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短歌行》是怎麼來的?

2021-02-19 iMorning

1.點擊上方藍字「iMorning」訂閱;

2.訂閱成功後點擊「查看歷史消息」查看往期內容

文| 大生

(摘自《懸崖邊的名士》第一章「建安風骨」之「短歌行」部分)

 

離開碣石,曹操大軍繼續南下,途經文風蔚然的昌國(今山東臨淄東北)時,又大擺筵席,延請當地名士同來慶賀。名滿天下的曹操,這時候又打了大勝仗,成為北方的實際統治者,到昌國宴請當地的士人,那可是絕對的大事,能去赴宴的都倍兒有面兒,士人們於是紛紛前往。曹操非常高興,酒酣耳熱之際,他說:

 

孤返,鄴守諸君必將來迎,今日明旦,度皆至矣。其不來者,獨有邴祭酒耳。(《三國志》卷十一注引《邴原別傳》)

 

就是說,我得勝回朝,這裡的絕大多數名士都會前來迎接,但是唯有祭酒邴原,德高望重,恐怕我威望不夠,他不會前來。邴原是當時的大名士,志向高潔,清雅脫俗,名副其實的一方學宗和意見領袖。有個關於他的故事,廣為流傳。

 

邴原小時候家裡窮,沒錢念書。有次路過村裡學堂,聽見朗朗讀書聲,就哭起來。老師聽見,就出來問他為啥哭。他說家貧沒法讀書,卻又想讀書,因此哭泣。這位老師大為感動,就免他學費,準他入學。當然,邴原不負厚望,一下子成為全班最好的學生,甚至後來成為一代宿儒,這就是「邴原泣學」的故事。大家是不是感覺非常熟悉啊?不錯,後代流傳的、小時候我們聽到的各種版本的放牛娃娃、放羊娃娃愛學習感動教書先生的故事,基本都脫胎於此。

 

邴原品行高潔,學問又好,名氣很快傳開。當時,他還有兩個很要好的朋友,一個叫華歆,一個叫管寧。這兩個老哥也是大名士、大牛人,關於他們也有很多故事,「割席絕交」說的就是華歆、管寧。據《魏略》記載,時人稱他們三個共為「一條龍」,其中華歆是龍頭,邴原是龍腹,而管寧是龍尾。「一條龍」不分前後主次,都是當世人傑。

 

邴原名氣一大,州府就請他出仕,但是被他拒絕了。後來爆發黃巾之亂,他就開始四處遊學。據《邴原別傳》記載,他遊學時,只背一個行囊,徒步跋涉,而他在遊學途中遇所見的師友們,一個個也都牛得厲害。到了陳留(今河南開封市內)拜韓子助為師,走到潁川(今河南禹州)就拜陳寔為師,在汝南(今河南汝南縣)與範滂交遊,在涿郡(今河北涿縣)與盧植為友。

 

這幾個人,都是當時的大名士,要麼是漢末「黨錮之禍」中士人的領袖,要麼也是領袖級的人物。

 

陳寔乃清流領袖,黨錮之禍時,他主動入獄,以自己的生命來鼓舞士子的鬥志。清末戊戌變法失敗,譚嗣同不願逃走,效仿的就是陳寔。

 

範滂為「江夏八俊」之一,人格魅力極大,第一次入獄被釋放,前來迎他的居然有千人之多,後來和黨人領袖陳蕃二次下獄,死於其中。

 

盧植更是文武雙全,弟子眾多,其中有兩個後來都名冠天下,一個即「白馬將軍」公孫瓚,還有一個是「仁義皇叔」劉玄德。

 

從一個人交遊的對象直接可以看出他的層次,邴原的師友們個頂個都是士人領袖,那他自己,也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大名士。

 

後來邴原在孔融的勸說下,到了遼東太守公孫度手下任職,公孫度稱讚他為「雲中白鶴」。但是邴原只幹了一年多就辭職回家,聚眾講學,從者數百成千。

 

邴原屬於內心自由奔放、外表嚴肅認真的那種人,他的作風是,潔身自好,不屑鑽營,敢於批評、抵制違法背道的言行。對於做官,是合則仕、不合則去,瀟灑自在,任心而行,乃真名士做派!

