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切除術後怎麼吃才健康

2020-12-19 中國數字科技館

近年來,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已廣泛應用,這種手術方式併發症少,效果確切,是目前治療良性膽囊疾病(膽囊炎,膽囊結石)最合適的手術方法,手術切除膽囊後,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恢復,可以獲得自身的調節代償,即通過膽管的代償性擴張,維持機體的基本生理功能。

但是,膽囊另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對膽汁進入腸道有調節功能,一旦膽囊切除,其調節膽汁排洩的功能就不復存在,膽道的生理完整性和功能協調性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雖然人體內有較強的代償能力,但是消化和吸收功能或多或少受到影響,容易產生消化功能紊亂,如脂肪瀉、維生素吸收不良等綜合症等。還有,膽石症患者雖然通過手術將結石去除,但沒有改變產生結石的脂質代謝紊亂,而這種代謝紊亂還容易導致其他疾病,如高血壓、動脈硬化、心臟病等。

因此,膽囊切除後,更應該注意飲食結構的合理搭配,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繼續保持低熱量、低脂肪、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飲食原則,概括地說,應該抓好以下7個環節:

1.控制熱量減體重,控制進食總量每餐應七八分飽(特別是晚餐)。保持體重在理想範圍內,超重和肥胖者應該減肥。

2.減少脂肪和膽固醇

正常的膽囊具有儲存、濃縮、排膽和分泌等功能。切除膽囊後,機體便失去膽囊的上述功能。表現在脂肪消化功能方面的問題是沒有濃縮的膽囊膽汁進入小腸,腸內膽汁酸濃度達不到臨界微膠粒濃度,膽鹽的含量也比正常人減少一半,如果攝入的食物中脂肪含量較多將引起脂肪的消化不良和影響脂溶性維生素A、D、E、K 的吸收。但經過一段時間後機體會逐漸適應和代償,這一過程需要2~3個月時間。

因此在這一段適應的時間裡,對脂肪的攝入量要加以限制,尤其是一次不能吃含太多的動物脂肪的食物。一般採用少量多餐的辦法,一餐食量不宜過飽。食物內容可以是低脂半流或低脂軟飯。如各種粥類、麵條、面片、麵包、餅乾、豆腐、蛋清、去脂牛奶和低脂瘦肉、少纖維蔬菜、水果等。烹調以燉、蒸、煮、氽,使食物軟而少油的方法為宜。根據對食物的耐受情況,脂肪控制從嚴格每日20克,過渡到每日40克。如食後不舒服可酌情減少或不吃,經一段時間適應後再逐漸放開對脂肪食物的攝入。

3.優質蛋白質要補充

補充充足的蛋白質,有利於修復因膽囊炎和膽石症引起的肝細胞損害,可以選擇以魚、蝦、禽、豆腐及少油的豆製品等為主的低脂肪優質蛋白質。

4.蔬菜水果保健康,每天蔬菜攝入量應大於500克

水果至少有2種,蔬菜水果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助於改善患者的代謝紊亂,利於康復,蔬菜水果還富含膳食纖維。可以減少膽固醇的形成,減少脂肪和糖的吸收,從而起到減低血脂和血糖的作用。

