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腦電波更強大?看看意念控制遊戲

2020-12-14 李瀛寰

參加首屆智慧型手機運動會時,我發現了一款名叫「腦波對抗儀」的遊戲,就是腦波皮球對抗,感覺很有趣。

我親身體驗、參賽了,還贏了兩局。當我把這個有趣的事發到朋友圈後,不少朋友都很感興趣,並問我:如何讓腦電波強大呢?好吧,嬛嬛姐今天就說說我的親身體驗過程。

我到了這個遊戲賽區,發現很火爆,要想體驗,得排隊。當時在對抗的是一男一女兩個小孩子。我看了一下,輸贏是這麼定的:在軌道上的小球到了哪一方,哪一方就算輸,因為對方的腦電波更強大,把球推動了你這邊。結果,那個小女孩連贏了幾局。到我上場之前,和我同去的做「泰奇幻」公號的韓大黑同學一下子就被PK掉了。我帶著一顆為韓大黑復仇的心上陣了。

工作人員給我戴上了特製的耳機,耳機上還連著一個夾子夾在我的左耳垂上。這時我問工作人員,這遊戲的攻略是什麼?想什麼才能讓腦波強大,才能贏呢?

工作人員告訴我:「你要想那些有強烈情緒的事,比如老闆為何不給我漲工資?要不停地想,讓大腦迅速動轉,越快越好。」(現在回想,這可真是個坑爹的建議。)

好吧,小球擺在中央,按鈕按動,遊戲開始。嬛嬛姐閉上眼睛立刻開始想一個人,腦海裡對他各種打、各種虐。結果半分鐘後,睜眼一看,小球在軌道上已經衝到我這邊了,明顯我輸了。

我不服氣,心想,一定有什麼不對。我要求再賽一場。這一次,我想了下,決定什麼都不想,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兩眼之間,再用意念想著小球。嬛嬛姐打坐過,放空大腦,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這種事,對我來說很簡單。

這一局,當我這樣做了之後,好像沒一會兒,我就贏了。好高興啊!此後,對方換了一個女孩來PK我。我如法炮製,又贏了一局。

這時,那個女孩子不幹了,比賽開始之際卻來問我決竅,我心想正好也試驗一下這方法。我就告訴她:「我的做法就是什麼都不想。」

我說著話,分散了注意力,她呢,按我的方法行事,結果這一局她贏了。輸贏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這遊戲的玩法和所謂腦波強大的關鍵。

經此前前後後的現場體驗,我已經感覺到了,其實這個遊戲的根本就是專注。按我以前的對意念的理解,就是:一心一意才是最強大的。

我後來仔細了解了下,這遊戲的英文名字叫「MindFlex」,果然如我所想,這遊戲其實就是一種意念控制玩具,在國外早已經有了。對MindFlex,亞馬遜說:「2009年聖誕節玩具採購清單第一名」,美國《大眾科學》評價MindFlex為「2010年最值得擁有的科學玩具」。

但國外的MindFlex更複雜,有各種障礙,可以一個人玩。就是利用大腦,即腦電波控制海綿小球在空中的高度、控制小球的前進方向來完成穿越各種障礙。當然,也可以調節成兩個人的對抗,這個比較簡單,只控制小球的前進,而不能改變方向。昨天在手機運動會的這款遊戲就是後者,兩個人的對抗。

MindFlex意念控制遊戲的決竅就是注意力集中,你的注意力越集中越容易控制這個小球。

既有對抗的趣味性,也可以一個人玩,訓練專注。昨天只是體驗了對抗遊戲,感覺對大腦指令的收集還比較準確。像我什麼都不想,專注了之後,很快就贏了。但是,像超越障礙,以腦電波控制小球方向這個遊戲,控制精度如何,我沒有體驗,還不得而知。

意念控制遊戲,的確很科幻的感覺。小時候我們都有過這種想像:在大腦裡發功,要打倒對方,結果一想,對面的傢伙就倒下了。

科幻真的就要變成現實了嗎?

真正的意念發功我沒有見過,但現在通過科技手段,把腦波轉化為電波,從而控制物體,很有可能就會實現我們兒時的夢想。

這其實本來就是未來科技發展的方向,雖然目前還很初期,也是遊戲的方式呈現出來的。但這一技術的未來前景很值得期待。

就從遊戲來看,也挺有趣,也有價值,像提高孩子的專注力、集中精神做一件事,這的確是人訓練大腦的一種方式,這樣的鍛鍊之後,人腦也可更有效率地做事。甚至,通過放空,觀呼吸,也可以治療失眠。

這裡也要聲明一句,我與這個MindFlex完全不認識,沒有一點廣告色彩。就是覺得這遊戲好玩,多說了幾句。

另外,再回答下朋友們的問題,如何讓腦電波強大?唯專注爾。

再發張照片,是我在這個運動會上體驗Google Glass的照片,只可惜,國內網絡對Google+的不支持,沒法具體體驗更多,只是戴了一下,感覺了下。總體感覺:這眼鏡的重心太偏一側,會讓人更多地看一個方向,我就想,谷歌眼鏡戴久了會不會斜眼呢?

