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能有一個正確且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更是不易,不少家長對於教育孩子的這件事也是頭疼萬分。都說孩子是一個家庭的投影,其實更為準確的說法是,有什麼樣的教育方式就會培養什麼樣的孩子。
不少家長面對孩子不是大吼大叫就是動用「武力」,試想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會是好的嗎?其實高情商的家長不會對孩子大吼大叫,他們的教育方式連心理學家都表示贊同。
一、說孩子聽得懂的話
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傑就曾提出過:兒童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他們的認知也僅僅局限於他們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一切。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教育對孩子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孩子,總會有調皮搗蛋、不聽話的時候,這是孩子的天性。那麼,當孩子調皮搗蛋後,作為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當然不是情緒失控地對孩子大吼大叫,這樣的做法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不小的陰影。我們需要耐心地孩子溝通,和孩子好好地講道理。
要注意的是家長和孩子溝通時要說孩子聽得懂的話,不要對孩子說一些很深奧的道理,孩子既聽得很疲憊也聽不太懂,這樣的教育根本沒有效果。家長要考慮到孩子的認知程度,儘量用孩子感興趣、聽得懂的方式來進行對話。
二、明白孩子真正的需求
心理學家表示家長在管教孩子時,總會認為控制比放任自流要好,其實不然,很多時候控制不但不能改變孩子的行為,還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適得其反。
當孩子的行為令家長不能接受時,我們家長首先要尊重孩子,先詢問孩子這樣做的原因,因為有的孩子並不是存著「壞心思」去搗蛋的,有時是出於他們的好奇心或是想要引起家長的關注等。了解清楚孩子真正的意圖後,明白孩子真正的需求再進行處理。
三、學會調整孩子周圍的環境
當孩子調皮搗蛋或者哭鬧時,家長不需要對孩子進行大聲訓斥,不妨調整一下孩子周邊環境。例如當孩子在哭鬧不止時,家長可以拿來玩具等物品給孩子,這樣的做法成為豐富環境。當孩子不願意寫作業時,家長可以拿走吸引孩子注意力的物品。通過調整孩子周圍的環境,對改善孩子的行為會有一定的作用。
好孩子並不是通過家長的吼叫而產生的,家長要學會教。如果你對於孩子管教方面存在疑惑、如果你正煩惱如何教育孩子,《不吼不叫培養好孩子》一書是最佳選擇,該書結合實際案例教會家長正確的教育孩子方式,閱讀該書一定會讓你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