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研究所丨群珸的閱讀史

2021-03-01 遠川教育

為什麼需要檢視自己的閱讀史?我們常說:讀什麼書,將決定你成為什麼樣的人。

群珸的閱讀史

在我家有兩個書架,一共有211本書,其中有80%我讀過,90%我看得懂。專家點評【數量如此精確,可見群珸對自己家裡的書籍了如指掌啊!】

我的媽媽給我買了《樂智小天地》套書,以前覺得非常有意思,可現在覺得好幼稚。我還看完了《彩烏鴉系列》的書,很有意思。專家點評【隨著孩子年齡漸長,對書的需求也在變化。《彩烏鴉》系列對一年級的孩子是有相當難度的,不知道是自己看完的、還是媽媽念的?如果當初是自己看完的,建議重新看一遍。同一個故事,在不同的年齡段看,你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對於一年級的孩子,最好的還是各種繪本和橋梁書】

我看完了《子涵橋書系》。書中是一個一個有意思的故事組成的,展現了多奇多彩的童年。《格林童話》是我第一本童話書。專家點評【估計是記憶失誤,應該是《子涵橋梁書系》,由梅子涵先生主編的一套橋梁書,適合幼兒園到二年級的小朋友。書中的故事都是中文原創,所以生活氣息很濃,孩子也喜歡。接觸《格林童話》還應該早一點,幼兒園開始由爸爸媽媽讀或講給孩子聽比較好】

我看了彩繪版的《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如果排個NO:1《三國演義》,NO:2《西遊記》,NO:3《紅樓夢》,NO:4《水滸傳》。還有《最勵志校園小說》書系。《安徒生童話》還有很多很多……專家點評 【經典名著由彩繪版引入,也是一個不錯的途徑。孩子們慢慢熟悉其中的故事和情節,埋下一粒種子。等到日後某天和原著相遇,會有一種「啊,原來你在這兒!」的感覺。這一點,繪本《不一樣的卡梅拉》系列設計得很好,通過一隻小雞的歷險,巧妙地嵌入了達爾文、哥倫布等科學家的故事,孩子會覺得很有趣】

《羅爾德.達爾》書系,非常棒的童話,沈石溪的《狼王夢》,《高原犛牛》還有兩本,想不起名兒了。《貓武士》一部曲。專家點評【四年級,孩子們會開始喜歡動物小說,喜歡各種冒險故事,所以羅爾德.達爾和沈石溪寫的故事都比較受歡迎。《查理和他的巧克力工廠》《詹姆斯與大仙桃》《女巫》等,都很不錯!】

原版《三國演義》。《永遠的布穀鳥》,《一千零一個願望》,《貓武士》二部曲,意想不到的情節,給我了不一樣的驚喜。還有《魔幻城堡》。專家點評 【五年級,閱讀開始多樣化。傳統經典名著、奇幻文學開始介入。若能在此時引入一些相關經典作品,就更好了。比如《哈利波特》《魔戒》《納尼亞傳奇》等】

我讀完了《上下五千年》,《我想長成一根蔥》,《聊齋志異》,《城南往事》,《希臘神話》比中國神話差點,《地心遊記》,《從地球到月球》,《80天環遊世界》,偶爾看一下的《四書五經》。專家點評 【閱讀面更寬了,這是好事。科幻故事開始進入,接觸凡爾納晚了一點,還好,沒有錯過。《希臘神話》是閱讀和了解西方文學的基礎,只是因為其中的人名太長、故事情節蕪雜,孩子容易「拎不清」。如果能拆結成一個個小故事,就會喜歡了。】

這就是我的閱讀史。

總評:群玟、群珸是一對雙胞胎,也是咱們青城書院的學員。這份閱讀史寫得比較簡略,只是羅列了一些書名。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這應該是兄弟倆共同的閱讀史。

為什麼需要檢視自己的閱讀史?我們常說:讀什麼書,將決定你成為什麼樣的人。一個愛讀書的人,書構成了他的精神骨架,決定了他日後發展的可能性。

這是一份比較大眾化的書單,從一年級開始,我們會看到:每年都要讀十幾本書,已經是很優秀的孩子了。可惜的是,這份閱讀史學前的部分是空白,不知道是沒有親子閱讀,還是忘了寫?

