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市古鎮唱山歌嘍!他們盡情放歌,喜迎彝族新年

2020-12-20 瀟湘晨報

昨天(21號)的仙市古鎮熱鬧非凡,「2020年沿灘區民族團結創建活動暨彝族年之仙市古鎮文化探索之旅」在這裡歡樂起航,彝族同胞在自貢度過了屬於自己的特殊節日。

本次活動由自貢市眾緣普濟公益慈善促進會主辦,旨在展示自貢彩燈文化、自貢鹽運文化、彝族文化,促進民族團結交融,並連接全國各地愛心人士,帶動更多的人參與慈善行動。

據了解,自貢市眾緣普濟公益慈善促進會是一家公益慈善社會團體,目前他們捐助了在自貢生活學習的41名彝族學生,此次的活動也是為了給這些孩子們過一個難忘的彝族年。

當晚的活動精彩豐富,唱歌、舞蹈、民樂演奏,情景劇......一個個生動有趣的節目讓觀眾們大飽眼福,也讓這個彝族年歡樂十足。

本次活動將持續兩天,將眾緣普濟慈善文化和自貢特色、彝族文化特色相融合,以遊覽打卡、觀燈會、賞舞臺劇等形式將慈善、彝族和自貢特色文化展現給賓客。

新聞來源丨

監製丨王曦

主編丨餘靈 陳祺

編審丨李天萍

記者丨柯迪 李冉

編輯丨萬江

【來源:看度自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彝族青年歌唱家陶建阿成「山歌唱給大中華」感恩家鄉感恩母校演唱...
    9月19日,中國彝族男高音歌唱家陶建阿成《山歌唱給大中華》感恩家鄉感恩母校匯報演唱會在楚雄技師學院體育館舉行,當晚的體育館燈火輝煌,餘音繚繞。本次演唱會的主題歌《山歌唱給大中華》是由詞作家景來和青年作曲家劉自華共同創作;陶建阿成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師從於著名歌劇表演藝術家萬山紅教授,大學本科畢業於雲南藝術學院和石校昆教授學習聲樂,2013年陶建阿成很榮幸考入中央民族歌舞團擔任彝族男高音歌唱演員
  • 盛世當歌真情傾訴,才旦卓瑪再唱《唱支山歌給黨聽》
    盛世當歌真情傾訴,才旦卓瑪再唱《唱支山歌給黨聽》 2021-01-14 1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寶應望幼:慶聖誕,喜迎新年
    望幼:慶聖誕,喜迎新年望直港鎮中心幼兒園 蔣丹丹 夏靜「叮叮噹,叮叮噹,鈴兒響叮噹……」聖誕節來嘍!在聖誕節來臨之際,望直港中心幼兒園到處洋溢著聖誕的氣氛。為了讓寶貝們了解西方的傳統節日,感受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歡度一個快樂的聖誕節,大二班開展了「慶聖誕,喜迎新年」活動。
  • 自貢仙市古鎮,曾經繁華的鹽碼頭,你還記得武林高手羅跛三爺嗎?
    今天翻出一組幾年前回自貢時,二姐和張哥陪我去仙市古鎮的照片。仙市古鎮在自貢市沿灘區北部,釜溪河邊。當年自貢鹽業發達的時候,那裡是一個重要而熱鬧的鹽運碼頭。古時候,陸上運輸很不方便,所以大量的鹽都是通過水路發往全國各地,仙市鎮被稱為「中國鹽運第一鎮」。現在這裡雖然是一個旅遊景點,但沒有過度開發,古鎮上的居民還在鎮上過著他們正常的市井生活。
  • 四川自貢有個仙市古鎮,曾「因鹽設鎮」,現存有許多歷史文化遺蹟
