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孩子講禮貌,收穫的不僅僅是禮貌

2020-09-03 米哥育兒



[情景再現]

劉暢是一位品學兼優的學生,他的父母是這樣教育他的:

在早期教育中,他們除了開發他的智力外,也同步進行著文明行為的訓練,培養孩子彬彬有禮的習慣。比如,飯桌上,孩子不小心把飯粒掉在地上。父母會握住他的小手,一邊輕輕拍打其手心,一邊提醒他不能再掉了。飯後,孩子要保姆替他取水,父母提醒孩子,不該隨意讓別人幫自己做事,若是非麻煩別人不可,一定要說「請」「對不起」「麻煩您」「謝謝」等禮貌用語。凡是見過劉物的人都說他氣質好、彬彬有禮、落落大方,這也是從小到大建步養成的。州暢的父持從對物學會說話,能夠聽懂一些簡

單的提示和要求時起,就有意識地在各種場合下告訴他應該怎樣化比如,且具離開家時,要和家裡人說「再見」,到了幼兒園要問「阿姨好「小朋友好」,等等。劉暢是坐醫院通勤車長大的,在通勤車上,醫護人員還教他學會分輩分,當他準確地稱呼「爺谷」「叔叔』「阿姨」時,那稚聲稚氣的樣子著實惹人喜愛。


[情景分析]


劉暢父母的這些教育,許多父母都做了。為什 麼有的效果差此呢?原因有兩個:一是不能一以貫之地堅持下去;二是父母對孩子要求是一回事,自己卻未能以身示教,使孩子感到迷茫,不知如何具好。因而,父母要利用一切機會培養孩子講禮貌的習慣,持之以恆,反覆訓練。


[好家長必讀]


培養孩子彬彬有禮的習慣,要從一點一滴做起。父母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強化孩子的自尊意識

文明禮貌的習慣看起來是一種外在行為表現,實際上它與人的修養,特別是與人是否具有自尊與尊重他人的意識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自尊就是自己尊重自己, 不容受到侮辱和歧視,維護自己的人格和尊嚴,爭取獲得好的社會評價。正常 人都有自尊心,欲自尊須先尊重他人,遵守社會秩序,注意文明禮貌。很難想像,一個失去了自尊心的人會具有什麼文明禮貌習慣。文明禮貌的習慣實際上是人滿足自尊心的一種重要手段,所以要強化孩子的自尊意識。


(2 )對孩子的表現作出評價對孩子的行為作出評價通常是刺激孩子學習的最佳催化劑。

客人

在時,父母對於孩子良好的表現可以表揚、可以對孩子的表現作出評價,肯定做得好的地方,指出不足以及今後需要注意的地方。這裡需要指出的是,孩子在接待客人中出現了失誤,如打碎了茶杯、弄髒了飯桌,父母幹萬不要立刻批評,要保護孩子的積極性,對待孩子的過失要重動機輕結果,要原諒孩由於缺乏經驗而出現的過失。孩子禮貌待人的行為規範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平時不斷教育、訓練和強化。年輕的父母要經常為孩子提供「教育情境」,讓孩子不斷練習,鞏固孩子熱情情、禮貌待人的行為,這對孩子思想品德、學識能力、行為習慣的培美卻都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3)培養孩子養成對人對事最起碼的禮儀。

坐要有坐樣,站要有站樣,這也是一禮貌。說話要和氣要輕聲。有的父母說話大聲嚷嚷, 孩子則會學著父母的樣子。因此,父種文明母要告訴孩子,只是在給大家說話的時候要稍大聲些,讓大家聽得見,平時說話要輕聲。古語說: 「己正而後能正人。 」父母若要孩子禮貌待人,首先自己要作表率,因為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最直接、最深刻。父母的身教是對孩子最生動、最實際的教育。父母應充分利用家裡來客的有利時機提醒孩子,給孩子示範,使孩子在親身體驗和實踐中理解文明禮貌和熱情的含義,並通過父母的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使孩子在耳濡目染的環境中,逐步形成禮貌待人的品德。