5.粗糧有益多選用

多食含膳食纖維高的食物,包括玉米、小米、甘薯、燕麥等粗糧,以促進膽汁排洩。

6.菸酒辛辣需戒除

切除膽囊的患者一定要戒菸戒酒,因為吸菸酗酒都會加重肝臟的負擔。少食辛辣等刺激性強的食物,如洋蔥、蒜、姜、辣椒和胡椒等。

7.講究烹調有方法

烹飪應力求清淡,最好採用清燉、蒸煮、煨湯等方法。避免油炸、燒烤、煙燻、半生半熟的燒煮方法,並儘量少用調味品,這樣才適合手術後膽道功能的改變,減輕消化系統的負擔。

本文來自《家庭醫藥》

相關焦點

  • 炸雞可樂「引爆」膽囊炸彈 深一女子體重300斤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記者從深大總醫院獲悉,近日,深圳一女子因暴飲暴食、作息不規律、加上孕產期的激素變化等,得了膽結石、膽囊炎和急性胰腺炎,在該院接受了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肥厚的脂肪及過往手術的黏連使手術異常「麻煩」。今年七月底的一天,劉女士中午吃了一大盤剩飯,下午又吃了幾塊炸雞和冰可樂,晚上突然開始肚子疼,又拉又吐,折騰一夜。第二天早晨趕緊去家附近醫院看病,診斷是膽囊泥沙樣結石、急性胰腺炎,住院兩個禮拜,掛水消炎。出院回家後,雖然一直吃著藥,但慢慢又開始反覆發作。整整兩個多月,劉女士飯都不太敢吃,因為一吃就可能會肚子疼,不知不覺「暴瘦」30斤。
  •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越來越微創了
    專家名片姚惠明,桐鄉市中醫醫院外一病區主任,有著20餘年腹腔鏡微創手術經驗,擅長各類普外科腹腔鏡手術,尤其在腹腔鏡肝部分切除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腹腔鏡下膽總管切開取石、腹腔鏡下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術、腹腔鏡脾切除術、腹腔鏡下胃腸穿孔修補術、闌尾切除術等方面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年完成各類腹腔鏡手術達300多例。
  • 做膽囊切除術需要多少錢?多在這個範圍內,不必過於擔憂
    膽囊切除術是一個很常見的外科手術,該手術到現在為止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因此可以說膽囊切除手術還是比較規範的,而且手術之後的效果也很好。一般出現膽囊結石或者是慢性膽囊炎等疾病才需要進行膽囊切除手術,那麼膽囊切除一般需要多少錢啊?
  •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適應症?術後注意事項有哪些?
    自從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開展以來,由於其具有微創、腸粘連併發症少、對腹腔臟器幹擾小、腸胃功能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無明顯瘢痕等優點,迅速為外科醫師及病患所接受,並受到越來越多患者的青睞。而傳統的開腹膽囊切除術精細度較差、創傷大、傷口癒合慢、易出現併發症,導致患者痛苦大、術後恢復不良等問題。
  • 英文醫學教學視頻-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每個視頻後會有一個醫學小問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留言給我,大家一起學習進步!    最後,喊一下口號,鼓舞一下士氣:「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今天開始觀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Cholecystectomy
  • 膽囊切除後可以喝牛奶嗎?這六種情況建議您切除膽囊
    膽囊切除術是一種臨床常用的膽道外科治療手段,該手術通過將患者膽囊切除以達到治療患者膽道結石、膽道息肉、膽囊癌等病症的目標。膽囊切除術的手術部位為患者的腹部,因此對患者的腹部以及胃腸道均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那麼膽囊切除術後能喝牛奶嗎?膽囊切除術後患者的飲食是否有什麼禁忌?
  • 杭州男子膽囊上長了個息肉 手術時才發現膽囊位置長偏了
    近日,杭州的徐先生在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接受了一次膽囊切除手術,因為五年前就發現的膽囊息肉已經越長越大了,再不介入處理就會有癌變風險了。有意思的是,他的膽囊沒有好好長在原本該在的右肝位置,反而跑到了左側肝臟邊緣!為其主刀手術的普外科副主任沈海濱副主任醫師說,這或許也是他患膽囊息肉的原因之一。
  • 膽囊息肉樣變是什麼意思?膽囊息肉生長速度快,想切除有什麼影響
    膽囊息肉主要包括兩種類型,第1種為腫瘤性息肉,主要包括腺瘤性息肉,第2種為非腫瘤性息肉,主要包括炎性息肉、膽固醇性的息肉。確診為膽囊息肉樣病變以後,如果患者沒有任何臨床症狀,膽囊息肉小於1cm,可以定期複查,密切觀察膽囊息肉的變化。如果膽囊息肉大於1cm,或者患者反覆出現腹痛等症狀,建議手術治療,一般選擇膽囊切除術。