    自貢市仙市古鎮景區,屹立於「千年鹽都」自貢市東南11公裡處的釜溪河畔,與自貢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相映成趣。它歷史悠久,古建築、古文化遺蹟保存完整,是四川省的歷史文化名鎮。仙市古鎮是一座古老的小鎮。看著這裡古舊的建築,體會這裡古樸的民情,似乎回到了幾百年前的中國。仙市古鎮,不正是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中國的一個縮影嗎?不知大家是否來過仙市古鎮,歡迎大家來評論區分享哦~
  • 唱支山歌給黨聽 彩虹讓你躺著聽 申城10臺新年音樂會,約嗎?
    圖說:上海交響樂團《唱支山歌給黨聽》唱響慶祝建黨百年序曲當進劇場成為一種習慣,辭舊迎新之際,聽一場音樂會來「跨年」成為不少人的「固定節目」。今年受疫情影響,全球能夠舉辦新年音樂會的國家和地區寥寥可數,這讓申城即將迎來的十臺新年音樂會顯得彌足珍貴。
  • 上海的這個小鎮是世界水彩畫家的天堂,只有8個老人會唱的田山歌想...
    法國《水彩藝術》作為發行量全球第一、影響力最大、最具權威的水彩專業雜誌,為此特地創刊英文版,並從2010年起,不間斷地向世界介紹中國水彩畫家和他們的代表作。「誰也不會想到,英國查爾斯王子竟然是水彩畫的『大咖』,是知名的英國皇家水彩畫學會榮譽會員。」一幅由查爾斯王子親筆籤名的限量版水彩複製品《無題》,是他舉辦水彩畫雙年展時寄過來的作品。
  • 宜賓市屏山彝族同胞歡度2021年彝族新年
    12月4日,屏山縣街道上一支歡快的巡遊隊伍吸引了居民們的眼球,他們穿著美麗的彝族服裝,佩戴著獨具特色的首飾,舉著火把,撐著油紙傘,跳著專屬於他們的舞蹈,向每一個路過的人說上一句:庫斯木撒!子莫格尼!!「庫斯木撒,子莫格尼!
  • 八旬老人唱山歌 自編自唱樂趣多
    除此之外,鮑友棣動了不少腦筋,編寫了《勸賭歌》,勸告群眾不要賭博,她還自編自演了《新年拜年歌》、《尊老愛幼歌》等一系列作品,深受群眾喜愛。  精心鑽研打花棍  除了秧歌,鮑友棣還為村民們提供另一種娛樂方式,那就是打花棍。打花棍需要道具,鮑友棣自己找了一根粗細合適的竹子,兩頭綁上紅布條,在竹竿上畫上圖案,一根結實美觀的花棍就完成了。
  • 羅麥朔《嗡嘍咪》山城首演 彝族童真童韻打動人心
    月亮從山那頭升起來了,孩子們圍坐在壩子上,手拉手舞蹈歌唱,月色漸深,遊興正濃,山間泉水淙淙,布穀聲聲,孩子們困了,月亮也要睡了……國家藝術基金項目、青年作曲家羅麥朔民族管弦樂新作《嗡嘍咪》勾勒出的這個畫面,帶給山城觀眾一個美妙夜晚。
  • 摘帽後,過個彝族「新」新年③|視頻:脫貧了,過個開心年!
    11月21日,涼山州昭覺、越西、金陽、喜德等7個縣的地彝族群眾喜迎脫貧後第一個彝歷新年,各地紛紛開展彝歷年慶祝活動。一早,從昭覺縣城前往沐恩邸社區的路上,滿面笑容的彝族老鄉背著採購回來的年貨,急匆匆往家趕去。等會兒,他們還要去參加社區舉辦的彝歷新年活動。
  • 「喜迎元旦·暖心助農」漯灣古鎮開展文化扶貧惠民演出
    1月1日,新年伊始,河南漯河的文旅地標項目漯灣古鎮,為廣大群眾及周邊村民獻上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文化視聽盛宴。當天,漯灣古鎮初音廣場熱鬧非凡,早早聚滿了前來觀看節目的群眾。活動演出以「喜迎元旦·暖心助農」為主題,在翩翩起舞的《盛世中國》中拉開序幕,隨後心意六合拳、變臉噴火、歌唱、舞蹈、豫劇等20餘個節目輪番上演,生動展現當下農村美好新生活和脫貧攻堅取得的新成就、帶來的新變化。漯灣古鎮運管總經理李娟女士向大家致以新年的問候「特別高興能看到這麼精彩的演出,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豐富啦......謝謝你們,希望這樣的活動多多舉辦!」
