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開始跑來亞太刷存在感了。
這兩天日本和歐洲媒體炒作的兩個事情,一個是英國「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編隊將在明年部署亞太,而且很可能要在這裡長期部署。另一個是2021年5月,法國將和日美在東海舉行聯合軍演。而且軍演的內容,可能涉及以「奪取釣魚島」為背景的攻防科目。
作為歐洲的主要國家,英法為什麼在這個時候要在中國「亮肌肉」?中國海軍的實力能打破他們的「對華包圍網」嗎?
「英法聯軍」,這個詞很多中國人聽起來都很熟悉,1840年爆發的鴉片戰爭,就是英法聯軍用堅船利炮打破了中國的「大門」。之後,逼著清政府籤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從而令當時的中國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主義的深淵。
但是,180年後的今天,我們有信心說,如果「英法聯軍」真的敢在中國家門口越過我們的紅線,解放軍有能力讓他們有來無回!
日法美擬明年舉行軍演應對中國
日本《產經新聞》披露,日本自衛隊、美國軍隊和法國軍隊計劃於明年5月在日本的離島首次舉行海陸兩棲聯合軍演,此次聯合軍演的目的是訓練對包括「尖閣諸島」(即我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在內的離島防衛與奪回作戰的應對能力。日本輿論稱,隨著中國在東海和南海海洋活動的加強,來自歐洲的法國軍隊也加入明顯傳遞牽制中國信號的聯合軍演,展示出對華包圍網的擴大。
報導認為,在有法國軍隊加入的背景下,三國在位於東海的無人島舉行演習,將向中國發出明顯的牽制信號,即要遏制中國「奪取」釣魚島。預計參加此次聯合軍演的包括日本海上自衛隊的運輸艦、陸上自衛隊離島奪回部隊的水陸機動團、美國海軍艦艇與海軍陸戰隊、法國海軍艦艇以及法屬玻里尼西亞的陸軍部隊。
據稱,日本政府非常重視加強與法國的安保合作,有意尋求建立「五眼聯盟+日法」的安保合作機制。日本最近兩年有意加入「五眼聯盟」成為「第六眼」。目前,法國軍隊正在參與監視朝鮮通過海上轉運貨物而秘密走私的活動。「五眼聯盟」成員也參加了該監視活動,日本政府尋求通過實現「五眼聯盟+日法」機制的建立,來擴大對華牽制力。
有熟悉日本時政的學者分析認為,從日本不斷與西方國家強化軍事合作可以看出,該國正在積極拉攏美國以外的域外國家來構建對華包圍網,遏制中國發展。同時,該國也在藉助域外國家為自身「打氣」,特別是在釣魚島、東海以及南海問題上。不過歐洲當前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且距離亞洲路途遙遠,與日本的「配合」,除了刷存在感之外,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女王」到日本接受補給?
共同社引述日本多名政府相關人士消息稱,英國計劃長期派遣以最尖端航母「伊莉莎白女王」號為核心的航母戰鬥群到日本近海。根據介紹,「伊莉莎白女王號」和戰鬥群的艦艇、飛機預計將與日本自衛隊、美軍舉行聯合演習,也會在包括衝繩群島的海域進行巡航。而後勤與駐地則由駐日美軍協助,航艦的艦載機F35-B「閃電II」則交由亞太地區的F-35維修基地、三菱重工的小牧南工廠進行維護作業。根據源於韓戰的所謂「聯合國軍地位協定」,英軍能夠在橫須賀、長崎及衝繩等駐日美軍設施及區域接受補給。
事實上,這並不是有關「英國派遣 『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戰鬥群到亞太地區」的首次發布,早在今年7月份,《泰晤士報》就報導,英國政府正考慮把「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部署在「遠東地區」。如果計劃得以實施,該航母將參加同日本和美國舉行的聯合軍事演習。當時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表示,如果英方派遣航母,那將是危險的一步。
近年來,英國在國際地緣政治、軍事上緊隨美國政策。在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取得勝利後,英國繼續向美國「拋媚眼」。11月19日,英國首相詹森通過視頻向議會宣布,2021年英國將進行「20年來最具雄心的部署」,派遣「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前往東亞、印度洋及地中海地區,與盟友一道執行任務。
航母是軍事實力的重大標誌,目前全世界同時擁有兩艘以上航母的國家只有美國、英國和中國。分析認為,英國此舉意在試圖恢復昔日「大英帝國」海軍榮光,重拾海上霸主地位。但專家認為,「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剛一投入部署就不遠萬裡跑到亞太地區來,拼湊出一個航母編隊來炫耀武力,是「打腫臉充胖子」。
