灑水車的作用到底是什麼?
許多人在新聞中得知,山東棗莊在零下4度的天氣下,灑水車灑水導致路面結冰,央視主持人白巖松在節目中評論道:「氣溫跌到0度以下,灑水車繼續工作,導致路面結冰行人摔倒,這樣的新聞幾乎每年都有,都被譴責,但今年又換一個地方繼續來。」
雖說當地的市容環衛服務中心已經表示歉意並整改,但棗莊是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全國其它地方怎麼辦?
其實類似的事情並非棗莊一地存在,灑水車不合理、不科學的做法,一直是許多城市都存在的疾病,市民的投訴,媒體的曝光,但一直沒有相關部門對此進行改善。
為什麼不能聽取市民的意見?為什麼又不能接受媒體的曝光?為什麼不能去科學合理地安排灑水工作?
之前曝光過下雨天灑水,當時解釋是為了「趁機衝刷道路淤泥」,這一點可以勉強接受,但是0度以下灑水是為了什麼?難道想看看汽車、電動車、摩託車來一場漂移?還是想看看行人們摔倒的笑話?
灑水車的作用是為了降塵、降溫、綠化等,這一切都是為了市民著想,但如果只是把工作當成工作,那很有可能就會將此變成麻煩。
電動車、摩託車因為路面溼滑摔車的事故時常發生,多數情況下都是因為灑水車無所顧忌的灑水。
「網約配送員」騎著電動車疾馳在馬路上,他們在送外賣的途中遵紀交通規則,但原本時間不多的配送時間,卻又要因為溼滑的路面而不得不緩慢行駛,一不小心就會摔得人仰馬翻。
一個東西的存在都有它的道理,灑水車之所以被生產出來,自然有它需要工作的地方。但管理終究講一個「度」,過猶不及,切勿盲目。
若灑水僅僅當作灑水車司機自身的工作,那麼對於其他人似乎有些麻煩。灑水車成「馬路公害」?白巖松直接吐槽,車主:還有必要存在嗎?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