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是吼大的!吼出來的負面影響,家長要重視

2020-08-27 萌寶寶育兒樹

很多新晉寶媽寶爸都會有著同樣的疑問,平時脾氣好好的,怎麼一在教育孩子方面自己的嗓門就不受控制了呢?其實,人都是有情緒的,原本工作生活的壓力就把自己壓的透不過氣,家裡再添上一個淘氣包,這脾氣上來控制不住也是值得理解的。

身邊的一位朋友,在有寶寶之前,是再溫婉不過了,但在有了孩子之後,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她的脾氣也越來越大,到後面甚至成了,教育孩子全靠吼。哪怕是孩子犯了很小很小的錯誤,她也要靠嗓門解決問題。

朋友的理由也很獨特,說自己生的是男孩,到了該淘氣的年紀真是說什麼都聽不進去,後來發現,吼一吼還挺管用的,於是「吼氏教育」就成了習慣。

她也沒想過要改,畢竟現階段還比較管用。其實,這種方式眼看著是有用,殊不知,一次次的吼叫式教育,給孩子造成了多大的負面影響。

一、學研究表示:

哈佛大學曾經做過這樣一次研究,同年齡段的孩子中選取兩個不同教育方式的代表,在家長的吼罵中成長的孩子的智商水平會比同齡孩子低,語言表達能力也更差。由此可見,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吼叫式教育對孩子具體的影響體現在哪幾方面呢?

1、自卑、敏感和叛逆

大人都會犯錯,更何況初來世界,對一切事物都好奇的孩子。沒有不犯錯孩子,只有教育方式錯的家長。孩子的成長就是要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體現的,這個時候非但不給孩子安慰鼓勵和信心,還要火上澆油數落一頓,放在大人身上,這種滋味也不好受吧?所以與其動用自己的嗓門,不如鼓勵孩子直面問題,知道了問題所在,孩子自然不會再犯。

吼叫式教育不僅沒有效果,甚至還會讓孩子變得更加自卑和敏感,知道自己一犯錯就會挨罵,還不知道自己錯在哪,導致孩子什麼事都不敢做,慢慢的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叛逆期的孩子甚至還會出現嚴重的叛逆行為,有了反抗意識。

2、疏遠父母,並且產生牴觸情緒

試問各位家長,當你們犯了錯誤,別人二話不說上來就開始批評責罵,不容你解釋一句,你會有什麼心理?很簡單的道理,換位思考一下大家就都懂了。

不由分說的批評教育,孩子會覺得,身為父母的你們根本不了解他們,慢慢的就開始封閉自己,產生牴觸心理,長此以往,父母和孩子之間就有了隔閡,等到那個時候再想了解孩子的想法可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了。

3、影響孩子的腦部發育

眾所周知,童年是孩子腦部發育的關鍵時期,也是對很多事物認知的重要時刻。家庭教育在這方面就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孩子要比成年人的承受能力小的多,外界所帶來的壓力和情緒對他們的影響至關重要。

在這個階段,吼叫式教育給孩子帶來的壓迫感,會限制孩子的腦部發育,甚至導致智力低於平均水平,語言表達能力也低於同年齡段的孩子。

4、不敢於表達自己的內心情緒

如今很多家長都是秉承著「我是為了你好」的觀念,看似不讓孩子以後吃虧,實際上就是一種愛的捆綁,對家長話言聽計從的就是好孩子,反之就是不懂事。

甚至在家長批評式教育時也不容孩子有任何辯解,讓孩子壓抑自己的情緒和語言表達能力,慢慢的孩子就會變得寡言,甚至拒絕交流溝通,變得內向,與人交流也唯唯諾諾不大方。

5、家長的脾氣影響孩子的成長

這一點相信大家深有體會,家長如果性格暴躁,孩子長時間處於這樣一個低氣壓家庭,自己的脾氣秉性也會變得跟父母越來越像,甚至更加暴躁。

相反,如果家長溫婉和藹,孩子也會同樣如此。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在斥責孩子的同時,家長們一定要先審視自己,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要控制不住的發脾氣了該怎麼做呢?

