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無形資產對外投資需要交納個人所得稅嗎?

2020-12-20 騰訊網

以無形資產對外投資需要交納個人所得稅嗎?

彭懷文

無形資產屬於非貨幣性資產,按規定以無形資產對外投資需要交納個人所得稅。

同時,對於專利技術等屬於技術成果的,可以享受優惠政策。

一、非貨幣性資產投資應交個人所得稅

個人以非貨幣性資產對外投資,實際上兩個交易的結合,一個交易就是對外轉讓非貨幣性資產,二就是用轉讓所得在進行投資。因此,個人發生非貨幣性資產對外投資業務時,隱含著財產轉讓的經濟交易事項,根據稅法規定應按照「財產轉讓所得」計徵個人所得稅。

(一)非貨幣性資產投資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非貨幣性資產投資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41號)第五條明確,非貨幣性資產,是指現金、銀行存款等貨幣性資產以外的資產,包括股權、不動產、技術發明成果以及其他形式的非貨幣性資產。

非貨幣性資產投資,包括以非貨幣性資產出資設立新的企業,以及以非貨幣性資產出資參與企業增資擴股、定向增發股票、股權置換、重組改制等投資行為。

個人以非貨幣性資產投資,取得被投資企業的股權價值高於該資產原值的部分,根據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屬於個人財產轉讓所得,應繳納個人所得稅。但是由於在非貨幣性資產投資交易過程中沒有或僅有少量現金流,且大多數交易金額較大,納稅人可能缺乏足夠的資金繳稅。因此,為鼓勵和引導民間個人投資,《國務院關於印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的通知》(國發[2013]38號)批准上海自貿區先行試點非貨幣性資產投資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政策。

為進一步鼓勵和引導民間個人投資,經國務院批准,從2015年4月1日將在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點的個人非貨幣性資產投資分期繳稅政策推廣至全國(即財稅[2015]41號文)。

(二)應稅項目

個人以非貨幣性資產投資,屬於個人轉讓非貨幣性資產和投資同時發生。對個人轉讓非貨幣性資產的所得,應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項目,依法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三)應納稅所得額

財稅[2015]41號文第二條第一款規定,個人以非貨幣性資產投資,應按評估後的公允價值確認非貨幣性資產轉讓收入。非貨幣性資產轉讓收入減除該資產原值及合理稅費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非貨幣性資產投資有關個人所得稅徵管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20號)第四條進一步明確,納稅人非貨幣性資產投資應納稅所得額為非貨幣性資產轉讓收入減除該資產原值及合理稅費後的餘額。

1.收入確認時間

財稅[2015]41號文第二條第二款規定,個人以非貨幣性資產投資,應於非貨幣性資產轉讓、取得被投資企業股權時,確認非貨幣性資產轉讓收入的實現。

2.資產原值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20號第五條規定,非貨幣性資產原值為納稅人取得該項資產時實際發生的支出。

納稅人無法提供完整、準確的非貨幣性資產原值憑證,不能正確計算非貨幣性資產原值的,主管稅務機關可依法核定其非貨幣性資產原值。

第七條規定,納稅人以股權投資的,該股權原值確認等相關問題依照《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試行)》(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67號發布)有關規定執行。

3.合理稅費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20號第六條規定,合理稅費是指納稅人在非貨幣性資產投資過程中發生的與資產轉移相關的稅金及合理費用。

【案例-1】非貨幣性資產投資個人所得稅的計算

張某與李某經協商後,準備合作成立一家有限責任公司。張某以其在某寫字樓擁有的辦公房產按照市場價值300萬元作為出資,李某以現金200萬元出資。

李某的辦公房產是他在5年前購買的,當時實際花費支出是120萬元。假定該房產在過戶到新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時,支付了評估費等稅費共計30萬元。

問題:計算李某應交個人所得稅。

【解析】根據財稅[2015]41號文和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20號相關規定,李某應交個人所得稅:(300-120-30)×20%=30萬元

(四)納稅人和納稅地點

1.納稅人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20號第一條規定,非貨幣性資產投資個人所得稅以發生非貨幣性資產投資行為並取得被投資企業股權的個人為納稅人。

2.納稅地點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20號第三條規定,非貨幣性資產投資產生的個人所得稅分三種情況確定納稅地點:

(1)以不動產投資的

納稅人以不動產投資的,以不動產所在地地稅機關為主管稅務機關。

(2)以股權投資的

納稅人以其持有的企業股權對外投資的,以該企業所在地地稅機關為主管稅務機關。

(3)以其他非貨幣資產投資的

納稅人以其他非貨幣資產投資的,以被投資企業所在地地稅機關為主管稅務機關。

(五)非貨幣資產投資一次性繳稅有困難的可分期繳納

1.分期繳納的稅法規定

財稅[2015]41號文第三條規定,個人應在發生上述應稅行為的次月15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納稅人一次性繳稅有困難的,可合理確定分期繳納計劃並報主管稅務機關備案後,自發生上述應稅行為之日起不超過5個公曆年度內(含)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

分期繳納的前提是,「納稅人一次性繳稅有困難的」,如果在發生非貨幣性資產投資時,在取得被投資企業股權同時還有現金收入的,應將現金收入優先繳稅。

還有需要注意的是「5個公曆年度內(含)」不是指「周年」。例如,李某在2019年3月15日發生了一筆非貨幣性資產投資,應繳納個人所得稅,但是一次性繳稅有困難。那麼,李某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制定分期繳納計劃,在2019年至2023年這5個年度內分期繳稅,最遲必須在2023年12月31日前繳清稅款。在這裡的2019年是算一個年度的,因此分期的時間是不能從2019年3月算到2024年3月的。

2.現金收入優先繳稅

財稅[2015]41號文第四條規定,個人以非貨幣性資產投資交易過程中取得現金補價的,現金部分應優先用於繳稅;現金不足以繳納的部分,可分期繳納。

個人在分期繳稅期間轉讓其持有的上述全部或部分股權,並取得現金收入的,該現金收入應優先用於繳納尚未繳清的稅款。

3.分期繳稅計劃的制定、變更與備案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非貨幣性資產投資有關個人所得稅徵管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20號,以下簡稱20號公告)第八條規定,納稅人非貨幣性資產投資需要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應於取得被投資企業股權之日的次月15日內,自行制定繳稅計劃並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非貨幣性資產投資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備案表》、納稅人身份證明、投資協議、非貨幣性資產評估價格證明材料、能夠證明非貨幣性資產原值及合理稅費的相關資料。

2015年4月1日之前發生的非貨幣性資產投資,期限未超過5年,尚未進行稅收處理且需要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應於本公告下發之日起30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分期繳稅備案手續。

20號公告第九條規定,納稅人分期繳稅期間提出變更原分期繳稅計劃的,應重新制定分期繳稅計劃並向主管稅務機關重新報送《非貨幣性資產投資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備案表》。

(六)納稅申報

1.自行申報

20號公告第二條規定,非貨幣性資產投資個人所得稅由納稅人向主管稅務機關自行申報繳納。

2.申報納稅

20號公告第十條規定,納稅人按分期繳稅計劃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時,應提供已在主管稅務機關備案的《非貨幣性資產投資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備案表》和本期之前各期已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完稅憑證。

20號公告第十一條規定,納稅人在分期繳稅期間轉讓股權的,應於轉讓股權之日的次月15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

3.被投資企業的報告義務

雖然20號公告明確規定了非貨幣性資產投資個人所得稅由納稅人自行向稅務機關申報,被投資企業不是扣繳義務人,但是被投資企業確仍然負有報告義務。

20號公告第十二條規定,被投資企業應將納稅人以非貨幣性資產投入本企業取得股權和分期繳稅期間納稅人股權變動情況,分別於相關事項發生後15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報告,並協助稅務機關執行公務。

二、技術成果投資入股的可以適用選擇性優惠政策

本來技術成果也是屬於非貨幣性資產的,其對外投資入股涉及到的個人所得稅是可以適用非貨幣性資產投資的個人所得稅政策規定的。

但是,以專利技術為代表的技術成果,與一般的不動產或動產等非貨幣性資產也有很大不同,國家為促進技術成果轉化,對科技成果投資入股實施更加優惠的政策,因此對其專門規定有更加優惠的政策。

(一)技術成果投資入股選擇性稅收優惠政策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完善股權激勵和技術入股有關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6]101號)第三條規定:

企業或個人以技術成果投資入股到境內居民企業,被投資企業支付的對價全部為股票(權)的,企業或個人可選擇繼續按現行有關稅收政策執行,也可選擇適用遞延納稅優惠政策。

選擇技術成果投資入股遞延納稅政策的,經向主管稅務機關備案,投資入股當期可暫不納稅,允許遞延至轉讓股權時,按股權轉讓收入減去技術成果原值和合理稅費後的差額計算繳納所得稅。

因此,企業或者個人技術成果投資入股選擇遞延納稅有兩個條件:一是入股的對象必須是境內居民企業;二是入股的被投資企業支付的對價必須是100%的股票(權)。如果被投資企業還有其他現金對價或者除股票(權)的非貨幣性資產等作為對價的,就不能適用選擇性優惠政策。

一般的非貨幣性資產投資,只有在「一次性繳稅有困難的」,才可以選擇分期繳納,期限是在5個公曆年度內。而技術成果投資入股可以選擇遞延納稅,遞延至股權轉讓時,具體時間並無限制,完全是超過非貨幣性資產的時限額的,只要不轉讓股權就可一直遞延下去。

(二)技術成果投資入股的界定

財稅[2016]101號第三條規定:技術成果是指專利技術(含國防專利)、計算機軟體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植物新品種權、生物醫藥新品種,以及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確定的其他技術成果。

技術成果投資入股,是指納稅人將技術成果所有權讓渡給被投資企業、取得該企業股票(權)的行為。

(三)技術成果投資取得股權後上市再處置股票的處理

財稅[2016]101號第四條第(二)款規定,個人因股權激勵、技術成果投資入股取得股權後,非上市公司在境內上市的,處置遞延納稅的股權時,按照現行限售股有關徵稅規定執行。

《國家稅務總局所得稅司關於印發的通知》(稅總所便函﹝2016﹞149號)進一步明確:納稅人因獲得非上市公司實施條件的股權激勵而選擇遞延納稅的,自其取得股權至實際轉讓期間,因時間跨度可能非常長,其中會出現不少變數。如果公司在境內上市了,員工持有的遞延納稅股權,自然轉為限售股。根據財稅[2016]101號第四條第(二)款規定,相關稅務處理應按照限售股相關規定執行。具體為三個方面:一是股票轉讓價格,按照銷售股有關規定確定;二是扣繳義務人轉為限售股轉讓所得的扣繳義務人(即證券機構),實施股權激勵的公司、獲得技術成果的企業只需及時將相關信息告知稅務機關,無須繼續扣繳遞延納稅股票個人所得稅;三是個人股票原值仍按照財稅[2016]101號文件規定確定。也就是說,轉讓的股票來源於股權激勵的,原值為其實際取得的成本;來源於技術成果投資入股的,原值為技術成果原值。如果證券機構扣繳的個人所得稅與納稅人的實際情況有出入,個人需按照《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證監會關於個人轉讓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167號)的規定,向證券機構所在地稅務機關申請辦理稅收清算。

(四)轉增股本或以股權對外投資的處理

財稅[2016]101號第四條第(四)款規定,持有遞延納稅的股權期間,因該股權產生的轉增股本收入,以及以該遞延納稅的股權再進行非貨幣性資產投資的,應在當期繳納稅款。

根據相關規定,被投資企業以未分配利潤、盈餘公積、資本公積轉增股本,需要按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計徵個人所得稅。同時,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將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有關稅收試點政策推廣到全國範圍實施的通知》(財稅[2015]116號)規定,自2016年1月1日起,中小高新技術企業轉增股本時,個人股東在不超過5個公曆年度內(含)分期繳納。但是,個人持有遞延納稅的股權期間,發生轉增股本的,根據財稅[2016]101號第四條第(四)款規定,因遞延納稅股權產生的轉增股本收入,應在當期繳納稅款。

個人以股權進行對外進行非貨幣性資產投資,《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非貨幣性資產投資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41號)規定可以分期5年繳納。但個人因股權激勵取得的限制性股票解禁所得選擇遞延納稅的,個人再以遞延納稅的股權進行非貨幣性資產投資的,根據財稅[2016]101號第四條第(四)款規定,則須在非貨幣性資產投資當期繳納稅款。

