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學生弒母案:她把心都掏給你了,終於變成你最恨的人

2021-01-07 網易

  網傳消息顯示,11月12日晚,南京市第十三中學學生李某,晚上10點下課回家後在寫作業時,遭到母親說教辱罵。

  情緒激動的情況下,李某用家裡的三把菜刀,將母親殺害。

  案發後,李某換了衣服出門,在同學家借宿一夜。

  11月13日一早將此事告訴了班主任老師,並用辦公室電話報案自首。

  警方到達現場後,發現其母親已經死亡。

  11月16日,上遊新聞記者從南京警方證實,網傳信息屬實。

  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兒子是親生的,母親也是親生母親。

  親生兒子竟然用家裡的三把菜刀,拼命砍殺親生母親的上半身。

  直到親眼看到母親沒有了動靜,才換衣服到同學家裡借宿。

  初冬的晚上,我在屏幕上敲下這些字,只覺得頭皮發麻,背部陰森發涼。

  心腸多麼堅硬,才能做出這種大逆不道啊。

  再看警方給出的最初結果,四個字——

  管 教 不 當。

  這更讓我的悲涼跌入了零下幾十度的西伯利亞。

  過去,面對大大小小的管教不當、管教失誤、家庭矛盾等等。

  70%以上甚至是更多的家長,都認為——雞毛蒜皮小事,不值得大驚小怪。

  今天,這個雞毛蒜皮小事突然引發了一場網絡地震,對人倫和社會造成了肆無忌憚的撕裂,它還是雞毛蒜皮小事嗎?

  真的不是了。

  絕對不能再這樣認識了。

  打個比方,各種各樣的家教不良、教育不當,就是藏匿了情感暴戾、報復性因素、負面情緒的毒氣包啊。

  不懂得呵護、疏導,一旦這個毒氣包破裂了,隨之傾瀉下來的,就是毒氣滾滾、殺人惡鬥、偏激魯莽、禍害家庭等,社會惡果太嚴重了。

  管教不當,真的會死人啊!

  

  藥家鑫是一個在音樂方面很有才氣的小孩子。

  作為軍人出身的父親,也發現了孩子的這種天賦。

  很希望他在音樂方面出人頭地。

  為了提高孩子的琴藝,他的父親喜歡用說一不二、「我說了算」之類的軍人作風,管理孩子。

  孩子琴練得不好,就在家裡地下室裡,關禁閉。

  藥家鑫說——

  「為了練琴媽媽都會打我或者拿皮帶抽我。」

  「除了吃飯能上樓以外,其它時間都在地下室裡待著」。

  「我覺得看不到希望,天天壓力特別大,我經常想自殺。」

  當然還有狠狠的訓斥。

  受到父親的威懾和嚴管,小藥家鑫從來不敢說「不」。

  在父親的狼性管理下,他更像一隻聽話的小綿羊。

  逆來順受、過於懦弱。

  2010年10月20日深夜,就讀於西安音樂學院的藥家鑫,送完女朋友開車回家。

  行至西北大學學府大道時,撞上前方同向騎電動車的張妙。

  張妙僅僅被撞傷了,在地上呻吟。並沒有生命危險。

  但是,藥家鑫此刻跳出一個念頭,她要是看到了我的車牌號,肯定會找我麻煩。

  於是,他掏出了隨身攜帶的一把尖刀,長約二三十公分,對張妙的胸、腹、背部等,處連續捅刺數刀。

  致使張妙當場死亡。

  彈鋼琴的手,成了殘忍的殺手,這就是轟動全國的「藥家鑫殺人案」。

  有人分析說,在處理車禍這個突然出現的危機時,藥家鑫做出了逃避,這種是由軟弱和自私心理構成的最差的行為反應。

  過於軟弱,不敢承擔,與父親過於嚴格的家庭教育方式不無關係。

  事後,藥家鑫的母親說:

  @「我現在想的是對孩子太嚴格了,太嚴厲了,因為他可能出了這麼大的事害怕了。」

  藥家鑫的父親在接受央視《看見》欄目採訪時,也非常痛心——

  @「我平時管教孩子過於嚴厲,令孩子在犯錯之後害怕面對,不懂處理,最終釀成大罪。」

  

  家教不當,過於嚴格,藥家鑫沒有傷害親人。

  卻在突發事件中害怕承擔,鋌而走險,釀成大錯,成為罪人。

  2011年6月7日上午,藥家鑫被執行死刑,時年僅有21歲。

  

