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期抑研報|Omega-3脂肪酸對圍產期婦女抑鬱症狀的療效和安全性

2020-12-17 腦科學君

01,Omega-3脂肪酸對圍產期婦女抑鬱症狀的療效和安全性

譯者:Lenore

關鍵詞 :omega-3;脂肪酸;圍產期抑鬱;EPA;DHA

Omega-3脂肪酸(fatty acids, FA)是一種可有效治療重度抑鬱症(MDD)的營養素。但其用於圍產期抑鬱症(perinatal depression, PND)單一治療的療效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查omega-3脂肪酸單一療法在與安慰劑對比之下針對圍產期抑鬱症(PND)的療效和安全性。研究對PubMed、Embase、PsycINFO、MEDLINE、Cochrane Library和CINAHL的文獻進行了自建庫到2019年11月的篩查搜索,對相關綜述及納入研究的參考文獻也進行了分析。

Omega-3 FA對圍產期抑鬱症有著顯著療效。具有較高EPA / DHA比(≥1.5)的Omega-3對輕至中度的孕期及產後抑鬱均具有顯著療效,且其副作用的發生率較低。在報告不良反應的試驗中,omega-3組和安慰劑組之間在胃腸道及神經系統副作用的發生率上無顯著差異。無證據表明研究採用的文獻有發表性偏倚。

本研究的發現表明,無論是針對孕期或產後抑鬱,omega-3 FA都可以顯著改善圍產期女性的抑鬱症狀,且耐受性良好。此外,omega-3的治療響應率與有較高EPA比例的omega-3配方及輕至中度抑鬱症有關。

針對圍產期抑鬱症的omega-3 FA療法的森林圖

參考文獻:Van de Wijer, L., Garcia, L. P., Hanswijk, S. I., Rando, J., Middelman, A., Ter Heine, R., ... & Schellekens, A. F. (2019). Neurodevelopmental and behavioral consequences of perinatal exposure to the HIV drug efavirenz in a rodent model.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9(1), 1-12. doi: https://doi.org/10.1038/s41398-020-00886-3

02,血清可溶性白細胞介素-6受體水平是鑑別難治性重度抑鬱症的一個有用的生物標誌物

譯者:He

關鍵詞 : 細胞因子 IL-6轉化信號系統 可溶性白介素-6受體

目的:相當比例的重度抑鬱症患者對抗抑鬱藥物治療耐藥,他們需要增加藥物或進行其他治療,包括電休克療法或經顱磁刺激。然而,在實際使用抗抑鬱藥之前確定是否為難治性重性抑鬱症患者通常是困難的。因此,血清生物標誌物識別難治性抑鬱患者將有助於臨床設置。這項研究的目的是闡明識別難治性重性抑鬱症的適當的生物標記物。

方法:考慮到免疫炎症過程參與了重性抑鬱障礙的發病機制,某些細胞因子相關分子可能作為臨床難治性重度抑鬱患者的生物標誌物。在本研究中,我們測量了抑鬱症患者接受抗抑鬱治療後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6和可溶性白細胞介素-6受體的水平。

結果:血清可溶性白介素-6受體水平,而不是白介素-6或腫瘤壞死因子-α,難治性重度抑鬱症患者顯著高於在其他患者,表明血清可溶性白介素-6受體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難治性重度抑鬱症的生物標誌物。接受者操作特徵分析證實血清可溶性白細胞介素-6受體水平測定對鑑別難治性重度抑鬱症患者是有用的。以上述細胞因子血清水平為解釋變量,以抑鬱症狀-自我報告評分快速量表(QIDS-SR 16)為目標變量的多元回歸分析顯示,只有血清可溶性白細胞介素-6受體水平才能解釋重度抑鬱症的嚴重程度。

結論:基於這些結果,我們建議測定血清可溶性白細胞介素-6受體水平,以鑑別難治性重度抑鬱症患者。高血清可溶性白細胞介素-6受體水平與難治性重性抑鬱症的發病機制有關,表明白細胞介素-6轉化信號系統參與難治性重性抑鬱症的發病。

各細胞因子的血清濃度須圖。方框中的中線代表中位數;上、下線分別代表上、下四分位數;的上端和下端分別代表最大值和最小值

參考文獻:Katsuhiko Yamasaki, et al. Serum level of soluble interleukin 6 receptor is a useful biomarker for identification of treatment-resistant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Reports. 2020;40:130–137.