相關焦點

  • 將禮貌教育融於孩子的生活,教孩子懂禮貌,講禮貌的孩子更受歡迎
    現如今很多家庭的孩子被寵著慣著,以至於養成以自我為中心、囂張跋扈的性格,不考慮別人的感受。更別提什麼文明用語,禮貌行為了。在教育孩子的這條道路上,家長可以說是任重而道遠。對孩子的禮貌教育是一項長久而細緻的工程。禮貌是人與人交往中的一些行為規範,由語言和動作表現出來。每個家長都想要一個懂禮貌的好孩子!怎樣才能幫孩子變得懂禮貌呢?
  • 這些招數教會孩子有禮貌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教會孩子禮節就像教導孩子每天刷牙一樣重要,禮節專家Elise McVeigh認為任何孩子都可以有效掌握禮貌行為的藝術,只要用對方法就可以達到效果。讓其他人一起參與有時孩子可能會願意聽其他人的建議,因此建議可以尋求朋友、家人和老師的協助,向他們說明你為什麼要執行這些守則,並請求他們一起配合訓練孩子的禮貌。例如,孩子在奶奶家的沙發上跳來跳去,請奶奶利用機會教育孩子這個行為是不當的。
  • 孩子沒有禮貌,逐漸就會被社會孤立,我們該怎樣教會孩子禮貌?
    所以,我們一定要從小培養孩子懂得禮貌,給孩子樹立起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家長一定要有耐心,正確的引導能使其受益良多。比如:在路上看到長輩不知道打招呼,或是長輩對其打招呼不給予回應,這都會讓人感到心煩,內心聯想到父母不會教育孩子。這時,當我們帶孩子一起外出時,一定要給孩子做一個榜樣,及時與人打招呼並督促孩子打招呼,讓孩子知道這是一種最基本的禮貌,從中對其引導。
  • 「中國式禮貌」對孩子有益無害,孩子抗拒的原因,父母心裡要有數
    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總會帶著他們出去閒逛,若是遇到了熟人,難免會讓孩子與對方打招呼,可是有的孩子卻不願意這樣做,對於打招呼這種基本的禮貌行為也很排斥,家長講再多次也沒用。這時候如果家長強行讓孩子遵守「中國式禮貌」,反而會給孩子的心理健康帶來一些不可預知的傷害。為什麼孩子抗拒中國式禮貌?
  • 一本帶領孩子面對禮貌的心靈成長主題繪本故事《不禮貌的婆婆》
    禮貌有很多種,對於長輩最好的禮貌是愛,是付出,而不是因為他們覺得難堪。——策劃人、閱讀推廣人 馬桂林真正的禮貌是:當身邊有不禮貌的人,有不禮貌的事件發生,我們自己仍然能夠禮貌地對待這一切的發生。不禮貌的婆婆最後會被大家喜歡嗎?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繪本故事《不禮貌的婆婆》吧!作者簡介:荷莉,本名許慧貞,童書作家,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畢業後開始從事寫作,陸續出版童書。
  • 孩子沒有禮貌怎麼辦?
    小孩子的教育是很關鍵的,特別是綜合素質的教育,不能有半點疏忽,小孩子不僅要學習好,體育好,還要做到講文明,懂禮貌,這樣才能在未來的成長道路上一帆風順,可是,有些家長,特別是老人,不太注重孩子禮貌方面的培養,導致孩子沒有禮貌。如何培養孩子的文明禮貌呢?孩子沒禮貌怎麼辦?
  • 不再是別人家的孩子,你家孩子也是有禮貌的!
    不過家裡有孩子爸媽對孩子沒有禮貌這個問題也是憂愁不已,孩子不尊重自己也就算了,在外人面前不講禮貌真是丟盡了爸媽的臉,爸媽對此也是表示無奈。爸媽看著別人家的孩子各方面都彬彬有禮,正是古語中「公子如玉世無雙」的人物再現呀!羨煞其他父母,別再羨慕了,從今天開始,你的孩子,一樣是一個有禮貌的人。今天就給爸媽們來一打專家妙招,輕鬆搞定教會孩子講禮貌的問題。
  • 孩子懂禮貌,不是用來爭光的工具,太多孩子被「中國式禮貌」套牢
    我國作為禮儀之邦,人們普遍將「禮貌」歸為好品質的一種。在學生時代,我們就會經常被老師灌輸「講禮貌,懂禮儀」的思想。不過現在的教育問題基本上都是家長操心,「懂禮貌」這一項也主要由家人來教導。有一次同學聚會,一位朋友帶著6歲的女兒。吃飯過程中,這位媽媽要求女兒端著飲料繞桌子一圈挨個敬大人。最初小姑娘害羞不願意,然後她就用「小孩子必須有禮貌」的話逼孩子。
  • 孩子為什麼不懂禮貌?學會這3個辦法,讓孩子變得有禮貌
    文/穎兒媽說育兒禮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變得懂禮貌,不過現如今有一些孩子的確是沒有禮貌的。劉先生如今就因為這件事情感到困擾,因為自己的孩子從來都不懂禮貌。其實這都是有原因的,而往往孩子不懂得禮貌,就是因為以下這兩個原因。孩子為什麼不懂禮貌?1. 家長管教不嚴孩子之所以不懂得禮貌,有一大部分的原因是因為家長管教不嚴。現如今孩子都是被嬌生慣養出來的,很多父母也從來沒有想過該讓孩子懂禮貌。
  • 教你如何培養一個有禮貌的孩子
    1-2歲寶寶禮貌教育策略調教策略1:微笑也是一種禮貌禮貌教育越早越好,微笑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在寶寶還不能用一句完整的話表達自己的意思時,爸爸媽媽最好經常逗寶寶「笑一笑」,鼓勵他多在家人面前、在熟人面前笑,讓寶寶知道微笑是向人表示友好的一種方式、喜歡笑。
