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品牌借餐品布局消費多元化

2020-12-19 中國經濟網

  「烘焙」近期漸成咖啡市場的熱詞。近期,星巴克在上海開出中國首家以焙烤美食為特色的全新臻選門店——星巴克臻選咖啡·焙烤坊。該門店加入大量與自義大利高端焙烤品牌焙意之TM(PrinciTM)品牌合作的焙烤食品、意式特調酒飲以及周末時段早午餐。而在星巴克之前,作為星巴克中國市場最大的競爭對手,瑞幸咖啡也先後布局輕食、午餐擴大SKU,更有一些咖啡品牌主打「咖餐」,通過「咖啡+餐飲」的模式突圍咖啡市場。咖啡品牌加重餐比的意圖在於進一步擴充門店功能,吸引更多不同需求的消費者前往門店消費。但咖啡品牌此類布局需把控咖啡、餐品的比重,在保持咖啡穩定品質的基礎上,通過差異化餐品擴大消費渠道。

  咖啡店加重餐比

  進入中國市場20年一直不讓餐品搶佔咖啡風頭的星巴克正逐步嘗試加大餐飲比重。星巴克近日在上海開出中國首家以焙烤美食為特色的全新臻選門店——星巴克臻選咖啡·焙烤坊。不同於其他星巴克門店或星巴克臻選門店,星巴克臻選咖啡·焙烤坊在店內加入了大量與焙意之TM品牌合作的焙烤食品、意式特調酒飲以及周末時段早午餐。

  據了解,首家星巴克臻選咖啡·焙烤坊地處白領和遊客雲集的上海徐家匯商圈港匯恒隆廣場,是星巴克推出的新模式,也是星巴克一次跨業態布局的新嘗試。據星巴克公司介紹,該門店店內焙烤食品來焙意之TM。顧客可在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等不同時段品嘗到百餘款精選意式美食組合,例如帕爾瑪火腿乾酪、原味布裡歐、原味佛卡夏、烤蔬乾酪披薩、提拉米蘇等餐品。另外,星巴克臻選咖啡·焙烤坊的另一特色是店內的特調學派吧檯,可提供多款意式餐前酒與餐後酒,這也是繼星巴克北京坊旗艦店後,星巴克再度在門店內加入酒精類飲品。

  公開資料顯示,焙意之TM是星巴克在2016年7月投資的烘焙品牌,之後成為星巴克烘焙工坊以及臻選店的獨家食品供應商。2018年,星巴克在美國西雅圖開設了第一家獨立的焙意之門店。

  星巴克雖未在中國市場開設單獨的焙意之門店,但明顯提升了店內餐點產品的比例,星巴克稱之為「升級門店第三空間的創新和拓展」。門店提升了餐品的比重也將為前來消費的顧客提供更多樣的產品搭配、選擇。

  模式「複製」

  相對於此次星巴克在餐品方面的新動作,中國市場上的其他咖啡品牌也欲通過咖啡+餐品模式向消費領域延展,在門店內增加輕食、烘焙、早餐、午餐等相關餐品,滿足消費者多元化的消費需求。

  其中,瑞幸咖啡在2018年5月正式營業後的第3個月進軍輕食市場。進入到2019年,瑞幸咖啡通過布局午餐產品進一步擴大市場。

  除了瑞幸咖啡等新品牌,紮根市場多年的「老牌」太平洋咖啡也在2018年底作出新嘗試,開出品牌首家自烘焙旗艦店LUXE,門店包含了咖啡區、烘焙產品區、輕食貨櫃、茶飲區等,使產品更為豐富、細化。

  近日,加拿大咖啡品牌Tim Hortons進入中國市場。雖然Tim Hortons主打的甜甜圈等產品不被業內看好,但Tim Hortons董事長Alx Macedo表示,品牌將根據中國本地習慣和口味調整菜單,包括提供粥和抹茶等產品。而稍早進入中國市場的日本咖啡品牌Doutor Coffee,則延續國民咖啡品牌形象,走低價高品質路線並將日本的模式搬至國內,在門店內售賣有三明治、熱狗、吐司、蛋糕等甜品,欲通過高性價比和豐富的產品叩開中國市場大門。