 

所以啊,曹操覺得邴原超凡脫俗,自己擺酒宴,唯一請不動的只有邴原了。

 

但是萬萬沒想到,曹操「不來的,只有邴原了」這句話還未落地,邴原就已經到了。曹操喜出望外,哪裡想得到這麼大的角兒會來拜見自己呢?聽到通報,他趕忙穿上鞋,跑出營帳大老遠前去迎接,並對邴原說:「聖人的心真是沒法揣測啊,我認為您不會來,沒想到您居然屈尊前來,真是撫慰了我求才若渴的心啊!」

 

權力事業可以靠暴力奪得,但士人的心,則意味著民心向背,那可不是刀槍劍戟就能解決的。邴原作為士子領袖,他的到來,無形中抬高了曹操的身價和威望,更給了曹操極大的精神鼓舞和支持。

 

所以,曹操激動難當,情不自禁地現場賦詩,沒想到一不小心,居然就寫了一首他的代表作——《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短歌行》也是樂府舊題,曹操共寫了兩首,這是其中第一首,也是最著名的一首。這首詩按內容可以分為四段。

 

第一段,是前四句:「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曹操感嘆生命流逝,並直抒胸臆,發出感慨,有難忘的憂愁,只能靠飲酒來解憂。這四句朗朗上口,尤其「唯有杜康」一句,經常被人吟誦,那麼他憂愁的是什麼呢?

 

第二段,接下來四句就說了他憂愁的原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這幾句幾乎都是化用《詩經》中句子,曹操在這裡稍加改動,重新嫁接,十分巧妙,變得別有一番意蘊。「但為君故」的「君」——表面指邴原,其實是泛指各種賢能人才。

 

第三段則是對第二段的進一步強調和照應:「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心念舊恩。」「賢才」已經來了不少,我們也合作得很融洽,然而我並不滿足,我仍在為求賢而發愁,希望有更多的「賢才」到來,就像明月運轉從不停息一樣,我求賢的心也不停息。

 

最後一段「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點出此詩主題,既是準確而形象的寫景筆墨,又有比喻的深意。一方面比喻士人們棲棲遑遑,沒有安身處,言下之意是告訴士人們我這裡就是棲身大樹;一方面也打消士人的顧慮,表示自己「山不厭高,海不厭深」,人才越多越好,絕不會有「人滿之患」。

 

曹操這首詩的藝術成就極高,把政治訴求和文學意象熔得渾然一體,沒有半點生硬阻隔之感。吳淇說它「曲曲折折,絮絮叨叨,若連貫,若不連貫,純是一片憐才意思」(《六朝選詩定論》卷五),可謂頗為中肯。

 

尋求賢士,獲得人才,永遠是建立政權的根本。真正的聰明人都知道人才的重要性,所以曹操才會寫下這首《短歌行》,表明自己渴求人才的心情。

 

這一年,是207年。曹操平定了烏桓,安定了北方,寫了一堆名言警句。而同在這一年,其他英雄也在極力籠絡人才,有個27歲的青年在自家茅屋高談闊論,有個大耳垂肩、雙手過膝的身體比例不協調的將軍在一旁認真聆聽,兩人就在這間小茅屋裡定下爭雄天下的大方略。這一年,諸葛亮出山。

