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烤肉 吃的是「江湖意境」_古都風韻_首都之窗_北京市人民...

2020-12-13 北京市人民政府

盛錫珊繪《烤肉季》

  「濃煙燻得涕潸潸,柴火光中照醉顏。滿盤生羶憑一炙,如斯嗜尚近夷蠻。」這首出自《舊都文物略》的竹枝詞,生動地描寫了老北京人嗜食烤肉的景象。秋季愈深,寒氣愈重,烤肉店裡的生意也就越發火爆,無論門臉大小,個頂個的人滿為患,其中有很多店面是近年來崛起的新品牌。而說起老字號,膾炙人口的恐怕還是烤肉季和烤肉宛。事實上,老北京的烤肉「名牌」絕不僅僅這兩家,近日筆者在閱讀自幼生長於斯、以記述老北京風土而聞名的白鐵錚先生的《老北平的故古典兒》一書時,發現其中描繪了一個生動翔實的「烤肉江湖」。

  一

  街頭烤肉:獨輪車上溢肉香

  老北京烤肉的「源頭」,名家多有考據,比較一致的觀點是「本是塞外一種野餐,隨著清代入關來的」。民俗大家金受申先生指出:北京烤肉以往只食羊肉,牛肉很少,「相傳羊入口(即張家口)以後,進京時必須經過一條河,羊過此河,肉便不羶,這話不見得靠得住,但其他地方的羊肉,沒有北京好吃,這是沒有疑惑的。上海、南京冬天吃火鍋,就是由北京帶去宰好的羊肉,近如天津,也以北京羊肉為上。」

  《京城瑣記》中的記載,佐證了金先生所言不虛:「飲食以羊為主……八九月間,正陽樓之烤羊肉,都人恆重視之。熾炭於盆,以鐵絲罩覆之,切肉至薄,蘸醯醬而炙於火,其馨四溢。食肉亦有姿勢,一足立地,一足踞小木幾,持箸燎肉,傍列酒尊,且炙且啖且飲。常見一人食肉至三十餘柈,柈各盛肉四兩,其量可驚也。」柈即盤,一個人一次吃三十盤子肉,寫進《水滸》裡便是梁山好漢的壯舉了。

  上面這段話裡提到了「正陽樓之烤羊肉」,這個幾乎是舊京民俗學者們公認的北京最早的烤肉字號。金受申先生就說:「一般食客都以正陽樓為最好。」文物學家朱家溍先生也說:「飯館裡供應烤肉的只有正陽樓一家。」後來東安市場遭火,重新蓋造樓房,東來順也開始在樓頂上賣烤肉。但在飯館外面,也就是「烤肉攤」已經漸漸地出現了。白鐵錚先生在書裡面就講:「一過農曆七月十五,在西單、東四、鼓樓前,以及東、西珠市口、騾馬市大街一帶,馬路邊人行道上,烤羊肉的車子就陸續出現了。」一般是一輛獨輪車,前邊架子上掛著二尺多長的長白綠葉大溝蔥和芫荽,配著新鮮各色羊肉,所謂各色,就是不光有腰窩、後腿、上腦,還有羊腰、羊肝之類的,車後面架著烤肉炙子,「在華燈初上的時候,一陣陣肉香和板煙香味兒撲鼻,真是引誘人的饞蟲作祟」。

舊時吃烤肉的食客

  烤肉之所以能在民間迅速流行開來,一則美味,二則簡單。吃烤肉以鐵炙子為主,下架松柴,也有燒松塔的。烤肉作料以醬油為大宗,少加醋、薑末、料酒、滷蝦油,外加蔥絲、香菜葉,混為一碗。另以空碗貯白水,小碟盛大蒜瓣、白糖蒜等。吃的時候先把肉在白水中洗過,再蘸作料,然後放在炙子上烤熟,就著蒜瓣、糖蒜或整條黃瓜來吃。可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烤肉還非得吃外面賣的不可。吃涮肉在家裡,圍著熊熊爐火,親友坐在一起暢飲縱談,十分快意,但烤肉在家裡就不合適了。一來雖然那時有烤肉的鐵炙子賣,但新的並不好用,無論怎樣在上面塗油,烤肉總容易粘在炙子上,烤得以後味道不佳——掌故大家唐魯孫先生就說「吃烤肉講究支子(炙子)老」,比如烤肉宛的炙子,據說是明朝萬曆年間流傳下來的,那烤出來的肉味道就是香;二來天涼了不宜在院子裡吃,在屋裡吃,煙燻火燎的,牆壁和天花板都燻得一團漆黑,所以還是得「下館子」。

