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男寶已經6歲了,一直沒有進行過英語啟蒙。身邊很多同事很早,在他們的小孩出生起就有給他們進行英語啟蒙,有的買繪本配點讀筆的,有的買繪本自己講給孩子聽的,有的以身作則,日常生活用英語和寶寶溝通的。
由於自己英語說的也不流暢,雖然過了英語6級,但是所說即所想還是有很大差距,而且是特別典型的中式英語,就是自己腦海裡首先想的是中文,然後才是翻譯成英語。
孩子1.2歲的時候也考慮過要不要進行英語啟蒙,但是一致擔心,母語都沒有學好呢,再學個英語會不會學混淆了,別到時候母語都說不清楚。
不過看到同事的小孩,2歲了,英語、粵語、漢語完全不會搞混,你和他說哪一種語言,他都可以自動轉換成相應的語言回應。而且看《爸爸去哪兒》,裡面那些明星的小朋友,也是非常流利的自有轉換,完全不存在我之前擔憂的問題。
英語的啟蒙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 教育心理學裡面有一句話「幼兒語言系統3歲之前就發育成熟」。
所以,0-3歲其實就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期,這個時期的幼兒就好像一塊海綿,吸收性更好。模仿能力強,接受能力強,貫穿他的整個身心發展的領域,對其他領域的發展也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這個時期給予他足夠的語言刺激,他不僅不會搞混,還都可以學的很好。
過了這個時期,特別是7歲之後,你再想讓他學習一門語言,就沒有那麼容易了,母語已經根深蒂固了。
二 很多人說,晚一點啟蒙,最後考試的結果可能沒有影響。
但是!
你抓住他的語言啟蒙期,對他的這種潛移默化是貫穿他的一生的,他可以像歐美國家的小朋友一樣,自然而然的自動輸出,真正作為一門語言與運用。而你後面晚一點啟蒙,比如說我,我英語成績也不差,但就是啞巴英語,而且如我片頭說的,是先想的中文再翻譯出的英文!表現在考試成績上,可能沒有差異,因為我們學的就是應試教育,
可最關鍵的,作為一門語言,難道不是運用嗎?難道不是說和聽嗎?
現在這個社會,出國旅遊是非常普遍的一件事,雖然有各種翻譯軟體,但是還是不如自己隨心所欲的運用來的安心。所以,英語不是崇洋媚外,是為你的孩子邁向國際化的發展,獲取更多元化信息所必須的一個工具。
三 孩子都6歲了,該怎麼啟蒙?
這個時期,快上小學了。以培養興趣為主,不能讓孩子感到學習的壓力、學習的負擔,一旦有了負面疲憊的心理,就得不償失了。時間不能太長,也不能間隔時間太長。以說簡單的詞彙為主。
有些線下的英語啟蒙課不錯,老師又唱又跳,有很多方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培養孩子的興趣。但是如果就一周兩節課,回家之後完全不說也沒什麼效果,如果爸媽有條件的可以和孩子用英語進行簡單的溝通交流,一定要注意多肯定,不要孩子說不出就一味的否定打壓,小孩特別需要鼓勵,提高自信心很重要。
如果爸爸媽媽沒有條件,可以給孩子每天聽半小時的英文兒歌,或者英文故事,也別催著孩子複述,磨耳朵很重要,你別管他聽了沒有,聽懂沒有,所以完全可以在家當一個背景音樂,我們的目的就是磨耳朵,潛移默化。
也有一些有趣的英文動畫,比如小豬佩奇,當然,英文動畫在他越小的時候給他看越好,等他大了,他可能就會因為聽不懂而要求看中文版的,別問我怎麼知道的(哭),一開始就給他看英文版的,他不會反抗,當然,他不想看英文版的也沒事,不看就沒動畫片看哈哈。
也可以買一些英文繪本,如果配點讀機也很好,開始注意引導好,後面就不需要父母在旁邊教,也不用擔心父母說的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