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畜興旺的邊疆生活

2021-01-13 人民日報海外網

圖為其日麥拉圖在介紹自家牲畜牧養情況。新華網記者焦鵬攝

在呼倫貝爾草原腹地,一名上海孤兒喝著邊疆的水長成了草原上的蒙古漢子。三年困難時期,內蒙古自治區將3000多名孤兒接到大草原,分配到各盟市牧區牧民家撫養,陳巴爾虎旗東烏珠爾蘇木海拉圖嘎查的牧民其日麥拉圖就是其中之一。

慈愛的草原夫婦給他取名為「其日麥拉圖」,意為奮鬥、努力。

其日麥拉圖正是用奮鬥和努力在草原上實現自己的價值。1987年7月19日,其日麥拉圖加入了黨組織,又先後當選了幾屆旗、蘇木級人大代表。自1995年連續八年擔任海拉圖嘎查書記。

擔任海拉圖嘎查書記期間,其日麥拉圖帶領牧民投入到牧業生產生活和基礎設施建設中,牧民收入逐年提高,海拉圖成為了全旗機械化程度最高、疫病防治和棚圈建設最好的嘎查。其日麥拉圖還帶領多名嘎查青年在胡列也吐湖東側栽下楊樹林,取得了良好的治沙效果。

如今,其日麥拉圖家的牲畜已發展成90多匹馬,1000多隻羊,100多頭牛,實現了五畜興旺的生活。其日麥拉圖已經和這片草原融為一體,他說:「民族團結不是一句空話,民族團結是草原興旺、邊疆穩定的基礎。」

