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漲艦識】艦艇上的十二生肖,老海都不一定知道
為什麼艦船的脊柱被稱為龍骨?艦船上原來隱藏著十二生肖?貓和錨又有何淵源?本期【漲艦識】,海苔哥將為你一一介紹。
【龍骨】:是在船體的基底中央連接船首柱和船尾柱的一個縱向構件,它位於船的底部。在龍骨的上面有橫過的船肋加固。船首和船尾,龍骨繞過艏柱。龍骨通常是船殼第一個被建造的部分。
【龍骨結構】:中國古代船舶的龍骨結構是造船業中的一項重大發明,對世界船舶結構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宋代尖底海船甲板平整,船舷下削如刃,船的橫斷面為V形,尖底船下設置貫通首尾的龍骨,用來支撐船身,使船隻更堅固,同時吃水深,抗禦風浪能力十分強。歐洲船隻於十九世紀初才開始採用這種龍骨結構,比中國晚了數百年。
到了現代,造船隨著工藝和裝備的發展以及提高船臺運用效率的考慮,已經廣泛使用分段法造船,即將船體劃分為多個分段,分頭建造,最後再在船臺上如同搭積木般將各個製成的分段合攏成整船,已經不存在傳統意義的鋪設龍骨一說。
為什麼艦船的脊柱被稱為龍骨?其實這個名詞正是中國航海文化傳統的一個遺蹟。
在古代,水手們學習各項船藝,靠的是老水手的口傳心授,為了讓年輕水手儘快掌握船上各個重要部位的功用、特點,在水手們之間約定俗成地用中國人喜聞樂見的十二生肖來為這些部位命名,成為船上人的一項引以為傲的訣竅。「閩人多雲舟中有十二生屬,系在何處?然皆土音,以難明了。惟習水務者每以此為問難之由,以顯熟識之能。」龍骨即來源於此。
中國古代流傳的船上十二生肖之說,根據地區不同,有諸多個版本,這裡介紹的是記錄較為系統的是盛行於清末福建綠營水師水手中的一種版本。
鼠橋
十二生肖從子鼠開始,船尾大官艙上方建有尾樓,尾樓頂部甲板因為狹窄且中間隆起、兩側有坡度,在上行走需要小心翼翼,被稱為鼠橋。
牛欄
醜牛位於船的舷側,舷牆上的護木欄杆好似柵欄,水手們叫作牛欄。
虎尾
寅虎身居船尾,船舵葉上的限位繩索叫作虎尾。
兔耳
中國的古船習慣在舷側外幫結一對好似魚鰭的披水板,用來增強船的抗橫搖性能,這就是船上的卯兔,叫作兔耳。
龍骨
艦船的脊柱,船上的辰龍就是龍骨。鋪設龍骨是一艘新船開工建造的基礎和標誌性工程。
水蛇
從兔耳方向連接向舵葉的兩條粗大的纜繩是船上的巳蛇,因為從兔耳向後,兩條大纜繩長期便浸在水中,稱為水蛇。
馬面
船上的午馬在桅杆附近,其實就是絞車,稱作馬面。(一說馬面為艙面甲板)
羊角
未羊也在船頭和兔耳相近的位置,是四根用來纏繞綁結繩纜的木樁,取名羊角。
猴登
船上為了維護帆纜,有攀登上桅的梯索,自然就是申猴所在,叫作猴登。
雞脛
中國式帆船主帆和桅杆之間有一道一道的限位箍索相連,稱為雞脛,就是船上的酉雞。
狗牙
和牛欄相近,在牛欄下方的船頭有兩個木架,用來連接舷側兩條通往舵葉的纜繩,這就是船上的戊狗,叫作狗牙。
桅豬
最後是船上的亥豬,位於桅杆根部的基座叫作桅豬。
除去十二生肖,中國船上另有一個重要的動物形象,就是貓,泊船時需要把鐵的或者木的貓拋到水中,到清代逐漸改為「金」字旁,正式寫法變成了錨,在康熙字典中對錨的解釋則為「鐵貓」。
隨著船舶的逐漸進化,很多中國古船上擁有過的設計,在現代船隻上已無存,不過船上的十二生肖卻仍然頑強地在海事、工業用語中留有傳統的遺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龍骨一詞,其他如羊角、水蛇也仍然有所使用。
勇敢的水兵,當這些古老的詞語在你的口中說出,你是否也感受到了傳統和歷史的厚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