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一首酣暢淋漓的酒歌,曹操寫詩時候到底幾分醉呢

2020-12-20 碰瓷景德鎮

●文|魚子箋

《短歌行》是一首很有意思的詩歌。酒仙杜康都出場了,曹操說「唯有杜康」,杜康說「是我是我」。然後,曹操又把聖賢周公給請了出來,說「周公吐哺」,周公也說「是我是我」。

這到底是幾分清醒幾分醉?

我們且一起來瞧瞧。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短歌行》屬樂府曲調《相和歌平調曲》。曹操《短歌行》共有二首,這是流傳比較廣的是第一首。

詩歌首先感嘆「人生苦短,功業未立」。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舉杯邀月,月長而人不長。

生逢漢末亂世,曹操多麼希望自己像周公那樣,憑藉著文治武功,開一代太平盛世。然而, 馳騁疆場大半生,此時的他已是白髮鬢鬢,流年似水,佳期如夢。奈何時不我待,一股慷慨悲涼志氣油然而生。

接下來「心慕古人,求賢若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衿是讀書人,指人才。愛才之心,自古由然,曹公古雅,用詩經中的成句來表達自己求賢若渴的心情。

一次次上求下索,求賢相助,但終歸是自覺無所建樹。理想和現實的矛盾衝突,使詩人萌生出悲痛沉吟,將自己思賢若渴的迫切和求賢不得的苦悶之情表露無遺。

然而,賢才終歸難得,曹公「憂傷成疾,心生夢幻」。明明如月,何時可掇。雙重憂傷,恰似月光,惚惚恍恍,一片迷離。越陌度阡,契闊談宴,想像中,人才正在奔湧而來。

最後,挽結前文,士子流離,我無賢才,我慕周公,士人歸我。表達出「招慕良才,共創功業」之意。

詩人以「烏鵲南飛,何枝可依」比喻了賢士無所託身的這一現實;提出了「山不厭高,水不厭深」的用人政策,同時以自己「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的行動,來招納賢士,以求達成「天下歸心」的夙願。

由此,我們可以概括出這首詩的主題思想:人生短暫之嘆、求賢若渴之心、平定天下之志。

這是現存的曹操詩歌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言志之作。這篇用於宴會的歌辭,也可以說是曹操在宴會上的即興之作。詩歌從「人生幾何」發唱,以「天下歸心」收結,全詩洋溢著鬱的詩意,統一天下的雄心和進取精神,對招納天下賢才的渴望及個人鴻鵠之志完全熔鑄在濃鬱的抒情意境之中。詩中流動著一片悲涼慷慨、深沉釃雄壯的情調,這正是建安詩歌中最動人最感人的一面。

人生短暫之嘆、求賢若渴之心、平定天下之志。如此複雜的內容,若是放在正常情況下,那是個問題,主題龐雜不集中。然而,這是一首酒歌呀,斷斷續續,似乎更符合、酒醉之人思想的跳躍性。再者,仔細感受,會發現本詩在文字上似乎是斷裂的,然而內裡卻有一股貫穿始終的氣韻,曲曲折折,絮絮叨叨,全是一片憐才惜才之意。所以,這恰恰成了本詩的最精彩之處:辭斷意屬,跌宕起伏。

本詩還有一個特點:景情事理,融於一體。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既是月夜之景,又是現實之事。無枝可棲的鳥雀一方面象徵了東漢未年人們流離失所的痛苦,一方面又隱喻了群雄紛爭誰是良木的疑慮。全詩通過對韶光易逝、賢才難得的反覆詠嘆,充分表達出了深刻的思想和飽滿的激情。正是因為生命短暫,它才彌足珍貴;追求不朽的功業,不僅是一種社會責任感,而且是為了使個人有限的生命獲得崇高的價值。人生之理、憂傷之情,盡融其中。借景抒情,以情言志,一波三折,不愧為「慷慨雄壯的言志之作」。

引古喻今,巧於用典,是本詩的又一個特點。在五言詩盛行的年代,詩人還採用了《詩經》式的四言詩,古雅之氣撲面而來。其次,詩人大量套用詩經中的成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鳴,食野之蘋。這些都是《詩經》中的成句,然而,卻並不使人感到呆板和抄襲,一則作者融合得巧妙,二則先秦兩漢時期《詩經》本就是用來表達思想和情懷的工具。

如此清晰的思想,如此明白的手法,能說曹公醉了麼?

