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說的「烤肉」,居然不是烤出來的?

2020-12-13 講食堂

「等到時序一交立秋,什剎海的荷花市場已經是秋蟬噎露、殘燈末廟時期,可是依然有人架上支子生起火來,大賣烤肉。您瞧也怪,還真有捧場的,雖然火勢熊熊,燻得人熱汗直流,居然有人一口燒刀子一箸子烤肉,吃個不亦樂乎。北平人這種特性,是別省人沒有法子了解的。」——唐魯孫《唐魯孫談吃》

唐魯孫、梁實秋、趙珩等京城遺老,凡是在他們的作品中懷念故鄉美食,都會不約而同地提到北京的烤肉,教人無比憧憬。

什麼是老北京烤肉?

現代人們說到「烤肉」通常會聯想到新疆、土耳其和巴西等地以明火燒烤的肉食,想來北京烤肉也八九不離十,應該是羊肉串或烤全羊一類的食物。

然而,第一次來到北京烤肉店的食客,可能會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還以為上錯了菜。一個大鐵盤子,上邊散亂地碼放著薄薄的肉片,加上大蔥和香菜,瀰漫出濃鬱的羊油氣味,食客自行用筷子翻炒食用。這所謂「烤肉」,怎麼看都該喚作「炒肉」才對。

事實上,古漢語中本沒有「烤」字,古文中管接觸明火的燒烤方式叫作「燒」,對應英語裡的roast。粵語中保留了這種說法,如燒鵝、燒肉、叉燒等。如今北京烤鴨馳名天下,其實老北京會管烤鴨叫「燒鴨」或「燒鴨子」。

「『烤肉宛』曾請齊白石老人題寫匾額,齊白石先生就曾對『烤』字做過一篇考證文字,認為《說文》無『烤』字,『烤』者,當為『炙』也。」——趙珩《老饕漫筆》

而像北京烤肉這般,通過石板、鐵板等燒得滾燙的介質來加熱食材的方式,則應稱作「炙」,英語叫grill。嚴謹老說,「烤肉」或許該叫「炙肉」才更為妥當。北京人管烤肉時的那塊大鐵盤叫「鐵支子」,實為「鐵炙子」的誤寫。

但無論是「烤」、「燒」還是「炙」,烤肉的稱謂與做法,於老北京都已根深蒂固,指的就是這看似炒肉片的菜。話說回來,其實日本燒肉或韓國烤肉,不也是以「鐵炙子」來加熱的「炙肉」嗎?

北京烤肉哪家強?

憶起北京烤肉,遺老們一般會提到這三家:正陽樓、烤肉宛、烤肉季。其中正陽樓於1942年停業,後雖重開卻始終難復榮光,如今只剩下後二者仍堅守著北京人的烤肉記憶。

烤肉宛與烤肉季相齊名,合稱「南宛北季」,兩家的烤肉技藝攜手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烤肉宛創於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是北京最老的烤肉字號,以烤牛肉著稱;烤肉季創於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招牌是烤羊肉。

「北平最好一份烤肉是『烤肉宛』……他家牛肉選得特別精,肉片切得分外薄,所以在北平吃烤肉,哪家也比不過烤肉宛去。」——唐魯孫《唐魯孫談吃》

依唐魯孫的說法,最初烤肉館子是男人幫的專利,只做烤牛肉;但後來女性也加入「烤肉大軍」,而不吃牛肉的婦女居多,方才出現了烤羊肉的做法。甚為不解,為何當時的女性不食牛肉呢?

或許因為我是南方人,平日牛肉吃得多,反倒認為肥腴異香的羊肉才是清真菜的王道,所以個人更偏愛以烤羊肉聞名的烤肉季一些。而且,烤肉季的地理位置可謂得天獨厚,倚畔著什剎海的動人景色,讓食客能以最怡然的心情品味美食。

什剎海畔昔日裡是聞名京城的「荷花市場」,是一等一的熱鬧地界。《舊都文物略》寫道:「前海周約三裡,荷花極盛。西北兩面多為第宅。中有長堤,自北而東,沿堤植柳,高入雲際。自夏而秋,堤上遍設茶嗣,間陳百戲以供娛樂。」

唐魯孫與趙珩的書中,都曾提到在夏日來荷花市場大啖烤肉的經歷。說起來,雖然荷花市場已然風光不再,烤肉店亦少了昔日的煙燻火燎,但來到什剎海畔吃烤肉,也算得上傳承百年的京城舊韻了。

北京烤肉的吃法

烤肉季尋位坐下,便被桌上古樸的景泰藍爐子吸引了目光。起初以為這不過是個擺設用的「香爐」,待烤肉上桌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個華麗的爐子,是用來給鐵支子加熱用的。

