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提醒民眾為防止食物中毒謹慎食用10種食品

2020-12-13 食品夥伴網
      食品夥伴網訊 

    泰國公共

衛生

部疾病控制司3月17日消息:疾病控制司副總幹事兼發言人Asadang 表示,泰國現在正處於炎熱季節,而且溫度不斷升高,這將使許多細菌滋生而且比平時更容易導致食物變質。這些因素容易導致民眾有

食物中毒

的危險。

       根據2020年1月1日至3月9日的食物中毒狀況,報告了17757例,沒有死亡報告。因此,疾病控制部提出「煮熟,乾淨」的原則,建議民眾在飲食方面要特別小心,避免吃生食或未煮熟的食品,提醒民眾謹慎食用10種熱門食品,如:涼拌

木瓜

絲,涼拌

蔬菜

沙拉,

蟹肉

炒飯,熱拌

海鮮

,甜糯面

粉絲

,不潔淨的冰,芒果糯米飯,雞油飯,熱拌雞雜和熱拌木瓜蝦。     

本文由食品夥伴網國際標法部編譯,供網友參考。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有任何疑問請聯繫:0535-2129301,Email:vip@foodmate.net。國際標法部負責英語、俄語、日語、韓語、泰語、越南語等相關國家及地區的食品安全標準法規和信息動態的監控及分析,同時為各企業提供標籤審核、進出口合規諮詢服務等。