  就這樣,隨著時間推移,老北京逐漸形成了所謂的「烤肉三傑」:烤肉宛、烤肉季和烤肉王。

  

  季家烤肉:酒醉「外敬」小黃瓜

  對於烤肉宛,筆者別有一文詳談,這裡恕不贅述。這裡便跟隨白鐵錚先生的筆觸,說一說烤肉季。

  舊京人士寫烤肉季,多詩情畫意。因為其地點在什剎海,「幾間茅屋,前面搭了豆棚,一片土坪,伸入什剎海荷塘之內。入秋,一大片殘荷,四周布滿老年古柳,幾隻白鷺在殘荷下邊泥縫裡找那將要乾死的小魚吃。傍晚,斜陽隔著馬路照在北海的紅牆上,格外顯眼,往西一看,彩雲片片」。而離此不遠就是燕京八景之一的「銀錠觀山」,所以在烤肉季吃烤肉,不僅是味覺的享受,更是對舊京風景和文化的一次沉湎,因此極受文人墨客的推崇。

  據史料記載,「烤肉季」的開創者季德彩是直隸通州牛堡屯人,生於清代道光年間,在他二十歲時推著獨輪小車進城,到什剎海賣烤肉,後來他的兒子季宗斌長大成人,就將父親的獨輪小車接過來,繼續營生。由於季家父子賣的烤肉,肉切得薄,作料齊全,顧客吃到口中,沒有筋頭巴腦嚼不爛的,而且味道香醇,用料實在,天長日久就有了「烤肉季」的名號。季德彩做生意時,別有一條特別令顧客稱道,就是做買賣憨厚,從不缺斤少兩,真正的童叟無欺,等到了季宗斌,竟比其父還忠厚實在,又不愛說話,所以大家給他取了個外號叫「季傻子」。朱家溍先生就回憶說:「樓外(指什剎海名館「臨河第一樓」)西牆下,搭了一個小席棚,沒有門窗,一個切肉的案子,實際不夠飯館的條件,當然也沒有字號牌匾,顧客們的口語只是說『到季傻子那兒去吃烤肉』。」

  季氏父子憑著良心做生意,一片實心為顧客,在現在很多人看來可能確實是「傻」,可這天底下,經商的至理永遠是「得顧客者得天下」,所以烤肉季的生意越做越大,尤其是附近恭王府、醇親王府、慶王府和一些八旗子弟的光顧,更使這家烤肉名氣大漲。攝政王載灃是烤肉季的「鐵粉」,經常把季宗斌找到王府裡給他做烤肉吃,消息傳出去,越來越多的人光顧烤肉季,就想嘗嘗王爺愛吃的烤肉是什麼樣,一試之下,從此成了回頭客。

  民國時期,任烤肉季新掌柜的季閣臣正式掛出「烤肉季」的招牌,並有了店鋪,而且在選用肉、料和燃用柴料上,比過去更加考究。在待客方面,也比過去更加熱情周到。白鐵錚在書中回憶了一段自己和朋友井西一起吃烤肉的經歷:「到了之後,照例季把兒(即季閣臣,當時習慣管姓什麼的叫什麼把兒)給我們每人預備上腦(羊脖子後面的裡脊肉,以嫩而聞名)四兩,白幹每人二兩,好醬油一瓶,香菜、大蔥往後邊大籮筐裡隨便拿,管夠。於是我們烤起來,也喝起來,續了兩次酒肉之後,我們都已覺得醺醺然,有點兒醉意。這時季把兒從土冰箱裡拿出一盤冰得很涼的小黃瓜來,真是又涼又脆又香,吃下去酒意消了好多。」讀過筆者《春明敘舊》的文章的讀者應該知道,舊京的秋天能吃到小黃瓜,十分不易,且價格不菲,但季閣臣的這盤黃瓜竟是「外敬」的,不要錢。「酒意一消,食慾又來了,季把兒又給我們添上肉來,也續上酒來,一次兩次,我們竟都醉了……」吃完飯,季閣臣還要給他們找車送他們,但白鐵錚和井西吃美了,偏要溜達溜達消化食兒,便相攜一起沿著柳岸走回了家。

  

  西山烤肉:醉臥林泉聽山風

  「烤肉王」現在知道者已經不多,其地址在先農壇四面鐘,地勢高爽,臨野設攤,頗有重陽登高的意思。不過那時的人們普遍認為,如果真的是為了觀賞風景而登高烤肉,還不如自備傢伙去土城「自助燒烤」,當然,更有意境的是去西山。

