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未成年人犯罪率持續飆升,無罪釋放的窘境,何時休

2020-10-10 僅一衛

降低犯罪年齡不一定解決問題,但不降低絕對會縱容未成年犯罪的囂張氣焰

有些問題,從來都沒有解決一說,一絕永患是不切實際的謬論。它只有遏制,限制一說,因為「除不盡」,奈何春風吹又生。比如犯罪就不會消失,光和暗是共生的關係,是自然運轉法則的一部分。

近些年,未成年人犯罪率,持續飆升,校園暴力事件更是層出不窮。比如最近的新聞報導「割喉門」事件。再次把未成年人犯罪的問題推向了輿論的高潮。不滿16少年「割喉」同學被罰款500元,警方不予行政拘留。犯罪成本何其低。。。

該來的終究會來,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該重視的終究要重視,只是當局者下不下決心的問題。

未成年「割喉門」事件

我們來看看世界各國關於未成年人犯罪年齡的規定:

聯合國:建議各國將其最低刑事責任年齡(MACR)設定為不低於12歲,並鼓勵他們將這一限制年齡繼續推後。

設置16歲的國家8個,設置15歲的國家10個超過40個國家/地區將分界線定在14歲,在其他地方,最低年齡要小得多,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等國設置為7歲。

在某些國家/地區,兒童可被指控犯罪的年齡因地而異。在美國,有33個州,沒有最低要求。在威斯康星州,到10歲可被起訴。在其他國家,定義可能是模糊的。例如,在敘利亞,只有在兒童進入青春期後,他們才應承擔刑事責任。幾個非洲國家有類似的標準。在伊朗,「九個農曆年」後女孩才有責任,但男孩直到15歲才負有責任。

在未成年兒童犯下特別嚴重的罪行後,通常會要求降低MACR。


據新聞報導,有一個中國人大代表建議將未成年人犯罪年齡從14周歲降到13周歲。而有些網友評論說,直接將犯罪年齡降到10周歲一步到位。當然了,這種言論出發點是好的,但有偏激的嫌疑,有待商榷。

了解歷史的人們都知道,過去的社會相對落後原始,物質匱乏,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很多人都吃不飽穿不暖。很多老百姓的處境很窮苦,破舊衣服輪流穿,乞丐孤寡無盼頭。祖輩們勒緊褲腰帶,以期度日。人們的營養和社會醫療、衛生、福利等問題跟不上,導致小孩子身心發育相對來說遲緩。

而步入21世紀,現在我們都知道,人們基本實現了溫飽,生活變好了。小孩子營養過剩導致肥胖的健康問題也已經成為了一個普遍的社會問題。哪怕是乞丐都用起了智慧型手機、支付二維碼,甚至乞丐都演變成了一個產業鏈。科技更是日新月異,社會醫療、福利、各方各面都不可同日而語了。再加上食品安全問題,無良商家各種激素的濫用。各種因素中和發力之下,導致現在的小孩子早熟,身心發育很快,國民平均身高也在持續刷歷史記錄。

青少年

環顧周圍,很多十一二歲的小孩子身高就已經很高了,身高一米七、一米八的存在都開始常態化了。面對很多十三四歲的小孩子,不知情的,還以為他是個成年人呢!

所以對未成年人犯罪的預防,尤為重要。16周歲已經無法適應新時代的發展步伐了,下調未成年人犯罪年齡刻不容緩,比如12~14周歲就非常符合時代發展的需求和國際共識。

有些知名人士或專家公開發視頻站出來說,降低犯罪年齡解決不了問題。但是我們要說的是:降低犯罪年齡不一定能解決多少問題,但不降低的話,絕對會縱容未成年犯罪的囂張氣焰!


男生侵犯女生,女生欺負女生等各種各樣的校園欺凌、惡性犯罪事件層出不窮,犯罪成本極其的低,讓人痛心,讓人氣憤。情節更是一個比一個嚴重、惡劣,甚至喪心病狂。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有些未成年做不到的。

有些未成年為什麼會無所顧忌?為什麼會產生變態心理?因為現在網絡信息發達,發育早熟等原因。有些未成年人知道的日常性的事情不比大人少多少。最起碼他知道未成年人保護法,他是未成年,犯錯不負法律責任。那麼有些未成年人心裡就會產生一種思想:「我是未成年,做錯事情,不需要坐牢,什麼都不用承擔,無所畏懼」。這是一個可怕的社會現象,細思極恐,有些未成年人的思想已經不是我們能想像的了。

這就是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的失職,社會的悲哀,法律的遲到。我們常說日本人素質高,馬路上都沒有垃圾。不得不承認日本總體素質是高,但是我們不要忽略了一件事情,日本的犯罪成本同樣極其的高,懲處極其嚴厲。所以他們馬路上沒有垃圾,不僅僅是素質的約束,更是犯罪成本這把法律利器的約束!