03,NLRP1炎性小體作用於小鼠慢性應激誘導的抑鬱樣行為

譯者:Navy

關鍵詞 :NLRP1炎性體,MDD,慢性應激,BDNF,CXCL1 / CXCR2

背景:重度抑鬱症(MDD)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病,炎症被認為是抑鬱症發病機制的關鍵組成部分。NLRP1炎性體驅動的炎症反應被認為參與許多神經系統疾病。但是,尚不清楚NLRP1炎性小體是否與抑鬱症的發展有關。

方法:通過四種不同的慢性應激刺激建立抑鬱症動物模型,包括慢性不可預測的輕度應激(CUMS),慢性束縛應激(CRS),慢性社交挫敗應激(CSDS)和重複社交挫敗應激(RSDS)。抑鬱樣行為包括蔗糖偏好測試(SPT),強迫遊泳測試(FST),懸尾測試(TST),曠場測試(OFT),社交互動測試(SIT)和明暗測試( LDT)。

通過蛋白印跡和實時定量PCR檢測NLRP1炎性體複合物、BDNF和CXCL1 / CXCR2的表達。通過酶聯免疫吸附測定(ELISA)試劑盒測試了炎症細胞因子的水平。Nlrp1a敲低是通過注射包含Nlrp1a shRNA-eGFP的腺相關病毒(AAV)載體進行的。

結果:慢性應激刺激激活了海馬NLRP1炎性小體,並促進了小鼠體內炎性細胞因子IL-1β,IL-18,IL-6和TNF-α的釋放。海馬Nlrp1a敲低阻止了NLRP1炎性體驅動的炎症反應和減輕了應激誘導的抑鬱樣行為。同樣地,慢性應激刺激引起小鼠海馬CXCL1 / CXCR2表達增加和BDNF水平降低。有趣的是,Nlrp1a敲低可抑制CXCL1 / CXCR2表達的上調並恢復海馬中BDNF的水平。

結論:NLRP1炎性體驅動的炎症反應有助於慢性應激誘導的抑鬱樣行為,其機制可能與CXCL1 / CXCR2 / BDNF信號通路有關。因此,NLRP1炎性體可能成為潛在的抗抑鬱靶標。

參考文獻:Song et al. NLRP1 inflammasome contributes to chronic stress-induced depressive-like behaviors in mice, 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 (2020) 17:178. https://doi.org/10.1186/s12974-020-01848-8

04,胝體下扣帶回區域代謝活躍度預測抑鬱症對於深部腦刺激的響應

譯者:Kagima

胝體下扣帶回(Subcallosal cingulate, SCC)區域的深部腦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對於難治性抑鬱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TRD)來說是一種非常有希望的療法,但其開放性實驗(open-label studies)中的治療響應率在大型多中心試驗(large multicenter trial)中卻不能得到很好的重複。

鑑別出響應過程中的生物標誌物,能夠提高識別響應患者的精確度並提升結果質量。本研究檢測了SCC腦區的代謝活躍度是否能夠作為SCC腦區DBS治療響應的預測因子或標誌物。

在基線期以及DBS治療6個月後,患者的大腦葡萄糖代謝水平(CMRGlu)通過[18F] FDG-PET進行測量,共20位難治性抑鬱症患者參與了雙盲隨機對照試驗,並被隨機分配到長脈寬(long pulse width, LPW)(n = 9)刺激組以及短脈寬(short pulse width, SPW)(n=11)刺激組。將接受治療6個月後,漢密爾頓抑鬱量表得分下降超過≥48%者定義為響應者(Responders)。在兩組中響應率接近一致,每組均有五位響應者:LPW(55.6%)以及SPW(44.5%)。