  

  畢業於山東師大的青島女律師張律師,事業心非常強,業內知名度也很高。

  曾任某律所民商事業務部主任、再審申訴法律部主任。

  還曾擔任當地媒體 「黃金樓市」欄目、《青島財經日報》房產欄目特約律師。

  雖然張律師離異了,年輕貌美的她,並沒有再組織家庭。

  因為她對自己的獨生女兒,期待很高。

  不單單是送她進了本地的知名學校銀超中學(學費很貴,一年三四萬)。

  

  連孩子生活方面的諸多小要求,也是來者不拒。

  比如孩子想吃羊肉,她就託朋友在內蒙古殺了活羊寄來;孩子要吃牛肉,她就找人幫忙從澳大利亞買牛肉。

  可女兒在有些方面,包括在學習方面,距離張律師的要求,總有一定的距離。

  孩子在班裡的考試名次已經是前三四名了,她還是不夠滿意。

  「還給孩子報了各種補課班和興趣班」。

  繼續施加壓力。

  同事勸張律師,別給孩子太多壓力,她也沒有聽進去。

  又加上女兒性格有些內向。

  母女之間,有了矛盾。

  警方內部人員也透露,張某15歲的女兒認為母親對其要求過於嚴格,引發母女矛盾。

  張律師曾在女兒學校的媒體上發表一首《致女兒》——

  女兒 你可曾知道

  你一直 一直

  是我心中

  藍色的憂傷

  ……

  我一直 一直

  以為

  有缺口的愛

  雖不完美

  卻想在 不完美中

  愛到極致

  女兒 看著我

  ……

  讓我憂傷的心

  又變成

  冰涼的石頭

  在公眾媒體上,公然抖出對孩子的不夠滿意。

  本該是溫馨溫情的撫慰和溝通,都成了「壓力宣講書。」

  女兒認為,過於成功的媽媽對自己的情感私密和家庭隱私,尊重不夠,導致矛盾升級。

  2020年5月23日,15歲的女兒謊稱要給媽媽按摩。

  從背後用繩套勒住母親的脖子。

  親手殺死了自己45多歲的母親。

  這就是轟動一時的「青島女律師被親生兒害死案」。

  

  事後,很多人也都在追查悲劇背後的原因。

  這一封《青島弒母女孩寫給被殺母親的一封信》,不知道是不是當事女孩寫的。

  但是,其中的說法,我認為,真的就是這起悲劇的真兇。

  這個弒母女孩說——

  @「唯一不同的是:我用的繩子是物質的,你用的繩子是精神的。你被窒息的是心跳,我被窒息的是心而已!」

  @「其實,我們此生犯的最大錯誤都是相同的,我們都愛的太拼了,但根本不知道如何去愛!到最後,我們都用自己的愛把自己最愛的人活活窒息死了!」

  @「而我扮演這個角色的代價就是:除了被要求、被期待、被控制,我從來沒有自己的自由和生活。」

  過於嚴格繁衍出的強勢、強權,剝奪了孩子應有的自由空間、精神呼吸。

  更年期遇到了青春期,管教不良就真的會跳出來,害人殺人。

  

  

  廣西南寧男孩黃某,出生於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

  母親是某高校的教授,父親是當地知名的律師。

  家庭書卷氣息濃,父母社會地位高,收入豐厚,黃某的成長之路,應該是鋪滿鮮花的月亮。

  小時候的黃某在人們眼裡,就是一個閃光的小月亮。

  曾經的老師回憶他時說:「小時候非常懂禮貌,見老師就鞠躬」。

  「他可以禮貌到什麼程度?一般學生遇見老師會叫老師好,黃某還會恭敬地向老師鞠躬,每次都是非常標準的鞠躬」。

  可這一切到了初中,就發生了變化。

  他的爸爸教育他時,時常有暴力。

  班上的同學都說,「那個時候他被家暴、被打出血是我們全班都知道的事。」

  黃某當時的班主任也很震驚,「父母高教育背景居然也會出這種事」。

  可對於這一點,以及談起自己的家庭狀況,黃某陽顯得得很抗拒。

  直到上了高中,父親的打罵行為還在持續。

  只是,這個時候的黃某已經有了內在的極大的敵對和仇恨心態。

  他曾經與同學說,自己想殺了爸爸。

  後來,當他爸爸再次家暴的時候,這個孩子有了反抗。

  「一記勾拳打在了爸爸的鼻子上。」

  再後來,就發生了重大的「廣西大學教授被殺血案」,黃某殘忍殺死了自己的父母親。

  