我們呼籲下調未成年人的犯罪年齡12~14周歲,讓祖國的花朵,得到呵護,盡情的綻放。

歡迎關注、評論。您的關注支持,是一衛持續更新的動力!謝謝!

相關焦點

  • 中國留學生在芝加哥槍擊案中遇害 「槍擊之城」犯罪率持續飆升
    美國社會矛盾加劇 犯罪率飆升據美媒報導,受疫情導致的商戶關閉、失業人數上升等多重因素影響,2020年美國多個城市的兇殺案激增。其中,美國芝加哥發生的兇殺案較2019年上升了5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美國槍枝銷量的飆升、首次購買槍枝人數的增多,進一步加劇了暴力犯罪的風險與管控難度。據美國全國射擊運動基金會統計,2020年前10個月美國槍枝銷售量超過1540萬支。美國《時代》周刊稱,2020年許多美國人經歷了嚴重的暴力事件。槍枝暴力和槍枝犯罪急劇上升,這一年超過1.9萬人死於槍枝暴力相關事件。
  • 我未滿14周歲,我無罪!——未成年人保護法究竟在保護誰?
    我未滿14周歲,我無罪!——未成年人保護法究竟在保護誰?2020年5月27日,陝西藍田縣一小學教學點一名13歲少女男生性侵(其中兩名11歲,兩名12歲)。據悉,涉事的4名男生並沒有被追究刑事責任,而是由公安機關送至專門為有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開辦的學校。
  • 14歲少女殺人拋屍 中國未成年人再犯罪率調查
    14歲少女殺人拋屍 未成年人再犯罪率調查據了解,這名黑車司機是一名包工頭,來自四川,在昆明安寧已多年,前段時間,因沒工程可做,閒了下來。14歲少女殺人拋屍 未成年人再犯罪率調查據觀察者網了解,青少年犯罪是當今世界各國所共同面臨的社會難題,我國近10年來,十五六歲少年犯罪案件又佔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總數的
  • 未成年人犯罪率飆升,13歲男孩殺人拋屍,不要再保護這群魔鬼了
    2013年11月,重慶市一嬰兒被10歲的女孩在電梯內持續毆打5分鐘後將其扔出了25樓,致被害嬰兒身亡。2017年12月,四川大竹縣13歲的男孩因為怨恨母親陳某對他的管教過於嚴格,持刀將其殺害。2018年12月,湖南沅江12歲男孩因不滿母親不讓自己抽菸,於是心生怨恨,一氣之下將自己的親生母親殺害在家中,還揚言「我又沒殺別人,我殺的是我媽」。
  • 立即釋放是無罪釋放嗎?
    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或者逮捕之後,符合法律規定條件的,辦案機關應當予以「立即釋放」。那麼,「立即釋放」是無罪釋放嗎?本號長剛剛完成了《取保候審和依法釋放》一文,下面就節選其中的一部分,介紹一下刑事訴訟法中的「釋放」究竟是什麼意思。
  • 不能無罪釋放,有何必要辯護
    該起案件是由一位同仁承辦,一次與他聊天過程中,他同我探討了該案,希望能探討出一個有效的辯護思路,在聽他向我介紹案情的過程中,我發現了該案存在一些疑點,我當時便大膽的假設各種情節,提議可以從無罪的角度去辯護。一番探討後,他邀請我協助他辦理該案,經我仔細研究後,發現該案確有疑問,於是,我提議對於該案應當作無罪辯護,最終這位同仁採納了我的意見,作了無罪辯護,最終檢察院對該案撤訴了,當事人無罪釋放。
  • 英媒:英國犯罪率飆升 留學的你都住對地方了嗎?
    根據最近一項針對歐盟的犯罪調查來看,英格蘭和威爾斯這一年的犯罪率飆升了13%,總的犯罪案件突破500萬起,這是10年來英國犯罪率上升最快的一次。而倫敦,作為英國最大的城市,也是大多數來到英國留學會選擇的城市,危險程度已經超過了另一留學熱點:紐約。
  • 張玉環被無罪釋放,誰才是真正兇手?疑團依舊無法解開?
    案子已經過去了27年,一直以來,都是把張玉環當做兇手,而今,張玉環被宣布無罪釋放,那麼兇手在哪?張玉環被無罪釋放,原因是什麼?原審證據不能達到證據確實充分的標準。根據疑罪從無原則,以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判決張玉環無罪。
  • 英國兩年內犯罪率飆升45%
    英國兩年內犯罪率飆升45%,.2019-07-02 09:16:08,.204421,.張琪、徐亦超
  • 美佛州男子「無罪釋放」
    美國佛羅裡達州一家法院7月13日裁定,備受民眾關注的17歲非洲裔少年特雷翁•馬丁槍殺案的被告人喬治•齊默爾曼被判無罪當庭釋放,同時陪審團也沒有對其做出過失殺人判決。齊默爾曼「被判無罪」有三種表達,一個是someone is cleared of all charges,例句:She was cleared of all charges and walked out of the court right after the verdict. (她被判無罪,當庭釋放。)
  • 犯罪中止會被無罪釋放嗎