當滾燙的支子盛放著羊肉上桌時,爐內溫度尚且不高,不會把肉烤糊;隨著蠟燭不斷提升爐腔溫度,為逐漸降溫的支子又添了一把火,即使吃到最後羊肉仍是溫熱的,在鐵盤上滋著油花,愈發誘人。

吃烤羊肉,吃的就是羊肉的原汁原味,最重要的因素無非是原料、燃料、調料:

原料:統一選用西口羊,即所謂的「灘羊」,吃來肥而不膩、甘美不羶。燃料:必須用出過煙的松樹枝子,燃燒時松香繚繞,滿庭皆香。調料:除大蔥、芫荽、醬油外一律不放,羊肉本就是至鮮之物,過度調味反倒畫蛇添足。

「真正吃烤肉,都是自己配作料,自己烤來吃,老嫩鹹淡,隨心所欲,同時一隻手拿長筷子扒拉烤肉,一隻手拿著錫酒鑊子長吸鯨飲,一條腿蹬在二人凳上,這份豪邁粗獷的吃相,現在想起來還覺得怪有趣的呢!」——唐魯孫《唐魯孫談吃》

依北平老饕們的說法,舊時代吃烤肉分「文吃」與「武吃」。「文吃」以正陽樓為代表,是大飯莊子的風格,由侍者在旁烤完肉後端上桌,細細品嘗;「武吃」則是昔日「南宛北季」的特色,雖然姿勢不太雅觀,但這種江湖豪俠般的氣氛,反倒更受歡迎,就連文人墨客也忍不住體驗一下「八百裡分麾下炙」的暢意恣肆。