  • 別再逼孩子打招呼了,家長這樣教讓孩子變得懂禮貌
    孩子不愛打招呼怎麼辦?每個家長都想要一個懂事、有禮貌的好孩子,但事實上,並不是每個家長都能如願,經常有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特別沒有禮貌,不僅不愛打招呼,甚至見到別人還往大人身後躲,這讓許多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如何讓孩子變得有禮貌呢?昨天出門買東西,碰巧遇見鄰居帶著孩子在公園遛彎,和鄰居打了個招呼。鄰居趕緊把孩子推出來向我問好。「快喊阿姨,快叫呀!」
  • 睿智燈塔-孩子不愛打招呼怎麼辦,如何讓孩子變得有禮貌
    孩子不愛打招呼怎麼辦?每個家長都想要一個懂事、有禮貌的好孩子,但事實上,並不是每個家長都能如願,經常有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特別沒有禮貌,不僅不愛打招呼,甚至見到別人還往大人身後躲,這讓許多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如何讓孩子變得有禮貌呢?昨天出門買東西,碰巧遇見鄰居帶著孩子在公園遛彎,和鄰居打了個招呼。
  • 父母逼迫孩子的這幾種「禮貌」行為,可能讓孩子變得自卑,別不信
    ,父母從小,可能都會教孩子講禮貌,當孩子因為禮貌,被誇獎時,不僅父母臉上有光,孩子也會更加自信。但並不是任何情況下都要禮貌謙讓的,父母一味地讓孩子禮貌謙讓,可能讓孩子變得被動,受欺負,甚至是自卑怯懦。你知道麼?
  • 小學一年級語文期中重點、難點過關測試,教會孩子禮貌用語!
    禮貌用語,是指在語言交流中使用具有尊重與友好的詞語。禮貌用語是尊重他人的具體表現,是友好關係的敲門磚。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禮貌用語就屬於良言之列。禮貌用語在公關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 這5種中國式禮貌讓家長有了面子,卻傷害了孩子
    不過,教孩子禮貌是好事,強迫式的禮貌,卻可能會給孩子造成傷害。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 4大最傷孩子的「中國式禮貌」,以及如何正確的引導孩子講禮貌。古人有言:「兄友弟恭」,教會大孩子謙讓的同時,也要教會小孩子尊重。
  • 如何做好孩子的禮貌教育?讀完這本書讓孩子更受歡迎
    有些家長在孩子牙牙學語時就開始教他一些簡單的禮貌用語,比如「謝謝」、「對不起」、「請」、「再見」、「您好」等等,並且有意識地教給孩子一些交往的技能,告訴孩子只有懂得禮貌的人,別人才願意和他一起玩耍。通過這種方式,不但可以增進親子關係,還能幫助孩子成為受同伴歡迎的人。
  • 父母都把孩子變得更有禮貌,那怎麼樣才算有禮貌,要滿足6個條件
    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尤為重要,而教育孩子最大的成功,絕對不僅僅是讓孩子有個好成績,而是讓孩子有個好習慣。讓孩子變得從小就文明,有禮貌,是作為家長教育上最大的成功。生活中很多人都把孩子的不禮貌,當成孩子調皮搗蛋的表現,感覺這是孩子的天性,實際上孩子這樣是表明家長缺少管教。那生活中該怎麼教育孩子有禮貌呢?下面幾個小貼士,或許大家教育孩子的方面有啟示作用。
  • 還在堅持讓自己的孩子講「中國式禮貌」?看完告訴父母錯的多離譜
    文/宋媽說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許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講禮貌,懂禮節。於是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開始給孩子灌輸「中國式禮貌」。讓孩子為了講禮貌而講禮貌,即使最終成為「懂禮貌」的別人家的孩子。也不過是滿足了父母自己的虛榮心。
  • 孩子為什麼會沒有禮貌?
    我們今天講述的內容是,孩子為什麼會沒有禮貌。如果有人問你,你喜歡沒有禮貌的孩子嗎?我想大家的回答大多都是否定的,因為沒有人會喜歡一個沒有禮貌,滿口髒話的孩子。現在這個社會沒有禮貌的孩子很多,但是沒有一個人會直接告訴你:你們家的孩子沒有禮貌,應該怎麼做!他們只會在心裡想,下次再也不想見到這個孩子了,一點禮貌都沒有。
  • 靈商引航:好習慣培養:怎樣從小培養孩子遵守規矩和禮貌
    走路要看紅綠燈,學生上課要遵守課堂紀律,生活工作要遵守法律,見到老弱病殘要講禮貌和尊重。這些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安身立命的法則。所以從小培養自己的孩子遵守規則講禮貌是極其重要的。那麼家長不僅要起榜樣的作用還要學會怎麼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