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人的餐桌上怎麼能少得了「包子」這個主角
包子,是我們老百姓餐桌上必不可少,無論南北。南方的奶黃包,流沙包,豆沙包,北方的大菜包,豆沙包,油包子,肉包子……包子的種類舉不勝舉。
在西安,我們的早餐,晚餐,怎麼能少得了包子饅頭。
西安人,把包子蒸出了花樣。每家餐桌怎能少得了包子的身影。
原材料:麵粉,酵母,
餡料:其實做飯也是一種樂趣,樂在其中。
第一種餡:豬肉餡。雖然豬肉很貴,吃次豬肉,土豪一回。
豬肉餡
豬肉餡大包子,每天早上來兩個,配上一碗稀飯,一碟小菜。清清爽爽的早餐。
第二種餡,豆腐餡,可不是單純的就是豆腐,還要加入粉條,大蔥,韭菜,再撒上辣子面,各式條料。豆腐提前隔水蒸,去豆腥味兒,還不容易碎。粉條開水泡軟,剁碎,和豆腐一起。蒸熟的時侯,豆腐香,粉條軟滑爽口,韭香撲鼻。
最最好吃的豆腐包子就成了。
豆腐餡
第三種餡,油酥餡。這個是大西安人特有的包子餡。
做法:在菜油裡加入麵粉,攪拌成如圖樣子,記得加鹽呦。
油餡
油包子,在大西安是很有歷史的。在關中地區農村,以前過年的時候,有親戚拿的不是牛奶,不是水果,不是大禮盒。拿的是油包子,點心。
油包子看誰家的白,誰家的大,誰家的油餡多,老媽包的包子是眾多親親最愛吃的,白,大,最主要油多。小時候,過年時,早上吃飯,溜的油包子,各式各樣,白的,黑的,油多的撕了皮就是餡,油少的,一掰,看不到油在那裡。油包子是曾經記憶裡,除了點心以外,最好吃的東西了。
現在油包子偶爾出現在餐桌上,孩子們已經沒有了我們曾經那樣的期待。
包子以前都是過年才能吃到的美味佳餚。現在是我們的每餐必備。甚至不用自己做,滿街都可以買到熱氣疼疼的大包子。
雖然也是餡多,料足。但總是少了親手做的樂趣。
美味出鍋,三角是油包子
美食,就是要色香味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