  

  

  大領導說:「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

  著名特級教師李鎮西說:無論學校教育多麼成功,都只是家庭教育的補充。

  下面這個圖片,再次告訴我們這個看似簡單的道理——

  家庭是根。孩子是枝葉、枝幹和果實。

  孩子這個果實的任何營養,都是來自父母和家庭的根系。

  孩子具備的每一種姿態,以及嬉笑怒罵的言行,都是先從父母那裡和家庭那裡,學到的。

  

  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師薩提亞有句經典語句:「孩子永遠沒有錯,如果錯了,一定是父母的錯。」

  仔細想想,是很有道理的。

  悲劇的源頭,肯定在父母那裡!

  廣大家長朋友們應立馬將家庭教育、家庭管教,升格成家裡最大的頭等事情。

  及時調整教育姿態,及時再次出發。

  

  不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調整。

  其一,通過真心陪伴,保鮮和諧的家庭關係。

  孩子是生命,也是一般意義上的生物。

  他和大人一樣,不喜歡孤獨、封閉,而喜歡陪伴、交流。

  在孩子嬰兒期、幼兒期和童年期,家長一定要通過陪孩子上公園、玩遊戲、寫作業、看電影、談各種各樣的家庭瑣事、班級事務等等,和孩子建立親密親近的情感連接、心理互信。

  這種陪伴就是心理奶水,能給孩子帶來取之不竭的安全感、依賴感。

  建立在陪伴根基之上的父子關係、母子關係一直是豐盈的,成長過程中,有了矛盾和衝突,孩子也才能包容父母,學會退讓,懂得隱忍。

  而不會劍走偏鋒。

  其二,通過讓自己成為學爸學媽,掌握先進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著名心理學者王人平說:育子就是育己。他還給家庭教育總結了一條方程式:教育的成果=用心程度×方式方法×理念和思維方式。

  現在的孩子生活在網際網路時代、全球開放時代,他們接觸的信息遠比父母廣闊、悠遠。他們的思維真的走到了父母的前面。

  父母如果還用老掉牙的打罵、羞辱、暴力、嘲諷等傳統教育方法,教育孩子。

  從來缺乏對孩子的理解和感同身受。

  從來不願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

  這種教育肯定會有很多內在的無效。

  威逼利誘下,孩子可能不得不臣服。但平靜的面孔下更有內心的波瀾壯闊、驚濤惡浪。

  因此,家長必須要去學習。通過走進家長學堂,通過購買各種家庭教育書刊,提高自己的有效教育水平。

  必須的,不容置疑!

  其三,通過共同制定家庭細則,在接納包容中和孩子一起共長。

  在成長過程中,孩子會有各種各樣的調皮、搗蛋、逆反等。

  怎麼辦?

