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留住員工,員工工資怎麼發,線上怎麼賣,房租能減免多少……昨日下午,在臨海市市場監管局杜橋分局會議室,杜橋十多位經營酒店、排檔、火鍋店、龍蝦店等餐飲店負責人一起探討,希望能能夠借鑑別家的經驗,減少疫情帶來的損失及各方面的壓力。
01
日營業額只有往常的30%
「算不清虧多少,現在就是『死扛』。」談起疫情帶來的損失,臨海市董記大酒店有限公司的老闆董建文一臉無奈,他經營兩家酒店,年夜飯及正月裡的500桌訂餐全部取消,共計700多萬元,所有已準備的食材全部按照進價的半價處理。停工39天,200多個員工工資,加上房租、管理成本等,讓董劍文打心底裡迴避去仔細算這個帳目。
復工以後,大多數餐飲店的生意也大不如前,每天的營業額只有往常的30%左右。「我家原本一天的營業額有4萬元左右,現在只能做1萬元。」杜橋新港灣排檔的老闆林飛說,在去年下半年,她剛將原先4間的門面擴大到7間,準備大幹一場,誰知現在反成了壓力。
「餐飲業的旺季,原本正月裡一波,2月份的訂婚宴一波,清明節大家回鄉掃墓時聚餐一波,今年看來全沒了。」臨海市東部餐飲協會會長喬波說,餐飲業淡季時,基本是處於不盈利或是虧本養人的狀態,留住員工就是為了在旺季時盈利,「今年餐飲業受到的衝擊確實比較大,首當其衝的是酒店。」
到店就餐的顧客寥寥無幾
02
01
綠色格子序號標題
餐飲店經營者互相借鑑成功經驗
如何解決?
「我撐一兩個月沒問題,但如果情況一直這樣糟糕下去,那真的是夠嗆。」董劍文說,復工後,酒店裡沒有什麼生意,但沒辭退一個員工,目前每個員工按照國家規定的最低工資保障發放,一個月也要50多萬元的工資。「我現在就是『死撐』,也沒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法。」
「我家的生意不但沒有影響,營業額反而增加了,但不知道我的經驗對大家有沒有用?」杜橋富南路嫂子龍蝦店的負責人朱東君說,他經營嫂子龍蝦已有4年,往年都是3月中旬左右才開業,今年他2月16就復工了,不但多了一個月的營業時間,而且一個多月下來,比平常的營業額反而增加了。
朱東君的秘訣在於,他在2019年上半年便開始經營自己的抖音號,並累積了2.7萬的粉絲,嘗試直播銷售,一躍成為網紅餐飲店。上海、江蘇、江西等省外的食客都慕名來品嘗他家的「海鮮大咖」,更有大量「到店拔草」的80後、90後的顧客群。防疫期間,也正是他的抖音號運營生意紅紅火火的時候。「這段時間,溫嶺、玉環、椒江等地很多同行都到我家吃海鮮大咖,我知道他們是為啥而來,但真的難複製。」朱東君說,口味可以複製,也可以做得更好,複製不了的是他線上運營的基礎,及特定的顧客群。
如何留住員工,又能減少人工成本?林飛支招,她採取員工輪班制,即工作一天休息一天,一個月發一半的工資。「如果全員上崗,現在沒有那麼多的活,沒有必要,但又要發一個月的工資,我們資金有壓力。輪休制發一半工資,員工體諒目前的困難,也能夠接受些。」
「我們是將火鍋湯底、菜品直接打包外賣。二月份線上外賣的營業額基本與平常的堂食持平,彌補了堂食生意慘澹的損失。」杜橋九門成都火鍋店的老闆周女士說,二月份比較特殊,因為很多人在家裡吃膩了,很想嘗鮮,所以生意較好。3月份的生意就差了很多,接下來又是火鍋淡季,壓力不小。「正在考慮找專門從事線上營銷的運營商幫我們策劃一下。」
海鮮大咖
03
計劃舉辦活動拉動消費
「餐飲店恢復堂食後,各家的生意確實不理想,很多經營者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又苦無解決方法。」杜橋市監分局局長李勝昔說,該局牽頭組織這次座談會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杜橋的餐飲經營者能夠一起互相探討,分享自己成功的做法和經驗,談談目前的難處,如何解決,抱團取暖。
對此,董劍文表示,即使沒有這次疫情,酒店經營也不能靠以往的「老套路」去經營了,一定要改變思路,尋找新的突破。「我也準備嘗試線上銷售。先回去看看酒店裡哪幾個菜品適合做線上銷售,然後著手做起來。嫂子龍蝦店的成功不能複製,但其經營模式是可以複製的,給了我很多啟發。」
據了解,為了幫助杜橋餐飲業復甦,杜橋食安辦計劃舉辦「美食大比武」活動,既促進各家餐飲店提升菜品品質,也給消費者提供美食參考。「現在很多人外出就餐信心不足,但大家對美食還是有需求,有渴望的。我們希望通過舉辦這樣活動,既能向廣大消費展示食品的安全和美味,也希望幫助商家拉動消費。」李勝昔說。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