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中的經典:大英博物館的稀世珠寶,每件都沉澱著歷史的印記

2020-12-14 GIC珠寶鑑定師媛媛

珠寶大家都知道除了裝飾外,它還有另外一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收藏了,世界上很多著名的博物館裡都收藏著一些稀世珍寶,例如大英博物館就收藏著幾件這樣的珍寶,今天帶大家一起去看看,有哪幾件稀世珍寶值得大英博物館來收藏的。

這款首飾看起來非常有復古氣息,這是一款由純黃金打造而成的金簪,她的簪杆設計的比較光滑,可以很順利地戴在頭部。簪杆表面的這些圖案點綴得非常豐富多彩,正中間是一個圓形的太陽花圖案,它的設計非常有層次感。圓環的周圍是一個由黃金圖案圍成的花瓣,中間是由珍珠圍繞而成的,看起來非常典雅。中間則點綴了一顆橢圓形的珍珠,這顆珍珠的顆粒比較大,看上去非常突出。在這款圖案的四周設計了一些葉片圖案,它的間隙部分鑲嵌了許多圓形珍珠,結合在一起非常有活力。

這款頭飾設計得非常古典,它的輪廓部分是由金屬打造而成的,看起來十分堅固,這款頭飾的外觀看起來是一個不規則圖案。這款頭飾這所有元素都是由黃鑽搭配而成的,它們的形狀和大小各不相同,點綴在一起活力滿滿。這些黃鑽組合成了好幾個不同形狀的圖案,組合在一起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接下來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一系列套盒首飾,它們的枝條部分都是由黃金打造而成,加上做黑處理的工藝,金屬質粒的外觀看起來非常明亮。這款首飾的造型是葉片形狀,每一個葉片都用鑽石鑲嵌而成。葉片裡面填充的這些寶石非常耀眼,它們的大小基本上相同,組合在一起非常整潔。在枝梢部分則分別點綴了一顆菱形鑽石,這些碩大的鑽石點綴起來,給人一種非常明亮的感覺。這款首飾的枝幹部分設計得很有弧度感,表面設計的這些花朵非常精緻,佩戴起來更是造型滿滿。

接下來要介紹的是一款很精緻的西式首飾盒,這款首飾盒是由黃金打造而成的,它的外觀設計的非常有個性。首飾盒的四周採用金屬鏈條纏繞成了不同的形狀點綴在一起非常有型。首飾盒的外觀設計的是半鏤空的樣式,豎狀條紋連接在一起非常有活力。正中間設計的是一個圓形圖案,圖案裡面有兩個很傳奇的人物,維納斯和丘比特這個設計使得這款首飾盒看起來很有靈魂。

接下來要給大家介紹的這款項鍊非常有設計感,它和我們日常中見到的項鍊有很大的不同。它的鏈條部分是由許多金屬製成的小鏈條連接而成的,佩戴起來十分有型。更有設計感的是這款項鍊的吊墜部分,它是一個由黃金打造而成的菱形圖案。菱形吊墜的中間是半鏤空的樣式,正中間鑲嵌了一顆圓形鑽石,看上去非常閃亮。在這款吊墜的底部設計了一顆梨形珍珠,這顆珍珠的質地非常飽滿,點綴起來非常有氣質。在吊墜的兩邊還分別設計了一個鏈條作為連接。和主鏈條形成了很好的對稱,佩戴在脖間非常有吸引力。

最後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一款黃金腰帶,這款腰帶的構造非常奇特。它是由一系列不規則形狀的金屬條連接而成的,這些圖案的中間是鏤空式的,每隔相同的間距便設計了一個花朵圖案,圖案的裡面鑲嵌了一顆紫色圓形寶石,看起來非常清新。它的正中間設計了一個聖母圖像,它的背景以紫色作為填充,搭配在一起非常有生機,這樣的首飾金碧輝煌的大氣感,非常高貴。

這些珠寶首飾都是有歷史背景和文化的,所以都不是泛泛之輩,珠寶首飾的價值在於材質本身、精湛的工藝、還有珠寶背後的人物故事,這都是珠寶價值的延伸。

珠寶首飾之美在於記錄了時光,走進博物館參觀這些做工精湛的珠寶首飾,感受更多的是一種時間流轉與歲月醞釀下的那種沉醉之感!

