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襟衫裡的客家深情 「中原遺韻臺灣風」•第二站——高雄—屏東...
早期客家莊裡,由於「紙」與「子」諧音,所以客家女性婚嫁時,女方通常會以兩把油紙傘作為嫁妝,含有「早生貴子」的意思,而且油紙傘傘面張開後形成圓形,「油」與「有」又諧音,為祝福新人生活美滿圓滿的意思。男子16歲成年禮時,也會以相同理由贈與一對油紙傘。
-
世界客家第一大縣博白打造客家文化旅遊目的地
黃豔梅 攝 圖為遊客參觀始建於清光緒年間、廣西七大古廟宇之一博白縣字祖廟。 禤甲軍介紹,博白縣客家文化資源豐富,有歷史悠久的客家山歌、鄉儺歌舞、採茶歌舞、麒麟歌舞、木偶戲、喃嘟樂、雜技藝術、客家方言、客家飲食、客家工藝,還有眾多的客家宗祠和典型的和客家民居,如大平坡水樓、樟木朗城等。博白縣是中國著名語言學家王力的故鄉,被授予「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編織工藝品之都」、「廣西雜技之鄉」。
-
傳承民俗文化、中西合璧煥新生……鹿港大宅、高雄客家文物館這些...
辜氏家族為保存鹿港傳統文化,於1973年捐出祖居土地、建築物和部分家具,館內陳列收藏了社會各界捐贈的六千多件文物,包括清代時期的服裝配飾、戲曲樂器及民俗文化藏品等,可見清末民初臺灣庶民至上流社會的生活縮影。
-
深圳高雄客家文化交流活動昨拉開帷幕
來深圳就像回到外婆家 深圳高雄客家文化交流活動昨拉開帷幕 本報訊中國宋朝時期,一群鍾姓客家人輾轉南遷,歷時數個世紀,足跡踏遍河南、江西、福建、廣東,最後到了臺灣。五年前,這支鍾姓客家人的後代,已是遷移臺灣第七代的鐘孟香,從臺灣高雄市回到祖國大陸,尋「根」溯「源」。
-
客家文化——極具特色和活力的族群文化客家文化
如客家先民與古南越族彼此交融的過程中,就吸收了不少古南越族習俗,天長日久,成為客家習俗的一部分,像客家的飲食習俗、殯葬習俗,都有古南越遺俗的影響。 梅州客家人愛唱山歌,當地畲族人也喜歡唱山歌,兩種山歌的表現手法有某些類同之處,大都為七字一句,四句一段,多用比喻、起興、雙關、疊字等手法。畲族這一固有文化為客家人所吸收,並作為自己的文化加以發展。 客家話是漢語七大方言之一。
-
vlog:福建龍巖幾大最美古村落,尋找古汀州客家文化
vlog:福建龍巖幾大最美古村落,尋找古汀州客家文化有人說:旅行只是為了讓自己的生活多一點偶然,打破一成不變的生活規律。錢永遠賺不完,平日裡的各種壓力,一天天的累積在心底,終究會在一個合適的機會來臨時,以一種近乎歡呼雀躍的姿態去迎接。
-
福建汀州客家剪紙作品展舉辦 發揚客家文化
福建汀州客家剪紙作品展舉辦 發揚客家文化 2018年01月12日 09:58 來源:福建日報
-
深圳大鵬新區葵湧辦事處舉辦「榕樹頭講古仔,弘揚客家文化」活動
在客家方言中,「講古仔」即是講故事。11月28日下午,深圳大鵬新區葵湧辦事處黨建引領關愛成長「榕樹頭講古仔,弘揚客家文化」活動在葵湧下徑心籃球場舉行,吸引了200多位居民群眾以及老黨員幹部現場聽「古仔」。該活動由葵湧辦事處黨群服務中心、葵湧辦事處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和葵湧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聯合主辦。
-
深圳高雄客家文化交流研討會在深舉行
深圳高雄客家文化交流研討會在深舉行 兩岸客屬鄉親共敘深厚情誼 本報訊昨天,為期4天的「兩岸一家親,共敘客家情」深圳高雄客家文化交流活動迎來了一場「重頭戲」——客家文化交流研討會。廣州、深圳、梅州的客家文化學者、工作者,與來自臺灣高雄市的客屬鄉親深圳參訪團一起撫今追昔,共敘情誼,探討客家文化精神的傳承、發展與創新。 中共深圳市委常委王毅出席了研討會。他代表中共深圳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和深圳客家鄉親、深圳全體市民,向蒞臨研討會的客屬鄉親和嘉賓表示熱烈歡迎。王毅說,一首客家山歌唱得好:「高山青松根連根,天下客家心相連;中華文化昭日月,民族精神傳萬年。」
-
臺灣的幸福「慢城」:享受古老的客家文化和藝術
客家起源到達鳳林火車站後,為了了解客家的文化,你可以先去往客家文化博物館參觀。客家人是漢族人,起源能夠追溯到中國北方。在中國帝國時代,由於社會動蕩,動亂和入侵,客家人被迫向南方遷移,其中許多人最終定居在廣東和福建的東南部。
-
中國西部「客家第一鎮」,匯聚客家文化,建築堪稱「古建奇葩」
成都是一個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這座千年古都,匯集燦爛的古蜀文明金沙遺址,馳名中外的熊貓基地,歷史悠久的三國遺蹟武侯祠。 當然,除此以外,還有數不勝數的人文古鎮。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一座客家小鎮,被世人稱為「天下客家」,它就是洛帶古鎮。
-
銅鼓縣舉辦客家懷遠文化婚禮
據了解,銅鼓是全國著名的客家人聚居地,是贛西唯一的純客家縣,文化、風情、建築和飲食具有鮮明的客家特色。包括本地人在內,全縣有80%的人在講客家話。銅鼓客家懷遠系又是客家中最特別、最有個性的一支。作為2019年宜春市文化和旅遊產業發展大會開會前的重頭戲,銅鼓文化研究會精心籌備此次客家懷遠文化婚禮活動,來的都是客,此次活動圍繞「十喜十賀 歡樂銅鼓」展開。
-
上杭客家木偶戲藝術傳承創新,歷史榮光不褪色!
