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統合006|吼孩子=毀孩子!感統失調就是這麼被家長吼出來的

2020-09-05 感覺統合高級指導師

父母吼孩子,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事。

當孩子拖拉時、當孩子把家裡弄得一團糟時、當孩子磨蹭半天卻寫了錯誤答案時、當父母累了、著急,孩子卻不聽父母話時......

吼一吼,孩子聽話了,父母心中的火氣也宣洩出來了.....


有國內教育機構曾經做過一份調研:在調研了59861份家長問卷、1058296份學生問卷、同時交叉分析了4000萬用戶數據後,得出的結果顯示:在我國的家長中,89%~93%的父母都曾經對孩子出現過不同程度的吼叫。


依照這份數據,父母吼孩子,看似稀鬆平常,但孩子的神經系統還在發育中,大腦各感覺區還處在發展統合狀態,神經系統長期受到這樣的強烈刺激,不僅會損傷多個神經系統,還會造成系統性及多方面的感統失調



下面來看看孩子被吼是如何一步步被醞釀出系統性的感統失調:


A.破壞聽知覺,震吼所發出的瞬間高分貝音量,直接刺激聽覺神經,即第八對腦神經,長期以往,會造成孩子:

  • 聽覺註冊不良,耳朵能聽到聲音但時常不能在大腦中形成聽覺記憶,發生情形類似於發呆的狀態;
  • 形成聽覺防禦,神經性刺激過大,造成對接收音量的閾值升高,對旁人的呼喊經常會出現生理性「充耳不聞」的狀態,一定要大聲呼喊多次才能有所察覺;
  • 聽知覺抗幹擾能力減弱,上課專注於老師的講解時,經常會因為身邊或窗外發出的聲音而被吸引過去,脆弱的聽覺神經無法支撐應有的聽覺專注力,從而導致注意力渙散,學習能力大幅降低。


B.破壞前庭系統,前庭系統與聽覺系統共用第八對腦神經,彼此功能相輔相成,聽覺系統受損,直接影響前庭系統,波及其他相關聯繫統,一旦遭到破壞,會造成:

  • 視知覺功能受損,前庭系統的第三、四、六對腦神經一旦受損,直接影響視知覺接受前庭神經信息,視覺空間感遭到破壞,視覺專注力降低;
  • 雙側統合能力變差,前庭系統的神經纖維分別送訊息到左右大腦半球,促進身體雙側統合,一旦雙側統合能力受阻,孩子學習複雜動作時,身體反應遲鈍;
  • 破壞情緒中樞,前庭系統有神經纖維傳送到情緒中樞,神經纖維受刺激過大,直接影響孩子情緒,如興奮、緊張、喜怒等,長此以往,孩子以後脾氣多半會變暴躁。


C.多方面神經受損,直接影響內感覺穩定:

內感覺調節身體內部狀態,涉及心、肺、胃、腸、腎、泌尿、皮膚、骨骼、免疫、內分泌等系統,控制身體的生理狀態,如口渴、飢餓、便意、胸悶、睏乏、疼痛、心律不整、發冷/發熱等自我意識。

孩子被吼叫、被指責時由於多方面神經遭到強烈刺激,引發內感統合失調,會出現大小便失禁,抽泣、心律不整、體溫升高、內分泌紊亂的狀態。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的實驗:父母吵架兩分鐘以上&媽媽持續的對孩子吼叫兩分鐘以上之後,讓醫生給孩子做體溫、血壓以及心臟跳動的測量。