本文自於珠寶鑑定師媛媛原創,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大英博物館藏品800萬件,都是稀世珍寶,鎮館五寶全部來自別國
    作為世界公認的最古老公共國家博物館,大英博物館擁有全世界最珍貴文物藏品800餘萬件,而目前對遊客公開展示的藏品只佔全部館藏的1%,其他700多萬件藏品則安靜地沉睡在庫房裡。雖然絕大多數珍貴藏品並沒有展示,但不可否認,大英博物館在人類文化歷史的展示性方面還是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 博物館系列-大英博物館第一期
    先簡單的介紹一下大英博物館的歷史,又名不列顛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羅素廣場。該館成立於1753年,於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博物館收藏了世界各地許多文物和珍品及很多偉大科學家的手稿,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
  • 那些來自大英博物館的禮物
    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從去年開始,居然在中國的網店火爆了。2018年7月1日,大英博物館網上旗艦店正式上線了!它的上線引來了眾多歷史愛好者、藝術愛好者的關注,甚至眾多文藝小青年也都紛至沓來,如果是個實體店,估計早已擠得水洩不通了。打開大英博物館旗艦店首頁,博物館古老莊嚴的建築映入眼帘,立馬給你增添了一份歷史的厚重感,而當你點擊店中產品就又是另一畫風了。
  • 大英博物館裡有塊帶字的石板,上面寫一句話,讓它成為難得的寶貝
    黑石板上整整齊齊的粉筆字跡,是每一個人同學時代的記憶,但在大英博物館中,有一塊比我們上學用的黑色石板,還普通的黑石板,上面寫滿了特殊的字跡,它被館內工作人員稱為是「難得的珍寶」,而它之所以能如此珍貴,只因為三個緣由,究竟是何緣故呢?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
  • 前首相:「如果歸還文物,大英博物館就空了……」
    loot /lut/ :搶劫大英博物館展出的埃爾金大理石雕塑 圖源:衛報大英博物館展出的羅塞塔石碑 圖源:大英博物館根據官方數據,大英博物館的中國文物館藏數量位列西方博物館之首,達到23000件,其中包括河北易縣遼代三彩羅漢像、《女史箴圖》摹本等珍品。這些文物的來源,是中國文物流失史上永遠也抹不去的傷痛。
  • 大英博物館裡的那些中國頂級文物
    印象中的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上下五千年,相信很多人有著相似的觀念 ,但當你走進大英博物館第33號展廳中國文物廳,你會發現我們的先人是在七千年前就開始創造文明,製造藝術品,目前在中國文物廳以年代劃分展品,從公元前5000年至新中國成立,它所展出的中國文物,跨越了整個中華民族歷史長河,展品從商周的青銅器
  • 這一次,大英博物館有哪些好東西沒來
    帕特農神廟雕塑之一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局部描述大英博物館尤以古代收藏品涉獵廣博而著稱。這裡所珍藏的,更像是人類文明的記憶。太多的歷史文化寶藏,有待於人們走進大英博物館所在的倫敦大羅素街上那幢古典建築「朝聖」。它用兩個半世紀收集了人類文明的記憶大英博物館入口處對外開放於1759年的大英博物館,至今走過兩個半世紀。
  • 大英博物館200多年,藏品800萬件,2萬來自中國,美到讓人心痛
    大英博物館從設館到現在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只聞其名未見其身,所以大英博物館800萬件藏品對於一般人來說也沒有什麼具體的概念,直到最近有朋友去英國旅遊回來之後,才得以聽見親見著的驚奇和感嘆。閒暇之餘查閱了關於大英博物館的詳細資料,才讓腦海當中浮現出一幅宏偉壯觀、絢麗奪目的場景。
  • 昌樂縣:走進汽車博物館 探索車輪下的歷史印記
    濰坊世代古典汽車博物館坐落於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朱劉街道,展館建築面積達1萬6千平方米。館內收藏有200餘輛名車,幾乎涵蓋了上個世紀各個年代的經典車型。
  • 為什麼選擇大英博物館的一塊古埃及蛋糕?
    日前,英國古典主義學者瑪麗·比爾德(Mary Beard)被選為大英博物館的受託人之一,她是劍橋大學古典學教授和皇家藝術學院古代文學教授,中國觀眾則通過BBC紀錄片《文明2》了解她「學問可親」的形象。她說自己也是大英博物館等博物館的受益者。
