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型人格的經典表現:孤獨像是一杯咖啡,是一種苦澀的享受

2020-12-24 騰訊網

這個世界上沒有100%外向或者100%內向的人。每個人的人格類型遠不止他被描述的那樣,而且一生中都在不斷變化

儘管如此,探索並了解自己當前所屬的類型,對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其實大有裨益。

當你了解認識到有許許多多種人格類型時,就會發現原來世上還有那麼多種不同的生活方式。你會意識到:

如果別人對一件事的反應跟自己不同,不是因為他有毛病,也不是因為你有問題。你們倆都沒問題,只是各自屬於不同的人格類型罷了。

接下來,我將詳細描述內向型人格、高敏感型特徵和高反應性氣質。

1921年,瑞士精神病學家卡爾·榮格首次全面描述了內向型和外向型人格。從那時起,關於世界上有多少內向型的人,各類研究眾說紛紜。

研究顯示,內向型的人佔總人口的30%到50%。

以下一系列描述將讓你弄清自己屬於哪一類人。

如果你是內向型的人,可能會覺得以下大多數描述都不符合自己的情況。

我覺得,周末要是沒參加派對,那個周末就糟透了。每到周日晚上,我就會陷入沮喪。

我喜歡什麼都了解一點點,但如果要持續深入探討某個話題,我就會覺得無聊。

我喜歡刺激,樂於投入新體驗,不會三思而後行。

我聊天的時候思維最敏捷。

為了不覺得無聊,我會找很多事做。

我寧願把約會和活動排得滿滿的,也不願日程表上空蕩蕩的。

這些描述,大多數都屬於外向型人格的表現。

反之,你可能覺得以下大多數描述都符合自己的情況。

如果我要當著一大群人的面做演講,我喜歡事先做好充分的準備。

如果我對真假的判斷跟人們通常理解的不一樣,我更傾向於相信自己的邏輯或直覺。

別人都說我想得太多了。

對於將要相處的人,我會細細挑選。

在某些情況下或是有某些人在的時候,我很享受與人為伴。但除此之外,我更喜歡一個人待著。

如果身邊發生的事太多,我就會感到疲憊不堪,更想自己靜靜待一會兒,或是跟一個熟人做伴。

沒有人是100%內向型或100%外向型人格。正如卡爾·榮格所說,純內向或純外向的人肯定會發瘋。我們都處於這個區間中的某個位置,也就意味著,我們都同時具備外向和內向的特質。

在不同的日子裡或不同的時間點,你可能會把自己放在內外向天平上不同的位置。

如果你在不同時間點多次進行測試,可能發現結果也存在差異——但很少會有從一個極端跳到另一個極端的情況。

毫無疑問,即使你是內向型的人,在有需要的時候也能採取外向的處事方式。但如果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事後你也許會覺得疲憊不堪。

參考資料:

1.伊爾斯·桑德《高敏感是種天賦II:發掘與眾不同的內在力量》王岑卉譯版

相關焦點

  • 內向型人格
    自從在微博上看了「內向型人格的六大特徵」視頻(建議內向型人格的你觀看,一定有很大的收穫)後,自己條條中獎。驚喜的是,這時候也才發現內向型人格原來同樣值得驕傲,同樣特別。視頻中的觀點與自己之前看到的一句話正好對應,世界上並沒有觀點證明哪種性格最好。很多無意中發現的觀點給予了自己很大的信心和勇氣。曾經因為不擅長社交而自責、苦惱,反省自己總是沒有太多的話要講,不夠活躍。
  • 不怕孩子內向,只怕養成「迴避型人格」,這些表現希望你娃沒有
    迴避型人格,有著全面的社交抑制、能力不足感、對負面評價極為敏感等特徵,是一種人格障礙。"性格內向"和"迴避型人格"雖然都傾向於獨處,但是兩者卻有很大區別,後者比前者情況更為嚴重,已經是一種心理疾病了。
  • 孩子內向不可怕,怕的是養成「迴避型人格」,這些表現爸媽要注意
    不過內向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容易發展處一種迴避型人格,這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因為對很多事情不擅長,就一點一點迴避,退回到讓自己舒服的環境中去,這樣的話,孩子的舒適空間會越來越小,越來越封閉。以後在學習和工作中,孩子也會選擇逃避困難,很難取得進步和成長。什麼叫迴避型人格?
  • 孩子內向不是病,卻有可能成為「迴避型人格」,家長應注意
    文/小熊育兒日記每一個家長都想讓孩子活潑外向一些,但是有一些孩子卻不能像家長想像的那樣成長,總是有著內向的性格,但是這種性格有很大可能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影響。周周就是一個比較內向的小男孩,不論做任何事情總是推三阻四,而且在他人面前也沒有勇氣去和他人打招呼,遇到陌生人更喜歡躲在家長的身後,對誰都表現出很害怕很緊張的一面。
  • 你是否也是高敏感內向型人格?
    高敏感不等於內向,約有70%的高敏感型人格是內向型的。高敏感內向型人格通常具有以下特徵。1.不敢主動表達自己的需求。一是不好意思開口,二是萬一找人幫忙人家不願意那多尷尬,萬一別人也解決不了,還不好意思拒絕我,會讓別人不舒服。
  • J:內向型人格的你請看過來喲~
    然後第二天真的就跟同學一見面就打招呼啊開玩笑啊各種話癆。初三開始,我意識到得好好學習了,因為成績確實不夠好,離男一號第一名特別遠。之後就開始恢復到原始的內向型人格。他們倆還是那麼活潑。我找到了兩個內向型人格的女生,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其中一個內向型人格的女生,也是十多年老朋友了。陳酒釀的老故事都可以滿載一艘船。那時候,總是問她數學題。
  • 性格測試:經典人格DNA測試,你是哪一型人格?
    維度一:外向(E) vs 內向(I) 它指我們與外部世界或內心世界相處時,獲取能量的方式。 外向的小夥伴下班後累得要死要活,也需要在熱鬧的酒吧喝一杯,周末從來不在家呆著。
  • 表演型人格:人群中開心得像個孩子,背地裡孤獨得像個影子
    有這樣一種人:人群中開心的像個孩子,背地裡孤獨得像個影子表演型人格,一種為了讓人家能夠喜歡自己而做出的一系列討好行為。表演型人格區別於討好型人格,前者只是單純的運用手段獲得他人的關注,後者更希望建立親密的關係。
  • 如何分辨孩子是內向還是「迴避型人格」?家長可以從這些表現入手
    其實孩子性格無論是外向還是內向都是好的,只要是遵循他們自己的發展規律,都是不會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但是孩子一旦從內向的性格演變成為迴避型人格的話,就會對孩子成長造成不利的影響了。02分析:小花孩子的這種性格特點就是典型的迴避型人格,他和內向有著一些差別,迴避型人格會喜歡逃避問題
  • 孩子過分內向?可能是迴避型人格在作祟,家長處理方式很關鍵
    文/小熊育兒日記許多家長再見到孩子膽小、自卑、不敢在他人展現自己的時候,都會認為孩子是性格內向的原因。但實際上這種表現和內向毫無關聯,而是迴避型人格的表現。,而是孩子在無形之中陷入到了迴避型人格當中。也正是因為迴避型人格才導致孩子出現了這種情況。現在大多數小孩子都存在這樣的表現,那麼究竟什麼是迴避性人格呢?
  • 內向型人格能做好保險銷售嗎?
