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電耦定義及應用介紹

2020-12-27 電子產品世界

應用筆記介紹熱電定義,並解釋了它的歷史來源。本文介紹的電路在靠近溫度傳感器的位置對熱電偶輸出進行數字轉換,與在數位化之前使弱信號通過長電纜傳輸的方案相比,該方案能夠將噪聲降至最低。

熱電偶因為其高測量精度、價格經濟、容易獲得以及較寬的溫度測量範圍等特點而在工業領域得到普遍應用。它由焊接在一起的兩種不同的金屬或金屬合金線(通常稱為熱端)組成。熱電偶輸出電壓是兩個線端(另一端通常稱為冷端)的電壓差,冷端必須保持在已知溫度。熱電偶電壓是Seebeck (1921年左右)、Peltier (1834年左右)和Thompson (1851年左右)效應的結合產物。

熱端和冷端這兩個名詞源於應用歷史。事實上,根據具體應用,冷端溫度也有可能高於熱端。這種情況下,熱電偶輸出相反極性的電壓。由此可見,熱電偶測量的是熱端與冷端溫度之差,而非冷端的絕對溫度。

不同金屬或合金熱電偶對應的輸出電壓已經製作成標準表格1。用大寫字母表示標準金屬對,例如,K代表鎳鎘合金熱電偶,表中列出的數據假設冷端溫度為0°C。

為了獲得熱端的絕對溫度,必須測量冷端溫度並相應調整熱電偶輸出。這種技術稱為冷端補償。19世紀中期,當熱電偶剛剛開始使用時,絕對溫度測量需要將冷端保持在冰和蒸餾水混合達到平衡後的溫度,以建立一個真正的0°C參考點。

熱電偶溫度傳感器需要使用與熱電偶導線相同材料的特殊電纜和連接器。因此,市場上提供的各種封裝、體積和種類的商用化熱電偶同時也給出完整的電纜、連接器和配件選型2,3

冷端等溫線位於熱電偶信號處理模塊的輸入端,通常安裝在高熱導率材料製成的底板上。銅的熱導率為381W/m°K (無論攝氏度,還是開爾文溫度,每度都具有相同幅度的變化)。輸入連接必須是電氣隔離,但需要與底板保持導熱。理想情況下,整個信號處理模塊應該保持在同等溫度環境。

信號處理電路由低壓直流放大器(熱電偶信號範圍為µV/°C)、溫度傳感器、冷端補償電路、內置基準ADC、熱電偶開路檢測器、報警指示和數字輸出接口組成。所有這些功能都集成在小尺寸IC內,例如:
MAX6674和MAX6675,只需要外部連接熱電偶和電源。串口輸出代表熱電偶檢測點溫度的數據。

MAX6674/MAX6675內部熱電偶數字轉換電路與鎳鎘合金(K型)熱電偶成比例。MAX6674測量範圍為0至+128°C,解析度為0.125°C;MAX6675測量範圍為0至1024°C,解析度為0.25°C。兩款IC均通過SPI™兼容接口與微控制器或類似的本地智能電路連接。如果檢測點距離控制器較遠,應在檢測點附近對熱電偶信號進行數位化處理。

與其它低壓電路相同,熱電偶信號處理電路對EMI非常敏感。熱電偶引線通常暴露在EMI環境中(引線拾取的幹擾噪聲等級與引線長度成正比)。EMI增大了接收信號的不確定性,降低溫度測量的精度。對於這種環境,使用特殊的熱電偶連接電纜價格昂貴,如果選用其它電纜則很難確定實際環境的測試溫度。

為了使噪聲降至最小,可以在檢測點附近採用一個控制電路,靠近檢測點增加一個遠端控制電路以提供本地智能化管理,引入複雜信號的濾波和電纜屏蔽。圖1提供了一個較好的設計方案,在靠近檢測點的位置對熱電偶輸出進行數位化。


圖1. 在3000英尺電纜的遠端提供電源,MAX6674/MAX6675在靠近檢測點的位置量化熱電偶輸出,使EMI降至最小。

通過本地脈衝時序發生器(IC2和IC3)驅動MAX6674/MAX6675的SPI接口,IC2、IC3強制MAX6674/MAX6675以4800波特率、每秒鐘四個字符產生異步串行輸出數據,字符結構為:1位起始位、11位數據和1位停止位(MAX6675採用13位數據位)。對於MAX6674,11位數據包括10位表示溫度數據的直接二進位數(MSB在前)、1位熱電偶開路報警位,MAX6675提供12位數據和1位報警。