  • 膽囊切除後,容易被大腸癌「青睞」,是真的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現代醫學不斷進步,更多的疾病能夠得到治癒,比如膽囊出現的一些疾病,都能夠通過膽囊切除術實現比較好的療效。但是治療之後,也發生了一些不一樣的情況。比如有一些膽囊切除後的患者,出現了大腸癌,而且並不是個別一兩例存在這樣的問題。
  • 做完膽囊切除手術後,作為「無膽英雄「的你應該怎麼辦
    一、了解膽囊功能後才知道,膽囊切除其實並不影響膽汁的合成和分泌 膽汁是在肝臟內合成的,正常成年人每日可分泌膽汁約600~1000毫升,而膽囊的主要作用就是儲存和濃縮膽汁,可以將其比作臨時的膽汁儲存倉庫,或者是河流上蓄水的水庫一樣,當我們進食時膽囊收縮將膽汁擠入膽道再進入腸道。
  • 這種情況下的膽囊結石或者膽囊息肉需要及時就醫
    另外,膽囊黏膜反覆受到結石刺激,也有癌變可能。所以定期複診非常重要。膽囊息肉是體檢時很常見的疾病,並不是所有的息肉都需要手術切除。膽囊息肉直徑大於1cm;息肉基底部寬廣;單發的息肉大於0.8cm;膽囊息肉合併結石。這樣的息肉我們是建議行手術治療的。膽囊結石是怎麼形成的?
  • 膽囊切除並不可怕,什麼情況下切?
    明天我做的是普外科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麻醉方式是全麻。翻看完患者病歷後我了解到這是一個48歲的女性患者,70kg,典型的膽囊炎高發人群。因為上腹部疼痛入院,經過一系列檢查考慮「急性膽囊炎」,準備明天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翻看病歷後我來到床旁和患者溝通麻醉方式及麻醉風險,這時恰好碰到外科醫生在和患者談話。
  • 膽囊摘除後影響壽命嗎?
    膽囊切除術在普外科是屬於比較常見的手術,當然了,膽囊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沒有人會無緣無故的去切膽囊,肯定是因為膽囊有病變,比如膽囊炎反覆發作、膽囊結石過大、合併膽管結石、膽囊息肉、膽源性的胰腺炎等等,這時候才需要進行膽囊切除手術。
  • 切開膽囊後,外科醫師驚呆了!
    為讓更多人了解膽囊結石的危害,有心的醫生們在膽囊切除術後將這些特別的石頭拍攝記錄下來:然而,膽囊結石的具體形成原因至今尚未完全弄清楚,目前考慮與膽固醇過飽和、膽囊功能異常、細菌或寄生蟲感染、飲食和遺傳等多種因素密切相關。常見的危險因素有肥胖、高能量飲食、高脂血症;缺乏運動;飲食不規律,不吃早餐、餐後零食;女性多次妊娠;某些疾病如肝硬化、糖尿病、腎炎、胃切除術後等也會引起膽囊結石的發生。
  • 複雜艱難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近期做了一個腹腔鏡膽囊手術,非常艱難!患者之前因反覆膽囊炎發作1個多月,來就診後,直接做了經皮膽囊穿刺引流,之後引流管裡一直是膿液,伴有泥沙樣結石流出,由於液體渾濁,引流效果欠佳。衝洗後抽出暗紅色壞死組織。
  • 哪些情況要切除膽囊?切除膽囊之後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三、切除膽囊後,可能出現的後遺症,切除膽囊之後,最明顯的變化就是體內少了一個重要的器官。3.膽囊切除術後的症候群膽囊術後症候群的發病率大約在9%-32%,表現症狀一般是上腹部悶脹、黃疸、高熱、噁心、嘔吐、食慾減退、大便次數增多等,嚴重的患者會影響生活上的質量。
  • 膽囊為何會長出小小的息肉?
    在90年代由於醫療影像技術問題,膽囊息肉很少被人提及,隨著技術的發展,近年來膽囊息肉逐漸被人們熟知,由於缺少對膽囊息肉的認識, 檢查時發現膽囊長出小小的息肉,便認為這是癌症的先兆, 為心理蒙上一層陰影。
  • 不切膽囊也能去除結石和息肉
    對於這種普通的外科常見病,大多以「膽囊切除術」為主要治療手段,但膽囊是人體的重要消化器官,切除後會有一定的副作用,也可能對人體造成多種危害。於是,很多患者會選擇與結石共存,即便反覆地發炎、疼痛嚴重影響正常生活,也不要做「無膽之人」。 怕做「無膽之人」而被結石折磨15年 蒼南的陳先生今年62歲,15年前因腹部不適到醫院檢查,結果是膽囊結石、膽囊炎在作祟。
  • 摘除膽囊後,飲食需注意這4點,讓身體更快恢復健康
    眾所周知,膽囊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膽囊的主要功能就是儲存膽汁以及分泌膽汁。一般人在進食高脂肪的食物後,此時就需要膽囊分泌出膽汁,膽汁參與脂肪物質的消化,轉化成可以被人體利用的小分子吸收,這樣才能避免脂肪物質消化不良而出現腹瀉的情況。
  • 怎麼吃也長不胖是什麼原因呢?
    核心提示: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不難發現有些人怎麼吃都不會長胖,除了一些天生遺傳因素之外,還有很多疾病所引發的身體異常消瘦問題,會讓人看上去有些病態。那麼,怎麼吃也長不胖是什麼原因呢?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不難發現有些人怎麼吃都不會長胖,除了一些天生遺傳因素之外,還有很多疾病所引發的身體異常消瘦問題,會讓人看上去有些病態。那麼,怎麼吃也長不胖是什麼原因呢?儘管減肥的人佔我們生活中的大多數,但也有很多因為體形太瘦而想增肥的朋友,因為過瘦的體型也並不美觀,只有健康有曲線的身材才是當下社會的審美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