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率逐年升高!其中的3個原因太真實,家長該反思了

2020-12-11 蘑菇老師育兒

近幾年新聞報導出來未成年人犯罪的事件越來越多,比如前段時間13歲男孩殘忍殺害自己10歲的表妹,花一樣年紀的小女孩生命就此定格在了10歲。還有未成年的孩子拿刀砍傷、甚至殺害自己的父母。還有韓國N號房事件,參與者竟然也有未成年人。相信大家看到類似這樣的消息後,第一反應就是震驚、悲痛、憤怒。這個社會究竟怎麼了,孩子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他們應該在學校裡無憂無慮地學習,他們的世界也應該是簡簡單單。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未成年人走上犯罪的道路呢?其中不乏這3個原因,作為父母都應該了解一下!

孩子接觸網絡,家長缺乏管控

網絡的發達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也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了解到天下大事。但網絡是一把雙刃劍,有好的一面,當然也有壞的一面,對孩子也是一樣。孩子可以通過網絡學習,這是好事,但是網絡上也存在大量的黃色信息,以及毀人三觀的信息。孩子明辨是非能力不足,好奇心又重,如果家長沒有做好日常管控工作,讓孩子接觸到了這類信息或視頻,為了追求刺激或新鮮感,他們就可能會進行模仿,甚至出現犯罪的情況了。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也為了他將來的成長,家長千萬要做好網絡管控。

家長忙於工作,對孩子缺乏溝通

現在很多家長工作經常是早出晚歸的,即便是休息在家也都是玩手機、打遊戲,跟孩子之間缺乏溝通。要知道,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的小腦瓜也會有很多奇思怪想。而且,隨著他們接觸社會上信息越來越多,內心也會產生很大的好奇心。如果家長不及時跟孩子溝通,了解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孩子就算接觸一些不良信息,家長也不知道,到時候只有後悔的份了。

孩子叛逆期,家長缺乏耐心引導

叛逆期是孩子們都會經歷的一個階段,在這段時間,家長會發現他們特別的不聽話、亂發脾氣,這是正常的。對於這種情況,家長應該從心理上接受他的變化,並耐心給他指引,這樣才能幫孩子順利度過叛逆期。如果家長一遇到孩子不聽話的情況,就打罵他,甚至說一些「侮辱」的詞彙,只會傷害他的心靈,嚴重時還會讓他做出一些衝動的行為,別不當回事哦。