穩定的晶體振蕩器確保精確的數據傳輸波特率。為保證正確的電路操作,熱電偶檢測點必須與電路保持電氣隔離,MAX6674/MAX6675必須在任何時間保持在-20°C至+85°C工作溫度範圍內。

電路通過雙絞線連接遠端電源和數據接收器,通過雙絞線電纜為電路供電並將數據傳輸到數據接收端。溫度測量由MAX6674/MAX6675的內部10位ADC實現,並將數據串行發送到電纜上。圖2所示溫度數據由MAX6674產生,並通過3000英尺的雙絞電纜傳輸量化後的數據。這些數據表明熱電偶處於較好的工作狀態,測量溫度為21.875°C。


圖2. 在圖1的數據接收器A、B端接收到的串行數據字,數據代表電纜另一端的熱電偶測量溫度為21.875°C。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1189.htm

相關焦點

  • 熱電偶和熱電阻的區別
    提示點擊上方PLC技術應用學院
  • 深挖熱電技術應用需求 半導體致冷晶片切入應用藍海
    近年來,大到外太空探測,小到日常生活中的車載冰箱,熱電材料應用的發展越來越好。而在此領域已經發展20多年的廣東富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富信」),更是把該項技術瞄準到通訊、醫療等更多應用領域。據富信技術研發中心曹主任介紹,半導體熱電致冷晶片可以在同一個系統內實現製冷和加熱兩種功能,這是其他的製冷方式所不能比擬。
  • 【科學綜述】機器學習在熱電材料領域的應用
    【摘要】在追求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熱電材料是不可或缺的。它在全固態發電和製冷方面具有十分廣泛的應用前景。在過去的幾十年間,人們一直致力於尋找新型高性能熱電材料。然而,傳統的實驗試錯法效率較低,限制了新材料的研究步伐。機器學習作為一種具有強大數據分析能力的方法,近年來已越來越多地應用於熱電材料的研究。
  • 應用於航空電子和航空航天的熱電設備介紹
    應用於航空電子和航空航天的熱電設備介紹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9-03-13 08:44:00 軍事和航空航天領域,在狹窄,惡劣的環境中,堅固的運行和可靠的性能是最重要的
  • 【材料】熱電材料的新用途:熱電催化促進
    ,因此成為熱電材料的新應用。Energy Mater., 2018, 8, 1701430, DOI: 10.1002/aenm.201701430導師介紹黃照榮(Z.Huang@cranfield.ac.uk)https://www.x-mol.com/university/faculty/50204彭平(ppeng
  • 有機熱電:從材料到器件
    《有機熱電:從材料到器件》的編著者自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了相關研究,特別在近十餘年圍繞有機熱電材料的分子設計、化學合成、摻雜調控和器件應用等方面開展了系統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具有重要影響的研究成果。本書結合編著者的研究專長和研究成果,系統梳理了有機熱電材料的基礎知識、主要理論、研究進展、創新機遇和挑戰,期望能為科研人員和學生提供知識參考,推動領域的進一步發展。本書共8章,主要內容如下:第1章,緒論。
  • 高精度溫度晶片Si7051在熱電偶補償中的應用
    本文要介紹的就是用Si7051所測量的TC冷端溫度,來對TC進行溫度補償,使TC的測溫精度能達到或接近0.1度℃。重點是講述用STM32F103CBT6單片機從I 2 C總線讀取Si7051晶片中的溫度編碼值,即編程。
  • 熱電偶:基本原理與設計要點
    不過,如果你理解熱電偶的工作原理的話,就可以通過堅實的電路設計和校準來優化測量精度。本文介紹了熱電偶的基本原理及電路設計時需要注意的事項。自20世紀初期以來,熱電偶就被廣泛應用於關鍵的溫度測量,特別是極高溫領域。對於許多工業和過程關鍵應用,T/C和RTD(電阻溫度檢測器)已經成為溫度測量的「黃金標準」。
  • 熱電偶型號怎麼看 熱電偶型號數字含義
    熱電偶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元器件,在實際應用當中廣泛使用。關於它你了解多少呢?你知道的它的型號嗎?你知道它型號上的數字代表著什麼含義嗎?   本文主要是關於熱電偶的型號選擇及其型號數字代表含義的介紹,並闡述了熱電偶的檢測方法。   熱電偶型號怎麼看   常用熱電偶可分為標準熱電偶和非標準熱電偶兩大類。