智能科技產品,應該如何發展?的確需要更多探索,Google Glass還只是那個拋出的磚頭。也希望讀者們多提出你們的意見和想法。

相關焦點

  • 什麼是腦電波?意念控制,離我們還有多遠?
    在上海科技館有個人氣很高的遊戲:【比試腦電波】。該遊戲方式是:通過佩戴在頭上的傳感器,採集比試者的腦電波信號加以放大(據說是要放大10000倍以上),以此來控制小球的運動,腦電波信號的強弱,作用在小球上的力也就不同,於是球就會向弱者的方向滾動。
  • 用腦電波玩遊戲 意念方舟玩具試玩體驗
    那我就帶著大家一起看看這個讓人熱血沸騰的產品——意念方舟,如果你不信就接著往下看。   用腦電波玩耍的意念方舟    我們在集中注意力時會產生腦電波,意念方舟運用了腦電圖一類的技術,通過耳部和額頭的感測器來讀取腦電波的活躍度。在讀取腦電波後將之轉化為電信號。
  • 意念控制頭環:用腦電波來操控智能家居 4股受益
    全球首個城市級VR產業規劃啟動 6股有戲   =====閱讀全文=====  至誠網(www.zhicheng.com)3月7日訊  意念控制頭環:用腦電波來操控智能家居  大腦是人類最神秘的部位。
  • 腦電波控制汽車?看看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北京時間12月8日消息,南開大學的研究團隊展示了如何利用腦電波信號控制汽車,讓「意念控制」變成了現實。南開大學的研究團隊展示了如何利用腦電波信號控制汽車  南開大學研究人員張昭(音譯)向路透社介紹稱,這種感應設備由16個傳感器組成,可捕捉駕駛者大腦的腦電波信號。
  • 腦電波可以控制意念!未來可期!
    兩人用盡辦法,假意「怒髮衝冠」,嘉賓韓雪的腦電波數值達到82的頂峰,率先爆破氣球,隨後嘉賓主持人也「憤而」引爆了氣球,一度「叫囂」要用學霸的「腦力」碾壓對方的主持人惜敗。實際上,氣球並非是被「想」炸的,而是通過道具桌上的隱藏針刺裝置刺破的,這個針刺則是通過腦電波數值來控制的。
  • 解開「腦電波控制」的虛偽面紗
    腦電波是大腦在思維活動時,大量神經元同步發生的突觸後電位經總和形成的生物電。至於腦電波控制,通俗地說,就是所謂的「意念控制」。人類都有著意念控制的夢想,期望腦子一想就可以控制身邊的物體和場景。如果能夠通過一個設備精準捕捉並破譯腦電波,轉化為具體的控制指令,就可以實現我們期待許久的「意念控制」。這種想像,在很多科幻電影中都有體現。關於腦電波控制,有兩個著名的科幻電影橋段:電影《阿凡達》:在潘多拉星上,下身癱瘓的的前海軍戰士傑克·薩利躺在密封艙中,通過頭上戴著的複雜設備,利用意念操控人造的混血阿凡達。
  • MindWave Mobile:一款神奇的意念控制設備
    假如帶上一種頭戴式設備,放鬆精神,很快你就可以開始用意念控制目標,比如在玩視頻遊戲的時候,有了這種設備,用戶就可以用意念控制遊戲而無需動手,這是不是很神奇?這種意念控制聽起來似乎很不切實際,貌似只有科幻電影裡才會出現的玩意。
  • 檢測腦電波信號獲取意念 國產腦控機器人如「阿凡達」
    檢測腦電波信號獲取意念 國產腦控機器人如「阿凡達」   目前,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團隊研發的多信息源(腦控+眼控)智能輪椅機器人、腦控餐桌機器人已經具備類似的功能。   目前,通過檢測腦電波信號來感知人的意念,從而支配驅動機械設備,這在技術原理上已經可行,但是,在國內外,還沒有成熟的產品投入使用。這項技術的關鍵是要設計出可靠且高效運行的算法程序和控制系統,來完成腦電波信息與實體設備的匹配,從而使其準確執行大腦的命令。
  • 腦電波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導讀: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以及觸角的延伸,大腦——這個人體中最神秘的器官正逐漸展現出其更新奇的一面。本文作者,就在近期訪問一家腦電波高科技應用公司時,通過腦電波的測試和體驗,揭開了一部分腦電波如何指揮人的自主意念,在大腦皮層、網際網路、伺服器、機器人之間自由穿梭的秘密,描述了腦電波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場景,並對人機互動的未來做了大膽的猜想。
  • 意念控制|安裝簡單又讓互動充滿科技感的裝置
    意念控制 意念控制的互動一直都是我們比較受歡迎的裝置,腦波亮燈、腦波軌道車、腦波遊戲...... 我們通過腦電波信號來計算體驗者放鬆或專注的程度,並將其數值化,體現在我們的互動中,將他做成遊戲或美陳裝置。 而近兩周,我們又研發了一些新的項目。
