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這個「國貧縣」迎來脫貧後首個彝族新年 載歌載舞共享喜悅

2020-12-13 封面新聞

身著新衣巡遊的歐其阿紫

莊歌爾 封面新聞記者 伍雪梅 攝影報導

穿著媽媽親手縫製了幾個月的過年新衣,戴上精緻的飾品……12月4日,25歲的彝族姑娘歐其阿紫和姐妹們高興地來到縣城,準備當天下午的彝族文化民俗巡遊。這是她第一次穿著媽媽做的新衣參加縣上的彝族新年活動。「能夠穿著漂亮的過年新衣走在隊伍的最前面,非常開心,非常興奮。」

這場巡遊是四川省宜賓市屏山縣2021年彝族新年民俗文化展演系列活動之一。下午4點,來自屏山各鎮的代表們身著民族服飾,載歌載舞,穿梭在城市中心街道,共享快樂。其中,火把隊持火照田以祈年,樵牧漁獵各照所適;彝家女子打著黃傘,身著盛裝,光明永存朵樂荷。

火把隊載歌載舞共享喜悅

屏山縣是一個多民族和諧共處的少數民族待遇縣,目前正在創建省級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彝族是縣內最大的少數民族,長期以來,彝族同胞世代傳承和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為屏山這片歷史悠久的土地奉獻了多元而厚重的地方文化內涵。

作為一年一度的重要節日,從12月2日起,民俗系列活動之彝族傳統選美比賽、彝族趕年集、彝族新年趣味活動、電音狂歡活動等就陸續開展,將持續至12月7日。這是西南這個國家級貧困縣脫貧後的首個彝族年,更是該縣全面脫貧後各族同胞一起分享喜悅的一場盛會。

彝族同胞身著民族服飾巡遊

當晚,還舉行了彝族迎新晚會暨服飾秀場活動。秀場在《漢服秀》中拉開序幕。身著傳統漢服的演員們走上舞臺,演繹傳統文化之美。彝族群舞《踏月》把彝族同胞最原生態的生活方式,化為一段段歡快的舞蹈,將名族文化傳承、舞蹈藝術表演結合在一起,生動地展示了熱情的彝族人民發現的生活美、勞動美。

屏山屬邊遠山區,2012年12月被確定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是宜賓市唯一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烏蒙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重點縣。2014年,全縣精準識別78個貧困村、10601戶38914人建檔立卡貧困戶,貧困發生率14.2%。

迎新晚會

近年來,屏山縣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發展機遇,以脫貧攻堅統攬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始終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扶真貧,真扶貧,下足繡花功夫,縱深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2020年2月,四川省政府正式批准屏山縣退出貧困縣序列。2020年8月,正式通過國家脫貧攻堅普查,無「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

屏山縣分別於2016年、2017年、2019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表彰為「四川省脫貧攻堅先進縣」,2018年東西部扶貧協作考核位列全省第一名,2019年被表彰為「四川省東西部扶貧協作先進縣」。屏山縣脫貧攻堅工作圓滿實現了宜賓市委、市政府確立的「高質量脫貧摘帽、考核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標。

「過去的一年,屏山縣各族同胞無私奉獻,團結一致、用大愛精神守護著家鄉平安;過去的一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帶領下,全縣人民攻克困難,全面實現脫貧摘帽;過去的一年是縣委實施「115」總體謀劃、高質量建設幸福奮進新屏山開局之年,光明的前景令人鼓舞,時代的號角催人奮進。」屏山縣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是屏山縣委實施「115」總體謀劃、高質量建設幸福奮進新屏山開局之年。舉辦彝族新年活動旨在傳承優秀民族文化,展示屏山最靚麗的特色文化品牌,打造「幸福奮進新屏山」的對外宣傳名片,為屏山縣文旅產業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相關焦點