未成年人犯罪率越來越高,並非沒有原因,家長日常做好管控、教育非常重要,這樣才能讓他身心發育更健康。

相關焦點

  • 考研錄取率逐年升高,考試難度為何越來越大?原來是這四個原因
    文|冷絲欄目|絲說考研不用懷疑,從整體上看,考生和家長普遍感覺到,考研難度逐年增高。但是,實際上的背景情況是,考研錄取率是逐年緩步升高的。「冷絲說人文教育」也一直在思考:人們的普遍感覺是考研難度增加,而錄取率卻在逐年升高,為何有這種感覺與實際情況並不相符的情況?先來看看這幾年考研錄取率情況:
  • 14歲少女殺人拋屍 中國未成年人再犯罪率調查
    14歲少女殺人拋屍的事件讓人震驚,成長經歷是否有不為人知的一幕,14歲就找個25歲大叔做男友,即使不去殺人最終也不會有多好得結果。據觀察者網了解,青少年犯罪是當今世界各國所共同面臨的社會難題,我國近10年來,十五六歲少年犯罪案件又佔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總數的70%以上。
  • 防範青少年犯罪率逐年升高!建立健全的青少年法律體系,做到有法必依
    作為家長,我們又該如何幫助青少年,為他們營造一個適合成長的生活環境呢?而青少年觸犯了法律,我國司法對此有沒有相關的特別規定呢? 如何防止青少年犯罪心理 據心理專家介紹,若發現青少年的一些不良心理行為,要及時採取正確的教育,防止犯罪心理先兆發展釀成犯罪。
  • 遏制未成年人犯罪 刑責年齡該降低嗎?
    遏制未成年人犯罪 刑責年齡該降低嗎?曾經有一個被故意傷害的孩子,因傷人者未滿14歲,無法定罪,最後只是對方家長帶著孩子道歉。在這裡我想請全國人大代表幫忙呼籲,能不能從國家立法層面,將未成年人犯罪的定罪年齡降低至12歲?」省人大代表、廣州市海珠區江南中街道辦事處社區服務中心副主任趙廣軍說。就此,現場多名代表展開熱議。
  • 三年超4萬人涉嫌性侵未成年人,為何量刑越重犯罪率越高?
    縱觀眾多的案例,越演越烈的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是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力度不夠;第二是對犯罪分子的懲處力度不夠。為了更好地保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可以從這兩個原因下手,找到解決的辦法。學校對於孩子們的安全、健康有著不可推諉的責任,給孩子們建立一個安全、健康、有活力的環境才能讓未成年人的權益得到良好的保障。很多時候,如果學校和家長不能正確的讓孩子知道這方面的知識,孩子也會從其他的途徑得知,這樣一來,他們得到的知識不一定就是正確的了!
  • 韓國N號房事件沸沸揚揚,最該反思的是教育,這5點反思個個都扎心
    其中在聊天室裡名為「趙博士」的營運者已被警方拘捕,其真實身份與長相也迅速被韓媒起底,該嫌犯的「超強學霸」背景也讓民眾錯愕。據悉,現年25歲的犯罪嫌疑人趙周斌(音),2018年才剛剛從大學畢業。趙所學專業為信息通訊,由於喜歡寫作,趙還曾獲大學讀後感競賽的一等獎,由此擔任學報主編。大學4年中有3年各學科平均績點都在4.0以上,還多次獲得獎學金,妥妥的一個學霸。
  • 未成年人犯罪 家庭失和是主因
    12月4日,既是第十三個全國法制宣傳日,也是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市中院)開放日。昨日上午,市中院的少年審判庭內,幾名旭升中學學生有模有樣地演起「法庭情景劇」。讓人欣喜的是,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市中院少年審判庭審理涉及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數量下降一半。
  • 近些年未成年人犯罪率持續飆升,無罪釋放的窘境,何時休
    近些年,未成年人犯罪率,持續飆升,校園暴力事件更是層出不窮。比如最近的新聞報導「割喉門」事件。再次把未成年人犯罪的問題推向了輿論的高潮。不滿16少年「割喉」同學被罰款500元,警方不予行政拘留。犯罪成本何其低。。。該來的終究會來,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 少年犯罪多因「受他人影響」誰該反思
    「71.4%的未成年犯的性格特徵屬於『以牙還牙的自我保護者』」、「誤入歧途主要是因為『受他人影響』和『好奇』」……27日,成都武侯區法院未成年人審判庭的法官們,首次披露了一份問卷調查及結果報告,這也是他們首次針對部分成都未成年犯管教所的少年犯,所做的一次心理和個人情況的調查。
  • 「小惡魔」越來越多,犯罪未成年人就該嚴懲?
    從未成年人犯罪率來看,「小惡魔」數量並未增多,反而減少在之前的媒體報導中,「熊孩子」一直是高頻詞彙。「10歲熊孩子割斷工人安全繩」、「深圳4個熊孩子刮花54輛車」、「熊孩子車內扔鞭炮,半小時燒毀一臺車」,這些新聞讀起來往往既讓人感慨又讓人無奈。
  • 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是否該降低刑責年齡?
