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魚子箋
《短歌行》是一首很有意思的詩歌。酒仙杜康都出場了,曹操說「唯有杜康」,杜康說「是我是我」。然後,曹操又把聖賢周公給請了出來,說「周公吐哺」,周公也說「是我是我」。
這到底是幾分清醒幾分醉?
我們且一起來瞧瞧。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短歌行》屬樂府曲調《相和歌平調曲》。曹操《短歌行》共有二首,這是流傳比較廣的是第一首。
●詩歌首先感嘆「人生苦短,功業未立」。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舉杯邀月,月長而人不長。
生逢漢末亂世,曹操多麼希望自己像周公那樣,憑藉著文治武功,開一代太平盛世。然而, 馳騁疆場大半生,此時的他已是白髮鬢鬢,流年似水,佳期如夢。奈何時不我待,一股慷慨悲涼志氣油然而生。
接下來「心慕古人,求賢若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衿是讀書人,指人才。愛才之心,自古由然,曹公古雅,用詩經中的成句來表達自己求賢若渴的心情。
一次次上求下索,求賢相助,但終歸是自覺無所建樹。理想和現實的矛盾衝突,使詩人萌生出悲痛沉吟,將自己思賢若渴的迫切和求賢不得的苦悶之情表露無遺。
然而,賢才終歸難得,曹公「憂傷成疾,心生夢幻」。明明如月,何時可掇。雙重憂傷,恰似月光,惚惚恍恍,一片迷離。越陌度阡,契闊談宴,想像中,人才正在奔湧而來。
最後,挽結前文,士子流離,我無賢才,我慕周公,士人歸我。表達出「招慕良才,共創功業」之意。
詩人以「烏鵲南飛,何枝可依」比喻了賢士無所託身的這一現實;提出了「山不厭高,水不厭深」的用人政策,同時以自己「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的行動,來招納賢士,以求達成「天下歸心」的夙願。
●由此,我們可以概括出這首詩的主題思想:人生短暫之嘆、求賢若渴之心、平定天下之志。
這是現存的曹操詩歌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言志之作。這篇用於宴會的歌辭,也可以說是曹操在宴會上的即興之作。詩歌從「人生幾何」發唱,以「天下歸心」收結,全詩洋溢著鬱的詩意,統一天下的雄心和進取精神,對招納天下賢才的渴望及個人鴻鵠之志完全熔鑄在濃鬱的抒情意境之中。詩中流動著一片悲涼慷慨、深沉釃雄壯的情調,這正是建安詩歌中最動人最感人的一面。
●人生短暫之嘆、求賢若渴之心、平定天下之志。如此複雜的內容,若是放在正常情況下,那是個問題,主題龐雜不集中。然而,這是一首酒歌呀,斷斷續續,似乎更符合、酒醉之人思想的跳躍性。再者,仔細感受,會發現本詩在文字上似乎是斷裂的,然而內裡卻有一股貫穿始終的氣韻,曲曲折折,絮絮叨叨,全是一片憐才惜才之意。所以,這恰恰成了本詩的最精彩之處:辭斷意屬,跌宕起伏。
●本詩還有一個特點:景情事理,融於一體。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既是月夜之景,又是現實之事。無枝可棲的鳥雀一方面象徵了東漢未年人們流離失所的痛苦,一方面又隱喻了群雄紛爭誰是良木的疑慮。全詩通過對韶光易逝、賢才難得的反覆詠嘆,充分表達出了深刻的思想和飽滿的激情。正是因為生命短暫,它才彌足珍貴;追求不朽的功業,不僅是一種社會責任感,而且是為了使個人有限的生命獲得崇高的價值。人生之理、憂傷之情,盡融其中。借景抒情,以情言志,一波三折,不愧為「慷慨雄壯的言志之作」。
●引古喻今,巧於用典,是本詩的又一個特點。在五言詩盛行的年代,詩人還採用了《詩經》式的四言詩,古雅之氣撲面而來。其次,詩人大量套用詩經中的成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鳴,食野之蘋。這些都是《詩經》中的成句,然而,卻並不使人感到呆板和抄襲,一則作者融合得巧妙,二則先秦兩漢時期《詩經》本就是用來表達思想和情懷的工具。
●如此清晰的思想,如此明白的手法,能說曹公醉了麼?
或者他是醉還醒,又或者他是醒還醉。
然而,無論何種,千年之後的我們卻是真的沉醉了的呀。
又或者,我們也可以向曹操學習一回,借著杜康酒且醉上一醉。
魚泡泡:
謝謝您對本文的閱讀。曹操到底有幾分醉,您怎麼看呢?杜康美酒,您要不要來上一點?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喲。
●文中所用的圖片來自網絡,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我們會立即處理。謝謝。
●本文系百家號獨家首發,其他平臺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謝謝。否則一經發現,將追究抄襲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