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一直以來都相當重視自己在北極地區的戰略利益,2018年紅場閱兵中,專門用作北極作戰的"道爾-M2DT"以及"鎧甲-SA"兩款防空飛彈系統高調亮相,宣布俄羅斯開始將自己的大批武裝力量加速部署到北極地區。事實上早在2015年12月的時候,當時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布爾加科夫就宣布了他們將會在北極地區建立437座軍事基地,2017年4月份的時候著名的"北極三葉草"基地正式啟用,該基地部署在北緯80度,是目前全世界範圍內緯度最高的軍事基地。
(俄軍北極三葉草基地)
俄軍在北極地區軍事力量的部署主要分為幾個方面,首先是在北方航道沿線的島嶼(比如說北地群島、新西伯利亞群島、弗蘭格爾島等等)重啟蘇聯冷戰時期建造的基地(剛剛提到的"北極三葉草"基地正是這樣一個例子,該基地可以保證150名士兵在沒有補給的狀態下生活18個月),其次是打造獨立的北極作戰部隊,比如說俄軍以第200獨立摩託化步兵旅為基礎成立的專業北極作戰部隊,未來還將吸納海空力量。其次是加強北極作戰部隊軍事裝備力量的建設,俄國人在這個領域可謂是下了大功夫,他們不僅僅重視重型武器裝備,對於單兵裝備的建設也是十分上心。
(俄軍北極部隊)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最新報導,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旗下"俄羅斯電子"控股公司成功研製了一種雪域無線電波吸收材料,該材料可以把軍事裝備的可探測距離減少到原來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左右,該公司的消息人士表示目前他們已經試產了一個批次,並且做好了大規模量產的準備,該材料結實耐用,並且在極端低溫環境受到的影響很小,其反射係數為0.5%左右,也就是說它有能力吸收99.5%的雷達電磁輻射。
(俄軍北極部隊)
電磁波吸收材料除了可以降低軍事裝備被發現的概率之外,還能夠抑制甚至消除輻射噪聲以及電子元器件內部的電磁幹擾。因為應用在軍事裝備上的電子元器件正在不斷小型化輕量化數位化,靈敏度高的同時也帶來了缺點,那就是很容易受到外界的電磁幹擾而出現聲音障礙或者圖像障礙,這種所謂的電磁波幹擾目前已經被列為環境汙染的一種,也廣泛應用在軍事當中。
(俄軍北極部隊)
這種材料對於俄軍在北極地區的軍事欺騙能夠起到相當大的作用,其甚至可以把裝備模擬成雪堆,現代高精度打擊武器制導方式不過是紅外熱成像以及雷達指導,這種雪域無線電波吸收材料已經可以廢掉雷達制導的大部分作用,俄國人只需要一種熱保護系統儘量屏蔽熱源,接下來再屏蔽光學信號即可。事實上想要屏蔽光學信號恰恰是最簡單的,就連直接拿鏟子把雪鏟到裝備身上這種最原始的辦法都可以,除此之外俄軍用該材料保護自身武器不受幹擾也是其一項重要功能。
(俄北極版道爾M2DT防空飛彈)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雪域無線電波吸收材料是俄軍北極部隊的"隱身衣",其未來大規模應用之後將極大程度幹擾北約對於俄羅斯北極地區軍力部署的正常判斷,對於俄羅斯軍隊保衛他們的北極航道有著一定積極作用。俄軍目前憑藉著北冰洋的一系列島嶼以及北冰洋沿岸的一系列永久性港口在北冰洋地區從西向東部署了數道防線。就在不久之前,美國和英國海軍4艘艦艇在疫情依舊擴散的情況下30年之內首次造訪了巴倫支海,其野心可見一斑,足見俄羅斯的未雨綢繆是不無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