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五行與形意拳

2021-02-07 形意拳

陰陽五行學說是形意拳理的哲學基礎

1.形意拳與陰陽八卦的思維模式

陰陽五行學說是中國文化的內核與哲學思辯基礎,它貫穿於中國傳統醫學、氣功學、宗教學、人文科學、建築學、文學、藝術學、武術,乃至 帶來迷信色彩的堪輿(風水學)、佔卜、星相、手相等各個領域,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學說成為中國哲學的理論基礎。

思維是人乃至人類不可缺少的重要特徵之一。一個人有一個人的思維特點,一個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中,也會形成一個民族的思維特點。這在心理學中,又稱為思維定勢。思維定勢一旦形成,便難以打破,在行為上表現為自覺不自覺地受其影響。陰陽八卦思維作為中國特有的思維定勢,形意拳難免受其影響。

陰陽八卦最早見於《周易》:「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 象生八卦。」兩儀即指陰陽兩個對立的辯證統一範疇。《莊子》說:「易以道陰陽」,是對整部《周易》體系的深刻洞察。形意拳運用這一理論,辯證地使用陰陽之道,在上下、左右、前後、進退、動靜、內外、剛柔、緩急、輕重、德力等關係的處理上無不以陰陽關係為指導,從而避免了盲目性。

例如,在動靜關係上,《拳經》雲「靜為本體,動為作用,是體用一源也」。《形意拳譜•兩儀歌》中也說:「兩儀者,拳中鷹熊之勢,防寧進取往來之理也。吾人具有四體百骸,伸之而為陽(鷹勢),縮之而為陰(熊勢),故曰陰陽暗合也。前人見有鷹熊競志,取法為拳,防守像熊,進取像鷹,越此二勢,其拳失真。名為形意者,象其形而思其意者。」「陰陽——看陰而卻有陽,看陽而卻有陰,天地陰陽合能下雨,拳術陰陽相合才能打人,成其一塊皆為陰圖之氣也。」這些只是對拳術中陰陽的初步理解。

對於陰陽關係,有人概括為十大規律,即陰差陽錯、陰腐陽焦、陰刑陽德、陰陽互根、陰消陽息、扶陽抑陰、陰降陽升、陰爭陽擾、陰厭陽移與陰和陽合等。這些規律對形意拳家來說,具 有重大指導意義。比如陰刑陽德,啟發人們武術的技擊應用,要以德行為前提,輔以技擊。從而表現為練功目的在於防身、打抱不平,為社會、為人民除害,而不是惹是生非、欺弱凌強。這樣使德與力這一對立統一體得到恰當的處理。

形意拳在對人體的理解上也是辯證的。它認為人體上部為陽,與天相合;下部為陰,與地相合。外部與陽,內部為陰,左邊為陽,右邊為陰;形為陽,神為陰。 陽濟陰,陰潤陽。長期鍛鍊形意拳,使人體上下協調、內外結合、形神兼備,身體素質大大增強,心理素質也有所改變。

此外,形意拳也講究八卦應用與理論研究。從本質上講,八卦所體現的四正與四維的對稱正是源於對陰陽理論的辯證理解,如形意拳與八卦掌通用的最佳習練法「飛九宮」就是如此。

2.五行學說與形意拳

五行學說是中國傳統哲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它認為世界萬物由五種基本要素構成,即水、木、金、火、土等。《尚書•洪範篇》最早概括了五行特徵:「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

在五行理論中,五行相互聯繫,相互制約,這種關係,傳統地稱之為「相生相剋」。

五行相生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剋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拳」是形意拳的基本套路,它的設計正是源於五行生剋理論。五拳,即劈拳、鑽拳、崩拳、炮拳、橫拳等,也是相生相剋的。

五拳之生克規律為

相生:劈生鑽、鑽生崩、崩生炮、炮生橫、橫生劈:

相剋:劈克崩、崩克橫、橫克鑽、鑽克炮、炮克劈。

明了這些理論,在練習五拳時,要按其相生順序習練。在實戰技擊時,要選相剋動作,分清來之拳術是「克我」之拳還是「我克」之拳,以便靈活應付與隨之改變招術,從而達到保護、自衛與克敵制勝的目的。

從健身上說,形意拳可以被認為是人體的塑造與再塑造的藝術。這種藝術須符合人體生理與心理發展規律,因而它汲取了中醫學與氣功學的精華。比如,意拳站樁功是形意拳基本功,而現在已被廣泛普及與應用,並被專門作為健身醫療的氣功。實踐也證明了,長期練習形意拳可強身健體,對於增強體質、防治慢性病具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拳術與中醫學、氣功學的結合,使拳理更加完備,實用性更強。比如形意拳中的 點穴功夫,不僅需練硬氣功,而且要以子午流注氣血循環理論、靈龜八法等為基礎,選擇相應穴位。這種現象,反映了拳術與中醫、氣功的雙向滲透格局。武家常說的「武醫同源」、「練武先學醫」正是這個意思。