首先,我們將基線期響應者與非響應者SCC區域CMRGlu進行對比。接著,使用機器學習方法基於樸素貝葉斯分類器(Gaussian naive Bayes classifier)的留一交叉驗證法(leave-one-out cross-validation)對基線期SCC區域的CMRGlu是否能夠根據響應者/非響應者進行分類進行檢測。最後,本研究還對6個月時期SCC區域的代謝活躍度及患者抑鬱症嚴重程度進行了對比。所有的分析均基於年齡進行對照。在基線期響應者中SCC區域CMRGlu顯著性高於非響應者。

機器學習分析預測應具有80%正確率。另外,在DBS治療6個月後SCC區域CMRGlu的減少與抑鬱症症狀的增強具有顯著性相關(r(17) = 0.509; p = 0.031)。這是首個可作為SCC腦區DBS治療後基於影像的生物標誌物。未來的相關研究能夠利用SCC腦區的代謝活躍度作為潛在的患者選擇標準。

難治性抑鬱症患者SCC腦區的葡萄糖代謝活躍度

參考文獻:Brown, E. C., Clark, D. L., Forkert, N. D., Molnar, C. P., Kiss, Z. H. T., & Ramasubbu, R. (2020). Metabolic activity in subcallosal cingulate predicts response to deep brain stimulation for depressio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https://doi.org/10.1038/s41386-020-0745-5

05,A1星形膠質細胞導致小鼠抑鬱樣行為和認知功能障礙,IL-10或氟代檸檬酸治療可緩解

譯者:Sheena

關鍵詞 :A1型星形膠質細胞; 認知功能障礙; IL-10; 神經炎症

背景:星形膠質細胞是中樞神經系統的重要調節因子。星形膠質細胞的異常激活會導致某些行為缺陷。然而,這些效應背後的機制仍不清楚。在這裡,我們研究了A1星形膠質細胞的激活及其對小鼠行為缺陷的影響。

方法:用脂多糖(LPS)誘導A1星形膠質細胞。定量RT-PCR、ELISA和免疫組織化學檢測星形膠質細胞的功能表型。為了評估A1星形膠質細胞在體內的作用,我們在小鼠體內注射LPS。然後,檢測小鼠的行為,並通過定量RT-PCR、ELISA和免疫組織化學分析海馬和皮質。研究了IL-10和氟代檸檬酸對A1星形膠質細胞活化的作用。

結果:從B6.129S6-Il10tm1Flv/J純合子(IL-10tm1/tm1)中分離的星形膠質細胞具有A1反應性星形膠質細胞的特徵。與野生型星形膠質細胞相比,IL-10tm1/tm1星形膠質細胞膠質纖維酸性蛋白(GFAP)表達水平更高。無論是否被LPS刺激,IL-10tm1/tm1星形膠質細胞都表現出了A1特異性轉錄本和促炎因子IL-1、IL-6和TNFα的表達增強。此外,IL-10tm1/tm1星形膠質細胞表現出STAT3的過度磷酸化。IL-10tm1/tm1小鼠星形膠質細胞吞噬能力減弱,具有神經毒性。

IL-10tm1/tm1小鼠在強迫遊泳測試中表現出靜止時間增加,在Morris水迷宮測試中表現出學習和記憶行為缺陷。IL-10tm1/tm1小鼠海馬和皮質神經炎症增強,伴有更多GFAP陽性星形膠質細胞和海馬神經元嚴重丟失。IL-10或氟檸檬酸預處理IL-10tm1/tm1小鼠,可降低海馬和皮質中促炎因子和A1特異性轉錄本的表達,進而減輕脂多糖誘導的抑鬱樣行為。