1、離開現場,保持冷靜

當各位家長突然發現局面變得自己控制不住情緒的時候,不妨先離開現場,讓雙方保持冷靜,以便之後能夠更好的溝通。如果繼續呆在現場甚至爆發脾氣,不僅不能夠很好的解決問題,甚至會讓矛盾更深。

2、冷靜之後溝通

人在發脾氣的時候都是不理智的,甚至會說出傷害人的話和錯誤的決定,這個時候做出的事往往是很傷人的,即便事後發覺,後悔也來不及。

所以怒火中的教育是完全不可取的,各位家長不妨冷靜之後再做教育,孩子經過反思也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事半功倍。

3、換位思考

最簡單的道理卻最容易被遺忘。家長很少意識到自己的壞情緒有時不僅僅是孩子犯錯帶來的,它的爆發源自於工作的壓力和生活的瑣碎,導火索是孩子的小錯誤。

這個時候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孩子,自己的錯誤並不大,父母對你發了這麼大的火,你會不會委屈?發火的父母在你心中又會留下一個什麼樣的印?這樣一想,是不是也意識到了自己教育方面的問題。

時代在發展,教育理念也要不斷更新。如果你還停留老一輩的傳統觀念裡,那就大錯特錯了。我們的教育是為了讓孩子更好的融入未來社會。

長期的吼罵式教育看似解了「燃眉之急」,孩子聽話了,但這樣不但不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好處,反而會釀成更大的錯誤。教育來源於愛,千萬別辜負了這份愛。希望各位家長能夠找到更加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也希望每位小天使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