由上可見,陰陽可行學說是形意拳套路設計、技術演練、人體認識的共同理論基礎。它促進了拳理的完善與成熟,也為形意拳變化莫測的技術與手法提供了前提。

儘管如此,我們也不能對其做生硬與形上學的理解。從本質上講,陰陽八卦與五行觀念,實際上是攻防技術、心理與體格兼修的辯證法。從現代系統科學角度講,五行八卦是身體鍛鍊的最佳模式之一。從歷史社會學角度去分析,陰陽五行與八卦觀念,並非是形意拳中的無意義的、或是故弄玄虛的東西。它被形意拳吸收,標誌著武術向社會化走近了一步,成為形意拳的重要社會內容之一。

                                                                                   

形意拳交流學習QQ群:337207030

聯繫人 :李先生

QQ :65400170   電話:15536338577



相關焦點

  • 李洛能形意拳論之一
    李洛能著《形意拳譜》。李洛能先生從師戴龍邦先生習練心意六合拳,經其手發展出十二形並更名為形意拳,李洛能先生可以說是現代形意拳的祖師爺,所以先介紹李洛能先生的拳論。李洛能先生的拳論特點是通篇講周身各部位合一,應該說是內家拳中最好的拳論之一。
  • 形意拳的數字奧秘
    姬際可門下,分成河南、山西、河北等不同派系,分化成不同的名字傳承,包括心意六合拳、心意拳、形意拳等。形意拳中最基本的動作有劈、崩、鑽、炮、橫五拳,中國傳統文化中有金、木、水、火、土,五行,用五行來描述五拳的地位,足見其重要。按照孫祿堂大師的說法,可以稱之為五綱。
  • 形意拳主要功法——八字功
    八字功是形意拳中主要套路之一,其練法有奇、正兩種練法。「正」字的練法是勁法,「奇」字的練法是招法。過去,有五行為體,八字功為用的說法。實際上,通過八字功的鍛鍊,不僅可以健身,而且還能迅速增長勁力,從而提高實戰技巧。
  • 山西形意拳之三體勢秘法
    形意拳作為博大精深的中華武術內容之一,經過歷代傳人不斷鑽研、實踐、總結、提高,逐漸形成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其各派拳法雖各有千秋,便其拳理卻淵源頗深。講究以意領氣,以氣導力,意形二表,形意一體。通過對形與意的相互調節,內與外的相互作用來達到體用兼修的功效。形意拳以冶煉操守、強健體魄的宗旨,不僅有強身健體,修身養性之功效,而且具有富於實戰的技擊效果。
  • 說說形意拳的認識論,順帶提一下老三拳
    但這篇文章你還是需要看懂的,因為不理解這篇文章,你也無法準確的理解形意拳。這篇文章雖然沒講什麼高深的技藝、理法,但確是講的認識論,或者說是教給你怎樣認識心意拳的方法。老輩曾說過形意拳邪門。這種所指不帶惡意,而是說形意拳的獨特。形意拳是有很多矛盾體組成的。
  • 形意炮拳怎樣打出「猛虎蹲窩」的炮火威力
    拳經上說「炮拳之形似炮火」比喻此拳剛猛有力,大炮的炮彈一出膛,便有雷霆萬均之勢,咄咄逼人,猛轟濫炸,無堅不摧。炮彈在發射時,炮火藥在膛中爆炸,炮彈瞬間突出通過炮架向後反坐,炮彈射出。關鍵點在於炮彈的後坐威力。形意炮拳,取其意而用之,實有相似之處。
  • 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形意拳創始人究竟是誰……
    作為中國三大內家拳之一的形意拳,始於明末,盛於晚清,傳習演練已有三百多年。是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武術拳種。   形意拳經過歷代傳人不斷鑽研和總結,幾百年來名家輩出,流傳甚廣。孫中山、周恩來、張學良、馮玉祥等著名人士,都曾十分珍視形意拳。
  • 形意拳五段教學法
    本書內容包含:形意拳概述、形意拳三體式介紹、形意拳五段段教學體驗、形意拳十二形教學、內功練習、功法練習、形意拳傳承框架介紹、近代武術名家介紹、奇經八脈介紹,並附有李洛能形意拳論、五行拳十二形拳圖片參考欣賞和形意拳十二形與健身略述。
  • 形意拳比詠春拳厲害嗎?
    詠春拳的日字衝拳是從胸前連續出拳,速度很快,特別像搗蒜,術語被稱為「詠春快拳」。其實詠春快拳太零碎,就像小碎步一樣,這樣的拳法用來捶背還不錯,打人就不給力了。因為詠春快拳節奏太快,這樣力量不夠,也不能結合到步法和轉身、聳肩的力量。
  • 形意拳與心意拳共用的《武穆拳譜》不過是個目錄
