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介紹下我自己學習英語啟蒙的書籍+孩子配套書籍(如下圖)。由於我是個「啞巴」英語者、孩子是英語零基礎,所以我主要通過聽主題兒歌+詞彙書籍+繪本進行啟蒙。
想著先讓他愛上英語,積累到一定程度,再讀繪本、去上線下培訓機構。學習英語是一場長期攻堅戰,這是萬裡長徵第一步。
剛好趁著疫情,我了解大量關於英語啟蒙的書籍、相關文章,也在疫情開啟了2歲弟弟、4歲哥哥的英語啟蒙,效果還不錯。
剛開始啟蒙,本打算按照廖彩杏的《用有聲書輕鬆聽出英語力》一年52周130本英文繪本聽讀計劃開始,無奈孩子不喜歡,一播放就抗議:不想看這個電視。
好吧,接著放大家推薦《小豬佩琪》磨下耳朵,也抗議放英文的。
後面多方面了解到,零基礎開始啟蒙英語學齡前的孩童可以從輕快旋律、動畫有趣的兒歌、童謠開始,所以找到相關《super simple songs》、《kiss abc》、《cocomelon》、《yakka dee》等兒歌視頻磨耳朵。(本著怎麼省錢怎麼來,這些曲目我都是從B站上搜索來就聽,沒有專門買相關英語APP會員)
其中,《super simple songs》是最喜歡的,因為音樂輕快、歌詞簡單基本都是詞彙或短句,動畫唯美、簡單且容易理解(音與動畫聯結清晰)。這些歌曲太魔性了,現在我和孩子都可以脫口而出十幾首。
《kiss abc》、《cocomelon》則偶爾播放,這兩個故事性長,歌詞比較多長句,不過動畫是一家人的日常,很多遊戲互動強的曲目蠻喜歡的。如《THE wheels on the bus》kiss abc有兩個版本,動畫做得特別好,有趣易懂。
所以,我一開始英語啟蒙主要是《super simple songs》主題式兒歌+《DK兒童雙語詞彙1000》《小泰迪兒童雙語詞彙一起認一認》《小泰迪雙語詞彙一起說一說》
因為遊戲是孩子學習、體驗的重要渠道,所以學得很快。個人覺得,英語啟蒙跟學習普通話是一樣的,當有一個浸入式的環境,寶寶就自然而然習得了語言的表達。對於,拼讀學習書寫、自然拼讀,過早學習對孩子來說,是很難理解的,因為還在大腦發育還達不到那個階段。
如《super simple songs》中就有很多遊戲兒歌:Make A Circle 圍圈圈 、Open Shut Them 張開合攏 、Open Shut Them 2 張開 合攏2 、Rock Scissors Paper 1 剪刀石頭布藝 等,這些兒歌我都是和孩子一起唱一起做。
此外,同一首歌,我會放不同版本的,不同版本的動畫是不一樣,融合一起他們理解更深入。
在主題聽兒歌的基礎上,再搭配《DK兒童雙語詞彙1000》、《小泰迪兒童雙語詞彙一起認一認》《小泰迪雙語詞彙一起說一說》主題單詞,對孩子進行指圖讀英語,我發現大寶可以獨自表達出家庭名稱、五官身體部位、顏色、數字、一些動物等單詞。主題搭配學習如下圖:
聽《super simple songs》一類主題歌曲+《DK兒童雙語詞彙1000》相關主題《DK兒童雙語詞彙1000》主題——我和我的身體。
這樣孩子可以把聽到過單詞分門類別融會貫通。
如《head shoulder knee and toes》(super simple songs)版本。
Head an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
Knees and toes,
knees and toes.
Head an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
Knees and toes,
knees and toes.
Eyes and ears ,
mouth and nose.
Head an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
Knees and toes,
knees and toes.
他們有一定熟悉程度,可以對應書本《DK兒童雙語詞彙1000》主題介紹下,如Head、shoulders、knees、toes、Eyes、ears、mouth、nose等,簡單點撥下,就學會了這次詞語的意思,平時也會有意識提問下他,孩子就牢牢記住這類英語詞彙。
作為一個「啞巴」英語,啟蒙英語期間是我說最多英語時候。除了每天固定30-60分鐘陪唱陪眺,平時也會刻意嘮嗑下英語。如幫洗澡時候,洗澡哪個部位說哪個部分單詞——固定句式wash your face/hand/nose/ear/arm……
2-6歲左右孩子學習能力很強,也是認知快速積累時期,喜歡顏色鮮豔,所以我一般讀類似以下認知類、具象類的繪本:
由於是零基礎,之前完全沒有接觸過英語,所以一開始我是先讓他愛上英語,再給他積累些日用的英語詞彙,當積累到一定程度,我想我會根據廖彩杏的《用有聲書輕鬆聽出英語聽力》、吳敏蘭《繪本123每個媽媽都能勝任的英語啟蒙》、汪培珽《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書單挑選一些適合的吧。
你們在家裡是如何對2-6歲孩子進行英語啟蒙的?有哪些好的方法與工具?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