或者他是醉還醒,又或者他是醒還醉。

然而,無論何種,千年之後的我們卻是真的沉醉了的呀。

又或者,我們也可以向曹操學習一回,借著杜康酒且醉上一醉。

魚泡泡:

謝謝您對本文的閱讀。曹操到底有幾分醉,您怎麼看呢?杜康美酒,您要不要來上一點?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喲。

●文中所用的圖片來自網絡,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我們會立即處理。謝謝。

●本文系百家號獨家首發,其他平臺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謝謝。否則一經發現,將追究抄襲責任。

相關焦點

  • 漫讀曹操《短歌行》:不怎麼好看的人生,無比豪邁蓬勃的情懷
    後來又讀了曹操的很多詩,也讀了歷史上的曹操,讀了文學史中的曹操,當然更讀了《三國演義》,發現曹操真是無比複雜矛盾,橫看成嶺側成峰,讓後人一言難盡。這時,我對曹操的另一首樂府詩《短歌行》,更生感動與共鳴。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短歌行 曹操翻譯教案
    > [教學重點]  本單元在新教材中是第一個古代詩歌單元,本詩篇幅短小,又編排在單元的最後一課,因此本詩教學自然就承擔了引導學生初步學習鑑賞中國古代詩歌的任務引領學生首先要讀懂「這一首」,然後在此基礎上歸納鑑賞詩歌的一般步驟與方法;教學中兼顧誦讀,力爭讓學生當堂背誦  [教學難點]  1、 初步理解曹操這首代表作
  • 曹操《短歌行》是怎麼來的?
    所以啊,曹操覺得邴原超凡脫俗,自己擺酒宴,唯一請不動的只有邴原了。 但是萬萬沒想到,曹操「不來的,只有邴原了」這句話還未落地,邴原就已經到了。曹操喜出望外,哪裡想得到這麼大的角兒會來拜見自己呢?邴原作為士子領袖,他的到來,無形中抬高了曹操的身價和威望,更給了曹操極大的精神鼓舞和支持。 所以,曹操激動難當,情不自禁地現場賦詩,沒想到一不小心,居然就寫了一首他的代表作——《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 醉裡乾坤,壺中日月,王績《醉後》獨語:百年何足度,乘興且長歌
    上帝眨眼的時候,人間已經滄海桑田。人生苦短,何苦為難?「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杜康雖然被尊稱為酒神,但酒之發明創造未嘗就是他可以獨佔。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擺龍門陣可以放起來飄。可是想要對某件事物追根究底,亦顯得分外困難起來。好在人是容易遺忘的生物,自然選擇性健忘症患者,根本不是靠嘴巴來輕易說說的。
  • 新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第7課《短歌行/曹操》知識點+朗讀講解+教案+課件
    講解【簡介】曹操的《短歌行》是一首政治性很強的詩,曹操把自己的政治思想完全融入到了全篇詩中整首詩運用了比興、用典寫作法,來達到抒情的目的。又以比較消極的情緒來表達進取的思想,以對酒當歌的行為來表現對人生的思考,以推杯換盞的情景表現渴望人才和一統天下的願望,具有很強的可讀性。讓我先來閱讀一下這篇著作!
  • 《短歌行》課文、注釋、默寫
    57歲的曹操有感此景而橫槊賦詩此《短歌行》。③對酒當歌:一邊喝著酒,一邊唱著歌。當,是對著的意思。④去日苦多:跟(朝露)相比一樣痛苦卻漫長。有慨嘆人生短暫之意。⑤慨當以慷:指宴會上的歌聲激昂慷慨。當以,這裡「應當用」的意思。全句意思是,應當用激昂慷慨(的方式來唱歌)。⑥杜康:相傳是最早造酒的人,這裡代指酒。
  • 《短歌行》不是一首感嘆時光的詩,而是一張英雄帖,你讀懂了嗎
    在新《三國》中,陳建斌老師對曹操的角色把握的很是精妙。尤其是曹操舉杯吟誦《短歌行》時,那種盪氣迴腸的感覺,震撼人心。十年前看,有些不懂。十年後再看,原來,他才是真的懂曹操。陳建斌飾演的曹操雖然多疑,狡詐,但是也豪爽,霸氣,甚至有幾分可愛。他對曹操的把握,在我看來,很好。「短歌」,與長歌相反,就是急促的唱歌。「行」, 是一種樂府和古詩的題材。所謂急促,就是要表達出一種激昂的情感。所以,你看陳建斌在演繹的時候,他開始舉杯說的前四句後。他的表達速度越來越快,越來越急促,那是想表達一種心情。什麼樣的心情呢?
  • 曹操《短歌行》用了5處典故,探其身世,處處是悲情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出身於宦官家庭。在漢末軍閥混戰中橫掃群雄,統一北方。時人許劭評價其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作為超世之傑,曹操不光博覽兵書,而且工於詩歌。《短歌行》也是曹操詩歌重要的代表作,其氣勢浩蕩沉雄,節奏強烈,是一首吟詠佳作。在《短歌行》中,曹操一共用典五次,將其求賢若渴的情感步步加深。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
  • 千古名句:「今朝有酒今朝醉」,人人皆知,下一句卻很少有人知道
    因此部分人便選擇了借酒消愁的方式,來緩解心中的愁苦,從而熱衷於「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痛快。但通過獲取短暫的痛快,就真的能消除心中長久以來的愁苦嗎?答案自然是不可能。用李白的話來說,就是「舉杯消愁愁更愁」。更何況「今朝有酒今朝醉」,還有著少為人知的下句「明日愁來明日愁」。事實上,這兩句都出自唐代詩人羅隱的一首七言絕句《自遣》。
  • 曹操知名度極高的兩句詩,其一成酒鬼口頭禪,另一句成老人座右銘
    其中文治當然指的就是政治,不過政治這玩意,除了高明的政治手段,還得有雄厚的文化基礎支撐,所以有些皇帝為了顯示自己確實文採斐然,就喜歡用寫詩來表現自己。不過遺憾的是,中國歷史上四百多位皇帝,真正稱得上詩人的屈指可數,曹操就是其中之一(曹操雖然至死沒有稱帝,不過後來曹丕稱帝後,將曹操尊為武皇帝)。