結果發現孩子的體溫上升了5攝氏度左右、心臟跳動加快了15次左右、血壓上升了5-8毫米汞柱。

相關焦點

  • 別亂給孩子貼「感統失調」的標籤,先來理解什麼是感覺統合
    很多家長在孩子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身體協調能力差」、「愛摔跤」、「好動」、「愛發脾氣」現象的時候,就會懷疑孩子是不是「感統失調」了。記得前兩年有媒體說中國80%的孩子都感統失調,這些消息也是造成家長焦慮的來源。到底什麼是「感統失調「?家長應該如何來區分辨別?
  • 感覺統合(感統)能夠治療自閉症嗎?
    對感統有過了解的家長都知道,感統包括: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前庭覺和本體覺等這麼多項目,哪個感統機構敢保證就能夠給孩子提供那麼多的感覺訓練,又怎麼讓這些訓練統合呢?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感統器材只是提供一些簡單的肢體控制訓練而已。那麼,自閉症和感統有關係嗎?回答是肯定的。
  • 一份職業,更是一份使命|怎麼看出來孩子的感統統合失調?
    通俗點的說法就是,寶寶大腦在發育的過程中出現了一種很輕微的障礙。「感統」是指將人體器官各部分感覺信息輸入組合起來,經大腦統合作用,完成對身體外的知覺做出反應。如果感統失調,大腦和身體就不能協調發展。需要說明的是,感統失調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孩子的大腦和身體各部分的協調出現了障礙
  • 不重視感覺統合失調,家長後悔一生
    其實,這些孩子是感覺統合失調,他們需要的是專業的感統訓練。什麼是感覺統合失調?感覺統合失調是指外部的感覺刺激信號無法在兒童的大腦神經系統進行有效的組合,而使機體不能和諧的運作,久而久之形成各種障礙最終影響身心健康。
  • 有些孩子得了感覺統合失調,家長卻沒有重視
    五天的歷練,讓他們對一種叫「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的病症有了新的認識。  順著這個小課題,記者採訪發現,感覺統合失調在兒童中越來越多見,但似乎家長並沒有足夠重視。  來治療的孩子只有六七歲多是老師建議家長帶孩子來的  「如果孩子多動不安、做事懶散、自控能力差,那麼家長們要注意了,孩子可能得了感覺統合失調。」
  • 當心,感覺統合失調可能就在你身邊
    當然有,但是不全是這方面的原因,也有可能是您的孩子存在感覺統合失調,這個詞可能很多家長都沒有聽過,我來給大家普及一下什麼是感覺統合?什麼是感覺統合失調?感覺統合就是指個體通過分布於全身的感覺系統(包括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前庭平衡覺及本體感覺等),將來自自己身體與周遭環境的感覺信息,送達至中樞神經進行分析、組織與統合處理後,再命令運動系統作出適應性反應的過程,是指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學習過程。這一理論最早是由美國南加州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愛爾絲提出來的。
  • 什麼是感覺統合?感覺統合失調嚴重嗎?
    感覺統合是機體將各種感覺通路的信息輸入大腦,經過大腦對輸入信息進行加工、處理、解釋、比較、增強、抑制、聯繫、統一,神經系統的不同部分才能協調整體工作,使個體與環境順利接觸,並做出適應性反應的能力,簡稱「感統」。通俗一點來說就是人體通過大腦處理信息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就好比我們看到一個足球迎面飛來,我們知道要馬上躲開。
  • 國內開辦的感統訓練機構都是騙人的?你真的了解感覺統合失調嗎?
    在國內目前最廣泛流行和被家長接受的有一種非主流方法就是,感覺統合療法。所謂的感覺統合失調是因為大腦對身體所感知到的觸覺、溫度覺或空間、立體感等變化缺乏統一的統合功能,從而出現對觸覺或痛覺等過敏,或者出現肢體的協調性差,如多動、走路不穩、容易暈車或者對空間沒有安全感,或者在寫字時容易出現6和9的顛倒、記憶力差等等問題,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和發展。
  • 家長們要重視孩子的感覺統合能力
    ,使其很多優秀的方面無法表現出來。還有很多人覺得感統失調沒什麼問題,但嚴重一些的後果就是會造成孩子的學習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的障礙,雖然孩子的智力水平正常,但由於大腦的協調功能不是很順暢,就會影響到注意力和記憶力,最終造成孩子的學習能力差、心理髮育遲緩和人際關係障礙。
  • 孩子感統失調,就要上感統訓練課?有心的家長自己就能搞定
    感統訓練的起源:感覺統合理論感統訓練的理論支撐是感覺統合理論,感統就是感覺統合的簡稱,1972年美國南加州大學的愛爾絲博士提出的。什麼是感覺統合?運動覺,為人類提供運動過程中身體狀態的反饋信息,能讓人協調很多自主的運動,運動覺來自於身體內部肌肉和關節的感覺。說了這麼多,其實只是為了說明感覺統合很重要。感覺統合好的人,會有超強的運動能力、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感覺統合不足或失調的人就會出現很多的障礙。