相關焦點

  • 短歌行 曹操翻譯教案
    」以如意擊打唾壺為節,壺口盡缺  但是,也有人說曹詩不好  《三國演義》第四十八回有一段曹操橫槊賦詩的描寫曹操平定北方後,率百萬雄師,飲馬長江,與孫權決戰當天夜晚,明月皎潔,他在大江上置酒設樂,歡宴諸將酒酣,取槊立於船頭,慷慨而歌歌詞就是今天學的《短歌行》  二、初步感知  1 、一讀詩歌:教師配樂誦讀然後學生齊讀
  • 曹操《短歌行》您最喜歡哪一句?為什麼?
    《短歌行 》(作者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 曹操《短歌行》用了5處典故,探其身世,處處是悲情
    《短歌行》也是曹操詩歌重要的代表作,其氣勢浩蕩沉雄,節奏強烈,是一首吟詠佳作。在《短歌行》中,曹操一共用典五次,將其求賢若渴的情感步步加深。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
  • 漫讀曹操《短歌行》:不怎麼好看的人生,無比豪邁蓬勃的情懷
    後來又讀了曹操的很多詩,也讀了歷史上的曹操,讀了文學史中的曹操,當然更讀了《三國演義》,發現曹操真是無比複雜矛盾,橫看成嶺側成峰,讓後人一言難盡。這時,我對曹操的另一首樂府詩《短歌行》,更生感動與共鳴。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曹操《短歌行》「去曰苦多」該如何理解?去日與來曰意思一樣嗎?
    曹操《短歌行二首·其一》頭四句是:「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曰苦多」,該如何理解?近日六甲番人與「寒山」文友進行了探討。「寒山」文友的觀點:1、在「來曰無多」和「去曰無多」中,來曰和去曰都指剩下的、即將離去的曰子,來和去是同一個意思。 從《短歌行》其一上下文看,我一直認為是感嘆生命苦短,那麼去曰應指餘生,全義為餘生中苦曰子多。
  • 《短歌行》中見豪邁:一代梟雄曹操的心路歷程
    《三國演義》曹操劇照慷慨一曲短歌行,遼闊大地主沉浮赤壁之戰前夕,曹操感慨即將到來的戰亂。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這首詩中,充分體現了曹操的矛盾心理。
  • 《短歌行》,一首酣暢淋漓的酒歌,曹操寫詩時候到底幾分醉呢
    ●文|魚子箋《短歌行》是一首很有意思的詩歌。酒仙杜康都出場了,曹操說「唯有杜康」,杜康說「是我是我」。然後,曹操又把聖賢周公給請了出來,說「周公吐哺」,周公也說「是我是我」。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短歌行》屬樂府曲調《相和歌平調曲》。曹操《短歌行》共有二首,這是流傳比較廣的是第一首。
  • 《短歌行》課文、注釋、默寫
    緊接著他又引用《詩經·小雅·鹿鳴》中的四句,描寫賓主歡宴的情景,意思是說:「只要你們到我這裡來,我是一定會待以『嘉賓』之禮的,我們是能夠歡快融洽地相處併合作的。」這八句仍然沒有明確地說出「求才」二字,因為曹操所寫的是詩,所以用了典故來作比喻,這就是「婉而多諷」的表現方法。同時,「但為君故」這個「君」字,在曹操的詩中也具有典型意義。
  • 新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第7課《短歌行/曹操》知識點+朗讀講解+教案+課件
    講解【簡介】曹操的《短歌行》是一首政治性很強的詩,曹操把自己的政治思想完全融入到了全篇詩中整首詩運用了比興、用典寫作法,來達到抒情的目的。又以比較消極的情緒來表達進取的思想,以對酒當歌的行為來表現對人生的思考,以推杯換盞的情景表現渴望人才和一統天下的願望,具有很強的可讀性。讓我先來閱讀一下這篇著作!
  • 高中語文《短歌行》教學設計
    高中語文《短歌行》教學設計在高中教師招聘考試中,對於詩歌的考查是一個難點,本詩的作者是曹操,這首詩流露出曹操對於生命短促的濃濃感傷,但曹操並沒有陷在消沉的情緒中不能自拔,而在對統一天下大業的追求中獲得了超越。人生苦短、生命無常,這是漢樂府詩歌裡常見的主題,可見當時這個問題縈繞在人們的心中,揮之不去。
  • 《短歌行》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為何他在世時一直不稱帝
    曹操(155-220),字孟德,東漢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年二十舉孝廉,曾任地方官,參加鎮壓黃巾起義。在軍閥混戰中,他於建安元年(196)奉迎漢獻帝,定都許昌,從此「挾天子以令諸侯」。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11] 。契闊談宴 [12] ,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13] ?山不厭高,水不厭深 [14]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15] 。
  • 劉靜:《短歌行》詩句趣談