二戰後英國總體實力處於衰退階段,軍力和過去相比也在下降。尤其目前英國已決定「脫歐」,這會進一步減弱英國的影響力。在這種情況下英國派出首次進行遠洋部署的航母戰鬥群到遠東地區是為了顯示存在。此外,英國此舉也是為了顯示對美國的支持,配合美國的"印太戰略",向美國表忠心。
根據早前報導,「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2021年首次遠洋部署,將搭載24架F35B戰鬥機和直升機,編隊中包括2艘45型驅逐艦和2艘23型護衛艦,還有核潛艇、油輪和補給船各一艘。其中45型驅逐艦性能先進,作戰能力較強。但23型護衛艦是已經服役了20多年的老艦。此外,媒體報導多次提及「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和45型驅逐艦在服役後出現過漏水、動力系統等問題,被迫返航和返廠維修,性能並不很可靠。另外,目前因為英國航母艦載機數量不夠,只能在今年10月北約演習中和美國海軍陸戰隊的F35B聯合組成航母艦載機編隊,美國、荷蘭軍艦參與航母戰鬥群,其作戰能力引起外界猜測。另據報導,因為英國水面艦艇數量不足,此次赴印太地區有可能邀請其它國家艦艇和飛機來加入航母編隊。
對於「伊莉莎白」號航母是英國針對南海和香港問題用來牽制中國的說法,專家表示,「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戰鬥群部署到日本對中國不會產生不利影響,英國希望通過此舉來向中國施壓,但其所作所為都是徒勞。 面對中國,英國航母沒有優勢可言,英國的「炮艦時代」已經過去。
亞太成世界航母最大聚集地
除了英國外,美國也在鼓動其他盟友向亞太地區增加航母。例如2019年,法國航母「戴高樂」號就在時隔17年後重返亞太,停靠新加坡。但除了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和中國外,全球擁有正規航母的僅有印度(1艘)、義大利(2艘)和泰國(1艘),而且這些航母的活躍度不高,難以滿足美國海軍的需要。
美國《國家利益》網站稱,在五角大樓的推動下,新建和改造航母的熱潮正在亞太興起。日本海上自衛隊正在改造兩萬噸級的「出雲」號和「加賀」號直升機母艦,使其成為可搭載F-35B的輕型航母。韓國今年也宣布,將建造3萬噸級航母,能搭載20架F-35B戰鬥機。由於該艦預計將於2030年服役,考慮到之前的戰力空白,韓軍有人建議參考日本模式,改裝現役「獨島」號大型登陸艦,使其具備搭載F-35B的能力。
此外,澳大利亞海軍近年也在頻繁向西太平洋展示「準航母」。澳大利亞廣播公司7月曾披露,澳大利亞「坎培拉」號兩棲攻擊艦編隊在南海海域演習時,與中國海軍遭遇,「雙方互動是以『安全和專業的方式』進行的」。值得注意的是,「坎培拉」號在建造時就已兼顧輕型航母的設計,只需要略微改裝即可搭載F-35B。目前澳大利亞也已引進美國F-35A戰鬥機,未來更換F-35B並不存在技術障礙。
中國專家表示,目前美國海軍已經完成「將60%航母與核潛艇派往亞太」的戰略調動,為重建第一艦隊,美海軍資源必然還將進一步向亞太傾斜。如果再加上印度、泰國和中國的航母,部署在西太平洋的正規航母數量已經超過大西洋。考慮到改裝中的輕型航母,亞太地區更成為全球最大的航母聚集地。
但美國海軍仍試圖對該地區的航母競賽「火上澆油」。「南海戰略態勢感知」發布消息稱,12月6日,美國「馬金島」號兩棲攻擊艦與「薩摩塞特」號船塢登陸艦分別從一北一南進入南海海域。據介紹,美國海軍正在大力發展「閃電航母」,「馬金島」號正是其中之一,它可以搭載20架F-35B戰機執行低烈度的作戰任務。美國海軍至少有5艘兩棲攻擊艦可以改裝為「閃電航母」,其中大部分也部署在亞太。
向美國表忠心 打腫臉充胖子
英國和法國都曾是歷史上的海軍強國,但由於歐洲陸戰耗費了極大的資源,而海軍的發展和艦艇的維護都需要耗費大量資金,在後來崛起的美國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之後。今天的法國和英國的海軍,其實力應當說仍處於中遊,因為都有航母戰鬥群和核潛艇來支撐門面。
但無論是法國海軍還是英國的實力,已經全面落後於日新月異的中國海軍。中國這5年造艦的總排水量,已經完全壓住了法國和英國海軍。甚至有媒體稱,「中國一年就造出了一支目前法國海軍」。
再看看2000年以來的這20年,中國建造的大型海軍戰艦,包括了種類豐富的護衛艦、052D驅逐艦、055大型驅逐艦、兩棲登陸艦、兩棲攻擊艦和各種常規動力潛艇、核潛艇。而且,正在建造的國產航母,將令中國海軍戰鬥力水平再提升一個層級。
英法這些老牌西方國家,一直認為自己不僅僅是歐洲國家,都對「印太」表示出要加強存在感的態度。法國在亞太有屬地,英國在印度洋有迪哥加西亞基地。所以他們認為自己也應該在亞太有存在感。說白了,英法知道自己已經江河日下,但是也不甘做二流國家。
但是,今天的中國,已經不是180年前的那個中國。
所以,我們要做好準備,如果他們真敢在中國家門口玩火,挑釁我們的底線,人民軍隊將毫不猶豫做出最迅速、最有力的回擊!
來源:環球網、觀察者網、央視網等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