  • 科技前沿幾款意念控制器
    那就是意念控制,這是我們一直的渴望。  意念控制離我們有多遠?讓我們一起來了解當下人們對意念控制的研究成果吧。  一、EmotivEpoc意念控制器  Emotiv Epoc意念控制器是美國加州舊金山的神經科技公司開發的一個全新的人機界面控制系統—EmotivEpoc頭戴設備。
  • 起底BrainCo:腦機頭環之外的「意念」控制野心
    而BrainCo品牌除了頭環這款產品之外,還擁有用「意念」控制的智能假肢產品。相關產品以及背後的控制技術,也引發社會熱議。 不過,業內專家表示,實際上目前腦科學技術本身,還處在「被動採集」階段,即通過人的腦電波強弱以及類型採集信息,離「主動幹預」階段還為時尚早。
  • 意念控制機械手,居然沒打開我的頭蓋骨
    到時候,人類不僅可以用意念控制電腦,原則上還可修復失明、癱瘓、老年痴呆等一切大腦問題。BrainCo 腦與認知科學家、自閉症事業部主任楊錦陳博士說,主要戴上一個頭環,不需要任何設置,就能用意念控制眼前的賽車。 這個頭環其實是腦電波採集器,可以記錄和解碼腦電波。
  • 宏智力BrainLink意念頭箍使用體驗
    意念瑜伽我最感興趣的應用是「意念瑜伽」,舒緩的音樂、輕柔的引導讓我放鬆身心,這個倒是很多瑜伽音樂也有的,讓人興奮的是它會記錄腦電波的變化曲線,並且評出禪定指數和等級。我試著用「意念瑜伽」測試了全家四口人一分鐘的放鬆指數,孩子媽媽最淡定(56次α波),小女兒次淡定(46次α波),大女兒(16次α波)和孩子爸爸(10次α波)不夠淡定。
  • TheNext|人類都用意念來控制飛機飛行了,那下一步呢?
    大腦的神秘也吸引著人類更進一步去發掘潛在的價值,「意念控制」這件事情也越來越靠近我們所存在的現實世界。近日,《連線(wired)》雜誌記者傑克·斯圖爾特(Jack Stewart)講述了他在霍尼韋爾(Honeywell)航空航天技術研究所發明的新系統下,通過「意念」來控制飛機飛行的故事,而人類想像力的空間,其實早已經超過了傳統邊界,給我們帶來更多更豐富的創造。
  • 除了讀懂你的想法,黑科技還能讓意念做什麼?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作者從自身領域出發,講述了意念控制在現實中如何實現,腦電技術如何在科技大潮中找到真正的著陸點。(電影超能陸戰隊中出現了意念控制的微型機器人)「意念控制」與腦電波腦電就是這樣一種在醫學上被廣泛研究的電信號。通過對腦電波的分析,我們可以得知人體此時的精神狀態甚至意識思維。而利用這些分析結果,我們可以實現對外部設備的簡單控制,比如使用腦電波控制的飛行器、使用腦電波控制的機械手、使用腦電波控制的懸浮球等等。
  • 人類可以用意念控制物體了?一高位截癱老大爺,靠控制機器生活
    一個人不需要動手,只要腦子裡想一下,就可以通過意念控制物體。這樣的劇情,我們在科幻片裡屢見不鮮,是人類對「超能力」的一種猜測。不過,對於科學家來說,讓不可能變成可能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或者說,他們總是能夠創造奇蹟。
  • 新型控制器讀取腦電波 用"念力"來控制遊戲(圖)
    新型控制器讀取腦電波 用"念力"來控制遊戲(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22日 23:15 來源: 來源:中新網  這個奇怪的裝置或許在將來會和手柄一樣成為遊戲的必備品。
  • 鍛鍊兒童的專注力,靠意念操控,UDrone意念無人機上手測評
    在一些科幻電影中,時常會看到一些自動化的機器設備,甚至直接通過腦電波來達到一系列炫酷的技能變化。有時候就在想,如果我們也能有這種通過意念控制機器的能力就好了。這不,隨著科技的不斷,UDrone推出的這款意念操控無人機,除了APP操控外,還可直接靠人的意念去操控,絕對是鍛鍊小朋友專注力的最好「神器」。那麼,很多小夥伴可能會表示好奇,真的可以靠意念去操控嗎?
  • 意念控制成真?特斯拉創始人馬克斯發明「腦機接口」引爭議
    說到意念控制,喜歡看科幻電影的朋友應該不會陌生,也就是利用人的意念來操控各種設備。其實科幻電影大多是科學家們對未來事物的一種設想,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就像以前誰能想到汽車無人駕駛能實現呢!而如今意念控制也將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