結論:從B6.129S6-Il10tm1Flv/J純合子中分離的星形膠質細胞具有A1表型,並與抑鬱樣行為和記憶缺陷有關。在某些神經退行性疾病中,抑制A1星形膠質細胞的活化可能是一種有力的治療策略。

IL-10tm1/tm1小鼠A1特異性轉錄本和促炎因子的高表達和嚴重的神經元死亡

參考文獻:Zhang HY, Wang Y, He Y, et al. A1 astrocytes contribute to murine depression-like behavior and cognitive dysfunction, which can be alleviated by IL-10 or fluorocitrate treatment. J Neuroinflammation. 2020;17(1):200. Published 2020 Jul 1. doi:10.1186/s12974-020-01871-9

前文閱讀

1,099期抑研報|建立統一的模型對理解抑鬱症有重要意義

2,098期抑研報|壓力下抑鬱風險和恢復力的基因組預測

相關焦點

  • 057期抑研報|單次和反覆氯胺酮輸注可減少難治性抑鬱症的自殺意念
    此外,在觀看過程中,有相似的項目級抑鬱症狀特徵的青少年表現出更相似的大腦反應。與之相反,兒童的抑鬱症狀嚴重程度和特徵與他們的腦反應典型性或相似性無關。總而言之,這些結果指出,腦功能在從兒童期到青春期間與抑鬱症狀之間的關係產生了發展變化。本研究發現表明,抑鬱症狀可能以一種動態的方式影響大腦對複雜情緒信息的反應。發育階段和情感環境都與該動態影響有關。
  • 085期抑研報|炎症-線粒體反應在抑鬱症研究中的證據和挑戰
    >鍵詞 :圍產期;抑鬱症;子代;縱向研究背景 :已有證據表明,產婦在圍產期的抑鬱症狀會對其幼兒的一系列生理行為表現產生不利影響,同時還會增加其後代在青春期患上抑鬱症的風險。方法 :本研究使用了來自Avon父母和孩子縱向研究(ALSPAC)中的數據(一個前瞻性的出生隊列研究),研究中招募了14541名孕婦,她們的預計分娩日期在1991年4月1日至1992年12月31日之間。採用愛丁堡產後抑鬱量表(EPDS)對產婦的圍產期抑鬱症進行測量;採用精神病樣症狀訪談法對子女18歲時的精神病經歷進行測量。
  • 044期抑研報|產婦抑鬱對心理表徵和兒童負面作用的影響
    飲用水中加入葡聚糖硫酸鈉(DSS)誘導IBD小鼠表現出抑鬱樣行為。腸道菌群中乳酸桿菌的存在與重度抑鬱症有關。因此,我們檢查了一種生物乳酸菌糞腸球菌2001(EF-2001)是否能阻止DSS誘導的抑鬱樣行為和周圍症狀的改變。
  • 091期抑研報|青少年抑鬱症不可忽視的問題:抽菸,喝酒,少睡眠
    儘管目前已知AL和MetD與不良健康狀況相關,但其與抗抑鬱藥療效之間的關係仍不明確。結果:治療前的AL和MetD評分(分別為p = 0.012及0.014)顯著地預測了被試者對抗抑鬱藥的持續反應(即抑鬱嚴重程度有明顯降低),並可預測治療後被試者對治療有反應或無反應(分別為p =0.022及0.040),因此較高的治療前AL和MetD評分與較差的SSRI療效相關。
  • 097期抑研報|抑鬱症,用心理療法還是藥物療法?
    目的 :評價以正念情緒平衡(MMB)(一種基於網絡的能夠提供基於正念的認知治療)配合常規的抑鬱治療,相比於單獨使用常規的抑鬱症治療,在治療患者的殘餘抑鬱症狀方面的療效差異。設計,設置,和被試 :這項隨機臨床試驗是在科羅拉多州丹佛市Kaiser永久性初級衛生和行為健康診所進行的。在2015年3月2日至2018年11月30日期間,招募了有殘餘抑鬱症狀的成年人。對15個月的結果進行了評估,其中包括3個月的幹預期和12個月的隨訪期。
  • 087期抑研報|褪黑素也有抗抑鬱的作用
    首先,基於大量的研究報告結果,在已康復及患病中患者的大型社區樣本中,情緒症狀與紋狀體中鈍化的獎勵預測信號有關。其次,任務相關的內側前額皮層至基底神經節的有效連通性與情緒症狀的嚴重性異常增減有關。抑鬱症狀嚴重程度的升高與475名被試者中包括伏隔核在內的腦區獎勵信號減少有關。
  • 088期抑研報|口腔潰瘍與精神疾病和帕金森病病情發展之間的關係