和很多家庭一樣,爸爸媽媽買書比較隨意,導致孩子的閱讀缺少規劃,顯示出來的序列比較凌亂——

《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應該是早期閱讀的內容,接下來就是西方經典童書(如羅爾德、《彩烏鴉》《國際大獎小說》《凡爾納科幻故事》),再到《希臘神話》,這是一個系列;

中國古代神話、寓言,再到中國原創故事、經典彩繪本、再到原著,這又是一個系列。群珸的爸爸媽媽重視孩子的閱讀,也給孩子選擇了很多好書,如果能在購書時考慮到孩子的年齡特點,按這個序列來讀,效果會更好。我們要在合適的時候、把合適的書帶給他們。

正因為閱讀的大眾化,泛讀的豐富性、精讀的準確性都沒有得以體現,所以孩子在學習中也就很難有大的突破。考試成績估計會是中等或偏上,很難領先。

如今上六年級了,屬於自己的閱讀時間將會越來越少。上了中學以後就更難有自主閱讀時間。當務之急是先把基礎書目部分補足:作為男孩子,科學讀物必不可少。數學、地理、生物、物理……這一類書籍的介入,會給孩子打開一扇新的窗戶,也會給中學的理科學習創造良好的智力背景。如《可怕的科學》《希利爾講地理》等;人文類的書籍,為了快速提升習作水平,可以選擇林清玄和餘秋雨的散文,受一些薰染。

從這份閱讀史看,孩子基本的閱讀習慣已經形成,當前的任務主要是進行合理規劃,使孩子的閱讀更加豐富;同時注重閱讀方法的指導,開始學習精讀。

因為這份書單比較簡略,難以看清孩子閱讀的全貌。一家之言,僅供參考,不當之處請指正。

你是否也想讓專家指導你閱讀呢?趕快加入我們吧!

成為遠川教育讀書匯VIP會員,
可以獲得以下特權:
1、遠川教育【讀書匯】VIP會員,享受教育專家或特級教師提供的專屬閱讀指導;
2、可以選修本年度遠川教育5門在線課程
3、遠川教育假日學校一次線下課程學習體驗【需提前預約】;
4、 免費參加5次遠川教育組織的父母沙龍活動;
5、報名參加冬夏令營享受9折優惠;
6、推薦會員資格和推薦會員積分獎勵計劃。
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回復2就可以查看加入流程哦!

長按二維碼加入我們:

回復1 查看「神奇數學」青城書院課程合集

回復2 查看在線課程和遠川教育讀書匯會員註冊流程

回復3 查看遠川晨誦匯總

回復4 查看《德國,一群老鼠的童話》音頻

相關焦點

  • 對談|閱讀史——新聞與歷史的交光互影
    【編者按】本文的對談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與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聯合舉辦的第六屆新聞史青年學者論壇「新聞史研究的範式轉變、比較視野與中國經驗」的一個環節,澎湃新聞經主辦方授權發布以下內容,所有文字已經發言者審訂,限於篇幅有刪減。
  • 劉北成:世界史推薦閱讀書目
    囿於本人的視野,開列的書目局限於世界近現代史,尤其是近代思想文化史範圍。另外,既然不是開列一個課程的必讀書目,也就無須拘泥於系統性,但可讀性則是一個必要標準。可讀性不僅在於文字的深入淺出、生動有趣,而且在於內容的新穎和觀點的挑戰性。下面推薦的書目只是可讀之書中的極少幾本,希望這些書能夠讓讀者在酷暑中感受到閱讀的愉悅。
  • 《地圖上的全景世界史》,做「閱讀的引子」,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近期我家孩子在看的《地圖上的全景世界史》,可以作為「閱讀的引子」,裡面的每一點,單獨拎出來,去查相關的資料,都是厚厚的幾本書。比如關於航海的知識。《地圖上的全景世界史》上冊,提到的維京人的航海過程,和下冊的大航海時代,聯繫起來,一起閱讀。再去找相關的航海資料,做一個專題閱讀。
  • 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他的生命史
    前些年出版的加拿大學者曼古埃爾的《閱讀史》,就是討論人類閱讀行為的歷史變遷:「閱讀」在歷史上的變化,紙張、印製、傳輸等條件的改變對閱讀產生的影響,如在歐洲,專門供書寫、閱讀的書桌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印刷條件的改變會給寫作跟讀者帶來什麼樣的影響,等等。 閱讀是人生存基本方式的一個重要精神活動。
  • 枝子成長:我的閱讀史
    「枝子花開」今天推薦的是2001屆枝江一中校友楊娟娟寫的文章《我的閱讀史》,它既是一個人的閱讀史、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更是一份可資借鑑的閱讀建議、人生分享。 仔細讀來,這篇內容詳盡、主題集中的個人經歷,讓人深感楊娟娟閱讀之廣闊、精神世界之豐富;她提供的多樣書單,更讓人感覺學習之必要。在此,「枝子花開」特將它作為第二期文章,推薦給校友。
  • 新閱讀研究所推薦的小學生閱讀書目100種
    新閱讀研究所系列書目中最早研發,最受好評,使用最廣泛的小學生基礎閱讀書目即將啟動2015年版本的修訂。本書目共100種,前30種為基礎書----有點兒必讀的意思,後70本為推薦書。2011年中國小學生基礎閱讀書目研製時,我是作為特邀成員參與的。兩年後,正式加入新閱讀研究所負責修訂書目。2013年我們組織專家,多次研討,對書目進行了局部修訂。今年有到了修訂的年份了,正在組織修行中。各位有覺得好的書也推薦推薦啊
  • 【大嶺之冬閱讀季】青少年閱讀展播|《半小時漫畫中國史》
    【大嶺之冬閱讀季】青少年閱讀展播|《半小時漫畫中國史》 2020-12-07 1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閱讀史就是我的生命成長史
    朱永新老師說:「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他(她)的精神發育史。」回顧自己的學習、工作經歷,正是這句話的真實寫照。大學時讀中文系,畢業後做中學語文教師,之後從中學進入大學任教,現在又從大學教師成為學生。成長的軌跡看似偶然,但每一步都潛藏著閱讀的作用,可以說,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也是他(她)的生命成長史。
  • 回到原點,重拾初心 | 優秀閱讀史
    於是,我毫不猶豫拿起筆開始書寫我的閱讀史,當時我是用鋼筆書寫的,一個下午,近5000字的閱讀史書寫完畢,然後又把它敲到了電腦中,按照規定發送郵箱,等待通知。第2天,也就是2013年的元旦了,我收到了網師通知入學的郵件。我想,從此之後,我的生命就進入了另一條河道。
  • 書香飄萬家丨一起來在線感受這家人的親子閱讀時光