  • 為什麼選擇大英博物館的一塊古埃及麵包?
    日前,英國古典主義學者瑪麗·比爾德(Mary Beard)被選為大英博物館的受託人之一,她是劍橋大學古典學教授和皇家藝術學院古代文學教授,中國觀眾則通過BBC紀錄片《文明2》了解她「學問可親」的形象。她說自己也是大英博物館等博物館的受益者。
  • 大英博物館|從小倉庫到800萬件藏品
    1759年,大英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在此之前,博物館一直都是貴族與精英階層的特權,而大英博物館的宗旨是:所有好學求知的人都可免費進入。 著名的管理員帕尼茲曾說過:「我希望一個窮學生能和這個國家中最富有的人一樣,享有同樣的路徑去滿足他學習上的好奇心,追求真理,參閱同樣的權威著作」。
  • 哪些失落於大英博物館的民族瑰寶...
    說到大英博物館,國人應該都不陌生吧,大英博物館有一個專門的中國館,裡面收藏了眾多曾經從中國掠奪過來的寶貝。每到來到這裡,總會思考什麼時候這些失落已久的中國寶貝才能回到祖國。  中國館位於博物館一層的最北邊,進了大門穿過大廳一直向北走就到了。這裡收藏著許多著名繪畫、塑像、瓷器青銅器之類,我們就挑其中最亮點的幾個講一下。
  • 巧遊大英博物館 中國遊客的參觀建議
    大英博物館入口處   總體規模   大英博物館又名不列顛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羅素廣場,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和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 大英博物館內的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石雕像   中國文物   來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數據表明,中國歷史上流失的文物多達
  • 站在「大英博物館」背後的中國操盤手是誰?
    作為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成立於1753年的大英博物館也是265歲高齡了,館內藏品主要以圖書、歷史文物以及古代藝術品為主,數量可達800多萬件,其中還存有大量的古埃及、古希臘羅馬以及古代中國的文物。目前,它展出的部分僅僅達到了館藏總量的1%。
  • 比APM還要火爆的IPromise輕珠寶在南京開店了!
    人們對於珠寶首飾的追求越來越高,而IPromise輕珠寶也在2019年迅速席捲微博和朋友圈…尤其是大英博物館珠寶首飾系列,被KOL和眾人氣明星寵愛,楊丞琳、王菊、陳妍希、SNH48黃婷婷等用實際行動為IPromise輕珠寶打call。
  • 大英博物館中的中國文物 那是中國歷史文化的輝煌
    英國八日遊之十一 讓世人矚目的大英博物館中的中國文物吳午如前十五張照片為大英博物館進門埃及、希臘文物照片我來英國其重點是衝著大英博物館來的,而重點中的重點尤在於親睹在這裡的舉世聞名的中國文物。因為即使到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你都不可見到如此眾多,如此豐富,如此令人震撼的中國古代文物。
  • 大英博物館:行走於百科全書的多重迷宮中
    大英博物館中國館館長霍吉淑與牛津大學中國藝術史專家柯律格所編輯的策展圖冊裡,這個天球儀奇妙地與明朝宦官和宮廷國際化的歷史敘述結合在一起:從宣德皇帝開始,年輕的太監接受到良好的教育,至1450年左右,出現了一批精通歷史和古典學的太監精英,他們不僅成為太子和公主的教師,而且逐漸代替了女性成為宮廷樂師。
  • 那個館藏了無數中國國寶的大英博物館
    昨天在咖啡廳看書,無意「偷聽」到兩個在美國留學的女生的對話,一個女生就說,一個美國人跟她說,你們中國的歷史實在太短了,還不到100年。嗯,美國人又可以自high一把了,他們的歷史400才多年。美國人的數學不好,好像也不是一天的事情了,大部分美國人其實只關心自家門前雪,世界怎樣,跟他們關係也不大,所以他們的「孤陋寡聞」都容易理解。
  • 世界上藏品最豐富的倫敦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卻是來自中國和埃及
    倫敦也可稱作博物館之都,街頭巷尾林立著非常多博物館,來到倫敦的第一件事,就是選擇一家博物館去感受古老城市的文化魅力。而且倫敦很多博物館都免費,在物價高昂的英國,這實在是個性價比極高的旅行體驗,今天就來說一說英國最有名的大英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