    進一步,我們使用自噬抑制劑3-MA和Ly294002研究自噬在LPS誘導的抑鬱樣行為和神經炎症中的作用。有趣的是,抑制劑的使用顯著地消除和逆轉了褪黑素抗抑鬱、促自噬和抗炎的作用。本研究認為,褪黑素對LPS誘導的抑鬱症的抗抑鬱作用可能是通過FOXO3a信號調節自噬引起的。
  • 10大食物富含Omega-3脂肪酸 對心臟好處多多
    常吃Omega-3脂肪酸的健康好處有:降低心臟病的發生率、輔助治療慢性炎症、減少抑鬱症狀、預防阿茲海默症。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omega-3每日攝取300~500mg。100g的亞麻籽含有56g的Omega-3脂肪酸。2. 奇亞籽,486大卡/100克奇亞籽不僅含有大量的Omega-3脂肪酸,也含有比牛奶更多的鈣,比香蕉更多的鉀,比菠菜更多的鐵!同時還富含膳食纖維和抗氧化劑。100g的奇亞籽含有約35.6克的Omega-3脂肪酸。
  • 055期抑研報|情緒障礙中認知控制功能障礙神經基礎的研究
    在校正了多變量對比之後,連接組分析顯示抗抑鬱藥和安慰劑組在廣泛的皮質區域(頂葉最為顯著)之間及內部的連通性都有調節作用。較高的alpha波段和較低的gamma波段連通性預測了更好的安慰劑療效和較差的抗抑鬱藥療效。在調節變量的連通性的中,較低的連通性水平與較高的快感缺乏水平相關。
  • 084期抑研報|海馬區神經炎症影響阿茲海默症模型的抑鬱樣行為
    根據我們之前的研究,3-苯基-4-(苯基硒)異喹啉(PSI)是一種選擇性、可逆的單胺氧化酶MAO-B抑制劑。本研究在小鼠強迫遊泳實驗(FST)中研究了單PSI劑量對小鼠大腦MAO活性的體外抑制作用及其抗抑鬱作用。此外,還評價了多巴胺能系統對PSI抗抑鬱作用的貢獻。
  • 研究表明Omega-3脂肪酸不能預防癌症
    近日,發表在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和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上的兩篇文章指出,Omega-3脂肪酸並不能預防癌症。
  • Omega-3是如何影響智力和情緒的
    亞麻酸是omega-3的母體omega-3在人體內可以分解成DHA,EPA研究人員測試了100名6~12歲兒童體內必需脂肪酸的含量。他們發現,Omega-3脂肪酸水平高的孩子出現學習問題的比率最低。同時,有證據表明食用Omega-3補充劑也可以提高成人的智力水平。對於健康人來說,DHA也是改善大腦功能的良藥。補充DHA會減少痴呆的發生機率,而攝入Omega-6脂肪酸高的人則易於發生精神錯亂。
  • 消炎、減肥的omega-3,除了三文魚,這些淡水魚也有很多
    其中,白色鱸魚每100克的omega-3脂肪酸含量,約為400毫克,其中EPA是200毫克,DHA是100毫克。→鯰魚(Catfish)鯰魚分布於全世界各種淡水區域,骨刺少、易消化,富含脂肪和蛋白質。每100克鯰魚的omega-3脂肪酸平均含量為300毫克,其中EPA為100毫克,DHA含200毫克。
  • 036期抑鬱症研究簡報|抗炎藥治療重度抑鬱症的功效和安全性
    >目標:系統評價抗炎藥對重度抑鬱症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主要結果是療效,通過抑鬱評分從基線到終點的平均變化來衡量。次要結果包括緩解率和緩解率以及生活質量(QoL)。我們通過分類不良事件的發生率評估安全性。使用I2和Q統計量檢查異質性。計算合併標準均值差(SMD)和風險比(RRs)。根據治療類型,抗炎藥類型,性別,贊助者類型和研究質量進行亞組分析。結果:定量分析包括30項RCT,共有1610名參與者。