圖為其日麥拉圖家的部分牛和馬。新華網記者焦鵬攝

圖為其日麥拉圖家的民西門塔爾牛。新華網記者焦鵬攝

其日麥拉圖在自家牧場查看駱駝的餵養情況。新華網記者焦鵬攝

圖為其日麥拉圖餵養的駱駝。新華網記者焦鵬攝

圖為其日麥拉圖家的畜牧業機械工具。新華網記者焦鵬攝

圖為其日麥拉圖家搭建的羊棚。新華網記者焦鵬攝

圖為其日麥拉圖介紹自家羊棚內監視器的使用方法。新華網記者焦鵬攝

其日麥拉圖家的牧場挨著胡列也吐湖,湖對岸是俄羅斯。新華網記者焦鵬攝

圖為其日麥拉圖和家人在一起。新華網記者焦鵬攝

責編:張振

31848639,.五畜興旺的邊疆生活,.2020-08-03 19:20:34,.204343,.張振

相關焦點

  • 邊疆還是邊疆,而內蒙古群眾已經步入小康生活
    ◎ 王迎霞 科技日報記者 張景陽 陸成寬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疆地區、欠發達地區,歷史上,老、少、邊、窮一度是內蒙古自治區的代名詞。東起呼倫貝爾草原,西到鄂爾多斯高原,7月,科技日報「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採訪組走進內蒙古,行程2000多公裡,看到的和體會到的卻是:邊疆還是邊疆,而群眾的生活,已經步入了小康。「要以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意志啃下脫貧硬骨頭,確保小康路上一戶不落、一人不少。」
  • 試論中國邊疆的概念與特徵 ——基於「邊疆建構論」與「邊疆實在論」爭鳴的思考
    周平教授依據國家形態的變化將邊疆區分為:王朝國家的邊疆和民族國家的邊疆。王朝國家時代的邊疆又分為:地理性邊疆,即地理地貌區別於中原地區的國家統治區域內的邊緣性地區;政治性邊疆,王朝國家統治能力所及的外圍性區域;軍事性邊疆,拱衛王朝國家核心區的政治緩衝地帶;文化性邊疆,即區別於華夏文化區的「夷狄之地」。
  • 【和諧邊疆】「一帶一路」與邊疆概念內涵的重塑——兼論新時代邊疆治理現代化建設
    如果邊疆缺席「一帶一路」建設,那麼中國與國際社會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經絡」也將會被切斷,正是邊疆的這種特殊性,賦予了邊疆在「一帶一路」中的獨特地位。因而,與其說是邊疆契合了「一帶一路」的定位需求,不如說是「一帶一路」本身就蘊含著邊疆治理的色彩。「一帶一路」是中國倡導雙邊及多邊合作的活動開展平臺,這一平臺所展現出的邊疆治理色彩是新時代邊疆治理現代化建設實踐的創造性續寫。
  • 「邊疆治理與邊疆發展、邊境安全」學術研討會在雲南大學召開
    「邊疆治理與邊疆發展、邊境安全」學術研討會在雲南大學召開 2019年03月30日 10:15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孫志香 字號 內容摘要:隨著我國周邊地緣政治環境的變化,「一帶一路」倡議的快速推進,邊疆在國家發展中的戰略地位迅速凸顯出來
  • 【邊疆時空】孫勇 | 邊疆研究及邊疆學學科體系建設的哲思收斂初探
    業內對邊疆現象的研究,可以且完全應該有這樣的哲思:這樣的「邊疆」即場域(field),具有時空統一的場效應——進入到這種境界,一般邊疆學學科體系的構建,不獨在中國的邊疆視域,也在世界各國的邊疆視域,還在國際共有的邊疆視域。把邊疆理論的視域拓展到歷時性與共時性上,符合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認識論原理,這是哲思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 人類學與「人地關係」視野裡的「邊疆」
    有位正在南京大學攻讀歷史學博士學位的波蘭留學生告訴筆者,在波蘭,邊疆只在東面,西面沒有邊疆。為何如此?他說,東面的鄰國是俄羅斯,而歐洲人從未將之視為歐洲的一部分。西邊的德國在波蘭人眼裡更為文明——儘管德國對波蘭所造成的傷害一點不比俄羅斯少。顯然,邊疆在波蘭人眼裡,代表的是文野之別。這種做法其他國家也有。例如澳大利亞原住民大多生活在澳洲大陸腹地,澳大利亞對邊疆的定義也因此在澳洲大陸的內陸而不是邊緣。
  • 這對教師夫妻紮根邊疆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 | 萬裡邊疆教育行
    70年來,我國邊疆地區的教育同樣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並湧現出一大批長年紮根邊疆學校的優秀教師。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教育報刊社從6月初開始啟動「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萬裡邊疆教育行」大型融媒體報導活動,組織骨幹記者,分9路出發,深入全國9個陸上邊疆省份,走進一所所國門學校,與長期紮根邊疆的教師面對面交流,體驗他們在邊疆的生活,感受邊疆教育發展的巨大成就。
  • 犁劍和鳴邊疆固
    邊民世世代代在邊境一線地區漁耕牧伐,不僅有熟悉邊境的優勢,而且有守護生活家園的天然情感,他們就是守邊固防的原生力量。充分運用好這支力量,就能築起世界上最堅固的要塞。 「看邊疆治亂,知王朝興衰。」正是熟諳加快邊疆地區發展對於促進邊防穩固的重要意義,歷代見識卓越的政治家無不重視對邊疆地區的開發和建設。
  • 試論邊疆的「二重屬性」
