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崗的張和武為患者設計治療方案
楚天都市報記者 陳凌燕 通訊員 王敏 張全錄
昨日,在武漢市肺科醫院,82歲的張和武身著白大褂,率隊查房。
張和武是中國防癆界知名專家、中國醫師獎獲得者,2003年退休後,他仍一直活躍在醫療崗位上。今年1月寒冬他感染新冠肺炎住院,康復返崗時已是盛夏。
張和武成為武漢市感染新冠肺炎後返崗的最高齡醫務工作者。
戰疫一線
病毒擊倒健身達人
張和武雖年過八旬,卻是健身達人,多年來,他每天晨跑5公裡,經常在運動場上耍雙槓、練倒立。爬山、走路從來不輸年輕人。
「也是因為身體一直很棒,所以這次大意了。」張和武笑著說。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張和武與全院醫護一樣,投身在忙碌的戰疫一線,參與院內查房、會診,出席院外專家討論……1月20日,他感覺有些不舒服,但他自認為身體強壯沒太放在心上。直到1月25日他才抽空去做了檢查,結果顯示他的肺部已感染,必須住院治療。
住進醫院沒幾天,張和武就因為肺部發生炎症風暴,全身只有嘴能動一下。但是他拒絕上呼吸機,也拒絕轉入重症監護室。他跟醫院表示,如果病情繼續惡化就不要搶救了,把更多醫療資源留給年輕患者,「他們更需要。」
所幸,經醫護人員全力救治,張和武的病情開始好轉,他扛了過來。
病在我身
我就要好好研究它
病情穩定住後,張和武變成了病房裡最忙的患者。他的學生、結核一病區主任朱琦介紹說,每天張和武都在病床上讀書學習、研究病毒。
自己不擅長用網絡,他就叮囑兒孫,每天幫他把關於新冠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整理好,用微信發給他;精神再好一點的時候,他還和醫生們討論救治方案,有些新的治療方法,他說願意在自己身上先嘗試效果。
張和武坦言,新冠病毒「蠻狠的」。病情剛好轉那會,他想發條簡訊,一句話敲進手機裡,發送鍵都按不下去,沒力氣。4月下旬,張和武和最後一批新冠肺炎患者一起陸續核酸轉陰,親歷了武漢首次「患者清零」。進入康復期治療後,他每天堅持做呼吸訓練,結合走路、爬樓梯等方式,加速肺功能恢復。到了6月中旬,他已經可以完全脫離氧氣輔助。
7月1日起,張和武又穿上了心愛的白大褂,他還帶回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和一個大厚本子。翻開一看,裡頭是他的治療筆記,記錄了他每一天的病情感覺、治療措施和效果分析。
張和武說,他得了這個病,這也是難得的經歷,一定得好好研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