(五)遞延納稅股權轉讓的處理

個人以技術成果投資入股到境內居民企業,被投資企業支付的對價全部為股票(權)的,個人選擇技術成果投資入股遞延納稅政策的,經向主管稅務機關備案,投資入股當期可暫不納稅,允許遞延至轉讓股權時,按股權轉讓收入減去技術成果原值和合理稅費後的差額計算繳納所得稅。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股權激勵和技術入股所得稅徵管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62號)第一條第(七)款規定,遞延納稅股票(權)轉讓、辦理納稅申報時,扣繳義務人、個人應向主管稅務機關一併報送能夠證明股票(權)轉讓價格、遞延納稅股票(權)原值、合理稅費的有關資料,具體包括轉讓協議、評估報告和相關票據等。資料不全或無法充分證明有關情況,造成計稅依據偏低,又無正當理由的,主管稅務機關可依據稅收徵管法有關規定進行核定。

(六)享受遞延納稅股權優先轉讓

財稅[2016]101號第四條第(四)款規定,個人轉讓股權時,視同享受遞延納稅優惠政策的股權優先轉讓。遞延納稅的股權成本按照加權平均法計算,不與其他方式取得的股權成本合併計算。

(七)遞延納稅備案

根據財稅[2016]101號第五條第(一)款規定,對股權激勵或技術成果投資入股選擇適用遞延納稅政策的,企業應在規定期限內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備案手續。未辦理備案手續的,不得享受本通知規定的遞延納稅優惠政策。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62號第一條第(五)款第3項規定,個人以技術成果投資入股境內公司並選擇遞延納稅的,被投資公司應於取得技術成果並支付股權之次月15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技術成果投資入股個人所得稅遞延納稅備案表》(附件3)、技術成果相關證書或證明材料、技術成果投資入股協議、技術成果評估報告等資料。

【案例-2】個人以技術成果投資入股的個人所得稅計算

李某2019年3月以其所有的某項專利技術投資作價100萬元入股A企業,獲得A企業股票50萬股,佔企業股本的5%。若李某發明該項專利技術的成本為20萬元,入股時發生評估費及其他合理稅費共10萬元。假設後來李某將這部分股權以200萬元賣掉,轉讓時發生稅費15萬元,李某應如何計算納稅?

【解析】李某專利技術投資入股,有兩種稅收處理方式:一是按照原有政策,在入股當期,對專利技術轉讓收入扣除專利技術財產原值和相關稅費的差額計算個人所得稅,並在當期或分期5年繳納;二是按照新政策,專利技術投資入股時不計稅,待轉讓這部分股權時,直接以股權轉讓收入扣除專利技術的財產原值和合理稅費的差額計算個人所得稅。

(1)按原政策計算:

李某技術入股當期需繳稅,應納稅額=(100萬元-20萬元-10萬元)×20%=14萬元

轉讓股權時李某也需繳稅,應納稅額=(200萬元-100萬元-15萬元)×20%=17萬元

兩次合計,李某共繳納個人所得稅31萬元。

(2)按遞延納稅優惠政策計算:

李某入股當期無需繳稅。

待李某轉讓該部分股權時一次性繳稅。轉讓時應納稅額=[200萬元-(20萬元+10萬元)-15萬元]×20%=31萬元

雖然政策調整後,李某應繳稅款與原來一樣,但李某在入股當期無需繳稅,壓力大大減小,待其轉讓時再繳稅,確保有充足的資金流。

【案例-3】個人以技術成果投資入股選擇遞延納稅後處置股權所得的個人所得稅計算

資料接【案例-2】,若李某選擇遞延納稅後,李某最終僅以40萬元合理價格將股權賣掉,假設轉讓股權時稅費為5萬元。則轉讓時李某該如何計稅?