    摘 要:「邊疆屬性」是邊疆的本質規定性,依據唯物辯證法和唯物史觀的認識,有「二重性」即「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而「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又在邊疆中處於對立統一關係,並因國家形態和邊疆本身的形態而出現強弱演化趨勢。「邊疆屬性」與「邊疆性」是有重要區別的,「邊疆屬性」是指邊疆的本質,而「邊疆性」則是邊疆的特徵。
  • 在邊疆綻放青春的兩棵胡楊樹
    商丘師範學院畢業生蒿瑞娜和李全勝紮根邊疆,3年。他們從同志同向、相知相愛,到締結連理,7年。李全勝說,瑞娜既是我的好戰友,也是我的好伴侶。蒿瑞娜說,全勝既是我的好伴侶,也是我的好戰友。他們說,我們愛家鄉的白楊,也愛這裡的胡楊。
  • 【邊疆時空】馬玉華|鄭天挺先生對西南邊疆史地的研究
    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代西南邊疆史、西南民族學史。代表性著作有《國民政府對西南少數民族調查之研究(1929一1948)》《區域文化與社會變遷——威寧·石門坎·苗族》。摘 要:鄭天挺先生是著名的歷史學家、教育家。在西南聯大時期,他開始關注和研究邊疆問題,曾收集、整理西南邊疆史地和雲南地方史資料,併到大理進行實地調查,撰寫了相關論文,其學術研究多有創穫。
  • 土司,大權在握,邊疆之王
    另外羈縻制度對於邊疆和鄰邦實行時也缺乏差異,不利於邊界的確定。滇黔桂等西南邊疆地區的部族首領們被任命為土官,經朝廷批准可世襲,可招募當地壯丁為土軍。非也,非也,這正體現出明代西南邊疆政區的內外分野性質,以及明代對於西南方向的擴張欲望。當時雲南的西南邊疆「內 」「外」分野很明顯,顯示著明朝對西南邊疆管理與控制的差異。外邊政區介於安南、朝鮮這樣的外邦與帝國實土之間,所謂「內置府,外設宣慰等司為藩蔽」。帝國對外邊政區予以寬鬆的幹預管理,通過調節使其發揮屏藩的作用。
  • 汗水灑在邊疆灌溉知識的種子
    實習生 陳無憂 通訊員/鄭奕【人物檔案】文寧:市三中中級教師支教科目:高中數學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抱著對邊疆生活的嚮往文寧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自己一直嚮往著邊疆大漠的豪情,能給邊疆的孩子帶來知識,又能感受邊疆生活,感覺很有意義。雖早有心理準備,但現實仍更具挑戰。炎熱的吐魯番,自古就有「火州」之稱,室外溫度常超過40℃,地面溫度更是「燙腳」。文寧笑著說,「在馬路上打個雞蛋,沒多久就熟了」。
  • 袁劍 | 從一般思想史到邊疆思想史
    任何未同軸心期獲得聯繫的民族仍保持「原始」,繼續過著已達幾萬甚至幾十萬年的非歷史生活。生活在軸心期三個地區以外的人們,要麼和這三個精神輻射中心保持隔絕,要麼與其中的一個開始接觸;在後一種情況下,他們被拖進歷史。……生活在軸心期以後的全部人類,不是保持原始狀態,就是參與當時唯一具有根本意義的新事態發展過程。……從三個地區相逢之際起,它們之間就可能存在一種深刻的互相理解。
  • 畢業選擇到基層、邊疆,是對是錯?
    那幾個主動選擇到邊疆去的戰友,其實最後的結果還是不錯的。雖然哪些地方比較艱苦,但是福利待遇還算不錯,而且進步速度來說也超過了一般的單位。有人說當初他們的選擇很值,也有的說這樣的選擇划不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畢業選擇的時候,該不該選擇到基層邊疆單位,也就是大家眼中的比較不好的單位去?
  • 俄濱海邊疆區與中朝接壤的自然公園發生大火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符拉迪沃斯託克1月11日消息 阿穆爾河流域環保檢察院宣布開始對濱海邊疆區南部哈桑自然公園火災事實進行審查 SPUTNIK / VITALY ANKOV該消息稱:「阿穆爾河流域環保檢察院組織了對哈桑自然公園火災事實的審查……根據審查結果,將對邊疆區國家預算機構
  • 唐詩中的漢代邊疆官制和官職
    唐代詩人不僅僅用漢朝時期長城、陰山來表示唐代的邊疆戰爭,也常用漢代邊疆官制和官職來代替唐代的一些邊疆官制和官職。例如,唐代詩人經常提到「護憲校尉」、「度遼將軍」等有名的漢代邊疆官職,有時候會經常提到像「匈奴中郎將」等官職。
  • 堅守,阿里郵路的代名詞(邊疆郵路行)
    原標題:堅守,阿里郵路的代名詞   開欄的話:   在綿延數千公裡的邊境線上,多年以來,西藏郵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以其遍布各縣鄉的服務網點,始終堅守在邊防郵路上,通過定期上門服務、流動服務、預約服務等多種形式,為邊防哨所、邊疆民眾架起傳遞溫情和溝通的橋梁,為駐藏部隊提供了便捷
  • 無遠弗屆:中國古代王朝的邊疆(下)
    導語:上文介紹了夷夏之防的華夷觀念,以及由此在清代衍生出的內外邊疆的制度安排。那麼在古代這種天下觀念之下,從朝廷到民間對邊疆一直呈現出一種固化的認識,現代國際法體系下的邊界意識直至清末才逐步建立起來。1.
  • 清前期「邊缺」與邊疆治理述論
    清朝以「人地相宜」為施政宗旨,量地定缺,因缺選官,形成了邊疆官員選任體制中激勵與恩恤並用的長效機制,體現出「朝廷所以體遠臣、重邊疆」的中心用意。「邊缺」不僅緩解了清前期邊疆「缺官」問題,還使得清朝邊疆治理更具靈活性、實效性和延續性,是邊疆職官制度創新和邊疆治理深化的重要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