  • 各地稅務幹部喜迎新年
    在2021年到來之際,全國各地稅務幹部以多種形式喜迎新年,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良好的精神狀態在新的一年貢獻更多的稅務力量。在內蒙古,新年伊始,國家稅務總局呼倫貝爾市稅務局青年幹部手拿「藍圖已繪就 奮進新時代」的條幅,以嶄新的面貌投入到工作中。
  • 玉溪市紅塔區小石橋鄉:山歌對唱宣傳掃黑除惡
    ……」這是近段時間在玉溪市紅塔區小石橋鄉廣為流傳的一首山歌的開頭。 今年初,喜好唱山歌的小石橋村四組68歲老漢朱家洪,看見街頭巷道隨處可見的掃黑除惡宣傳標語後,花了一天的時間把掃黑除惡相關內容做成詞,用四弦固定調式配曲成歌,並邀請鄰村玉苗村二組村民期美英用山歌常見的對唱形式一同傳唱,以便讓更多村民知曉掃黑除惡知識。 因為歌詞淺顯通俗、押韻上口,加之又是山區人民喜聞樂見的形式,這首山歌很快成了當地群眾耳熟能詳的「名曲」。
  • 「唱支山歌給黨聽」鳳崗客家山歌主題歌會舉行
    由東莞市民協、鳳崗鎮宣傳教育文體旅遊辦公室主辦,鳳崗鎮文聯承辦,東莞市民間藝術家協會鳳崗分會、油甘埔村委會 、東莞(鳳崗)詩歌創作基地協辦的「唱支山歌給黨聽——2020年鳳崗鎮客家山歌主題歌會」在鳳崗鎮油甘埔村舉行,用獨特的客家山歌的方式表達夢圓小康的喜悅,一起唱支山歌給黨聽。
  • 張謇的誕生地,為何如此鍾情於唱山歌?
    外婆潘雲芳擅唱海門山歌中各種曲調,是有名的山歌手。母親沈玉英傳承了潘雲芳的山歌,也是有名的山歌手。兒時起,宋衛香就聽母親唱《淘米記》等海門山歌劇。其中有趣的民間故事和婉轉、輕快、詼諧的韻味讓她深深地入迷了。在家庭的薰陶中,宋衛香四五歲的時候就會唱海門山歌,讀小學的時候唱海門山歌獲得獎勵。1984年,作為新海門山歌手,她進入了海門山歌劇團,成為專業演員。
  • 歌詞信手拈來即興編唱 永春一都鎮山歌飄飄
    茶山對歌東南網7月14日訊(福建日報通訊員 梁白瑜/文 黃昌盛/圖)一都鎮位於永春縣最西部,地處「三市四縣七鄉鎮」交界處,近2萬人生活在近200平方公裡的群山裡,上百年來,他們保留了唱山歌的傳統習慣村裡的老歌手見到我們,就你一言我一語地說開了,「山歌大多沒有固定歌詞,歌手信手拈來,主要靠即興編唱。唱什麼?唱生活、唱勞動、唱愛情。」如今,由10多人組成的山歌組已經成為三嶺村山頭一道獨特的景致。溪流兩岸,歌手們一會兒逐個獨唱,一會兒男女對唱,一首首山歌有如「竹筒裡倒黑豆」似的流淌出來。
  • 巴南「木洞山歌」唱得歡
    木洞山歌表演者在木洞河街與觀眾零距離互動,點燃古鎮節日氛圍。記者在現場看到,當一曲曲木洞山歌響起時,臺下觀眾會提起嗓子打著節拍唱和,小孩們也跟著手舞足蹈。每場演出的山歌互動環節,觀眾還能現場上臺體驗一把。 「我們希望讓更多人主動進來看表演,出去後都能哼唱兩句木洞山歌。」河街劇場負責人說,通過表演互動,越來越多的「外地人」對木洞山歌、木洞的風土人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 大雪節氣俗語:「大雪不見雪,蛤蟆唱山歌」,為啥蛤蟆唱山歌?
    俗語:「大雪不見雪,蛤蟆唱山歌」的意思很簡單:大雪節氣前後不見降雪天氣,來年蛤蟆就會叫不停。俗語大背景有兩個:一是古代社會人們農業生產技術落後,對農作物病蟲害很難做到很好處理,基本都是靠食物鏈間相互捕食;二是大雪節氣不見雪指的是極端暖冬天氣,即冬季溫度很高,對農業生產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