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市屏山彝族同胞歡度2021年彝族新年

2020-12-13 雲上發布

12月4日,屏山縣街道上一支歡快的巡遊隊伍吸引了居民們的眼球,他們穿著美麗的彝族服裝,佩戴著獨具特色的首飾,舉著火把,撐著油紙傘,跳著專屬於他們的舞蹈,向每一個路過的人說上一句:庫斯木撒!子莫格尼!!

「庫斯木撒,子莫格尼!歡迎你們來參加我們彝族新年活動,新年快樂!」走在隊伍最前面的彝族姑娘歐其阿里熱情地向人們打著招呼。據她介紹,他們正在進行彝族新年活動,「每年的新年活動,老人、小孩都會穿上自己覺得最華麗、最好看的衣服,我今天也刻意穿了媽媽為我手工做的衣服。」

歐其阿里口中的「新年活動」其實是屏山縣舉辦的彝族文化民俗巡遊,是屏山縣2021年彝族新年民俗文化展演系列活動之一。據了解,這是宜賓市屏山縣脫貧後的首個彝族新年,從12月2日起,民俗系列活動之彝族傳統選美比賽、彝族趕年集、彝族新年趣味活動、電音狂歡活動等就陸續開展,將持續至12月7日。

當晚7點,巡遊結束後,屏山縣還舉行了彝族迎新晚會暨服飾秀場活動,活動在彝族傳統換年祭儀式中拉開序幕,隨後依次為彝族同胞獻上《漢服秀》《古裝秀》《踏月》《川劇變臉秀》等十餘個節目。