    目錄是以形意八訣與踐躦(十六字要訣)法為主,引導出形意拳核心四形——龍、虎、鷹、熊。另外,少林版本中,同樣有「八訣(六字)」,而六藝部分,是跟著六字之後的「出勢虎撲,把上鷹捉」,具體內容則具有少林特點,而內勁相同。
  • 明海大和尚筆下的張海慶原本是河北派形意拳傳承人
    張海慶夫婦與弟子合影明海大和尚筆下的張海慶,原本是趙縣赫赫有名的形意拳傳承人。《張海慶形意拳》已經列入趙縣非遺名錄。形意拳,傳自南宋名將嶽飛嶽武穆王,常以槍與拳合一,以教將佐,名曰心意六合拳,經歷金、元明數代。至明末清初為山西蒲東諸馮(今永濟)人姬公際可,字隆峰,訪名師於終南山,得嶽武穆王拳譜,於是朝夕練習,默示搞摩,後乃大悟,終成神技,尤精槍術。
  • 風雲生 從形意拳的外三合聊點真傳的東西
    言歸正傳,今天想基於形意拳的六合,跟大家聊聊!我有一個學霸小朋友,正經的八極,有一回我逗他,我說,大壯,你覺得外三合需要練多久?他有點遲疑,說,怎麼著,也得半年多吧?!我說,如果按直擺勾方式,去體現外三合,只要學生不缺心眼,半小時足夠打出重拳!形意拳什麼是核心?是三體式?五行拳?
  • 形意拳「懂勁知法」者才是上乘功夫
    拳經云:「武藝雖精竅不真,費盡心機枉勞神。」今將尚派練功、找勁之秘公之於此,願與識家、同道共勉。 二、鷹捉與劈拳之異同 尚派形意在築礎建基的五行拳之外,比別人多出一趟名為「鷹捉」的拳,而且特別重視它,列為母拳,稱之為開啟形意奧秘之門的金鑰匙。五行拳中的劈拳,多數人都以俯掌的練法來代替,尚派形意用的是立拳而非俯掌。
  • 形意老拳師張桐先生拳姿追憶
    翌年以優異成績考入河南國術館,從師武術名家陳泮嶺、鄭汝平習太極、形意、八卦拳、彈腿、摔跤、拳擊、乾坤劍,深得精髓。1934年,代表河南國術館參加華北運動會擂臺賽,在名手雲集的幹人競技中,參賽長兵對剌、短兵對擊和徒手散打3個項目名列第3,獲「武士」稱呂。1938年到西安,被陝西省國術館館長楊瑞軒聘任為武術教練、技術指導員及館內、「太極拳推手研究社」社長。
  • 尚氏形意拳創始人,行走江湖多年,成為威震武林的宗師
    今天來講以為武術大師「尚雲祥」,形意拳大師,尚氏形意拳創始人。此人字霽亭,山東樂陵尚家村人,生於1864年11月28日,逝於1937年10月10日。自幼慧穎強識,生性爭強好勝,嗜武成性,一邊向帳房先生學文習字,一邊向少林名家馮大義學功力拳。
  • 五行通背拳之內力
    我國古代的哲學思想莫過於道家的太極圖理論,太極圖雖只是一圖,但它以一圖以寓其象數,而天地萬物之理,陰陽始終之邊具焉。太極圖八大理論含蓋了宇宙萬事萬物的運動規律。八大理論首先就是法於陰陽,陰陽互根,也就是說每個事物都是由陰和陽二個方面組成的。陰陽任何一方的存在都是在有另一方存在為前提的。這是宇宙運動的規律,任何事物都擺脫不了這個規律,武術亦然。
  • 太谷形意拳名家一布學寬
    十六歲起便學習拳術,後投師於車永宏先生門下學練形意拳(車永宏先生,字毅齋,人稱車二師傅,太谷縣賈家堡人,精形意拳術)。由於功架出眾,很受車師器重。得車師真傳,以法精練,功夫漸深,遂得名聲,為車師得意門徒之一。1913年起,布先生開始收徒傳藝,教授門徒頗多,弟子之眾,冠於他師。常以提倡發揚武術為己任,努力發展形意拳技。解放前,曾任太谷縣國術館長及各學校武術教師,教授學生誨人不倦。
  • 濟南形意拳收徒300人
    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2012.10.28 星期日 非遺項目、濟南形意拳「掌門」再收10弟子 濟南形意拳收徒300人 作者:張彤
  • 形意拳發力模式,形意拳科學訓練-典傳筋骨開發
    1、形意拳發力模式:形意拳發力特色 形意拳是中國三大內家拳之一,是傳統拳當中的一朵奇葩,其特色硬打硬進無遮攔,步步追風趕月不放鬆,風格剛猛,貼身進打,十分剛猛。
  • 風雲生 形意拳周身太極 形意如龍
    他的觀點,自重訓練基本上就是內家拳,但是,自重訓練把很多訓練方式達到了量化!也就是說,只要按自重的方法練,都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除了電話交流,我也通過朋友圈,了解到他們訓練的一些方式!在我看來,以前西方的訓練,偏重肌肉訓練,力量訓練,現在的自重,偏重於身體能力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