  「西山烤肉」最初是興起於香山飯店的建造,那裡每年秋日添加了「真正的松木烤肉」這一飲食項目,但是價格比較昂貴,不適合普通人消費。不過,去過的人們發現在山林間吃烤肉,別有一番滋味,於是自備酒肉、作料、炙子等烤肉需要的食材和工具,到西山靜宜園和臥佛寺一帶的山溝裡,尋個風景優美的所在,自己動手,野趣橫生。

  白鐵錚記錄的一次「西山烤肉」,是邀集了幾個在協和醫院工作的朋友,分別攜帶食物用具,上午十點多鐘,出西直門,坐車一直往香山去,路過海澱時買了兩瓶著名的「蓮花白」酒。到達後進靜宜園,在「鬼見愁」附近的一個山溝裡紮營。大家分別去撿松塔和松枝,挖坑架炙子,打開帶來的食物和用具,圍著火席地而坐就烤起肉來。大家邊烤邊吃,暢聊暢飲,不知不覺的四斤羊肉和兩瓶「蓮花白」都下了肚,依然意猶未盡。於是就利用烤肉的餘火,燒水泡茶喝。之後邊便橫橫豎豎,就地枕石而臥,開始午休。「我似睡非睡的,隱隱地聽見知了的叫聲、山溝裡流水的聲音和山風吹動松樹枝葉的聲音,一時身心仿佛都雅了起來」。這樣休息到下午三點多鐘,大家才起來熄火、拔營、賦歸。

  這樣的「西山烤肉」,金受申先生也嘗試過,他去的是京西青龍橋的紅山口,「山勢雖然不算太高,但能南望昆明湖和玉泉山,北望畫眉山下一帶秋野,也很爽朗」。金受申因為兄長家住此地,所以每年秋天必要去一兩次,「山頭松塔烤肉,踏月下山,海棠院中小坐,真是不可多得的福氣」。

  在老北京,吃烤肉的地方除了上述幾處之外,還有虎坊橋大街中間路北的烤肉劉、菜市口爛漫胡同對面路北的烤肉陳等,宣武門外南下窪的陶然亭烤肉也是俯視蘆塘的好景致,左近還有鸚鵡冢、賽金花墓、醉郭墓等可以憑弔——既然在京城生活,即便是吃喝也總要尋個文化或意境,才算不枉這八百年古都的情調。

  現如今一些打出「老北京烤肉」的字號,或者動不動就標榜「百年傳承」的店面,多是杜撰和炒作罷了,真正的老字號並不張揚,只是靜靜地佇立在那裡,自然就有人訴說她的故事。

  十幾年前,筆者和同學經常相約到烤肉季吃飯,每次都要點炙子烤肉和「它似蜜」,吃完就到湖上划船,劃到湖心往回望,古香古色的二層小樓燈火通明……多年以後我才明白,所謂思古之幽情,不過是把自己未盡的情愫,織進了歷史的錦緞。(呼延雲)