「三五個一夥圍著一個桌子,抬起一條腿踩在條凳上,邊烤邊飲邊吃邊說笑,這是標準的吃烤肉的姿勢。」——梁實秋《雅舍談吃》

如今烤肉季已然是富麗堂皇的大酒樓,食客自然也不會那麼粗獷地進食,卻也隨之少了這自烤自吃、邊烤邊吃的野趣。

烤肉季雖已是一百六十餘年歷史的老店了,卻絲毫沒有呈現出遲暮之態,同時它對於自己的歷史傳統也絲毫沒有丟下,食物質量更是一如既往地出色。

老字號飯店承擔著傳承和發揚中國飲食文化傳統的責任,希望像這樣的企業越來越多,讓這些凝聚了前人智慧結晶的傳統美食得以代代相傳。

相關焦點

  • 老北京烤肉 吃的是「江湖意境」_古都風韻_首都之窗_北京市人民...
    事實上,老北京的烤肉「名牌」絕不僅僅這兩家,近日筆者在閱讀自幼生長於斯、以記述老北京風土而聞名的白鐵錚先生的《老北平的故古典兒》一書時,發現其中描繪了一個生動翔實的「烤肉江湖」。  上面這段話裡提到了「正陽樓之烤羊肉」,這個幾乎是舊京民俗學者們公認的北京最早的烤肉字號。金受申先生就說:「一般食客都以正陽樓為最好。」文物學家朱家溍先生也說:「飯館裡供應烤肉的只有正陽樓一家。」後來東安市場遭火,重新蓋造樓房,東來順也開始在樓頂上賣烤肉。但在飯館外面,也就是「烤肉攤」已經漸漸地出現了。
  • 悶熱的天氣,我好想痛快的吃一頓烤肉啊
    感覺我的肚子也開始抗議需要肉來填滿沒有什麼是一頓烤肉解決不了的如果有,就換個花樣再來兩頓他家是很傳統的老北京炙子烤肉,食材都很新鮮,牛肉和魚豆腐是必點的菜品,烤出來又嫩又入味。人均:午餐:89元/位 晚餐:178元/位地址:西頂路世紀金源二期居然之家3F青年路店:青年路西裡3號院10號樓1層這是一家韓式的烤肉,除了經典的烤肉還有些韓式料理。對於那些深陷「韓劇迷」的吃貨們,簡直是太爽了。 來他家必點的就是五花肉,肥而不膩、鮮嫩爽口。
  • 京城美食探秘,胡同深處體驗老北京市井氣息—炙子烤肉
    在北京,炙子烤肉是男人最後的烏託邦。他們的傷心,他們的快樂,都獻給了胡同裡的炙子烤肉。小酒吧是女孩兒的八卦基地,居酒屋滿足不了他們的放肆行徑,KTV的包間哪裡有這麼煙氣十足的氣氛,路邊髒串吃起來還不夠帶勁兒。炙子烤肉!
  • 烤肉怎麼醃製?放入小塊檸檬,烤出來的味道更好
    ,用小火慢慢的煎,煎到金黃色再翻一面,再煎到金黃色,兩邊煎好以後撒一些白芝麻進行點綴,這樣就可以拿出來吃了,可以放在事先準備好的生菜上面醃製烤肉,也可以準備一些雞肉,其他的肉類也是可以的,準備一些紅酒,洋蔥,綠檸檬,洋蔥切成塊狀,然後再擠一些紅酒以及檸檬汁,然後再把雞肉放進去攪拌均勻,所有的食材入味需要醃製四個小時到六個小時,然後再取出來進行烤制。
  • 張金傲:哈爾濱烤串與齊齊哈爾烤肉
    太陽剛落,像有人指揮一般(今天的確城管有要求了),街道上各種燈飾聽見了號聲一起亮了,一眨眼路邊桌子雨後春筍般不知從何處全都冒了出來,烤爐像接力賽的運動員一個接一個冒起了炊煙。嘈雜聲要貨聲一浪高過一浪。「老闆先上點來羊肉、腰子、黃喉串,多放辣椒」「讓羊肉串先烤起來,把地盤先佔了在說。
  • 你吃過這樣的「特色烤肉」嗎?農家院裡烤出來比飯店的還香
    尤其是說到吃的東西,都感覺特別的健康,安全。小編就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村人。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農村的「特色烤肉」,那口感真是一絕,烤出來的比飯店的還香。首先,選擇本地農家飯餵養的新鮮豬肉(味道更加鮮美),切成一塊塊的塊狀。
  • 1月珠海,冷風吹得囂張,也抵擋不了烤肉,珠海首家京式烤肉來了
    在珠海,韓國烤肉、日式燒肉見多了,咱們老北京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京式炙子烤肉」我還是第一次吃。北京人把鐵條釘成的圓板稱為「炙子」,炙子下面燒著果木炭,等炙子慢慢燒得燙起來時,就能在上面刷油烤肉了。烤肉的多餘油脂可以透過鐵條的縫隙漏下去。果木炭的炭火味,可以讓烤肉吸附到木香。
  • 燒烤圈:滋滋的烤肉,冬天的暢銷烤品!
    導語 在冬天,天寒地凍是時候,要是能吃到熱的烤肉,簡直是一種享受。火上燒制出來的多汁的肉塊,覺得是解饞又保暖。 中國燒烤源遠流長,萬物皆可烤,烤肉是最原始的烹飪方式之一。對烤肉的衷愛可以說是絕大多數人的本能。
  • 烤肉醃製配方!讓你夏天在家吃烤串!朋友看後說的話讓我感到驚訝
    烤肉醃製配方!讓你夏天在家吃烤串!朋友看後說的話讓我感到驚訝一提到烤肉,想必大家經常會在夏天選擇吃。而且是喜歡在買點,下班之後,跑到夜市上面吃上,幾串烤肉。那簡直是爽的不要不要的!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我每天都出去吃烤肉的話,也是不可行的,對於我們這些,工資比較少的,又存不了錢的人來說。不過剛好今天小編分享給大家一個烤肉的醃製配方,我們在家自己可以選擇,自己喜歡吃的肉類進行醃製,然後晚上回來的時候就可以吃上烤肉了。是不是很經濟,有實惠呢?你們在家自己會做烤肉嗎?你們知道做烤肉,需要怎麼醃製,想要烤的肉呢?
