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用自己的血給自己輸血救命?近日,92歲高齡的吳伯骨折急需手術,但自身血型是被稱為「熊貓血」的Rh陰性血,珠海市該型血液庫存告急。為此,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手術中採用自體血液回輸技術,「用自己的血救自己命」,使其得到了很好的救治。8月13日,吳伯步行出院。
據家人介紹,7月31日,吳伯在家不小心摔了一跤,導致左側髖部畸形,行走困難。8月2日,他被家人送往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經檢查後,醫生診斷為左側股骨頸骨折。
老年人髖部骨折常被稱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因骨折後,時間長就易出現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深靜脈血栓等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情況。經綜合考慮吳伯的身體、手術風險等因素,醫生和家屬商量,決定儘快開展「人工股骨頭置換術」。
這種手術往往要輸血,但在手術前檢查發現一個棘手問題:吳伯是Rh陰性的A型血,這是一種被稱為「熊貓血」的罕見血型。經醫院血庫聯繫後得知,疫情期間,全市用血十分緊張,目前,全市僅有1個單位的O型Rh陰性血,而吳伯是A型RH陰性血,在醫學上,一般不採用異型輸血,因為可能出現嚴重不良反應。除非遇到危急生命的特殊情況,才考慮將少量的O型血輸給其他血型患者,以搶救生命。
怎麼辦?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組織了由骨一科、麻醉科、輸血科等多科室參加的治療方案討論,麻醉科主任方劍提出,可在術中實施自體血液回輸技術——自體等容血液稀釋技術,同時術中回收出血並回輸。簡單的說就是術前加大補液量同時從自身抽出200—300毫升自體血,手術結束時再回輸給患者,既減少出血以及不必要的異體輸血,有效緩解血源緊張,又避免了輸血可能出現的各種不良反應,也能減輕患者經濟負擔。
經過充分的準備,8月6日,該院骨一科毛吉剛團隊為吳伯施行了手術。手術過程順利平穩,出血量不到200毫升,通過自體血液回輸,也未使用緊急備用的異體血液。8月13日,在家人的陪伴下,92歲的吳伯扶著助行器自行步行出院。
醫院提醒,自體血回輸技術,是手術時收集患者本人的血,經過處理後再回輸入患者體內。包含預存式自體輸血、稀釋性自身輸血、回收性自身輸血,主要適用於術中出血量大的病人。當然,自體血回輸技術並非人人適合,還需結合自身具體病症、自身體格檢查等做綜合的評估。像部分腫瘤病人、術前檢測出貧血的病人等就不適合。
採寫:記者朱鵬景 實習生林倩冰
【來源:南方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