相關焦點

  • 謹慎食用東北油豆已有15人中毒入院治療
    今年入冬以來,昆明市陸續發生疑似東北油豆食物中毒事件。為此,11月30日,昆明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緊急發布《謹慎食用東北油豆預警公告》,同時昆明市消費者協會也提醒消費者:謹慎購買食用東北油豆。    11月28日22時左右,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星耀醫院急診科處理了15位食物中毒患者,他們就診時均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瀉等。
  • 雲南也發生過米酵菌酸中毒事件 省疾控提醒:謹慎食用發酵米麵製品
    10月19日中午,黑龍江雞西「酸湯子」中毒事件唯一倖存者李女士不幸離世。至此,黑龍江雞西「酸湯子」中毒事件的9名中毒者,已全部死亡。誘發這場悲劇的,不是之前所報導的黃麴黴素,而是米酵菌酸。10月21日,雲南省疾控中心發出預警,酵米麵中毒救治沒有特效藥物,救治難、死亡率高,家庭不要輕易製作酵米麵食品,同時,謹慎食用發酵米麵製品。
  • 英國食品安全局建議民眾謹慎食用生牡蠣
    近日,英國食品安全局宣布,提醒民眾在冬季食用生牡蠣時,避免感染諾瓦克病毒。    由於貝類動物的吃東西的方式不同,所以,他們可能會包含一些有害細菌和病毒,在食用時容易引發食物中毒。牡蠣從深海水中攝入食物,因此,在攝入食物的過程中,可能會將一些細菌和病毒也攝入體內。
  • 雲南省疾控中心提醒:謹慎食用發酵米麵製品
    10月20日,雲南省疾控中心發布提醒,請市民謹慎食用發酵米麵製品。 近日,黑龍江雞西縣「酸湯子」中毒致9人死亡的消息引起很多人關注。
  • 15人中毒入院,昆明發布謹慎食用東北油豆預警公告
    雲報客戶端12月1日消息,今年入冬以來,昆明市陸續發生疑似東北油豆食物中毒事件。11月28日夜間22:00分左右,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星耀醫院急診科處理了15位食物中毒患者,她們就診時均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瀉等。經詢問了解情況後,初步診斷為「食物中毒事件」。
  • 專家提醒:盛夏防食物中毒醋和芥末難見效
    炎熱的天氣是細菌肆虐的大好機會,這一時期極易發生痢疾、感染性腹瀉等腸道傳染病和食物中毒等,應特別注意預防。有關專家在提醒市民注意夏季食物中毒的建議中表示,不要嘗試使用鹽、醋、酒及日本芥末殺菌,這些都沒有殺菌防止食物中毒的效用。
  • 食用這樣的酵米麵為何引發食物中毒?鮮銀耳禁止出售……
    近年來,一些地方曾發生因食用酸湯子、溼米粉(如河粉)、變質木耳導致食物中毒事件,甚至造成死亡。經調查,均由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種汙染產生致命的米酵菌酸引起。元旦、春節臨近,家庭聚餐增多,為幫助消費者了解和掌握有關食品安全知識,避免發生此類食物中毒事件,特做如下風險解析。
  • 上海食藥部門提醒:37-42℃食品「最危險溫度」 黃梅天小心食物中毒
    【新民網訊】據新聞晨報報導,黃梅季節中,高溫高溼的環境,非常適宜細菌生長繁殖,易造成細菌性食物中毒。根據《上海市民食品安全知識讀本》,細菌繁殖需要在一定溫度條件下,在10℃-60℃溫度範圍病菌生長繁殖較快,使食物變質,因而10℃-60℃就被稱為「食物的危險溫度」,其中37℃-42℃最危險。
  • 泰國發布易患食物中毒的菜品清單
    食品夥伴網訊    泰國疾病控制中心10月14日消息: 該機構公布2020年1月1日至10月5日的食物中毒情況,共發現66494例,無死亡例。最常見的3個年齡組分別是15-24歲,其次是65歲以上,以及25-34歲。
  • ...國家衛健委|黃麴黴毒素|米酵菌酸|食物中毒|酸湯子|單胞菌|食品...
    10月12日,當地疾控中心在食用後剩餘的玉米面(酸湯子)中檢出高濃度的米酵菌酸,同時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檢出,結合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該起酸湯子中毒事件重新被定性為由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產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故。
  • 廣西村民哄搶榴槤食物中毒事件告破了!
    當地有關部門到場處置,但仍有民眾不聽勸阻將榴槤拿走。27日,東興市衛生局發布通告通報一起群體性腹瀉嘔吐事件,不少民眾食用榴槤後食物中毒,公告群眾停止食用問題榴槤並自行銷毀。真相大白如今,真相終於找到了!
  • 緊急提醒!漳州36人吃淡菜中毒!近期謹慎食用!
    今天上午,龍海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發出一份緊急通知,要求加強疑似受赤潮汙染的貝類水產品採捕加工流通監管。 通知指出,龍海市海洋與漁業部門要進一步加強沿海赤潮海域的監測,加強採捕活動的監管和宣傳,嚴禁採捕疑似受赤潮汙染的貝類。
  • 十大垃圾食品是什麼?為大家提醒少吃這10種食物
    十大垃圾食品是什麼?為大家提醒少吃這10種食物健康食品往往都是無公害的,幾乎都是不經過任何化學加工的,但是垃圾食品卻不同,經過一系列的加工之後食物自身會產生一些對人體都是有害的物質。小編建議大家了解了這十大食品之後儘量少食用,保持身體健康。
  • 關於酵米麵等食物中毒的風險解析
    近年來,一些地方曾發生因食用酸湯子、溼米粉(如河粉)、變質木耳導致食物中毒事件,甚至造成死亡。經調查,均由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種汙染產生致命的米酵菌酸引起。元旦、春節臨近,家庭聚餐增多,為幫助消費者了解和掌握有關食品安全知識,避免發生此類食物中毒事件,特做如下風險解析。
  • 食品安全風險解析:解讀沙門氏菌食物中毒
    二、引起沙門氏菌中毒的食品種類多為動物性食品以及即食食品  雖然蛋、家禽和肉類產品是沙門氏菌致病的主要傳播媒介,但近年來,被沙門氏菌汙染的即食食品特別是海產品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也多次發生。2012年7月,因食用被Bareilly沙門氏菌和Nchanga沙門氏菌汙染的金槍魚導致的食源性感染,波及美國28個州,確診患者425例,55例住院治療。  三、沙門氏菌中毒症狀以急性腸胃炎為主,多數患者不需服藥即可自愈,但嬰兒、老人及體質差的患者需及時就醫治療  沙門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屬感染型。
  • 衛生部:前5月發生108起食物中毒事故 死亡56人
    根據全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食品安全監管部門通報的信息,2010年1月—5月,全國共發生108起食物中毒事故,中毒2452人,死亡56人。其中5月份發生18起食物中毒事故,中毒772人,死亡18人。為了預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故發生,保護消費者身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特發布以下預警公告。
  • 盤點5種常見細菌性食物中毒
    在各種食物中毒中,細菌性食物中毒的發病率最高。我國較常見的食物中毒是沙門氏菌,變形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其次是副溶血性弧菌,蠟樣芽孢桿菌食物中毒。  盤點5種常見細菌性食物中毒  可以引起食物中毒的細菌有多種,幾種常見的細菌性食物中毒列舉如下:  1、沙門氏菌屬食物中毒  多因食入受汙染的家畜肉、內臟、魚、蛋及牛羊奶引起。潛伏期6~24小時,可有持續高熱,大便為黃綠色水便,有時可帶有膿血,伴有便意頻繁。
  • 西班牙多人因食用金槍魚中毒 提醒旅西華人注意
    西班牙多人因食用金槍魚中毒 提醒旅西華人注意
  • 家庭聚餐致8人死亡,食物中毒原因反轉!
    12人聚餐,9人食用酸湯子已致8人死亡據了解,10月5日早上,該家庭成員親屬共12人參加了聚餐,家裡長輩9人全部食用了酸湯子,3個年輕人因不喜歡這種口味沒有食用。到了中午,9位食用了酸湯子的長輩陸續出現身體不適,已造成8人搶救無效身亡。目前,在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治療的李某還在搶救中。
  • 黑龍江一家庭聚餐疑似食物中毒 7人死亡 曾食用冷凍一年的食品
    記者從雞西市委宣傳部獲悉,10月5日,黑龍江省雞西市雞東縣興農鎮某社區居民王某及其親屬9人在家中聚餐,其間共同食用了自製酸湯子(用玉米水磨發酵後做的一種粗麵條樣的主食)。調查得知,該酸湯子食材已在冰箱冷凍一年,疑似該食材引發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