  • 【感覺統合教育】原來這就是感覺統合
    目前為止很多的家長都對於「感覺統合」這個詞很陌生,更別說「感統」這個簡稱了,總是讓家長們一頭霧水。對於感統是什麼?怎麼上課?我的孩子可以上感統課嗎?這些問題成為了家長最感興趣的幾個問題,今天就由我給大家做進一步的解答。    首先,感統是什麼?
  • 為什麼感統失調的孩子越來越多?如何提升寶寶的感覺統合能力?
    對於育兒,「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掉了」是很多家長的心態。這樣的過度保護,會使得寶寶們失去了鍛鍊大腦和身體各大感統協調運作的機會,以至於很多寶寶有感統失調的情況。有些家長會說:「孩子現在還小,長大就好了!」、「樹大自然直」。
  • 感覺統合教育的概念以及感統失調的表現
    感覺統合教育1.感覺統合——是指人體將各部分感覺器官輸入的信息在大腦中樞神經中進行整合併作出反應的過程。只有通過感覺統合,神經系統的不同部分才能協調整體工作,使個體與環境順利接觸。沒有感覺統合,大腦和身體都不能發展。2.觸覺——是指分布於全身皮膚上的神經細胞接受來自外界的溫度、溼度、疼痛、壓力及震動的感覺。3.前庭覺——是利用內耳裡的三對半規管及耳石來探測地心引力並控制頭部在活動中的方位,及保持身體的平衡。
  • 患感覺統合失調症孩子越來越多,這真是病嗎?家長應該如何避免?
    我點了點頭,這老師立馬下了一個判斷:「那你家寶貝有點感覺統合失調啊!」啥玩意?我剛開始有點懵。這位老師開始滔滔不絕的向我介紹感覺統合失調的症狀和他們機構的科學訓練方法。我在這位老師一通介紹之後,思路頓感清晰:這不就是女兒幼兒園裡經常講的孩子的聽覺、視覺、嗅覺、味覺、運動覺和平衡覺嗎?合著有一項不合格就是感覺統合失調了?
  • 患感覺統合失調症孩子越來越多,這是為什麼?家長應該如何預防?
    我點了點頭,這老師立馬下了一個判斷:「那你家寶貝有點感覺統合失調啊!」啥玩意?我剛開始有點懵。這位老師開始滔滔不絕的向我介紹感統失調的症狀和他們機構的科學訓練方法。我在這位老師一通介紹之後,思路頓感清晰:這不就是女兒幼兒園裡經常講的孩子的聽覺、視覺、嗅覺、味覺和運動覺嗎?合著有一項不合格就是感統失調了?
  • 感統失調家長知多少?
    Q:什麼是感統失調?A: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大腦會接受各種感覺信息,我們需要運用多個感官的信息進行綜合處理,比如視覺、聽覺、嗅覺、本體覺等,大腦對於感覺信息的收集、篩選、處理和整合的過程就是感覺統合的過程。如果大腦不能根據接收到的信息進行合理有效篩選信息,指揮身體做出適應性的反應,就是感覺統合失調了。Q:感統失調的孩子會有什麼表現?
  • 孩子感統失調的表現
    其實很可能就是感覺統合失調!!!什麼是感覺統合?如何預防感覺統合失調?感統失調藥物是無效的,必須通過訓練才能糾正。 也就是說,感統失調並不是一種病症。 感統失調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孩子的大腦和身體各部分的協調出現了障礙,使得許多優秀的方面表現不出來。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感統失調方面的表現,可以帶寶寶去專業的醫療康復機構給寶寶做相應的幹預訓練。
  • 「你孩子感統失調,得治!」不要被騙了,感統失調在家就能「治」
    很多家長和我說過,自己孩子在出生時,就有從娘胎裡帶出來的"病"。比如左右不分,穿鞋子一直穿反;左撇子,有時候會被認為是異類的存在;甚至經常把"6"和"9"倒著寫,讓人搞不明白。感統全稱感覺統合,感覺統合是大腦的功能,感覺統合失調即為大腦功能失調的一種,也可稱為學習能力障礙。簡單地來說就是孩子的大腦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的輕微障礙,需要依靠藥物或是康復訓練才能矯正。2. 孩子為什麼會得感統失調?
  • 【感覺統合訓練】什麼是感覺統合?
    感覺學習和運動學習的不斷互動便形成了感覺統合,感覺統合出現障礙時,會產生知覺、語言、認知障礙、情緒及行為控制不良等問題,也就是無法正常與外界事物反應。3歲前是兒童感覺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可以預防感覺統合失調,3-6歲是感覺統合失調最佳的補救時期,7-12歲是感覺統合能力發展糾正的有效期。異常反應:將訊息完全抑制、肢體無反應或反應遲鈍(例如:自閉症)。
  • 孩子走路跌跌撞撞,可能是「感統失調」作祟,家長要及早幹預
    但感覺統合失調,並不是智力方面出現了問題,所以不用太過擔心。感覺統合失調其實是孩子比較容易出現的一種問題,但大多數孩子出現感統失調都是比較輕微的,所以通過家長的一些幹預,就能及時的恢復正常,所以家長不用太過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