  注重產品差異化

  事實上,咖啡+餐品的模式在市場上早就有所呈現。例如上島咖啡、咖啡之翼、咖啡陪你等品牌都採用咖啡+餐品的模式得以發展。

  有業內專家指出,當前中國咖啡市場仍處於起步階段,消費者的消費習慣還未被養成,大量增加更為細化的精品咖啡產品並不適合大眾咖啡品牌。但與此同時,伴隨咖啡消費需求的漸增,通過擴大餐品產品比重既滿足了消費者西式消費需求,又擴大了企業消費渠道不失為好的方式。

  專家提醒,企業在發展中需注重餐、飲比例的平衡,現制餐品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相對於現制餐品,輕食、烘焙等產品更適合咖啡品牌布局,但此類產品同質化現象也較為嚴重,越來越多的商超也售賣沙拉、烘焙甚至是咖啡產品。這需要咖啡品牌在加重餐比的同時,根據品牌的企業文化和經營特色制定餐品,通過差異化布局突圍市場紅海。」

  北京商報記者 王曉然 趙超越

(責任編輯:殷俊紅)

相關焦點

  • COSTA將加碼布局中國咖啡多元化渠道
    新京報訊(記者 王子揚)12月16日,可口可樂旗下咖啡連鎖品牌COSTA與巧克力品牌瑞士蓮跨界合作打造的聯名快閃店揭幕。COSTA中國區負責人表示,COSTA咖世家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希望挖掘不同場景下咖啡市場的潛力,除繼續優化現有業務外,還將加碼布局中國咖啡多元化渠道。
  • 咖啡新老品牌加速布局,一線城市仍是競爭主戰場
    而這被一些品牌視作自身的發展機遇,開始布局北京市場。日前,中藥企業北京同仁堂旗下新零售企業就推出了咖啡和中藥相搭配的特色飲品。一直專注開拓非一線市場的加拿大咖啡品牌Tim Hortons(Tims)中國公司也悄然開始布局北京市場。業內認為,當前咖啡消費場景已由精緻化向便利化轉變,市場需求仍然旺盛。一線市場空間仍大,且是各大品牌競爭的主戰場,這也註定會有不少品牌參與布局。
  • 瑞幸咖啡完成525家門店布局 發布「無限場景(Any Moment)」品牌戰略
    瑞幸咖啡完成525家門店布局 發布「無限場景(Any Moment)」品牌戰略   瑞幸咖啡創始人兼CEO錢治亞分析了當前中國咖啡消費價格高、購買不便的行業痛點,公布了瑞幸咖啡「做每個人都喝的起、喝的到的好咖啡」的品牌願景和「新零售專業咖啡運營商」的公司定位,希望應用新零售模式,實現產品、價格、便利性的均衡融合,為中國消費者提供一個高性價比、購買方便的咖啡選擇。
  • 茶、酒、咖啡品牌加速跨界 融合創新成消費增長新刺激
    據英國食品行業媒體FoodBev Media的分析,「含酒精飲料」列為2020年食品飲料五大趨勢之一,這也導致世界三大頭部飲品,茶、酒、咖啡之間的跨界趨勢正在加速,而由此誕生的不少創新產品以及新的消費場景,也備受市場追捧,不僅製造了大眾打卡的網紅產品,也成為拉動品牌消費增長的新刺激。
  • 綠地集團牽手山裡寒舍與耀萊集團 加速布局多元化「大消費」戰略
    (原標題:綠地集團牽手山裡寒舍與耀萊集團 加速布局多元化「大消費」戰略)
  • 延伸無限消費場景 瑞幸咖啡校園店再添新成員
    近些年,隨著經濟的發展,咖啡早已不再是白領專屬飲品,學生群體也成為咖啡消費新勢力。作為一個年輕化咖啡品牌,瑞幸咖啡一直推崇無限消費場景。最近,瑞幸咖啡又傳來好消息,中南大學湖南校區瑞幸咖啡校園店開始營業!
  • 漫咖啡的體驗消費式經營