    原標題: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是否該降低刑責年齡?田雪娟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15歲的兒子張超凡因沒錢給同學買零食,在網吧裡被幾個同學活活打死。「網吧裡打,網吧外面還打……這麼粗的棍子,都打成幾截了。」
  • 律師解讀未成年人刑責年齡下調:應重視學校、家庭、社區教育
    刑法修正案(十一)對現行刑法作出多處修改,其中備受大眾關注的一條是: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本修正案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這意味著那些犯了重罪的未成年人(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從此不能逍遙法外,也要接受法治社會罪與罰的運行規則。
  • 最高檢:未成年人涉黑案逐年增長,黑惡組織編順口溜誘導加入
    4月23日,最高人民檢察院通報「依法嚴懲利用未成年人實施黑惡勢力犯罪」情況。通報指出,未成年人涉黑惡犯罪數量逐年增長,一些黑惡勢力有意將未成年人作為發展對象,以此規避刑事處罰。數據顯示,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全國檢察機關共受理審查批准或者決定逮捕黑惡勢力犯罪案件62247件180854人;經審查批准和決定逮捕46173件135865人,其中涉未成年人3841人,包括涉黑案件392人、涉惡案件3449人。
  • 關注|保護遊戲中的未成年人,家長該做些什麼?
    2019年11月,國家新聞出版署印發了《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從六個方面為規範網路遊戲服務提出了明確的指引;2020年10月的《未成年人保護法》的新版修訂中,將關於網路遊戲的相關規定列入法律文本。
  • 未成年人犯罪呈現這些新趨勢,其中女性比例上升|數讀
    未成年人走向犯罪的原因是什麼?呈現什麼特徵?12月8日,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發布會,會上舉行了少年家事訴調中心啟動儀式,並發布少年司法品牌白皮書。2018年至今,罪犯人數呈逐年下降趨勢,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罪犯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 美國黑人高犯罪率問題述評
    關鍵詞:美國黑人;高犯罪率;原因;綜述 一、美國黑人犯罪的基本情況 在美國,黑人犯罪問題一直比較嚴重,或說黑人犯罪率一直較高或很高。*據有關資料,平均每15名美國黑人中就有1人犯罪,該族群的犯罪率分別是美國拉美裔的2.3倍、歐洲裔的7倍。
  • 低齡未成年人刑責範圍調整,犯罪問題到底有多嚴重,如何應對?
    ——科學聲音三言兩語——「牛小編」:未成年人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下調,現在 12 歲就有可能被追究刑責了。〖冰宅男〗:嗯,不錯。以前看到一些未成年人犯了嚴重的罪行,卻不到負刑責的年齡,就恨得牙痒痒。【汪理性】:法律是根據社會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絕對不能像你這樣看到幾個恨得牙痒痒的個例,就想著要變。
  • 哈爾濱女童案、章子欣案.....我們該如何反思?
    我們無意於責備孩子的監護人和家長,或者看護孩子的親屬。每次我們在談事情經過,該如何反思,如何從中汲取教訓時,都有一種事已至此再責備父母無異於撕裂傷口撒鹽的感覺,但是如果我們不能從一次次事件中反思,又如何能杜絕或者減少此類事件的發生呢?因此我們每一個家長、每一個監護人、我們並不完全是一個局外人,其實都應當反思,我們在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中,究竟存在哪些問題?
  • 3名加拿大未成年人持刀槍搶劫銀行 造成4人受傷
    來源:海外網發生搶劫案的加拿大皇家銀行分行(圖源:加拿大全球電視網)海外網2月21日電當地時間2月19日晚,加拿大安大略省萬錦市發生一起銀行搶劫案,造成4人受傷,3名未成年嫌犯已被拘留其中兩人被刺傷,另外兩人頭部受傷。一人因受傷較重被送往急救中心,其他人被送到當地醫院接受治療。警方發布消息稱,案發後,3名涉嫌持刀槍等武器的嫌疑犯徒步逃離該地區,大約一小時後在警犬的協助下,警方發現了犯罪嫌疑人,並將他們拘留。據警方公布的消息顯示,這些犯罪嫌疑人都是未成年人,分別為一個16歲男孩,一個15歲男孩和一個13歲男孩。
  • 未成年人涉黑惡犯罪逐年遞增,有犯罪組織以教唆吸毒等方式引誘
    最高檢4月2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兩高兩部」《關於依法嚴懲利用未成年人實施黑惡勢力犯罪的意見》。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委會副部級專職委員萬春介紹,未成年人涉黑惡犯罪雖然從整體上看人數總量不大,佔同期犯罪比例不高,但數量逐年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