    那麼犯罪中止會被無罪釋放嗎?接下來施霽律師就來為大家解答。  一、犯罪中止會被無罪釋放嗎  從我國刑法的規定來看,對於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顯然,我國刑法也同許多國家的刑法一樣,對中止犯,是「應當」從寬,並且,從寬的內容也差異極大,中止犯至少可以得到減輕的待遇。各國對犯罪中止的處罰均遠輕於對犯罪未遂的處罰。
  • 張玉環無罪釋放,27年青春卻無法找回
    整個宣判過程持續約10分鐘,江西省高院作出判決:原審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根據疑罪從無原則,判決張玉環無罪。張玉環的母親張炳蓮到村口等著兒子回來張玉環的家屬第一時間獲悉了他無罪釋放的消息。張玉環還沒到家,其84歲的老母親張炳蓮已焦急地在村口等待,時不時向外張望;送張玉環車輛到來時,家屬立即點燃了喜慶的鞭炮。張玉環接受眾多媒體採訪時非常緊張,一直在弄胸前的紅花在家門口,胸口佩戴著大紅花的張玉環下了車,他的第一句話就是,「媽媽呢?」
  • 「張玉環殺人案」重審,無罪釋放
    1993年10月27日,張玉環因涉嫌故意殺人罪被拘留,2020年8月4日,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布對被告人張玉環故意殺人罪再審的判決,撤銷原判,宣告張玉環無罪。張玉環被拘留了9778天,在將近27年後被無罪釋放。
  • 張玉環被關押27年後無罪釋放,詮釋「疑罪從輕」到「疑罪從無」
    作者:拈花一笑張玉環自8月4日從監獄平反,此案件倍受社會關注,原因是他是被關押最長的無罪釋放人員對待死去孩子最公正的方式是找到真兇,張玉環被證實不是兇手,關押27年無罪釋放,但對年輕的死者仍然沒有實現公正公平。只有找到真兇,查明真相才是對亡者與張玉環圓滿的交代,社會穩定需要司法公平公正。
  • 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持續上升 官方出手護「淨土」
    中新社北京9月18日電 題: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持續上升 官方出手護「淨土」中新社記者 張素10603人、13445人、19338人,這是2017年至2019年中國檢方起訴強姦、強制猥褻、猥褻兒童等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數字。而在今年,警方破獲的強姦、強制猥褻、猥褻兒童等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已達1.2萬餘起。數據令人觸目驚心,司法部門研判案情結果更令人憂心。
  • 最高檢: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持續上升 三年起訴43386人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璐 北京報導近年性侵害成為未成年人遭受犯罪侵害的主要犯罪類型,且呈現持續上升態勢。最高檢披露,2017年—2019年,檢察機關起訴強姦、強制猥褻、猥褻兒童等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分別為10603人、13445人、19338人,分別佔當年起訴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總人數的22.3%、26.5%、30.7%,後兩年同比分別上升26.8%、43.8%。
  • 張玉環無罪釋放,能說明他是完全清白的嗎?
    張玉環一案,從1993年10月27日被警方關押 ,到2020年8月4日,江西高院宣布無罪釋放,歷時27年,共 9779天,創造了中國關押時間之最。終於塵埃落定。如果說:張玉環無罪釋放,能說明他是清白的嗎?我說不一定。
  • 錯關錯判的人無罪釋放需要什麼條件?
    小編認為,遲來的正義終究還是正義,但它只是一種程序上的正義,對於被司法機關誤判誤抓的人不僅僅要進行無罪釋放,還要進行相應的國家賠償的。好了,下面華律網邀請彭功平律師帶你瀏覽相關法律內容。一、無罪釋放的條件有哪些?
  • 未成年人犯罪率逐年升高!其中的3個原因太真實,家長該反思了
    近幾年新聞報導出來未成年人犯罪的事件越來越多,比如前段時間13歲男孩殘忍殺害自己10歲的表妹,花一樣年紀的小女孩生命就此定格在了10歲。還有未成年的孩子拿刀砍傷、甚至殺害自己的父母。還有韓國N號房事件,參與者竟然也有未成年人。
  • 張玉環無罪釋放,能否說明張玉環就是清白的呢?
    張玉環無罪釋放能說明他是完全清白的嗎?張玉環之所以會無罪釋放,是根據疑罪從無的原則,也就是說這兩名兒童被殺案中,張玉環有殺害小孩的嫌疑,但是卻沒有形成完整的證據鏈,沒有可令人信服的證據,因此張玉環無罪釋放不足以說明他沒有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