    本文是「了不起的蓋比」第65篇文章這是很多想成為保險經紀人的candidates和同事們經常提出的問題先說結論,當然能我自己就是內向型人格(ISTJ/INTJ)內向的人傾向在獨處中獲得充盈,外向的人擅長從社交中汲取能量
  • 孩子內向不可怕,怕的是養成「迴避型人格」,家長要知道早預防
    有些孩子性格內向,有些比較外向。這都不傷大雅,內向也是性格的一種,是健康的性格。 但是很多家長都錯把「迴避型人格」當成了內向。 內向的孩子,雖然很安靜,和人說話的時候也比較害羞,但是在表達自己這件事情上,絕對不遜色於外向的孩子。
  • 你迴避社交,不是因為內向,而是因為一種危險的人格
    性格內向是指人不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或是表現自己。一種是不懂如何表達,一種是不屑表達。迴避社交,不是因為內向,而是一種危險的人格——「迴避型人格障礙」。「迴避型人格障礙」是一種社交恐懼症,表現為社交焦慮障礙,對他人進行觀察、研究、評價的社交場所有強烈的害怕感。
  • 性格內向的孩子,父母要小心成為「迴避型人格」,早知道早預防
    但是,太過內向的孩子,倘若不加以改變任其發展下去,便會發展成「迴避型人格」。正如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臨床心理科的瞿偉主任所說,「迴避型人格」大多數都是在早年形成的,與遺傳和個人經歷以及家庭有關。而這種人格都會有以下行為表現。
  • 這杯咖啡,像極了22歲時的我們
    我是一個極度不愛喝咖啡的人,始終覺得那股苦澀的味道像極了高三那段苦日子,所以直到現在我都不輕易碰咖啡,本以為今生都無緣咖啡了。但前段時間去完韓國,我便愛上了韓國的咖啡。沒想到在廣州終於能找到一家媲美韓國咖啡的咖啡廳了。被它吸引,完全是因為它的名字。
  • 心理學:內向也分4種類型,你屬於哪一種內向?
    外向者和內向者的外在行為完全可能一樣(比如社交型內向和克制型內向),只不過外向者通過社交補充能量,而內向者在社交中損耗能量。內向的人也並不是都一樣,他們也分為很多種類型,某位心理學家將內向者分成了下面4種類型。
  • 一杯咖啡背後的隱性敘述
    ……思緒如龐大軍隊行軍般前進,仿佛要進行大戰一般;記憶則像是拿著隨風飄動的旗子快步迎面而來;……而邏輯思考像是火箭,它的炮火帶著呼嘯聲疾馳而過;靈感則猶如射手般集中在陣地裡待命。」巴爾扎克寫道。這位法國文豪對被稱為「咖啡」的這杯深色液體有著複雜的矛盾情結,一如他最偉大與最不堪的浪蕩人生。當然,這僅僅是一種表層敘述。
  • 孤獨的真理追尋者——淺析16型人格之INTP,宇宙的盡頭在何方?
    一. INTP學者型人格略談INTP四個字母翻譯成中文是內向、直覺、理性、理解,短短的四個詞語簡略地勾畫出了該人格的大致形象——沉默寡言、思維活躍、擁有超強的洞察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這類人常常在影視劇表現為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無所不通的奇才。他們往往容易沉浸於頭腦中的理論,進而忽略周圍人的感受,因此在大眾眼裡常常是個怪咖一樣的存在。宇宙的究極真理是什麼?如果有個人常常提出類似這樣的問題,而且樂不思蜀地在網上搜索各種相關理論,那他極有可能是個INTP學者型人格。
  • 33個適合喝著咖啡享受的句子,每一句都很有意境!
    真的不止一點點想你啊,努力的日子像是一杯苦咖啡,而你是生活裡的那點甜。昨晚我又夢到你了,夢中你背對著我,坐在那家我們常去的咖啡館,我進門就看到了你,朝你坐著的位置徑直走去,可是,卻始終走不到那個位置。或好或壞的心情,檯燈之下,一支筆,一份心情,一杯飄香的咖啡,一顆平靜安寧的心——或許這才是生活。偶爾把自己丟進咖啡館的角落是我很享受的動作,離開自由好久,離開溫暖好久,離開純真好久,灑點陽光,來杯咖啡,心情的沉澱勝過一切心靈課程。這最美的一刻,屬於你和我!
  • 靜謐的夜,舒適的區域,一杯咖啡和孤獨的心
    ——攪開的浮沫是孤獨的獨白喝咖啡的經歷屈指可數,可每次想到咖啡,腦海中都會照映夢一般的場景——雨水淅淅瀝瀝,天色有些昏暗,放下了傘,一張角落的桌子,柔和的燈光,安靜的音樂,咖啡和孤獨的你;亦或是,陽光穿過樹葉打在了午後慵懶的貓身上,你攪拌著一杯咖啡,透過身邊的玻璃看行色匆匆的人們,卻看不清坐在你對面的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