相關焦點

  • 總是吼完孩子就後悔,避免「死循環」,家長要學會「情緒覺察」
    不知道其他的家長會不會有和我姐姐一樣的情況,其實我的姐姐她現在已經陷入了這樣一個"死循環":吼孩子—哄孩子—自責—吼孩子。這樣對孩子的成長來說也是非常的不利的,家長需要引起重視;為了避免"死循環",家長要學會"情緒覺察"。
  • 經常被媽媽大吼的孩子,和從沒被媽媽吼過的孩子,10年後差距明顯
    把孩子養育成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僅要關注孩子的吃喝拉撒,更要關注孩子的教育問題,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越來越優秀,但是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經常做錯事,進入叛逆期之後,會特別不聽話,很多寶媽會吼孩子。
  • 「常被吼」和「從沒被吼」的孩子,長大後的差距,真不是一星半點
    我們為什麼會吼孩子?我常常這樣問自己,可能是因為望子成龍心切,或者是希望孩子學習更好、成長少走彎路,再或者只是因為在工作和生活中遭遇了不順心。總是有很多原因,但往往我們卻忽視了對孩子的負面影響,直到我看了一本書我才開始反思,是由美國心臟協會創始人蘿拉·馬卡姆博士所寫。
  • 經常吼孩子,會給孩子帶來什麼負面影響,能補救嗎?
    當你新買的化妝品被孩子搞的滿地都是的時候;放你剛打掃好的地面被搞得五顏六色的時候;當你重要的文件被疊成紙飛機的時候……相信火冒三丈是正常的,孩子的淘氣,會給你帶來更多的煩惱和更多的工作量其實每個孩子都會有這樣一個時間段,而他們也因此受到挨罵和懲罰,但是經常性的吼孩子,卻引起孩子的反感。你的方法到底對不對,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嗎?1.給孩子帶來恐懼感經常吼孩子,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對某種行為或事物產生害怕,不敢再去碰那些東西。怕引來家長的責罰。
  • 「吼」出來的懦弱,「慣」出來的驕縱
    大部分孩子小時候都會因為懵懂而惹禍,或者特別淘氣,有的孩子還有自己的小脾氣,家長一開始或許嘗試過好好說話,但當發現這樣做效果並不好後,就容易開始用重語氣來警告孩子,認為「吼」才可以震懾住孩子,讓他記得自己的過錯。但是親貝網小編認為,「吼」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反而給孩子帶來很多負面影響!
  • 那些被父母吼大的孩子,長大後變成了什麼樣?父母要重視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調皮或不聽話往往會點燃父母的怒火,大多數家長會用吼的方式代替細聲軟語的教育,因為吼孩子能讓孩子立馬停住。慢慢地,「吼」就成了家長們教育孩子的工具,但家長們在吼孩子的同時也在給孩子悄悄種下一顆「惡果」,影響孩子性格,家長該反思了!
  • 經常被吼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呢?
    孩子的話就像針一樣扎進了朋友的心裡,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肯定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如果一味的用吼來解決問題,肯定會傷害到孩子的。而且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家長不應該用吼來解決問題。2.吼造成的傷害吼孩子雖然就是一句兩句的事情,但是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犯了很大的錯誤,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甚至還會影響親子關係。更嚴重的不是表面的問題,而是孩子心理上的創傷。
  • 經常吼孩子的傷害有多大?學會「五步法」,教你不吼不罵管教孩子
    要說現在會讓家長們頭疼的事情,熊孩子可以排第一位了吧。小孩子心智尚未發育成熟,和已經有了成熟三觀體系的大人們很容易就仿佛不在一個世界裡。遇到不聽話的熊孩子該怎麼辦呢?那些還在採用「河東獅吼」的家長們快快看過來,在吼孩子的衝動變為現實之前,請大大地打上一個「No」!
  • 好孩子不是吼出來的,高情商家長的做法,連心理學家都贊同
    不少家長面對孩子不是大吼大叫就是動用「武力」,試想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會是好的嗎?其實高情商的家長不會對孩子大吼大叫,他們的教育方式連心理學家都表示贊同。一、說孩子聽得懂的話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傑就曾提出過:兒童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他們的認知也僅僅局限於他們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一切。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教育對孩子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孩子,總會有調皮搗蛋、不聽話的時候,這是孩子的天性。
