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類文章是一種具有概括性、指導性的文體。一篇好的綜述類文章,具有導向意義,能讓讀者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取相關領域的大量信息、開闊視野,有助於提高專業學科理論、指導科研實踐,往往對所討論的專題或學科的進一步發展起到引導作用。然而,綜述類文章在實際上的錄用率相對比較低,這主要是因為大部分綜述類文章的水平低下,達不到科技期刊的刊發要求。以下是賽恩斯編譯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對綜述類文章中存在的問題及撰寫注意事項所做的總結,期望對作者的寫作有所幫助。
一、綜述類文章存在的問題
1.選題不當。過大的題目由一名碩士或博士研究生來撰寫,顯然缺乏駕馭能力;而題目過小則文章的被關注度不高,不易被刊物錄用。
2.摘要撰寫及關鍵詞選取未能全面反映文章內容。有許多文章把「進展」、「研究」等作為關鍵詞,沒有針對性。
3.內容缺乏前瞻性。綜述內容要對某學術領域具有前瞻性,但多數文章只是對已有文獻的機械羅列或對外文文章的直接翻譯,缺乏歸納、分析和提煉,沒有顯示作者對該領域的新的觀點或者該領域的發展趨勢及熱點。還有一些作者認為綜述的目的是表明其對相關研究領域的了解程度,因而不是緊扣選題展開論述,而是將相關研究的基本知識進行詳細介紹,變成了洋洋萬言的科普讀物。
4.結語空洞。這表現為客套話過多,無實質性認識及建議。
5.參考文獻過多或過少。有的文章近五年內文獻比例過低,有的則引用二次文獻過多。
二、撰寫綜述類文章的注意事項
1.選題得當,內容切題。撰寫前應進行充分的文獻調研,找到相關領域的前沿與熱點問題,使文章選題符合研究熱點,內容與題目緊密契合。
2.各級標題應順序合理,邏輯性強,展示一些資料後可作必要的評述和推理判斷,以期引起讀者注意。但不宜通篇使用「***的實驗表明……」,將綜述變成「論點展示板」。
3.文字簡潔準確,所引用的外文資料翻譯要確保正確、通順,避免直白生硬,變成「中國式外語」或「外國式中文」。
4.對引用的資料要篩選,避免面面俱到而顯得沒有重點,最忌把文獻綜述變成資料的雜亂堆砌。論述觀點時,作者可以有一定的傾向性,但與作者不同的觀點也應簡要說明。
5.認真核對引用資料,確保引用的觀點、引文作者及數據等著錄無誤。
6.文後列出的文獻應是作者親自閱讀過的、主要的、有代表性的資料,這是反映作者的科學態度和研究工作的準確性及廣泛程度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