  父母不能唱自己的獨角戲。

  而應該蹲下身體,平視孩子,和孩子共同制定規則,包括怎麼樣處罰等,都規定得非常明細,用這種共同制定的規則約束孩子,鼓勵孩子。

  有了這種制度約束,孩子犯錯後,會很羞愧,自覺調整和糾正。更有利於在包容和理解中,推著孩子往前走。

相關焦點

  • 南京警方通報中學生弒母案說了什麼?南京17歲男生弒母原因詳情曝光
    近日,"江蘇南京一中學男生因與母親爭吵將其殺害"的消息引發關注。近年來卻頻頻發生學生弒母案件的發生,實在是令人痛心。日前,在江蘇南京玄武區,又發生了一起中學生弒母的惡性案件。南京警方通報中學生弒母案,目前這起案件正在偵查中。
  • 南京警方通報中學生弒母案原因:長期存在矛盾
    【南京警方通報中學生弒母案:不滿母親管教 在家行兇後自首 】16日,據@南京玄武警方在線通報,11月13日,南京市玄武區居民李某某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稱其在家中與母親發生衝突致其死亡。經初步調查,犯罪嫌疑人李某某因家庭管教等原因,與其母謝某長期存在矛盾。11月12日晚,李某某與其母親發生口角並產生衝突,致其母死亡。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 南京中學生弒母案,是誰把孩子變成了殺人犯?
    別讓語言成為一把利器,刺傷最親的人;別讓孩子,小小年紀就要承受父母的「語言暴力」。「原來爸爸媽媽說的是事實啊」,後來,就真的成為了「沒用的人」。當你的批評一次次脫口而出時,就要小心孩子真的成為你口中的那一類人!
  • 南京中學生持菜刀弒母,死去的媽媽責任重大
    中學生弒母,令人震驚。再大的矛盾,那也是懷胎九月生你養你的親生母親啊。現在的孩子怎麼會以這麼極端的方式處理問題,到底是怎樣的家庭會產生這種不會控制情緒,激動暴力到可以殺了親媽呢?從另外一個角度了解這整件事,這位媽媽又是怎樣的讓整件事發展成了這樣一齣悲劇呢?
  • 女人為什麼恨你,因為她把一切都給了你!
    或許男人在決定分手以後,也並不在意女人是什麼樣的心情,就算痛恨著你這個男人,都好像引起不了你的興趣,可是男人肯定心裏面也會很好奇,為什么女人當初可以愛的如此深,現在卻恨不得扒了你的皮?恨著你有多深,其實就代表當初她愛你有多濃烈,只不過結局讓女人失望透頂,就會產生被你戲弄感情的恨意,所以分手後女人的處理方式,都是打著「老死不相往來」的決定。這也是為什麼人們總說女人很絕情,試問一個曾經將你當做未來的伴侶,然後付出了全部的感情,最後卻被你拋棄,她又有什麼能力做到有情有義了?
  • 北大學生弒母案,「你賦予我生,我賜你一死」
    「北大學生弒母案」歷時四年多終於開庭審理了。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於2020年12月24日上午對被告人吳謝宇故意殺人罪一案進行開庭審理,吳謝宇即發生在2016年的「北大學生弒母案」中的當事人。昔日的北大才子在庭上供述作案動機:殺媽媽是為幫她解脫,出於報復向親戚借錢。
  • 南京高中生弒母案引發關注,「如果我是殺人犯,你還愛我嗎?」
    2020年11月16日,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對於南京高中生弒母案進行了案件通報。據相關的報導,李某某和母親一直居住在學校附近的小區裡,日常生活由母親一手操辦,其父親很少出現在母子倆的生活中。平時母親對李某某管教嚴格,對於學習方面尤其重視。
  • 【洪哥雷語】心都掏給你了,你還在抗拒
    當你明白是掏錢選課支撐你畢業的時候,你開始選擇最經濟的路線。恭喜你,你終於把你的學習跟物質投入聯繫在一起了。這個時候你會覺得,一百塊錢一個學分,很貴啊!其實大帳你沒有算。你在大學四年的投入,一般的同學可能至少要花費8萬元左右。而這8萬元,你投入進來,實際就是收穫了160個學分。算起來的話,一個學分的課程,個人的經濟投入就達到了500元。
  • 北大吳謝宇弒母案最新進展:不日將起訴審理,網友:期待嚴懲
    作為正常人,每個人都有孝順父母的責任和義務,因為每一個家庭的父母在撫養教育子女的一輩子過程中,都付出了很多的艱辛,對父母好一些,是每個子女應應有的擔當。但是北大學生吳謝宇,非但沒有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卻認為母親是自己的累贅,只有除掉母親才能解脫母親,也才能解脫自己。於是吳謝宇終於殘忍的傷害了自己的母親。
  • 真正愛你的人,從不會對你「掏心掏肺」