【解析】根據遞延納稅相關政策,李某轉讓股權時,按照轉讓收入扣除技術成果原值及合理稅費後的餘額,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因此,雖然李某的股權轉讓收入較當初專利技術投資時作價降低了,但其仍根據股權轉讓實際收入計算個人所得稅,李某技術成果投資入股風險大大降低。

應繳稅款=[40萬元-(20萬元+10萬元)-5萬元]×20%=1萬元

相關焦點

  • 資產投資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問題答記者問
    這樣做,也與企業以非貨幣性資產對外投資的所得稅處理原則一致。  5.非貨幣性資產投資為什麼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答:非貨幣性資產投資,實質為個人「轉讓非貨幣性資產」和「對外投資」兩筆經濟業務同時發生。反之,如果評估後的公允價值沒有超過原值,個人則沒有所得,也就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6.怎樣計算非貨幣性資產投資個人所得稅的應納稅所得額、應納稅額?
  • 無形資產包括哪些,無形資產怎麼評估
    無形資產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無形資產包括貨幣資金、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專利權、商標權等,因為它們沒有物質實體,而是表現為某種法定權利或技術。但是,會計上通常將無形資產作狹義的理解,即將專利權、商標權等稱為無形資產。廣義的無形資產包括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專利權、商標權等,因為它們沒有物質實體,而是表現為某種法定權利或技術。
  • 一人獨資企業交個人所得稅,還用交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嗎?
    一人獨資企業也是個人獨資企業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但需要繳納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所得稅分為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因企業組織形式的不同而分別繳納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1、個人獨資業企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我們知道,個人獨資企業與個體工商戶等都是非法人組織,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投資主體只能是自然人,個人獨資企業的投資人需要以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既然不具有法人資格,屬於個體經營者,那麼個人獨資企業就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
  • 自然人以非貨幣性資產投資,有哪些涉稅風險?
    (2)自然人以無形資產(含土地使用權)、不動產投資增值稅規定根據《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第十條、第十一條規定:「銷售服務、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是指有償提供服務、有償轉讓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有償,是指取得貨幣、貨物或者其他經濟利益。」
  • 達州無形資產評估公司收費——就找貴榮鼎盛
    達州無形資產評估公司收費——就找貴榮鼎盛大家好,我是貴榮鼎盛資產評估小劉,這幾天氣變化很大,讓人難以琢磨,大家要對注意身體。今天為大家帶來資產評估的相關的資訊。資產評估,是指評估機構及其評估專業人員根據委託對不動產、動產、無形資產、企業價值、資產損失或者其他經濟權益進行評定、估算,並出具評估報告的專業服務行為。
  • 你以為「零元」轉讓股權,就不用繳個人所得稅了嗎?
     第一種,公司做的還不錯,可能資產也有升值,於是甲和丙約定,丙以100萬的價格購買甲的30%股權,此時甲轉讓股權的價格大於股權原值,甲有所得,所以甲股東需要繳個人所得稅。 「零元」轉讓,需要繳個稅嗎?
  • 關於無形資產的一般會計處理方法
    四、無形資產攤銷  無形資產作為一項特殊長期資產,不論是出於財務報告目的,還是出於資產管理的需要,都必須以一種系統的方式在其預計有效年限內攤銷,併合理地確定各會計期的企業收益。  無形資產是沒有殘餘價值的,它們的預計壽命,也就是其有效年限,即為攤銷的期限。不同的無形資產其有效年限是不相同的。
  • 無形資產科目
    外購與接受投資的無形資產價值的確認較為容易,對於自創無形資產核算,按照現行規定僅包括取得註冊時發生的註冊費、聘請律師費支出,而把研究和開發過程中的費用記入當期損益,採用費用化處理。這種處理的結果會導致企業自創無形資產價值不能全部體現出來,甚至導致知識產品的成本計量嚴重失真,對於投資人利用提供的信息做出投資決策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企業應該對自創無形資產研究和開發支出儘量資本化。
  • 大慶個人非貨幣性資產投資可在5個年度內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
    近日,從我市地稅部門了解到,為進一步減輕投資人當期稅收負擔,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根據財政部、稅務總局通知,對於以非貨幣性資產投資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個人,如果一次性繳稅有困難,可以在5個年度內分期繳稅。
  • 《企業會計準則——無形資產》指南
    雖然固定資產也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但在某些高新科技領域,無形資產往往顯得更為重要。它沒有實物形態,卻有價值,能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或使企業獲取超額收益。不具有實物形態是無形資產區別於其他資產的特徵之一。  需要指出的是,某些無形資產的存在有賴於實物載體。比如,計算機軟體需要存儲在磁碟中。但這並沒有改變無形資產本身不具有實物形態的特性。