  • 涼山州7個退出貧困縣群眾迎來脫貧後第一個彝歷新年——脫貧感恩黨...
    在昭覺縣沐恩邸社區,居民載歌載舞慶祝彝歷新年。記者 王雲 攝「300斤!」近日,記者來到涼山州昭覺縣三岔河鄉三河村,村民吉好也求伸出3個手指比劃著,回答記者今年過年豬有多重的問題。11月19日,吉好也求一家已早早在西昌和昭覺灑拉地坡鄉購置了牛奶、水果等年貨。20日,還殺了一頭300斤的豬,準備開開心心過個彝歷新年。
  • ...退出貧困縣群眾迎來脫貧後第一個彝歷新年——貧感恩黨 新年話...
    在昭覺縣沐恩邸社區,居民載歌載舞慶祝彝歷新年。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王雲攝「300斤!」11月20日至26日,涼山州7個退出貧困縣的彝族群眾迎來脫貧後第一個彝歷新年。彝區群眾如何過年?脫貧後的路如何走?近期,記者走進彝區。□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何勤華唱歌跳舞迎新年大塊的肉啃起來,歡樂的舞跳起來。一早,從昭覺縣城前往沐恩邸社區的路上,彝族老鄉背著採購的年貨,急匆匆往家趕。
  • 摘帽後,過個彝族「新」新年③|視頻:脫貧了,過個開心年!
    11月21日,涼山州昭覺、越西、金陽、喜德等7個縣的地彝族群眾喜迎脫貧後第一個彝歷新年,各地紛紛開展彝歷年慶祝活動。一早,從昭覺縣城前往沐恩邸社區的路上,滿面笑容的彝族老鄉背著採購回來的年貨,急匆匆往家趕去。等會兒,他們還要去參加社區舉辦的彝歷新年活動。
  • 脫貧感恩黨 新年話幸福
    在昭覺縣沐恩邸社區,居民載歌載舞慶祝彝歷新年。  20日,還殺了一頭300斤的豬,準備開開心心過個彝歷新年。  11月17日,四川省政府批准涼山州普格縣、布拖縣、金陽縣、昭覺縣、喜德縣、越西縣、美姑縣退出貧困縣序列。這意味著涼山州所有的貧困縣均已退出。11月20日至26日,涼山州7個退出貧困縣的彝族群眾迎來脫貧後第一個彝歷新年。  彝區群眾如何過年?脫貧後的路如何走?近期,記者走進彝區。
  • 摘帽後,過個彝族「新」新年①|全省最「年輕」的茗新村發了大彩電
    彝族新年第一天,色特約布一邊醃著臘肉,一邊邀請著一同回村的老鄉去自己家裡串門拜年。2019年年底,色特約布一家四口搬進了擁有5個房間的紅頂小樓房。過年了,色特約布將自家小樓從上到下,裡裡外外打掃得一塵不染,家具擺放得井井有條,一臺52寸的大彩電放在中間。
  • 祝涼山彝族同胞庫史木撒!孜莫格尼!(新年快樂,吉祥如意)
    一年一年、一歲一歲,今天涼山彝族同胞迎來了彝歷新年,祝涼山所有彝族同胞新年快樂!闔家幸福!庫史木撒!孜莫格尼!布拖縣拖覺鎮阿省日達村村民阿力色黑家高高興興過新年。金陽縣絲窩鄉絲窩村村民赤麼裡轟與妹妹這幾天外出務工回來,家裡糧食大豐收,心裡特別高興。
  • 宜賓市屏山彝族同胞歡度2021年彝族新年
    歡迎你們來參加我們彝族新年活動,新年快樂!」走在隊伍最前面的彝族姑娘歐其阿里熱情地向人們打著招呼。據她介紹,他們正在進行彝族新年活動,「每年的新年活動,老人、小孩都會穿上自己覺得最華麗、最好看的衣服,我今天也刻意穿了媽媽為我手工做的衣服。」歐其阿里口中的「新年活動」其實是屏山縣舉辦的彝族文化民俗巡遊,是屏山縣2021年彝族新年民俗文化展演系列活動之一。
  • 一中人載歌載舞,喜迎新年
    ,載歌載舞,傳遞師道力量,共譜育人華章。高三年級 舞蹈《花開中國》  告別滿載收穫的2020,迎來充滿希望的2021年。新鄉市首屆市長質量獎獲獎教師  舞臺上喜氣洋洋,歡聲笑語,處處洋溢著新年的喜慶氣氛。
  • 脫貧啦,幸福在敲門---四川日報電子版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何勤華 楊樹  「卡莎莎(彝語,謝謝)。」  脫貧了,幸福在敲門。在涼山州彝區腹地,廣大幹部群眾曬幸福,講變化,謀未來。幸福記錄涼山脫貧巨變  「村民的收入主要是什麼?」「村民外出務工了,孩子誰管?」
  • 心手相連一家親,看監獄民警帶來的新年禮物
    12月8日,沐浴著冬日的暖陽,沙都村的彝族同胞們迎來了脫貧攻堅決勝之年的彝歷新年。今年,在四川省監獄管理局的領導下,金堂監獄等七家單位和沙都村「兩委」共同為沙都村的鄉親們帶來了一份特別的「新年禮物」。一個個精心準備的節目,展現了四川監獄系統和沙都村一起在脫貧奔康之路上不懈奮鬥的點點滴滴。
  • 涼山脫貧了第一次過上最熱鬧的彝族年