  • 「今朝有酒今朝醉」下一句是什麼?學會了再去吹牛比~
    更何況「今朝有酒今朝醉」,還有著少為人知的下句「明日愁來明日愁」。事實上,這兩句都出自唐代詩人羅隱的一首七言絕句《自遣》。那麼在羅隱的原詩中,他究竟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呢?主要是表達了羅隱在政治失意後的頹唐情緒,也包含了憤世嫉俗之意。
  • 曹操《短歌行》您最喜歡哪一句?為什麼?
    《短歌行 》(作者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 說文論語│曹茂昌:指向核心文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以《短歌行》為例
    《短歌行》作為一首千年前的四言詩,其形式和內容恐難以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感知訴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以《三國演義》中的一段節選文字「引讀」:時建安十三年冬十一月十五日,天氣晴明,平風靜浪。操令:「置酒設樂於大船之上,吾今夕欲會諸將。」天色向晚,東山月上,皎皎如同白日。長江一帶,如橫素練。操坐大船之上,左右侍御者數百人,皆錦衣繡襖,荷戈執戟。文武眾官,各依次而坐。
  • 不帶酒字,卻與酒有關的古詩詞,你能想到哪幾句?
    古人喝酒離不開詩,古人寫詩也離不開酒,詩與酒已成一家。不過,寫詩講究斟詞酌句,意味綿長,言有盡而意無窮,這其中就有一些與酒有關,但卻不帶「酒字」的名言佳句,一起來看一看吧。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語出:唐·李白《月下獨酌》;杯者,酒之容器,雖無酒字,卻有酒意。何以解憂,唯有杜康。語出:魏晉·曹操《短歌行》;杜康者,「酒聖」也,此處無「酒」,勝有「酒」也。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 你只知「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瀟灑,卻不知下一句的愁,醉了也沒用
    曹操說「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人生短暫,要及時行樂,這是對人生匆匆感慨。李白說「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仇」,詩仙太白的仇似乎是連最愛的酒,也消除不了的。蘇東坡先生乾脆在睡不著的時候,端起酒杯,對著上天,說了一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 詩詞賞析:古詩詞裡的美酒,醉了俗身,醒了初心!
    ——白居易《琵琶行》花無人戴,酒無人勸,醉也無人管。——曹操《短歌行》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納蘭性德《浣溪沙》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曹操《短歌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柳永《雨霖鈴》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
  • 語文積累關於酒的詩句,美醉了…
    然而,在人類詩歌歷史的長河中,也經常帶有它的身影,它更像是一種文化的象徵……那麼,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關於酒,我們除了「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這樣的經典之外有哪些精彩詩句呢?——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還有這些個越喝越鬧心的詩人……心疼他們……        13、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14、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 統編語文教材必修(上)《短歌行》教學的四種角度
    師:學者葉嘉瑩認為,一般有詩人才情的人不一定有曹操這種雄圖霸業的抱負;而有雄圖霸業之抱負的人又不一定有詩人的才情。只有曹操具備了這雙重的感情,所以他才能夠寫出這麼好的一首詩來。所以在這首《短歌行》裡,詩人的情感是複雜的。一方面有著詩人的憂思,但又雜以昂揚、慷慨之調。這種剛健有力的表達,正是基於曹操有渴望安定天下的真情和憫時悼亂的熱腸,也是基於對自己的自信和霸氣。
  • 曹操殺氣最重的一首詩,剛寫完就殺了一個人,卻被奉為經典
    曹操當時大怒,一槊過去,就刺死了劉馥。 本來是一首言志詩,由此就變成了三國殺氣最重的一首詩了,那麼曹操為何要殺劉馥? 三、劉馥到底是怎麼死的 站在《三國演義》的角度來言,曹操吟詩殺劉馥,主要是為達到這兩種用意。 其一:對曹操進行否認和抨擊。
  • 不會喝酒的人,寫了一首關於喝酒的詩,如果你看到了會醉嗎?
    其實寫詩這個事情非常扯,有人說當古代的詩人不容易,因為你根本無法穿越,即便可以,你也只能到九流的位置,魯迅先生自己就說過:到了唐宋該有的好詩都做完了。當現代的詩人更不容易,因為有人說:不瘋魔,不成活。所有現在很多人都不寫詩了,那些曾經被人膜拜的,不是自殺了,就是瘋掉了。還好我是個普通人,普通人就不會在乎你那些條條框框,虛頭巴腦的東西。想寫什麼你就寫吧,地方文化也好,自己的感受也好,絮絮叨叨,酣暢淋漓,有人看不一定就是捧場,因為你寫的東西不一定有人喜歡,但是喜歡的一些未必是個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