「我是第一次參加這個活動,有點緊張,也有點小驕傲。」活動後,熱情的歐其阿里再次說到。她說她因能穿著媽媽手工製作的衣服來參加表演而感到驕傲,「因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過去的一年,屏山縣各族同胞無私奉獻,團結一致、用大愛精神守護著家鄉平安;過去的一年,在屏山縣委縣政府的堅強帶領下,屏山人民攻克困難,全面實現脫貧摘帽;過去的一年是縣委實施「115」總體謀劃、高質量建設幸福奮進新屏山開局之年,光明的前景令人鼓舞,時代的號角催人奮進。」屏山縣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是屏山縣委實施「115」總體謀劃、高質量建設幸福奮進新屏山開局之年。舉辦彝族新年活動旨在傳承優秀民族文化,展示屏山最靚麗的特色文化品牌,打造「幸福奮進新屏山」的對外宣傳名片,為屏山縣文旅產業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屏山縣是一個多民族和諧共處的少數民族待遇縣,目前正在創建省級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彝族是縣內最大的少數民族,長期以來,彝族同胞世代傳承和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為屏山這片歷史悠久的土地奉獻了多元而厚重的地方文化內涵。目前,屏山縣上下正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高起點謀劃「十四五」重點工作,高質量建設幸福奮進新屏山。(胡先映 杜卓濱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四川這個「國貧縣」迎來脫貧後首個彝族新年 載歌載舞共享喜悅
    這是她第一次穿著媽媽做的新衣參加縣上的彝族新年活動。「能夠穿著漂亮的過年新衣走在隊伍的最前面,非常開心,非常興奮。」這場巡遊是四川省宜賓市屏山縣2021年彝族新年民俗文化展演系列活動之一。下午4點,來自屏山各鎮的代表們身著民族服飾,載歌載舞,穿梭在城市中心街道,共享快樂。
  • 祝涼山彝族同胞庫史木撒!孜莫格尼!(新年快樂,吉祥如意)
    一年一年、一歲一歲,今天涼山彝族同胞迎來了彝歷新年,祝涼山所有彝族同胞新年快樂!闔家幸福!庫史木撒!孜莫格尼!布拖縣拖覺鎮阿省日達村村民阿力色黑家高高興興過新年。金陽縣絲窩鄉絲窩村村民赤麼裡轟與妹妹這幾天外出務工回來,家裡糧食大豐收,心裡特別高興。
  • 彝族阿咪子起舞(組圖)
    「 圍著篝火牽起 手 ,大家一起跳起 來……」12月 5 日、6日,2016屏山彝族新年活動在屏山新縣城篝火廣場濃重舉行。精彩紛呈的彝家春晚節目,絢麗的煙火,象徵熱情歡樂 的 篝火 ,讓 彝族同胞與從各地慕名而來的遊客們共享節日的歡愉。
  • 列車上的「歡樂彝族年」
    央廣網西安11月18日消息(記者劉濤 通訊員周博倫 張雁南)11月18日,西安至昆明K165次列車上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彝族年聯歡活動。由列車乘務員精心準備的文藝節目,在列車穿山越嶺間精彩上演,返鄉過年的彝族旅客身未到家,就已經提前感受到了濃濃的節日氛圍。
  • 羅薇‖ 彝漢情深——記深情幫扶彝族同胞的扶貧人姚清國
    姚清國和他的彝族同胞,正是用21年的時光,建立起這樣豐富而深切的情感,他對彝族同胞的幫扶,傾注著親人般的關懷與厚愛。面對大量自發搬遷而來的彝族同胞,為徹底解決他們的生活問題,當地政府也做出了極大努力,通過申請,2006年元月省政府批准他們所在的民建鄉為彝族鄉,自此,他們便能享受到政府相關的許多優惠政策。隨著彝族同胞大批遷居,茶山發生了巨大變化,煥發出勃勃生機。
  • 唐堅張彤等慰問彝族老領導 祝彝歷新年快樂
    昨(18)日,在彝歷新年即將來臨之際,樂山市委書記唐堅,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彤先後來到彝族老領導水普老毛、烏爾大摩、張海波家中,向他們獻上鮮花,送上慰問金,祝他們彝歷新年快樂!並藉此祝彝區幹部群眾節日快樂!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楊程富,副市長阿劉時布,市政府秘書長袁加樂等參加慰問活動。
  • 火把燃燒異彩紛呈——盤縣彝族火把節
    盤縣是彝族人民較為集聚的地方,主要分布在松河、淤泥河、雞場坪、坪地、平關、普古、紅果等地。彝族歷史悠久,物產豐富,民族風情濃鬱,文化內涵厚重。傳統節日以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節最為隆重,彝族人民稱之為「過大年」,已歷時數千年,沿襲至今。
  • 小志祝彝族寶寶們新年快樂!
    年 彝 族 年 庫史意為新年, 「砣砣肉」 剪紙藝術也是彝族年必不可少的元素
  • 貴州省2020彝歷新年活動在清鎮舉行
    12月20日,來自省內外彝族同胞及其他民族代表500餘人齊聚貴州清鎮虎山彝寨,共同歡度2020彝歷新年。當天,身著節日盛裝的彝族同胞以及應邀參加的其他各民族來賓陸續到來。在婉轉悠揚的敬酒歌聲中,一杯杯香甜的米酒讓來賓感受著彝族同胞的熱情。
  • 【廣安民族工作這五年】「幫扶彝族同胞,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