    江蘇省徐州市鄭集高級中學)《短歌行》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曹操用樂府古題創作的詩篇。比如:宴會上,感嘆人生易老,歲月匆匆,時不我待,何不舉杯高歌,來消解這人世的煩憂呢?用什麼來解憂,常言道,一醉解千愁。如此甚好。來,舉杯共飲吧。勸酒詞可以說: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我想你了。」可以說: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樂知學堂】高中語文篇62高一語文必修二曹操《短歌行》詩文翻譯
    詩歌賞析  《短歌行》原來有「六解」(即六個樂段),我們現在按照詩意分為四節來讀。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在這八句中,作者強調他非常發愁,愁得不得了。那麼愁的是什麼呢?原來他是苦於得不到眾多的「賢才」來同他合作,一道抓緊時間建功立業。
  • 統編語文教材必修(上)《短歌行》教學的四種角度
    師:學者葉嘉瑩認為,一般有詩人才情的人不一定有曹操這種雄圖霸業的抱負;而有雄圖霸業之抱負的人又不一定有詩人的才情。只有曹操具備了這雙重的感情,所以他才能夠寫出這麼好的一首詩來。所以在這首《短歌行》裡,詩人的情感是複雜的。一方面有著詩人的憂思,但又雜以昂揚、慷慨之調。這種剛健有力的表達,正是基於曹操有渴望安定天下的真情和憫時悼亂的熱腸,也是基於對自己的自信和霸氣。
  • 曹操說一成語,被曲解成及時行樂?快跑!曹操棺材板我壓不住了
    曹操說一成語,被曲解成及時行樂?快跑!曹操棺材板我壓不住了今天我們要說一個成語,這個成語的出處是《短歌行》,它首次出現的時間是在建安十七年。《短歌行》的大概意思是這樣的,我獨自拿著美酒面對著這曼妙的歌舞表演,看著月光,這種事情,在我的歲月裡一共可以有幾次呢?時光就像那早晨的露水一樣,陽光一曬就消失了。我現在正在抒發我的所感所想,但是誰又知道我心裡藏住的事情有多麼的令我煩惱?
  • 部編教材高中語文必修上——短歌行教學設計
    4.了解曹操的生平及創作風格,積累曹操名句,培養和弘揚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培養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教學過程:一、導入:《三國演義》中,曹操是一個奸賊的形象,中國戲劇裡曹操的臉譜是大白臉,白臉奸賊形象,歷史上的曹操是怎樣的呢?我們可以從他的詩歌《短歌行》裡了解一二。
  • 《短歌行》不是一首感嘆時光的詩,而是一張英雄帖,你讀懂了嗎
    在新《三國》中,陳建斌老師對曹操的角色把握的很是精妙。尤其是曹操舉杯吟誦《短歌行》時,那種盪氣迴腸的感覺,震撼人心。十年前看,有些不懂。十年後再看,原來,他才是真的懂曹操。曾經,不知《短歌行》的意義,而今工作一些年再細細品味,原來是招賢納士的英雄帖——那就是曹操求賢若渴的心情。你說,曹操愛才是假麼?不是!除卻他對關羽的照顧外,還有一例,是曹操對陳琳的。袁紹發兵徵討曹操時,讓手下陳琳寫一封「討賊繳文」,裡面將曹操的祖父,父親,都罵了個遍,說曹操是宦官後代,品行不良,剝削人民。
  • 說文論語│曹茂昌:指向核心文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以《短歌行》為例
    但是這段文字中曹操成就霸業的熱烈情感,以及月色、天氣、烏鵲、宴飲、歌吟和熱烈的氛圍,和課文是一致的,學生初步感知課文的情景得到了相似的還原,大體知道《短歌行》是一首宴會上的歌唱,是歌者(曹操)以歌明志,以歌助興。賓主歡宴的場面熱烈,感情濃厚。教師還可藉助於網絡播放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裡曹操歌唱這首詩歌的視頻,以渲染氛圍,激發情趣。這是群文閱讀的另一種形式(超文本)。
  • 改造文章的祖師——《短歌行》教學設計
    那麼當曹操與就酒相遇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讓我們一起走進曹操《短歌行》整體感知:初讀詩歌:讀準字音、節奏全班齊讀解題:長歌與短歌的區別,四言詩音節短促,淺唱低吟,適合抒發內心的憂愁和苦悶。(以女子對心愛之人的思念用來寫曹操對人才的渴望。用「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的呼喊含蓄地提醒天下賢才應及時歸順於他。王者的胸懷、自信,天下的賢才這麼多,我能一一去拜訪嗎?你們都來投奔我吧!)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
  • 曹操殺氣最重的一首詩,剛寫完就殺了一個人,卻被奉為經典
    漢中之戰中,有一次曹操站在河水邊,突然來了興致,非要在巖壁上題字,嘴裡說著「雪滾」,可手上卻寫出了「雪袞」。手下好心提醒:老大,那個滾字,少了三點水。寫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