬肉,配以上等綠豆粉芡和秘制特色香料,按一定的比例調製成餡。腸衣採用的是無毒無害的綠色天然腸衣,灌製成型後,入老汤滷製成熟。有著幾十年歷史的老湯賦予了燕風紅腸獨特的風味,撈出後還要經過一道重要工序,入燻爐用果木燻制,在充分吸收了果木的特殊香味後,色澤紅亮,油潤,散發著撲鼻香味的紅腸就出爐了。
●趙縣石塔燒餅
「薛家燒餅」俗稱「油酥燒餅」,又叫「石塔燒餅」,因打燒餅的主人居住在趙縣陀羅尼經幢(俗稱石塔)腳下而得名。它是趙縣獨有的風味小吃,系趙縣石塔村薛禮義家8代祖傳,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燒餅用油紙包著,一包裡有五個。這些燒餅都很小,跟小柿餅差不多,色澤金黃,有甜、鹹兩種,鹹的上面有黑芝麻。吃起來香脆酥軟,略有些油,甜而不膩。
●深澤西河肉糕
深澤西河肉糕起源於河北深澤縣西河村,創始人是晚清時期西河村的李洛提,俗稱西河肉糕,位居深澤「美食三絕」之首。
西河肉糕以綠豆、紅薯澱粉為主料,驢肉、驢油、香油為輔料,以多種調味品為佐料。製作方法是將驢肉切成細粒,用煮肉的老湯將澱粉、肉末、油一併調好,放入盆中,加入調料蒸製而成,具有色澤紅亮,香而不膩,老少皆宜的特點,是當地宴請賓客必不可少的地方名吃。
●正定馬家滷雞
馬家滷雞是正定馬家老雞店的特色產品,始創於清朝初年,1981年馬家滷雞與浙江金華火腿、北京蘇式叉燒肉、南京板鴨等禽類肉食品齊名,被評為全國33個優質產品之一。
馬家滷雞世代傳承,既保持了傳統工藝,又自主創新了滷雞翅、滷雞爪、滷雞胗等系列產品,並採用先進的滅菌及真空多層複合保鮮工藝,開發出系列軟包裝產品,能長期保持色、香、味、型不變,方便保存、運輸和外銷。
●井陘抿須兒
井陘抿須兒有豆面、玉米面、純白面、山藥面、紅薯面等多種,製作時要摻上少量白面增加黏性,或者加入一些玉米面或紅薯面。所謂抿須兒,就是用一個鋤子一樣的鐵器將放在抿須兒床子上的麵團「抿」到燒開了水的鍋裡,形成一個個像「蝌蚪」一樣的面須。因為抿須兒面軟和,所以抿到鍋裡的抿須兒只要翻個滾兒就可以出鍋了。煮熟後撈出,澆入各種葷素滷湯攪拌後食用,味道鮮美。
(河北新聞網綜合,編輯秦秋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