    漫咖啡消費群體也比較多元化,有把會議洽談約在店內的商務人士,也有不少以家庭為單位的消費者,不過最主要的客源還是來自年輕群體,店內足夠大的空間以及健康的飲食風尚都是吸引他們的賣點。   姜念豹指出,根據漫咖啡每家店面的規模和性質的不同,每開一家店的成本從200萬-700萬不等,盈利周期基本都能保持在平均1.2年。
  • 極光大數據:2020 咖啡消費市場洞察報告
    然而,不同的是,中國內地市場對於咖啡的消費需求是多元化共存的,即無論是現磨咖啡、速溶咖啡、即飲咖啡、膠囊咖啡抑或是其他形式的咖啡,都有對應的受眾群體,而且受眾群體之間都有不同程度的重疊。因此,對於發展歷史僅有30多年的中國咖啡市場來說,其發展潛力非常巨大。
  • 投資25億,3年布局4000家:麥當勞的麥咖啡哪來的勇氣?
    11月16日,麥當勞旗下麥咖啡正式宣布,將在未來三年內投資25億元,在中國大陸布局超過4000家門店,提供高性價比的手工咖啡。 在城市布局方面,今年麥咖啡將首先重點拓展一線城市,預計到今年年底將有近1500家麥咖啡,2020年將會覆蓋南京、杭州、福州、廈門、天津、成都、蘇州等二線城市。麥咖啡將會依託麥當勞的開店資源進行快速擴張,目標是要打造「有麥當勞的地方就有麥咖啡」。
  • 烘焙品牌原麥山丘轉型求生,又賣起了「早餐」
    該門店營業時間為每天早7點30分到晚22點,飲品上不僅有咖啡、果汁、茶飲,店內還設有精釀啤酒臺,室內外都設有堂食區域,北京商報記者從店內看到,不少消費者在此喝下午茶、商務辦公等。從價格上看,原麥山丘早餐店也做了「升級」,一杯咖啡的價格與星巴克不相上下,沙拉的售價也在60元左右。從原麥山丘對於該門店的介紹中來看,不少「高質量」、「健康」等字眼也可以看出該門店的定位和功能聚焦在中高端的意圖。
  • 北京漫創作姜念豹:漫咖啡的體驗消費式經營
    據記者了解,漫咖啡在中國市場採取直營模式,抓住了人們對「聚」這一傳統文化的心理特性,漫咖啡的店內面積從80—3000平方米不等,在提供優質咖啡和現點現做的新鮮餐品的同時,也為中國消費者提供了一個舒適放鬆的空間。
  • 漫創作CEO姜念豹:漫咖啡的體驗消費式經營
    漫咖啡消費群體也比較多元化,有把會議洽談約在店內的商務人士,也有不少以家庭為單位的消費者,不過最主要的客源還是來自年輕群體,店內足夠大的空間以及健康的飲食風尚都是吸引他們的賣點。姜念豹指出,根據漫咖啡每家店面的規模和性質的不同,每開一家店的成本從200萬-700萬不等,盈利周期基本都能保持在平均1.2年。
  • 連咖啡歸來、瑞幸不倒、Tims逆勢擴張……咖啡品牌數位化有多香
    而無論是連咖啡的回歸還是Tims咖啡的戰略布局,其核心模式僅僅圍繞數位化這一元素。儘管網際網路咖啡瑞幸咖啡財務「暴雷」,但其掀起的咖啡品牌數位化浪潮,仍在翻湧向前。而這一模式,與喜茶、奈雪的茶等頭部茶飲品牌幾乎一致。 滿足更多消費場景,全渠道進擊9月13日,星巴克通過官方微博宣布,星巴克甄選廈大店正式開業,高校也成為咖啡品牌計劃覆蓋的消費場景。此外,星巴克還入駐了深圳誠品生活,佔領「書店」場景。
  • 蒙牛宣布布局咖啡品類,可口可樂收購義大利氣泡水品牌|創新周報
    據新乳業報導,近日,蒙牛旗下品牌每日鮮語正式官宣,推出了一款新品——冷萃咖啡拿鐵,主張開啟咖啡「鮮」時代。目前,這款冷萃咖啡拿鐵已在每日鮮語旗艦店上架,每瓶規格為 250ml,其零售價格為 92.9 元/ 8 瓶。 為什麼伊利、蒙牛等乳品巨頭相繼推出拿鐵咖啡飲品?從新品品類選擇上看,拿鐵在國內擁有廣大的消費群眾基礎,市場潛力巨大。從成本控制上看,相比卡布奇諾、摩卡等咖啡飲品,拿鐵製作的用奶量最大,這對乳企來說就擁有了很好的成本優勢。