  • 為什麼孩子被父母吼了,還哭著要「抱抱」,知道原因就別吼孩子了
    或許是因為孩子沒好好吃飯,或許是孩子只顧著看電視不去寫作業,或許孩子只是沒給父母拿拖鞋……父母一時間又急又氣,就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一方面是想制止孩子的壞行為,另一方面也是在發洩自己的情緒,因為他們心裡覺得自己比孩子大得多,孩子不能反抗,而且小孩子大都不記仇,過後哄兩下就忘記了。
  • 吼孩子會影響孩子的智力,這樣做比吼100次都有效!
    每次輔導作業後都會這樣想,明天我一定耐心輔導孩子作業,不吼不罵,可是……這樣的場景熟悉嗎?很多家長都有吼孩子的經歷。許多人認為,吼兩句嘛很正常嘛,誰小時候沒有被家長和老師吼過呢,日子不是照樣過嗎?但是如果有人告訴你,常被父母吼、被父母罵的孩子的大腦會真的受傷害,而且他們的語言能力和記憶會受到影響,你還會再吼孩子嗎?
  • 孩子被吼後越來越沉默了,知道真相後,還會吼孩子嗎?
    父母給孩子的印象大部分是非常友善的,突然對孩子大吼責罵,往往會讓孩子感到恐懼,孩子面對父母巨大反差,會感覺自己受到委屈,認為父母已經不愛自己了,這時候會非常傷心,表現沉默或者大哭。,很多家長沒有注意到孩子內心卻遭受到巨大傷害,父母一定要及時進行觀察,並找到合理的方法進行補救,防止對孩子表達能力,和心理帶來巨大傷害。
  • 感覺統合006|吼孩子=毀孩子!感統失調就是這麼被家長吼出來的
    當孩子拖拉時、當孩子把家裡弄得一團糟時、當孩子磨蹭半天卻寫了錯誤答案時、當父母累了、著急,孩子卻不聽父母話時......吼一吼,孩子聽話了,父母心中的火氣也宣洩出來了.....有國內教育機構曾經做過一份調研:在調研了59861份家長問卷、1058296份學生問卷、同時交叉分析了4000萬用戶數據後,得出的結果顯示:在我國的家長中,89%~93%的父母都曾經對孩子出現過不同程度的吼叫。
  • 經常大聲吼孩子?你正在傷害孩子的未來,家長要反思
    現代人的生活壓力愈來愈大,在育兒問題上也會遇到不少的挑戰,調皮搗蛋的孩子讓很多家長頭疼不已。很多人都明白棍棒式教育並不好,可是有時候心平氣和跟孩子講道理,他根本就聽不進去,對他大聲吼叫就會馬上得到回應,有時候孩子還覺得很委屈,作為家長真的不知道怎麼辦,吼完孩子後又覺得孩子很可憐,這種心理很矛盾。經常大聲吼孩子? 你正在傷害孩子的未來, 家長要反思。
  • 被吼大的孩子和沒被吼過的孩子有什麼區別?長大後,差距不是一點
    孩子溫順聽話時,皆大歡喜;可當孩子犯錯或是未達到父母要求時,有的父母忍無可忍,就會對孩子大吼大叫。吼過後效果如何呢?孩子會變成父母所期望的那樣嗎?真實的情況是完全相反,父母再不控制自己,停止吼叫,將後悔一生。一、大吼大叫對孩子成長有哪些影響? 1、孩子會更膽小和懦弱,可能會得自閉症。
  • 長期吼孩子,給孩子帶來的影響,遠比我們想像的更嚴重
    經常吼孩子怎麼辦?很多父母說,自從當了媽媽後,自己就成了一個火藥桶,面對孩子的各種問題,總是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甚至大吼大叫。這讓許多家長常常感到很無奈,那麼,如何正確教育孩子呢?其實,對於家長來說,對孩子大吼大叫只是一兩句話。但對孩子而言,會給他們帶來更多的恐懼和焦慮,也在心理上留下一些陰影。
  • 經常被吼和從不被吼的孩子,長大後差異明顯,值得每個家長深思
    自從有了小孩之後,很多家長發現自己的脾氣越來越大了,一時半會也搞不清楚自己為什麼會這樣。可能是在帶娃的過程中,孩子經常犯錯惹怒自己,讓自己不耐煩。又或者是自己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孩子的表現常常達不到自己的預期效果,便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久而久之自己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了大脾氣,對孩子愛大吼大叫嚇唬孩子。
  • 孩子被吼後,是頂嘴還是沉默?暗示了長大的性格,影響孩子一生
    給你說不要動不要動,非要動!你看!不僅沒有幫到忙,反而還添亂!"曉琳在對女兒進行訓斥後,女兒頭越來越低,漸漸的發出了哭泣聲音,最後忍不住嚎啕大哭出來。而看著哇哇大哭的女兒,曉琳也是發自內心的感到心累,但又不想立刻去安慰孩子,想讓孩子通過這次的教訓漲漲記性,所以索性就把孩子晾在原地。
  • 孩子淘氣時,家長千萬別大吼大叫,孩子太「受傷」了
    好奇和探索是小孩子的天性,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孩子會經常做出各種淘氣的行為。家長們看在眼裡就難免怒火中燒,很難保持平和的情緒,所以對孩子大吼大叫也成了家常便飯。有些孩子漸漸在父母的吼叫聲中變得膽小、內向,而有些孩子則變得叛逆,不但對父母的話熟視無睹,還會跟父母對著幹。
  • 孩子淘氣時,家長千萬別大吼大叫,孩子太「受傷」了
    好奇和探索是小孩子的天性,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孩子會經常做出各種淘氣的行為。家長們看在眼裡就難免怒火中燒,很難保持平和的情緒,所以對孩子大吼大叫也成了家常便飯。有些孩子漸漸在父母的吼叫聲中變得膽小、內向,而有些孩子則變得叛逆,不但對父母的話熟視無睹,還會跟父母對著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