相關焦點

  • 一本老北京風俗奇書的奇遇_古都風韻_首都之窗_北京市人民政府門戶...
    冰床《旗人風華:一個老北京人的生命周期》羅信耀 著 羅進德 譯寫文津出版社目前奉獻給讀者的這本《旗人風華:一個老北京人的生命周期》,是兩代老北京知識分子對北京的持續書寫,他們根據讀者對象進行了策略的調整。
  • 《老北京述聞》叢書出版,帶您感受北京城裡的煙火氣
    老北京的地理文脈胡同街巷,名人故居京城會館,飲食名饌戲曲曲藝……1月13日,由北京市政協組織編寫的《老北京述聞》叢書出版研討會在古香古色的中山公園中山堂戟殿召開,12卷一套的叢書正式問世,帶您感受北京城裡的煙火氣。
  • 想吃到最地道的老北京味兒?這裡必去!
    首都人民已經充分感受到了盛夏烤人肉的滋味兒。但這依舊不能阻擋我們吃的腳步,「冬天火鍋,夏天烤肉」,絕對是吃貨們的最高宗旨。這次我們跟隨百家號#百城百味#體驗團和北京市餐飲協會一起來到了位於大望路的炙子革命老北京烤肉,探尋烙在心裡的北京味兒。既然是烤肉,那重點當然就是肉了。
  • 北京市:四大文化繁榮興盛首都文化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15日訊 日前,中共北京市委發布了《中共北京市委關於新時代繁榮興盛首都文化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北京市文化建設將以古都文化、紅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創新文化四大方面推動繁榮興盛首都文化建設。
  • 老北京胡同裡的恬靜棲居
    小橋、流水、書香、人家——老北京胡同裡的恬靜棲居從北京前門南行不遠,就來到了楊梅竹斜街。不同於前門大街的熱鬧喧囂,走進這條不到500米的胡同內,身邊的一切都安靜了下來。一座座古香古色的書局,一個個充滿文創元素的小店,用獨具特色的「文化味兒」,體現著北京胡同的風韻。胡同深處,在藤蔓綠植的掩映下,一家名為濟安齋的小店吸引不少遊客駐足。
  • 首都博物館極具特色的古都北京歷史文化展:中國史和世界史對照
    北京的首都博物館有一處非常有特色的展覽:古都北京歷史文化展,在這個展覽中,利用場地的空間,一面展示中國歷史,一面展示世界歷史,讓參觀者有了非常直觀的對照。北京的首都博物館(簡稱首博)位於西城區,長安街西延長線上的南側。
  • 老北京說的「烤肉」,居然不是烤出來的?
    ——唐魯孫《唐魯孫談吃》唐魯孫、梁實秋、趙珩等京城遺老,凡是在他們的作品中懷念故鄉美食,都會不約而同地提到北京的烤肉,教人無比憧憬。什麼是老北京烤肉?「北平最好一份烤肉是『烤肉宛』……他家牛肉選得特別精,肉片切得分外薄,所以在北平吃烤肉,哪家也比不過烤肉宛去。」——唐魯孫《唐魯孫談吃》依唐魯孫的說法,最初烤肉館子是男人幫的專利,只做烤牛肉;但後來女性也加入「烤肉大軍」,而不吃牛肉的婦女居多,方才出現了烤羊肉的做法。甚為不解,為何當時的女性不食牛肉呢?
  • 北京市資訊|隆冬時節,涮肉,老北京人最愛的時令美食
    北京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隆冬時節,涮肉,老北京人最愛的時令美食隆冬時節,寒氣逼人,在京城大小商業街上,最火熱的莫過於涮肉館。老北京人喜歡吃涮肉,尤其喜歡涮羊肉。大雪紛飛,親朋好友,圍坐一桌,銅鍋炭火,人人動手。羊肉、肥牛、爆肚……蔬菜、火燒、抻面,林林總總,花色品種繁多。倘若再整上一口二鍋頭,酒肉穿腸過,渾身上下那叫一個舒坦!老北京人冬天愛吃火鍋,仔細追尋起來,應該是滿清入關之後的事情。再仔細追尋,涮羊肉這道京城人寒冬裡念念不忘的小吃起源於蒙古族元世祖忽必烈。
  • 北京市文聯成立70周年成就展:泛黃信箋描繪首都文藝百花園
    方非 攝) 「和你在一起——北京市文聯成立70周年成就展」正在首都博物館三層展出,6萬字、1500張照片、30段視頻資料和150餘件實物涵蓋了文學、美術、書法、攝影等13個藝術門類,它們如同時光長卷的註腳,見證了首都文藝百花齊放、砥礪前行的70年。
  • 《關於新時代繁榮興盛首都文化的意見》《北京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
    原標題:《關於新時代繁榮興盛首都文化的意見》《北京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中長期規劃(2019年-2035年)》正式發布   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大浪潮中,首都北京貫徹中央要求、緊跟時代發展,在抗擊疫情取得階段性重要進展的同時,出臺《關於新時代繁榮興盛首都文化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和《北京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中長期規劃
  • 國慶盛典喚起首都人民家國情懷