    意思是,太過投入與執著的感情會夭折,太過爭強好勝的人遲早會自取其辱。這世間萬事萬物,最忌諱的是一個「滿」字,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更是如此。再親密的兩個人,如果不懂分寸、掏心掏肺地付出,也只會把對方推得越來越遠。
  • 9位影視劇中那些讓人恨不起來的反派人物,你最心疼誰?
    9位影視劇中那些讓人恨不起來的反派人物,你最心疼誰?在一些影視劇當中,往往需要一些反派來襯託主角的光環,使劇情變得更加精彩。有一些反派讓觀眾看了恨的咬牙,但也有一些反派始終讓人恨不起來,甚至還有一點可憐。
  • 不要和別人掏心掏肺,一個你覺得對你好的人未必是真的!
    如果你還是上中學的學生,茉莉接下來說的一些事情你可能會覺得不太現實,但是如果你是大學或者已經在社會上打拼了很多年的人,茉莉說的每一句話相信大家都感同身受。人心隔肚皮,現實生活就是這樣,除了你的父母親人,沒有人真心對你好,別說對你好了,現在的人都是見不得別人的好。
  • 15歲女生殘忍勒死母親: 一年燒10萬學習, 買進口牛肉, 卻成了女兒最恨的人
    女孩從小活潑可愛,見到鄰居都會打招呼,成績也不錯,鋼琴十級。進入青春期後,女孩開始越長越壯,同時,話也少了。鄰居們還有人說,以前母女倆總是有說有笑,但是這一兩年,經常看到母女倆一前一後地走,有時候還在路上發生爭吵。一個是好女兒,一個是好媽媽,卻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悲劇?
  • 12歲少年弒母案:我捧出全部真心,終於變成你最恨的人
    痛 心最近發生的一個悲劇  給所有家長敲響了警鐘!  先來看看這則新聞  ▼  湖南沅江市委宣傳部3日發布通報稱,12月3日12時24分,沅江市公安局接到群眾報警稱,泗湖山鎮東安垸村發生一起命案。
  • 婆婆對你不好,你會對她好嗎?
    婆婆對我不好,我能做到的最大善意,就是不搭理她,這輩子都遠遠避開她。以德報怨?那還讓人活嗎?「如果你真的以德報怨,那麼你拿什麼來報德呢?」這麼高深的話,當然不是我的原創,而是來自聖人孔子。《論語· 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
  • 南京中學生弒母案
    不一樣的是今晚又與母親發生了衝突,雖然這對我來說可能已經是家常便飯,因為我們的矛盾從來都化解不完,我們之間不是母慈子孝,更像最嚴重的更年期和青春期的碰撞。我們之間的平靜經不起一句話的挑撥,一句話不對頭就是母子大戰的開始。
  • 最新弒母案引發反思!難道孩子的學習成績比母子關係更重要嗎?
    還有網友總結了一句話:我付出全部真心,卻把自己變成你最恨的人;我為了你傾盡所有,卻最終慘死在你的刀口......網友的觀點自然有道理,但對此事樊老師認為,最大的問題是現在多數家庭忽視了親子關係。02愛之深恨之切丹.阿蘭德在《養兒育女中長大》這本書說過:"親子關係是世界上最高貴、最令人欣然為之付出的事物,地球上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與之相比。"
  • 吳謝宇等4個弒母案,不僅是孩子殺了母親,母親也「殺」了孩子!
    7個月後被人發現,在此期間,他模仿母親的筆跡給母親單位寫辭職信,利用母親的手機,向親友借錢高達140多萬,公安部門懸賞追兇3年,吳在重慶落網。吳謝宇16歲時,父親患了和他爺爺一樣的癌症去世,正值青春期的吳謝宇留下了心靈的巨大哀傷,他一直都不願意接受爸爸離世的事實。母親是教師,是家族同輩中唯一的大學生,從小努力學習、她同事眼中極度恪守原則的人。
  • 北大天之驕子吳謝宇,弒母案開庭!曾解釋道:幫媽媽解脫
    案件本身過程不複雜,看新聞報導說,吳謝宇在趁著母親換鞋的時候用啞鈴砸死了她,他把母親的屍體用活性炭等層層包裹,並在案發現場安裝好了監控攝像頭,警察來現場偵察他可以隨時監控到。撲朔迷離的是吳謝宇捨棄北大天子驕子的大好前程,對至親的母親舉起了屠刀,吳謝宇弒母的動機一直沒有搞清楚,究竟是多麼大的仇多麼大的恨,抑或是別的原因,才釀成了這樁悲劇?吳謝宇說「是要幫媽媽解脫」,不知道他的媽媽謝天琴生前是遭受了什麼痛苦,需要被人解脫?
  • 掏過耳朵的人請注意!有人這樣掏耳朵差點喪命,你都試過!
    很多人都喜歡沒事就掏耳朵,而且掏耳朵的花樣也是相當多。左掏掏,右掏掏…棉籤掏掏,耳勺撓撓……總之是怎麼爽怎麼掏。特別是當不經意掏出一小塊耳屎的時候,那種爽快和舒服仿佛就在耳畔但掏耳朵這件小小事還真沒那麼簡單!日前,澳大利亞《那就是生活》雜誌刊登的一篇報導引發關注。一名37歲的女性因為用棉籤掏耳朵差點進了「鬼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