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經院科研 | 吳澤南助理教授的合作論文在理論經濟學頂尖期刊...

2020-12-25 澎湃新聞

北大經院科研 | 吳澤南助理教授的合作論文在理論經濟學頂尖期刊Journal of Economi…

2020-12-23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吳澤南助理教授與賓夕法尼亞大學方漢明教授的合作論文Life Insurance and Life Settlement Markets with Overconfident Policyholders正式發表於理論經濟學頂尖期刊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人壽保險是一種十分重要的長期契約,用來保障投保人由於不可預測的死亡對家庭成員可能造成的經濟負擔。人壽保險市場是一個規模巨大且仍在不斷增長的重要市場。

人壽保險市場中存在大量投保人因各種原因(如不再具有遺贈動機)不能或者不願繼續繳納保費而使具有價值的保險合同作廢的現象;貼現保單這一二級市場隨之產生。具體而言,經營貼現保單的公司使用現金換取投保者的保單,繼續替投保者繳納保費,並在投保人身故時獲得保單的理賠金額來獲得經濟利潤。

貼現保單市場的興起引發了學界和業界的熱烈討論:政府是否應該禁止這一二級市場的存在?一方面,貼現保單市場的存在可以幫助投保人在其失去遺贈動機時套現合同的價值,增加投保人的福利。另一方面,這又將增加人壽保險公司提供保單的成本,長期中,人壽保險公司將通過提升保費來應對二級市場的存在,這將降低投保人的福利。Daily, Hendel, and Lizzeri (2008) 與Fang and Kung (2020) 分別證明了二級市場的存在將在長期中會降低投保人的福利。

上述結論基於理性人假設,忽略了該市場中存在大量投保人非理性行為的現實。事實上,Gottlieb and Smetters (2020) 從理論和實證兩個層面分別證實了人壽保險市場中投保人因其非理性而導致的行為偏差對於理解數據中呈現出來的理性模型無法解釋的特徵和規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沿著這一思路,本文考慮一個投保人過度自信的人壽保險市場,並探討二級市場的引入對投保人均衡福利造成的影響。研究發現:在競爭市場中,保險公司將利用投保人的過度自信在早期收取過高的保費並在後期承諾更高的理賠金額。然而,這些初期承諾的預期效用卻因投保人的非理性在後期無法被兌現。此時,二級市場的存在為投保人提供了修正購買保單時因其錯誤信念犯下的錯誤,從而限制人壽保險公司對投保人非理性的利用。這將在長期的均衡中限制保險公司的定價行為,從而提升投保人的福利。

全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16/j.jet.2020.105093

作者簡介

吳澤南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應用微觀理論、產業組織理論與保險市場;主講《高級微觀經濟學》、《經濟學原理》等課程。研究成果在Theoretical Economics,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Journa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trategy, Geneva Risk and Insurance Review, Oxford Research Encyclopedia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Economics Letters, 《經濟科學》等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

供稿:經濟學院科研辦公室

美編:山竹

原標題:《北大經院科研 | 吳澤南助理教授的合作論文在理論經濟學頂尖期刊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發表》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