    國慶活動北京市籌備和服務保障工作總結表彰大會舉行,全場高歌共同向祖國深情表白  國慶盛典喚起首都人民家國情懷昨天上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北京市籌備和服務保障工作總結表彰大會隆重召開。市委書記蔡奇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國慶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入挖掘慶祝活動蘊含的獨特價值和意義,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切實把慶祝活動激發出的精神力量,轉化為幹事創業、擔當作為的實際行動,全力推動首都各項事業不斷邁上新的臺階。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寧主持會議。
  • 2020首都博物館9月展覽盤點(時間+地點)
    圖片來源圖蟲網(編號:788041346854289489)  ➤「和你在一起——北京市文聯成立70周年成就展」  展覽時間:2020年9月1日—10月8日  展覽地點:首都博物館方廳三層D展廳  展覽特點:點擊查看  》》2020首都博物館北京市文聯成立70周年成就展時間地點介紹  ➤讀城——探秘北京中軸線   展覽時間:2019年12月21日-2020年12月20日  展覽地點:首都博物館地下一層
  • 頤和園建園270周年文物特展開幕_文化快報_首都之窗_北京市人民...
    展覽共劃分「山稱萬壽水清漪」、「無雙風月屬昆明」、「中間宮殿排雲起」、「觀魚勝過富春江」四個篇章,闡釋了頤和園從皇家禁苑走向人民公園、從禁閉守舊走向開放創新的發展歷程。  本次展覽由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主辦、北京市頤和園管理處和中國園林博物館共同承辦。展期為9月25日至12月27日,免費向公眾開放。觀眾只需通過中國園林博物館官方微信進行實名預約,憑有效證件入館參觀。此外,本次展覽同時開通「雲上」觀展與重點文物電子導覽,觀眾既可展廳參觀,也可線上觀展。
  • "首屆北京網紅打卡地評選"活動正式啟動_文化快報_首都之窗_北京市...
    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順勢而為,多維度、多形式挖掘和推廣北京的文旅資源,持續激發並引領北京市民和來京遊客體驗北京新生活、感受北京新變化。  8月18日,將舉辦暢遊京郊·北京鄉村旅遊節啟動儀式,發布北京市第二批全國重點鄉村旅遊村名單及鄉村旅遊主題線路。
  • 2020北京國慶首都博物館展覽匯總(時間+地點)
    ➤2020國慶北京首都博物館展覽  1、「和你在一起——北京市文聯成立70周年成就展」  展覽時間:2020年9月1日—10月8日  展覽地點:首都博物館方廳三層D展廳  展覽特點:點擊查看  》》2020首都博物館北京市文聯成立
  • 無二丁豪義烤肉,丁海軍的烤肉江湖
    此次開業,無二丁的活動主題是「老丁請兄弟,一折吃烤肉」,活動從一號到九號,折扣隨著日子變化而變化,1號一折,2號兩折,3號三折......可謂是實實在在的折扣,吃貨舌尖的福利,給了錢包底氣,讓愛吃烤肉的,想吃烤肉的人,都能以優惠的價格吃上地道的烤肉。
  • 什麼才是「老北京」?
    說到「老北京」,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百度一下,結果……上圖過於真實地呈現了「老北京」在當下揮之不去的商業氣息。相比於把「老北京」簡化為一個符號,我們更有興趣的是為它稍微溯一溯源,看看我們所以為的「老北京」到底是什麼。明顯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作為一篇簡短的公眾號文章,我們只搜集了13個常被拿來代表「老北京」的東西,並把它們和其他地區類似的東西混在了一起,成為了一套試題。在這樣的比較中,你也許可以把「老北京」看得更清楚。
  • 京城美食探秘,胡同深處體驗老北京市井氣息—炙子烤肉
    在北京,炙子烤肉是男人最後的烏託邦。他們的傷心,他們的快樂,都獻給了胡同裡的炙子烤肉。小酒吧是女孩兒的八卦基地,居酒屋滿足不了他們的放肆行徑,KTV的包間哪裡有這麼煙氣十足的氣氛,路邊髒串吃起來還不夠帶勁兒。炙子烤肉!
  • 吃出美味吃出幸福!
    但是卻不知道吃什麼?,還是小博物館,裝修古色古香,無論是包間兒還是大堂,都有很多的老物件,而且很氣派,尤其包間裡面掛滿了民國時期非常有風骨風情風韻的人物畫像。餐廳詳情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西壩河中街6號交通: 地鐵13號線柳芳站附近方磚廠69號炸醬麵 最正宗的老北京炸醬麵這家店可是謝霆鋒專門跑來吃的噢
  • 京城特色文化街,古都風韻盡在,風土人情盡顯,她們不會辜負您!
    如果你是個喜歡懷舊的人,想要體會北京的傳統文化氣息,感受北京的風土人情,那麼,不妨到北京的特色文化街走一走,品一品老北京的古都風韻。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吃烤鴨真遺憾"、 "東來順的涮羊肉--真叫嫩"、"六必居的抹布--酸甜苦辣都嘗過"、"同仁堂的藥--貨真價實"、"砂鍋居的買賣--過午不候"等耳熟能詳的順口溜,生動地表述了這些"老字號"的"品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