    書香飄萬家丨一起來在線感受這家人的親子閱讀時光 2020-06-06 03: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說史】閱讀《魏書》的方法述略
    首先,應當把《魏書》的閱讀同閱讀《資治通鑑》結合起來。這個道理,已在如何閱讀《三國志》時說過:我們知道,歷史是關於人類活動的記載。人類活動離不開時間與空間。因此,閱讀正史,必須要了解人物、地點與時間三者及其相互關係。而《三國志》這種紀傳體斷代史,把人物活動劃分為三大塊,從而使得魏、蜀、吳三國的人物活動情況缺乏彼此之間的對應關係,人、地、時三者的聯繫頗不明白。
  • 興安萬裡·閱讀有你丨大嶺閱讀好榜樣 松嶺區機關工委書記 王桂智
    興安萬裡·閱讀有你丨大嶺閱讀好榜樣 松嶺區機關工委書記 王桂智 2020-12-22 20: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17中國史·世界史推薦閱讀書目長編
    要想不再止於對前人亦步亦趨、進行獨立思考,自行閱讀史料是極其必要的。即便是師範生,有一定的史料閱讀依然對日後的出題與教學工作極有價值。歷史地理:鄧廣銘先生曾說,職官制度、歷史地理、年代學和目錄學是歷史的四把鑰匙。其他三者往往融貫於通史撰述之中,對歷史地理的呈現卻往往力度不足。故而閱讀一定的歷史地理著作,對於有興趣深入學習中國史的同學而言,也頗有價值。
  • 習慣決勝一切 | 優秀閱讀史
    可是當看到報名條件我心裡涼涼了,因為要交一篇3000字以上的閱讀經歷。我開始犯難了,自己從初中到大學最差的就是語文,每次上語文課都像吃了半瓶安眠藥一樣,連地震可能都沒辦法讓我清醒。每到考試最讓我頭疼的就是作文,還記得自己作文的開頭永遠都是一個事例的改編。所以我的閱讀史到我參加工作後的5年之前都是空白,直到2017年自己懷孕了,那個時候也剛剛帶完畢業班。
  • 直播預告丨「全民閱讀」提案人聶震寧,教你如何高效閱讀
    直播預告丨「全民閱讀」提案人聶震寧,教你如何高效閱讀 2020-04-23 11: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北京閱讀季聚焦「閱讀+」 2019年舉辦活動超三萬場
    撰稿丨新京報記者 何安安12月17日至18日,第九屆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閱讀盛典在北京市西城區天橋藝術中心舉辦。記者從昨天下午舉行的北京全民閱讀總結提升大會上獲悉,2019年度,北京市共計舉辦各類閱讀活動3萬餘場,覆蓋和影響人群達1000萬以上。北京閱讀季聚焦「閱讀+」模式,通過舉辦「北京閱讀空間漫遊活動」等特色活動創新閱讀形式,同時對5G時代下閱讀的新趨勢進行探索討論。
  • 阿信:「中國閱讀史」課程的有趣之處何在?
    自我受心和公益基金會伍松先生的激勵,開始研究中國閱讀史,進入水深之處,第一個問題是「閱讀」一詞之由來。20世紀90年代,隨著9年制義務教育的實施,「全民閱讀」成為時尚,又有多少人仔細思考過「閱讀」一詞的內涵?
  • 正高級教師王金全讀《可見的學習》有感:從學生的角度看教學丨周末閱讀
    近日,讀了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教育研究所主任約翰·哈蒂教授著的《可見的學習——最大程度地促進學習》一書,我更加相信,從學生「學」的角度去認識教師的「教」,更接近事實的真相,也是回歸教育的本真,才能最大程度地促進學生的學習。
  • 全民閱讀丨在沛縣感受經典力量
    全民閱讀丨在沛縣感受經典力量 2020-09-28 17: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閱讀史/增加2020年書單
    1我的閱讀史陳志紅我的閱讀史很貧瘠。小時候,在鄉村生活,不是在爺爺身邊聽抗戰故事,就是在媽媽的菜地裡聽鬼神故事,最多是看個皮影戲,就算是最早的「閱讀」了。這些閱讀都是目的性很強的閱讀,但是確實解決了很多教學與班主任工作當中的難題,嘗到了教學的樂趣,班主任工作也越來越得心應手。在很多的情況下,我們的閱讀不可避免地具有明確的功利意識。除此之外,我想我們也應該有一種平和的,放鬆的,閒適性的閱讀,這種閱讀,有時候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發現和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