  • 烤肉在家也能做,只需要一口平底鍋,烤出來比外面烤肉攤的還好吃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分享一下在家就能做好的烤肉的做法,來看看吧。當然,如果喜歡的話,用蜂蜜代替醃肉料也行,用蜂蜜醃好的肉,烤出來特別香還帶有一股焦甜味。3、五花肉醃好後,開火起鍋,鍋熱後用刷子往鍋內刷上一層食用油,等油燒熱後,將火調成中小火,用筷子將醃好的肉片加入鍋內,慢慢煎炸,煎的時候注意要勤翻面,等五花肉煎出油並且兩面金黃後,將肉片盛出,要吃的時候將烤肉片夾在生菜葉子中包著吃。
  • 明代烤肉支子,獨家烤肉絕技,老北京名流就愛這一口
    宛家的烤肉支子為人矚目。支子是越老越好,老支子表面為油脂滋潤,烤時不粘,沒有金屬味。據說烤肉宛的支子,靠南牆的一盤「有百十來年」,靠北牆的是明代舊物。唐魯孫在《唐魯孫談吃》一書中稱:「北邊的支子,說是明朝萬曆年間流傳下來的,宛氏兄弟在未發跡前,推車子沿街賣烤肉,就是用的這個支子」。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人曾出高價買這兩盤支子,宛家始終不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烤肉宛後廚。
  • 你有沒有吃炙子烤肉?傳說中的美食,真是香到直流口水!
    你有沒有吃炙子烤肉?傳說中的美食,真是香到直流口水!好吃的美食總是能夠帶來令人享受的快感,這樣是那麼多人喜歡吃美食的原因。小吳喜歡吃的美食有很多,特別是在中國,甚至是可以用走到哪吃到哪來形容。中國的美食遍布全國,都擁有自己的特色。
  • 想吃正宗烤肉,還得是老北京炙子烤肉,這家店的味道絕了
    前幾天朋友給我推薦了一家,北京胡同傳統炙子烤肉, 位於新華街文興路口往北300米路西。 因為朋友告我說他經常來, 所以還是比較放心的。 十二點點多來這裡, 基本已經坐滿了, 沒想到竟然是如此的火爆。 首先說下他家的蘸料。
  • 哈爾濱這家沒有招牌的小店,賣的是北京炙子烤肉,葷菜統統15.9元
    據說炙子烤肉是北京老爺們最後的烏託邦,他們把一切悲歡離合都給了胡同裡的炙子烤肉,滋滋作響的烤盤上,是他們的青春和逝去的美好年華。作為北京傳統的烤肉方式,炙子烤肉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它是用鑄鐵打造的一個圓形烤爐,而烤盤則是條鐵打造,非常重,很有煙火氣息。
  • 想吃到最地道的老北京味兒?這裡必去!
    但這依舊不能阻擋我們吃的腳步,「冬天火鍋,夏天烤肉」,絕對是吃貨們的最高宗旨。這次我們跟隨百家號#百城百味#體驗團和北京市餐飲協會一起來到了位於大望路的炙子革命老北京烤肉,探尋烙在心裡的北京味兒。既然是烤肉,那重點當然就是肉了。
  • 烤肉吃膩怎麼辦,來一口烤菜,絕對解膩,這兩個是必烤的
    但是烤肉吃膩怎麼辦,不過今天要跟大家說的不是烤肉,而是各種烤蔬菜和蘑菇菌類的烤法,來一口烤菜,絕對解膩,相信大家肯定也愛吃烤蔬菜和蘑菇菌類吧!下面這兩個是必烤的。隨著燒烤的流行,烤蔬菜也跟著流行起來,很多美食專家都在研究著各種不同的中華美食,讓更多人吃出健康,吃出新感覺,這不最近最流行的烤香菇,越來越受到吃貨們的青睞,吃烤肉一定要配點烤蔬菜,而烤蔬菜中必備的烤香菇成了第一道首選蔬菜。為什麼烤香菇越來越受歡迎呢,其實主要是因為香菇烤出來的味道更鮮嫩多汁,味美營養,做法還簡單,懶人們都愛吃,黑黑。
  • 世界上最「沒有面子」的火山:被用來烤肉,3分鐘就可以烤熟
    世界上最「沒有面子」的火山:被用來烤肉,3分鐘就可以烤熟說起火山,你腦海裡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能夠帶來災難的火災,火山在我們心目中也很是非常可怕的自然景觀。在人類歷史上就發生了幾百次的火災,造成了很嚴重的災難。
  • 點讚100w+,火遍全網的「胡同裡烤肉」終於來了!排斷腿都要吃!
    火遍全網的的胡同裡烤肉抖音新晉網紅烤肉店,話題熱度6000w,主打老北京炙子烤肉,牛羊肉都是內蒙古,巴爾虎右旗專供的, 烤肉過程 店員全程貼心服務 ,|隨便一搜,早已火到不行。每個店都超級火爆,天天都是人人人人人,人山人海,可見他家在吃貨心中的位置有多高!
  • 烤肉串很好吃,在家就能烤,刷上蜂蜜更加美味
    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吃烤串,外面的燒烤店也特別多,遠遠的都能聞到烤肉香味。周末的時候可以約上幾個朋友,找一個燒烤攤子,烤上自己喜歡的串,吃得不要太開心,這也是很好的放鬆方式。其實現在外面的肉串價格也不便宜,畢竟豬肉的價格高,其實還能自己在家裡烤肉。
  • 佛山「南海·宏威路」烤肉套餐!烤肥牛、烤五花……一入烤肉深似海
    大份量優質烤肉吃到扶牆走!各式烤肉這都有· 選用新鮮好肉,再加上老闆的獨門秘料醃製入味,肉肉們隨時做好「被烤」的準備!菜品豐富,多到要疊起來擺!燒紅的炭火往爐裡一放,烤肉可以開始啦!放上一片片的肉,等待高溫將油脂逼出來。適當翻一翻,當肉片烤至金黃,外表稍微有點焦脆的時候味道最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