  • 天線陣列互耦誤差自校正領域新進展
    日前,中國科技大學教授葉中付領導的研究小組針對高斯色噪聲背景下的均勻天線陣列互耦誤差自校正問題,採用四階累積量處理空間非高斯信號,解決了未知互耦條件下的超分辨測向問題
  • 熱電偶工作原理 - 百度經驗
    在溫度測量中,熱電偶的應用極為廣泛,它具有結構簡單、製造方便、測量範圍廣、精度高、慣性小和輸出信號便於遠傳等許多優點。另外,由於熱電偶是一種有源傳感器,測量時不需外加電源,使用十分方便,所以常被用作測量爐子、管道內的氣體或液體的溫度及固體的表面溫度[1]  。
  • 合肥研究院固體所在高通量篩選二元硫族化合物熱電材料研究中取得...
    該工作基於熱電理論方法的發展,通過高通量計算手段篩選出了具有高效熱電性能的二元硫族材料。  尋找性能良好的新型熱電材料是促進熱電器件大規模商業應用的重要手段。在高通量研究材料的熱電性能中,需要高效計算材料的電學性質和聲學性質。但由於理論計算材料載流子弛豫時間和晶格熱導率的複雜與困難,先前的很多高通量研究工作均沒有充分考慮材料的電聲相互作用和非簡諧效應強度對其熱電性能的影響。
  • 熱對流式加速度傳感器原理及應用
    前言 一提到加速度計傳感器,人們會習慣性地想到高昂的價格及其傳統的應用領域—高檔汽車。 的確,以往的加速度計傳感器由於其特定的工作原理和複雜的微機械加工工藝,導致其製造成本以及在小量程應用領域的失效率居高不下,使其無法在消費類電子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 有機熱電材料:未來綠色能源新翹楚
    在先導專項支持的5年工作裡,由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道本、萬立駿擔任首席科學家,來自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以及微電子研究所等多家單位的科研人員通力合作,產生一批原創性的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創新成果。科學家們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發表1183篇論文,申請169項發明專利,其中64項已獲授權,專項目標和技術指標全面超額完成。
  • 產品| 用於額溫槍的熱電堆傳感器產品說明
    MRT-311 型傳感器為熱電堆溫度傳感器,基於MEMS 工藝將上百對熱電偶串聯而成。利用塞貝克原理,當目標與環境之間存在溫度差時,傳感器輸出對應的電壓,從而檢測出目標存在或目標的溫度。
  • 缺陷地結構在微帶天線間互耦抑制中的運用詳細講解
    互耦效應的存在將影響天線的方向圖,輸入阻抗以及陣列的增益,在天線陣的設計中必須考慮。 為了減小天線單元之間的互耦,採用了光子帶隙(photonic bandgap)結構。這種結構或者是在地板上蝕洞或者是在介質中打孔,以形成對於表面波傳播模式的頻率阻帶,從而抑制表面波,減小耦合。
  • 熱電偶溫度補償原理及方法
    上面這個圖,是熱電偶簡單(典型)的應用方式。
  • 萬和熱電今冬供暖無望
    首開島城民營企業運營社會公益事業之先河的青島萬和熱電項目,因股東之間存在經營理念分歧而停工,導致所轄25平方公裡面積今冬供熱無望。近日,本報供暖熱線連續接到該轄區內居民的反映,記者對此事進行了調查。家中暖氣片成了個擺設  供熱已進行多天了,可李滄區馨苑小區居民家中的暖氣片仍是一個擺設。
  • 警惕:額溫槍「熱電堆」紅外缺貨,有人改用「熱釋電」來騙!
    Gjaednc下面就來看一下一般用的熱電堆紅外傳感器和假冒用的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在工作原理上有何不同,以及它們各自的應用。Gjaednc熱電堆傳感器熱電堆傳感器的英文名是thermopile,它將溫差轉化為電能的過程,利用的是貝塞克效應。
  • 湖南大學製備出最新熱電材料 可制可穿戴電池
    湖南大學製備出最新熱電材料 可製成可穿戴的電池 體溫發電或成現實,掌上設備永不停機? 本報9月12日訊 體溫發電?開水的熱量也可發電?近日,湖南大學物理與微電子科學學院副教授黃暉輝首次製備出一種新型的熱電材料——1T相二維二硫化鉬柔性熱電材料,能夠利用體溫等人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廢熱來發電,人體「永動機」或成現實。 發電效率 大大超過碳納米管 熱電材料就是利用材料兩面的溫差來發電,如環境溫度和人體溫度之間有差異就能產生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