    韓華軍是華鎣市祿市鎮黨委委員、人武部長、副鎮長,2018年6月來到涼山州掛職布拖縣幫扶辦副主任、木爾鄉黨委副書記。「阿媽是我最放心不下的人。」韓華軍說,且沙麼沙作老人老伴去世得早,她又因二級殘疾被評為貧困戶,孤單困苦。
  • 古藺彝族文化傳承蔚為壯觀
    石屏鎮古藺縣中東部,境內總人口9559戶37883人,石屏鎮是瀘州市最大的兩個彝族聚居地之一(另一個是敘永縣水潦彝族鄉),鎮內彝族文化氛圍頗為濃厚,場鎮的街頭常常可見彝語文元素,下轄的石屏村東街、三桂村雷火坪、青鳳村福隆臺、劉家村乾田坳等是彝族聚居區。石屏鎮轄區內除了有彝族同胞居住外,還包括苗、藏、布依、白族等少數民族群眾,其中彝族500餘戶,人口近3000人,佔總人口7.8%。
  • 走近彝族 認識彝俗
    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蒙古騎兵自四川分三道進攻雲南,經彝族地區,促使處於分裂狀態的各彝族地區出現比較鬆散的反蒙古聯合,開始統一於羅羅族稱之下。與之相對應,蒙古貴族加強了對各地彝族茲莫即土長的爭取工作,發展為在部分邊疆民族地區分封各族首領世襲官職以統治當地人民的土司制度。自1263~1287年,相繼在今越西、西昌、屏山、大方、昭通、威寧等地設立彝族土司。
  • 他們盡情放歌,喜迎彝族新年
    昨天(21號)的仙市古鎮熱鬧非凡,「2020年沿灘區民族團結創建活動暨彝族年之仙市古鎮文化探索之旅」在這裡歡樂起航,彝族同胞在自貢度過了屬於自己的特殊節日。本次活動由自貢市眾緣普濟公益慈善促進會主辦,旨在展示自貢彩燈文化、自貢鹽運文化、彝族文化,促進民族團結交融,並連接全國各地愛心人士,帶動更多的人參與慈善行動。據了解,自貢市眾緣普濟公益慈善促進會是一家公益慈善社會團體,目前他們捐助了在自貢生活學習的41名彝族學生,此次的活動也是為了給這些孩子們過一個難忘的彝族年。
  • 西南石油大學彝族大學生的特別創業 把「涯悠」APP 打造成彝族人的...
    這件事就是開發設計一款專門針對彝族人群的手機APP,勒苦伍牛惹把這款APP取名為「涯悠」,在彝語中「涯悠」是土豆的意思。   「土豆是我們彝族的主食,我是吃土豆長大的,所以我想把『涯悠』做成我們彝族精神生活的必需品。」勒苦伍牛惹解釋說。
  • 摘帽後,過個彝族「新」新年③|視頻:脫貧了,過個開心年!
    11月21日,涼山州昭覺、越西、金陽、喜德等7個縣的地彝族群眾喜迎脫貧後第一個彝歷新年,各地紛紛開展彝歷年慶祝活動。一早,從昭覺縣城前往沐恩邸社區的路上,滿面笑容的彝族老鄉背著採購回來的年貨,急匆匆往家趕去。等會兒,他們還要去參加社區舉辦的彝歷新年活動。
  • 屏山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曾紅帶隊檢查彝族新年民俗文化展演...
    12月4日,屏山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曾紅前往屏山縣體育館檢查彝族新年民俗文化展演系列活動安全工作,屏山縣文廣旅遊局、屏山縣公安局、屏山縣應急管理局、屏山縣市場監管局、縣住建城管局、縣衛生健康局、縣消防大隊、能投電力公司和宇客公司等相關部門負責人陪同檢查。
  • 雲南祿勸歡度彝族火把節(組圖)
    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國丹 邢盛妍):7月26日(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等少數民族最重要的節日——火把節。25日晚,在雲南省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一場盛大的篝火晚會為節慶活動拉開序幕。祿勸火把節開幕式上的歌舞演出火把巡遊火把巡遊火把節上身著民族服飾的小女孩羊肉湯鍋宴彝族為客人敬酒
  • 彝族過年風俗 - 百度經驗
    彝族稱過年為「庫史」。「庫」是年或歲之意。「史」即是「新」。「庫史」就是過新年。每當深山初雪,秋山紅葉,太陽回歸時,谷黃米熟,莊稼收進糧倉,便到了彝族過年的時候。彝族一年一度的年節是在農曆十月底,有的地方是把過年日固定在農曆十月三十日為除夕之日,冬月初一為新一年的開始。
  • 涼山彝族新年是怎麼過的
    彝族年是涼山彝族傳統的重大慶賀性節日,相傳是彝族祖先之一俄布庫薩興起的,意在慶祝豐收、祭祀祖先,辭舊迎新。在古代,彝族奉行在農曆十月過年的習俗。民國《西昌縣誌》載,彝族「以陰曆建子月(十月)為歲首,慶賀新年,謂之過年。」
  • 多名網絡主播進駐四川涼山懸崖村,直播彝族年
    今日(11月21日)是彝族年,四川涼山懸崖村家家戶戶正在殺豬過年。昨天、前天,來自北京、成都、溫州等地的多名網絡主播進駐懸崖村,直播當地彝族群眾過年。↑懸崖村隘口,網絡主播們與村民一起直播。據介紹,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支爾莫鄉阿土列爾村,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懸崖村」,72戶人家居住在這裡,分為一組和二組。阿土列爾村處於美姑河大峽谷斷坎巖肩斜臺地,所在位置就像3層臺階中間那級,海拔1400多米,與地面垂直距離約8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