    在我們的村寨裡,彝族年大都是通過老人們頌唱過年歌來祝賀新年的到來。有時候我也會找上幾個好朋友,一起到隔壁鄰居有老人而且又會唱彝族過年歌的人家去聆聽老人們唱「阿哈爾」(過年頌歌),祝福來年人丁興旺,五穀豐登,萬事如意。就這樣終於盼到了彝族年,第二天早上天還沒有亮,父母就把我們喊醒,我們也力所能及幫忙打掃衛生,洗洗碗筷。然後開始煮蕎粑粑,殺閹雞。
  • 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彝海村脫貧攻堅見聞
    原標題:結盟泉水清又純——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彝海村脫貧攻堅見聞從四川省西昌市出發,驅車近兩個小時,記者才來到位於大涼山深處的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彝海村。環顧結盟農莊,一個個由圓木圍成的雅間風格獨特,讓人感受到濃鬱的彝族風情。「過去我們家一年下來攢不下幾個錢,住的是土牆茅草屋。要不是政府和部隊援建了這個結盟新寨,我們一輩子可能都住不上這麼好的房子!」吉克莫薩的臉上寫滿了幸福。
  • ——四川大涼山一個彝族村的脫貧之路
    新華社成都10月30日電 題:轉觀念、興產業——四川大涼山一個彝族村的脫貧之路新華社記者高健鈞80多頭進口種牛、4個冷水魚塘,30多頭黑豬……說起自家的產業,年近花甲的四川省涼山州布拖縣博作村村民蘇呷次拉樂不可支。
  • 彝族阿咪子起舞(組圖)
    「 圍著篝火牽起 手 ,大家一起跳起 來……」12月 5 日、6日,2016屏山彝族新年活動在屏山新縣城篝火廣場濃重舉行。精彩紛呈的彝家春晚節目,絢麗的煙火,象徵熱情歡樂 的 篝火 ,讓 彝族同胞與從各地慕名而來的遊客們共享節日的歡愉。
  • 彝族過新年有三個習俗,不僅鋪草,鋪松針,還要比一下水的重量
    但由於不同的生活習慣,不同的地域環境,也造就了彝族人與其他民族不同的喜慶風俗。其中,有三個喜慶風俗就與其他民族截然不同,您知道都是什麼嗎?就讓小編來給您詳細說一說。(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布拖彝族火把節:「眼睛的節日」,最美的「阿米子」全來啦
    //sichuan.scol.com.cn/img/file/20180719/20180719163906_6271.mp4scolplayer視頻播放器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王雲 尹鋼 攝影報導)7月19日,一年一度的布拖彝族火把節在久負盛名的「火把原鄉,燃情阿都
  • 嶽陽恩典陽光藝校載歌載舞喜迎新年
    全體師生歡聚一堂,載歌載舞喜迎新年。恩典陽光藝校校長李柯柔致辭當天,金達鑫大酒店歡歌笑語,處處洋溢著孩子們、家長們和成人學員們的喜悅和歡樂聲。活動在4位主持人激情洋溢的話語中拉開了帷幕,恩典陽光藝校校長李柯柔獻上節日致辭。
  • 脫貧的喜悅什麼樣
    新與舊的對比,顯示著這個地方的巨大變遷。鹽池自然條件惡劣,常年乾旱,能走上脫貧道路,歷盡艱辛。在一片雪原中,皖記溝村的一座座紅磚瓦房格外醒目。村民王學全的家就在其中。往年,王學全也一直靠養羊為生,但卻一直未能脫貧致富。養羊成本不小,一年下來,遇上收購價不好,就掙不上什麼錢。靠天吃飯,無法把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 索瑪花開日子紅——涼山彝族自治州精準脫貧成效顯著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新中國成立後從奴隸社會「一步跨千年」「直過」進入社會主義社會。大多數村莊位於大山深處,交通不便,自然條件惡劣。好日子不會從天而降,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涼山人將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正向絕對貧困發起總攻。
  • 彝族幹部布哈:脫貧,是一個有尊嚴的動詞
    隨著駐村脫貧攻堅工作的深入,布哈愈加堅信:貧窮絕對不是彝族群眾的宿命,花開月明才是彝族之鄉美好的前景。走過貧困的人最懂感恩採訪是奔著少校警官布哈的另一個頭銜來的——「扶貧專幹」。兩年前,武警四川總隊打響了脫貧攻堅戰,大涼山深處的梭梭拉打村成了這場戰役中「難啃」的一塊「硬骨頭」。該村隸屬於全國彝族人口大縣——昭覺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