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母圈裡,
一直流傳著這麼一句話: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
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有的老母親,
則不得不依靠冰箱"降溫"。
不過這都是輕的,
陪娃寫作業,
如果一時壓不住火,
輕則骨折,重則心梗、腦梗。
之前就有一位33歲的媽媽因為輔導孩子寫作業時暴怒一時被氣到"腦梗塞"住院
看了這些為了孩子的學習搞得雞飛狗跳的家庭,不由深深地感慨——哎,現在有娃家庭的主要矛盾是,家長對孩子日益增長的學習期望和孩子學不會之間的矛盾啊!
不管是拼音、數學,還是針對孩子的英語啟蒙,家長在輔導孩子學習的時候,都會感覺到無比的艱難。
比如對於孩子的英語啟蒙,很多爸爸媽媽對於孩子學習英語會太過於急於求成,忽略了正確的引導方式,強制性的讓孩子去練習口語,死記硬背最後反而會適得其反,甚至厭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娃不感興趣,越強迫學習效果越差,甚至讓娃產生牴觸心理。
每次聊到給娃報英語培訓班,很多家長的總結來無非是:錢花了、時間花了,可到頭來孩子要麼不敢張口,要麼學了一口不地道的燙嘴英語。
信心滿滿報外教班,一周學 4 節課,孩子什麼也沒記住;
上了一年 1w 塊的外教英語課,但孩子下課不肯練習,感覺有點討厭學英語了,我只能幹著急;
已經上了一年線下英語課,娃還是不會讀、不敢說、前學後忘。
如果是興趣班,孩子不願意學、學不會也就罷了。但英語作為學校的重要科目之一,家長們還真沒底氣佛系隨緣。對於英語學習,孩子應該從小就受到薰陶和啟蒙。而我們應該以一個輕鬆有趣的方式引導寶貝主動去探索。孩子能看到英語有趣一面,在學習英語的時候,也會聚精會神,學得津津有味!
如何讓家庭教育變成輕鬆的教育
義大利著名教育學家蒙特梭利總結了幼兒敏感期理論。蒙特梭利認為兒童在0-10歲大腦發育期間。存在敏感期,例如書寫敏感期在3歲半至4歲,閱讀敏感期4歲半至5歲半。在這個時期,孩子的觀察、模仿、接收、記憶能力非常強。抓緊教育開發,孩子學習會很輕鬆,效率很高,多種能力可以迅速提升。如果錯過了敏感期,雖然日後也能獲得相應的能力,但將付出很大的努力,事倍功半。
而孩子語言的敏感期是在0-6歲,高度敏感期是2-4歲,母語能力主要在這個階段形成。孩子學習外語的最佳時機也是這個階段。6歲以後,興趣、聽力、理解、模仿等,有助於形成母語的能力就會大幅衰退。隨著年齡的增長,再去學習外語就會越來越困難。抓緊時間,結合科學的學習方法。中文家庭的孩子,是完全可以在這個階段形成英文母語能力的。
智慧口袋English-Time的教育目標是,讓孩子在2年內形成英語母語思維能力。強調"家庭情境英語母語學習法",整套體系的設計研髮根據孩子的發展學習第二語言規律來設計,為孩子導入一個全方位完整的家庭母語環境,讓孩子在家庭情境中培養自主學習力及母語思維能力。
1一部自帶教學邏輯的英語啟蒙情景劇
English-Time學習內容的核心是一部融合了嚴謹教學邏輯的卡通教學情景劇。它的設計研髮根據孩子的發展學習規律和興趣愛好,以完整、系統、科學,以語言教學點為基礎設計,故事情節曲折、人物造型生動、歌曲韻律動人,總能抓住孩子的興趣點,培養孩子興趣~~為了讓孩子很好的理解語言,形成對應關係和記憶,整部情景劇還針對吸引、模仿、呈現、重複、歸納、節奏等方面的教學邏輯做了精心設計。
2多元化導入,看聽說聽讀寫全面發展
語言信息被大腦深刻記憶。形成了映射,才能隨時讀取,自然應用。
根據遺忘曲線規律分析,在初次記憶的第3天,遺忘率是10%;第10天,遺忘率為30%;第30天,遺忘率70%;第60天,遺忘率95%。這意味著學習者需要在第3、10、30、60天進行重複記憶。才能保持記憶率90%以上。成年人可以刻意去複習,背誦。可對幼兒來說,枯燥的記憶是無法實現的。只有多元化導入,不斷的變換場景和形式,才可以保持幼兒的學習興趣。達到重複記憶的作用。
English-Time將語言要點巧妙的融入了情節和內容,伴隨劇情自然重複,強化孩子記憶。同時利用了歌曲和每單元的回顧部分,即做了重複溫習,又完成了歸納,讓孩子牢牢掌握知識點。
此外,通過多元化的導入教學法,利用原創歌曲、互動遊戲、有聲繪本、家庭環境元素的配圖學習工具等時刻保持幼兒的學習興趣,達到重複記憶的作用。
通過多元化的配套資源,利用肢體動作、實物,調動孩子的五感,尤其是視聽結合,簡單化、遊戲化,讓這個過程變得無比有趣!學習導入過程,也就是語言對應關係的形成過程:實物對應學詞彙,場景對應學短語,多元化導入學習豐富的表達。
從看、聽、說、讀、寫、玩來幫助孩子理解語言場景,通過有趣和系統化的途徑讓孩子在幼兒階段輕鬆掌握英語,幫助孩子學習,為孩子營造輕鬆有趣的母語般的家庭英語學習環境。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不管是在英語啟蒙,還是在其他學科的學習,家長都要學會激發孩子學習興趣,通過正確的方法,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以獲得學習的主動性,當孩子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自然是事半功倍的效果,家長們輔導作業也就會輕鬆很多。
最後,祝願我們都能擁有一個好心態,用寬容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