  • 國稅總局就股票分紅繳納個人所得稅等答問
    答:《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投資者徵收個人所得稅的規定〉執行口徑的通知》(國稅函〔2001〕84號)規定,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對外投資分回的利息或者股息、紅利,不併入企業的收入,而應單獨作為投資者個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應稅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 政府會計準則第4號——無形資產
    無法預見無形資產為政府會計主體提供服務潛力或者帶來經濟利益期限的,應當視為使用年限不確定的無形資產。        第十六條 政府會計主體應當對使用年限有限的無形資產進行攤銷,但已攤銷完畢仍繼續使用的無形資產和以名義金額計量的無形資產除外。
  • CPA注會備考:無形資產的初始計量
    02(二)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應當按照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確定;如果合同或協議約定價值不公允時,應按公允價值作為初始成本。但下列情況除外:1.房地產開發企業取得的土地使用權用於建築對外出售的房屋建築物,相關土地使用權應當計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築物成本(開發成本)。
  • 退休人員繼續工作,工資超過5000元該如何交納個人所得稅?
    退休人員如果說打算繼續工作,那麼需不需要交納個人所得稅呢?如果說自己在工作期間工資收入待遇超過5000元,該怎麼繳納個人所得稅呢?這個個人所得稅,對於退休人員的這個退休金待遇是完全免收的。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退休金待遇是不徵收個人所得稅的。
  • 我國無形資產準則的對比研究
    4、規定了用無形資產向外單位投資的帳務處理方法企業以無形資產投資,按雙方確認的價值作為長期投資入帳,借記「長期投資」科目,貸記「無形資產」科目。但對於雙方確認價值與帳面的差額如何處理,沒有明確規定。
  • 無形資產大行其道,意味著什麼?
    從1990年代開始,無形資產投資,在歐美發達國家GDP中的比例,逐年上升。而同期的有形資產投資在GDP中的比例,則逐漸下降。2009年,無形資產投資額在GDP中的比例,首次超過有形資產投資(Haskel and Westlake, 2018)。在那以後,兩者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 拍賣寄售業務如何計繳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
    拍賣、寄售一般有兩種形式,一是取得拍賣品所有權後對外賣出;二是受拍品所有權人委託對外拍賣,收取手續費或佣金。在增值稅制度中,按照拍品(或寄售物,以下簡稱拍品)是房產、舊貨、其他貨物或無形資產的不同,適用不用的增值稅政策。對個人的拍賣行為,也需要按照拍品歸屬《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財產或特許權的轉讓,按照不同的所得項目課稅。
  • 2001年《企業會計準則———無形資產》指南
    雖然固定資產也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但在某些高新科技領域,無形資產往往顯得更為重要。它沒有實物形態,卻有價值,能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或使企業獲取超額收益。不具有實物形態是無形資產區別於其他資產的特徵之一。  需要指出的是,某些無形資產的存在有賴於實物載體。比如,計算機軟體需要存儲在磁碟中。但這並沒有改變無形資產本身不具有實物形態的特性。
  • 中國科學院對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
    第四條 研究所對外投資應有利於本單位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規模產業化及本單位後勤社會化改革。  第五條 中科院鼓勵研究所主要以科技成果形成的專利權、非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為主進行投資。  第十八條 研究所以儀器設備、材料等各項實物和無形資產對外投資時,須以中科院計劃財務局同意投資的批覆為依據,聘請有資質的社會中介機構進行資產評估,並按有關規定辦理審核、備案手續。  第十九條 研究所對外投資時,必須按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及時入帳,正確反映研究所對外投資的情況。
  • 黑龍江省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出租和對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
    第十五條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租賃合同終止後,需要繼續出租的,應當按照本辦法規定重新履行相關程序;不再出租的,應當自租賃合同終止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將資產使用情況報主管部門和本級財政部門備案。  第三章對外投資  第十六條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對外投資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利用財政撥款和財政撥款結餘對外投資;  (二)買賣期貨、股票;  (三)購買企業債券、投資基金和其他金融衍生品或者進行金融風險投資;  (四)貸款債務尚未清償前利用該貸款形成的資產對外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