  • 「一邊加油,一邊咖啡」 中國石化布局咖啡市場
    中國石化在官方微信中表示,「此次推出易捷咖啡,實現了場景突破,是加油站便利店業務『外送+到店消費』新零售模式的創新。在此之前,消費者只能進店消費,而易捷咖啡能夠讓消費者無論是在路上、車內或加油站附近商圈,都能完成購買。」記者發現,易捷咖啡小程序中還設定了「咖啡庫」一欄。消費者購買過的入庫套餐會自動存放到庫中,方便下次隨時下單,另外還可以將庫裡的咖啡像發紅包一樣直接通過微信送給好友。
  • 兩岸咖啡金梅央:打造中國的咖啡西餐國際品牌
    「預計10年內完成全國5000家兩岸咖啡西餐廳的連鎖規劃,並希望與全國認同兩岸咖啡操作模式的投資者攜手努力,打造一個屬於中國人自己的咖啡西餐連鎖國際品牌。」在剛剛閉幕的全國特許連鎖加盟大展上,兩岸咖啡總裁金梅央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做出如上表示。     兩岸咖啡是由浙江女企業家金梅央投資創立的咖啡西餐連鎖品牌。
  • 看好中國咖啡消費市場 麥當勞全面升級麥咖啡
    2020年11月16日,麥當勞旗下專業咖啡品牌McCafé(麥咖啡)宣布未來三年將投資25億元,加速布局中國內地咖啡市場。麥當勞做咖啡並不是新手,在當下競爭激烈的咖啡行業,麥當勞升級麥咖啡業務引來外界關注。 目前全國差不多有1500家麥咖啡,在北上廣深四個城市已經有超過900家麥咖啡,這一數據在中國咖啡品牌裡面來說比較靠前。
  • 雀巢咖啡旗下感CAFÉ品牌正式推出全新單品--感CAFÉ鎏光咖啡
    位於普洱西南部的孟連,紅果燦燦,在感咖啡原料採購地 -- 雲南天宇莊園,雀巢咖啡旗下感CAFÉ品牌正式推出全新單品 -- 感CAFÉ鎏光咖啡。在品鑑會現場,雀巢咖啡中心總經理王海娓娓道來雀巢咖啡與雲南的不解之緣,還親手為現場嘉賓衝調了感CAFÉ鎏光咖啡」,展示了雲南高品質原產咖啡的獨特魅力。這是雀巢深耕雲南咖啡種植產業30餘年以來,持續支持本地咖啡產業發展,布局雲南精品咖啡市場的又一重要舉措。
  • 包裝、跨界、細分,線上咖啡攪動千億咖啡市場
    或許是受到網際網路高速迭代氣質的感染,線上咖啡在品類多元化上顯示出獨有的朝氣。CBNData《報告》顯示,膠囊咖啡、濾掛咖啡等便攜佳品給無暇光顧咖啡店的消費者提供了全新選擇,在線上消費規模呈爆發式增長。線上的網紅咖啡中,永璞、時萃等新銳品牌用甜甜圈、飛碟等創意包裝展現著風味之外的咖啡美學,也激活了「外貌協會」的消費力。CBNData消費大數據發現,近三年,帶有新式包裝的產品在天貓的消費人群與銷售規模一路走高;近兩年來,其人均消費就上漲了80%以上。
  • 臺灣機電巨頭廈門「賣漢堡」 借餐飲嘗試多元化
    臺灣機電巨頭廈門「賣漢堡」 借餐飲嘗試多元化   借餐飲嘗試多元化  昨天在廈門摩斯漢堡開業現場,黃茂雄說到與機電毫不相干的餐飲業經營,這位平日謹言慎行的企業家感慨不已。  20年前,東元集團引進摩斯漢堡,在其內部並不是全部同意,尤其前七八年的摩斯一直都沒有盈利。「連續賠錢,只能不斷調試!好在這些年摩斯的爆發力,證明了決策的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