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看到臘肉這兩個字,腦海裡肯定會呈現出,曬制完好的美味臘肉。其實此「臘肉」並非彼「臘肉」。我說的這種臘肉,是我在臘月的時候,用鹽水浸泡醃製出來的豬肉。因為它的製作時間是在臘月,所以我就將它也稱為「臘肉」。
用這種方式來醃製豬肉,是我跟媽媽學的。還記得在小的時候,媽媽在臘月的時候,除了做臘八蒜,還會為我們醃上一壇豬肉,當時我就問這是什麼肉?媽媽說:這也叫臘肉,不過它不是南方的臘肉,而是我們自家才會做的一種美食。因為是在臘月期間醃製的,所以媽媽就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做「臘肉」。自從媽媽離開我們以後,再也沒有機會品嘗這道媽媽做的美食了,這是一道永遠也吃不到的媽媽菜。
由於北方地區氣候特別寒冷,所以不具備製作南方臘肉的條件,而且我們也不喜歡吃那種曬制出來的臘肉,所以我們喜歡用鹽水,將煮熟的豬肉浸泡醃製,等到豬肉的顏色改變以後,再將它撈出來衝洗乾淨,切成大片兒,在包裹上一層麵糊,用油煎熟食用。熟豬肉經過鹽和調料水的長時間醃製以後,它的味道會有改變。有一種說不出的味道,吃起來的口感真的非常美。由於麵糊吸收了豬肉的油脂,豬肉就變的不是很油膩,而且非常軟嫩。
用這種方法製作出來的臘肉,它的保存時間比較長,但必須要放在溫度相對較低的環境中保存,冬天的時候我們可以放在冷倉中,天氣轉暖以後,可以放在冰箱中冷藏保存,如果保存得當的話,放上半年是一點兒問題都沒有的。
其實這種臘肉的製作方法,非常的簡單,但很多人卻不知道這樣製作,所以這也是我自家獨創的一種臘肉製作方法。
今天我就為大家分享一下這種在臘肉的做法吧。
【臘肉】
所用食材:豬五花肉2000克,花椒5克,八角5克,蔥50克,姜50克,辣椒少許,精鹽100克(由於鹽水的濃度要高一點,所以精鹽的用量要多一些)。
——製作方法——
1.將五花肉上面的豬毛清理乾淨,並且用水清洗一下,然後切成大的方塊,豬肉的形狀,可以按照你的醃製工具來決定。
2.鍋肉加入清水,放入少許的蔥姜,八角,辣椒,將切好的五花肉塊兒放在鍋中,大火燒開後撇去浮沫,轉入小火煮半個小時,將豬肉煮熟但不要煮爛。
3.把煮好的豬肉撈出,用水清洗乾淨,濾幹水分後放在一旁冷卻,我們一定要將豬肉徹底冷卻後,再進行醃製,這樣可以防止豬肉在醃製過程中變質。
4.找一個大點的玻璃瓶,用水清洗乾淨,在倒入一些純淨水,或者是涼白開水,然後將精鹽,花椒,大料,八角,蔥,姜,辣椒放在水中浸泡。
5.等到豬五花肉冷卻以後,我們將它放在裝有調料水的瓶中,再將瓶中的水加滿,不要讓豬肉浮起來,然後將瓶蓋封嚴,放在溫度較低的房間中保存,醃製一個月以後就可以食用了。
醃製臘肉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我們最好選用帶皮豬五花肉來作為醃製原料,這樣在食用的時候,可以產生適量的油脂,吃起來的口感也會更好一些。
②.在醃製的時候,我們必須要使用純淨水或者是涼白開水,這樣水中的細菌會少一些,豬肉在醃製期間也不容易變質。
③.鹽的用量必須要多一點,這樣才可以使水中的鹽度達到要求,醃製出來的豬肉更加入味,而且還不容易變質變壞。
④.豬肉最少要醃製一個月以後在食用,只有豬肉醃製時間達到要求,豬肉的滋味才會改變,吃起來才會有一種特殊的醃肉味道。
接下來我再為大家分享一下,臘肉的是怎樣烹飪的。
【煎臘肉】
所用食材:臘肉400克,麵粉150克,清水200克。
①.將醃製好的臘肉撈出,用水衝洗一下,這樣可以去掉臘肉在醃製過程中,表面所殘留的一些湯汁,然後再將清洗好的臘肉切成片兒狀。
②.準備少許麵粉,放在盆中加入適量的水,攪拌成麵糊狀,麵粉與水的比例為:1:2,也就是100克麵粉放200克水。
③.把切好的臘肉片兒放在麵粉糊中,讓豬肉片表面沾滿麵糊,可以保證臘肉在煎制過程中,臘肉不與油和鍋接觸,吃起來的口感會更加軟嫩。
④.鍋中加入適量的食用油,油溫燒至五成熱時,將裹滿麵糊的臘肉放在鍋中煎至,控制好煎鍋的溫度,火不要太大,不然會將臘肉煎糊,用中火將臘肉煎至兩面金黃即可出鍋。
經過短時間煎制以後,這道煎臘肉就製作好了,由於臘肉的表面有麵糊保護,所以臘肉本身非常軟嫩,油脂也不會溢出,吃起來外酥裡嫩,口感鮮香。
製作這道煎臘肉,需要主要以下幾個要點。
①。臘肉不要切的太薄,厚度在0.3釐米左右即可,如果切的太薄,吃起來的滋味不夠足。
②。麵粉糊要按照比例來調製,不能調製的過稀,否則就不能將臘肉包裹均勻。
③。煎制臘肉時,鍋不能太熱,保持中火煎制就可以了,這樣麵糊成熟均勻,食用口感好。
我是明澤美食,感謝大家能閱讀本文,出於對美食的愛好,我可以在這裡與大家分享自己的美食心得與製作方法,希望可以得到您的認可,如果喜歡我的分享,還請您添加個關注或者幫我點個讚,謝謝了!所發圖文,都屬本人原創,未經許可,請勿搬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