  • 深海魚油富含的OMEGA-3脂肪酸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近年來,富含OMEGA-3脂肪酸(EPA和DHA)的深海魚油廣受熱捧,被認為是對心腦血管極有益的保健品。有觀察性研究表明,omega-3脂肪酸中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及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與心血管風險呈負相關性,且Omega-3脂肪酸補充劑對脂蛋白代謝以及與心血管疾病有關的炎症,氧化,血栓和心律不齊等因素十分有益。然而,在近期的一些研究中發現較低劑量的omega-3脂肪酸未能顯著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 OMEGA-3脂肪酸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JAMA最新研究說NO!
    近年來,富含OMEGA-3脂肪酸(EPA和DHA)的深海魚油廣受熱捧,被認為是對心腦血管極有益的保健品。有觀察性研究表明,omega-3脂肪酸中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及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與心血管風險呈負相關性,且Omega-3脂肪酸補充劑對脂蛋白代謝以及與心血管疾病有關的炎症,氧化,血栓和心律不齊等因素十分有益。然而,在近期的一些研究中發現較低劑量的omega-3脂肪酸未能顯著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 【文摘速遞】葉黃素和omega-3多不飽和脂肪酸一起服用對AMD的預防更好嗎?
    最近也有研究者討論了omega-3多不飽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在預防AMD中的作用。光感受器的外節盤膜中有高水平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 DHA),儘管其作用尚不明確,但有人認為,DHA和它的前體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在視網膜中有重要作用。
  • 血液病新藥luspatercept抵達3期療效終點
    日前,專注於發現、開發和推廣嚴重和罕見疾病療法的生物醫藥公司Acceleron宣布,其與Celgene共同開發的血液病在研新藥luspatercept抵達了臨床3期試驗的終點。該疾病患病初期通常沒有症狀,晚期症狀包括疲勞、呼吸困難、易出血、以及增加感染風險。有些類型甚至會進展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MDS診斷後的平均生存期約為2.5年。每10萬人中約有7人患有MDS,新發病例數為每年每10萬人中4例,發病年齡在70歲上下。MDS目前幾乎沒有獲批的治療選擇。促紅細胞生成素刺激劑(ESA)不能解決潛在的紅細胞(RBC)成熟缺陷,因而療效有限。
  • Acasti公司治療sHTG候選藥物又一項3期臨床失敗
    (omega-3磷脂),在今年1月份公布該試驗藥物一項3期臨床試驗失敗後,該公司8月31日又宣布了另一項3期臨床研究TRILOGY 2的結果,CaPre仍未達到主要終點。這一消息直接導致Acasti股票暴跌了60%。CaPre降低極高甘油三酯的研究名為TRILOGY,其包括兩項雙盲、安慰劑對照、26周的3期臨床項目,旨在評估CaPre在嚴重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omega-3與omega-6之爭,健身人需要吃魚油嗎?
    說到omega-3脂肪酸的重要性,很多人會舉一個這樣的例子:葉片會比種子更容易腐爛。葉子很容易腐爛,是因為它們含有大量的omega-3脂肪酸,而種子和穀物有大量的omega-6脂肪酸,因此可以作為幼苗發育的能量儲備。相對而言,omega-6的穩定性更高,所以世界上60~90%的食物來自於種子和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