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睡覺太「死」
清早起來感覺脖子僵硬扭不動
人們常會不以為意
「不就是落枕嗎,誰沒經歷過?」
然而有時候孩子喊脖子疼
絕非落枕那麼簡單
男孩「落枕」
頸部按摩後差點癱瘓
最近,廣州市一12歲的男孩小李喊脖子痛,父母以為是「落枕」了,便帶他去按摩頸部,結果越來越嚴重,到醫院一查確診為寰枕關節脫位、寰樞關節脫位。
本來是通過牽引復位後,戴上頭頸胸支具休息一陣子就好了,可小李非但不戴,還多次參加劇烈的體育運動。
直到再次嚴重歪脖子,檢查結果顯示小李頸部出現明顯的側彎,寰枕關節脫位、寰樞椎脫位、頸脊髓嚴重受壓。情況嚴重者可致四肢癱瘓、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最後只能通過手術治療解決了。
孩子落枕別亂按
據醫生介紹,其實小李最初的「落枕」不是頸椎病,而是小朋友常見的疾病——寰樞椎旋轉半脫位。
簡單來說,就是第一頸椎和第二頸椎齒狀突間的半脫位,情況嚴重的可損傷椎動脈導致癱瘓甚至死亡。
由於小朋友的頸椎關節囊、韌帶、肌肉等軟組織未發育成熟,如果恰好遭遇上呼吸道感染,造成頸部組織水腫、疏鬆,很容易在輕微外力下出現寰樞椎旋轉半脫位。
如果把寰樞椎旋轉半脫位當做落枕來治療,錯誤的推拿按摩手法反而容易造成關節囊進一步損傷、鬆弛,患者的脫位情況可能會進一步加重。小李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造成了這種嚴重的後果。
醫生也提醒家長:只要發現小朋友頸部活動不正常、枕後部疼痛、頸部習慣固定在某個不正常的位置,就要懷疑患有寰樞椎旋轉半脫位的可能,必須到正規的三甲醫院脊柱外科就診,尤其不能盲目按摩。
「低頭族」風險大
低頭玩手機增加頸部壓力
無獨有偶。
常州一名年僅7歲的小男孩一覺睡醒,發現脖子僵硬無法扭動,被家長急忙送入醫院。
經醫生仔細檢查,孩子頸椎旋轉角度幾乎為零,拍攝的頸椎張口位片提示,男孩的寰樞椎旋轉半脫位,也就是頸椎的第一節、第二節失去正常對合關係,引發強烈痛感,導致頸部僵硬、活動受限。
而這種疾病最常由外傷引發,但是經過問診,孩子之前並沒有扭傷或拉傷。進一步詢問後,孩子透露放學後,他經常保持一個姿勢玩手機和平板電腦,動輒兩三個小時,就診前一天他花了大量時間玩手機!
低頭15°,脖子承受重量約為12公斤;
低頭30°,脖子承受重量約為18公斤;
低頭45°,脖子承受重量約為22公斤;
當我們低頭玩手機時,脖子的前傾角度會達到60°,承受重量也激增為27公斤,相當於在脖子上掛了一袋50斤的大米!
所以不管是孩子還是家長,都要重視起來。
5個動作3個要領
隨時隨地關注頸椎健康
作為易損耗的身體部件,頸椎必須好好呵護。下面是一些簡單有效的頸椎保養動作,隨時隨地保養頸椎。
1.左顧右盼
2.仰頭望掌
3.頭手相抗
4.伸頸回望
5.搖頭晃腦
6.頸項爭力
各節動作要領
速度緩慢,幅度逐漸加大。
每做完一節後,自然呼吸,間歇片刻後再做下一節。
初次鍛鍊者應循序漸進,逐步適應,順勢而動。
當孩子喊脖子痛動不了的時候
一定要重視
轉發!給親朋好友們提個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