(點擊播放紀錄片——客家偶怨)木偶戲是用木偶來表演故事的戲劇,漢族傳統藝術之一,在中國古代又稱傀儡戲,中國木偶戲歷史悠久,普遍的觀點是:"源於漢,興於唐",三國時已有偶人可進行雜技表演,隋代則開始用偶人表演故事。
-
你知道「惜字爐」是做什麼用的嗎?
陝西韓城党家村前不久旅行去了陝西韓城古村落「党家村」。党家村歷史悠久,民風淳樸,歷史文化內涵底蘊豐厚。党家村惜字爐原來,這是古人們用的「惜字爐」。亦稱為惜字塔,惜字樓、焚字庫、焚紙樓。臺灣地區稱為聖跡亭,四川稱文峰塔,客家地區稱敬字亭。
-
當「新客家人」遇上客家文化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從景德鎮陶瓷學院畢業來到梅州,兩人就一直致力研究用陶瓷藝術來展現客家文化。在熊青珍看來,這是天作之合。首先,客家文化是一種遷徙文化,是千百年來客家先民艱苦卓絕奮鬥的真實寫照。這些作品全在2010年被廣西遠辰客家 文化城收藏,其中一組「書中自有黃金屋」更成為公認的展現客家文化的陶藝代表作。 與熊青珍的創作方式不同,羅志強則更側重梳理客家文化中理性與感性的浪漫,以實用器皿、瓷板、瓷盤為載體,結合書法、繪畫等藝術形式,傳達客家文化的「圓」、「融」、「和」本質。
-
臺灣學校古禮祭孔 傳承尊師重道
原標題:臺學校古禮祭孔 傳承尊師重道寫滿祝福的謝師卡,自製一杯感恩的香茶,來一場溫馨的音樂餐會,著古裝循古禮祭拜孔子先師……9月28日臺灣地區「教師節」,島內縣市和學校紛紛舉行儀式傳承尊師重道精神。奉茶謝師桃園方曙商工以及大華中學昨日舉辦敬師活動,由學生代表送上寫滿祝福的謝師卡,緊接著向老師跪拜奉茶。另外,各班獻給導師的真心告白一一說出,把活動帶進高潮。而臺南新化大新小學,為了給老師們一個特別的教師節,特別安排客家食茶文化「擂茶」及奉茶來慶祝。擂茶是一種既可解渴又可填飽肚子的飲食,有給予孩子「豐足」的學習涵意。
-
兩岸七夕牽手 客家版「非誠勿擾」高雄上演
昨(13日)晚,2013海峽兩岸七夕牽手會「寶島客家歡」壓軸晚會,在寶島臺灣甜蜜登場。兩岸數百名單身青年在高雄相聚、放歌,一出客家版的「非誠勿擾」,讓他們玩得盡興,彼此間結下深厚友誼。據臺海網報導,海峽兩岸七夕牽手會12年來,首次在高雄舉辦。過去12年裡,累計有上萬人次參加過豐富多元的聯誼活動。七夕牽手會已經成為福建乃至大陸美譽度甚佳、影響力頗高的兩岸民間交流品牌,成就了不少兩岸青年聯姻佳話。今年,客家情緣寶島再續。
-
臺灣高雄美濃客家文物館,走在隨風波動的中正湖畔
導語:臺灣高雄美濃客家文物館,走在隨風波動的中正湖畔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美濃小鎮有好吃的板條、油蔥和油紙傘,這是小時候從課本上給我對美濃所留下的印象。
-
熱點| 「文化+旅遊」 我區打造客家特色旅遊精品
客家文化城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總佔地面積103畝,有客家宗祠、楊公祠、客家圍屋、藝術長廊等客家文化景觀設施,集祭祀慶典、文博展覽、商貿活動、休閒娛樂為一體,曾先後承辦或舉辦第十九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祭祖大典
-
客家文化,梅州旅遊業的關鍵詞
客家文化形成於自東晉以來客家先民的5次大遷徙之中。來自古中原地區的客家人,在南國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了千百年,至今仍稱自己為「客家人」,其風俗與文化,無一不透露著對祖先故土的敬仰與依戀。迄今客家人在全世界的分布人數有1.2億,在國內的聚居地以粵、閩、贛3省交界的大三角區域為主,尤以廣東梅州、河源,福建龍巖,江西贛州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