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內容裡如果有不妥或不正確的地方,歡迎各位大佬在評論區批評指正。
關於「遊泳」,還是那句話小編內心是拒絕的,主要原因之前有提過,當然現在小編也算個泳界小司機了,蛙泳、自由式多少都是會點點的,當然作為一個非科班出身的小白,泳姿相對來說可能不是很標準,雖然鄧教練一直耳提面要,當然今天的主題也不是遊泳教學,主要是想分享一些小編在最初接觸遊泳的心得給那些新手準備學遊泳或者已經在學習階段的朋友。
遊泳,是人在水的浮力作用下產生向上漂浮,憑藉福利通過肢體有規律的運動,使身體在水中有規律運動的技能。遊泳運動可以分為競技遊泳和實用遊泳。常用的競技遊泳有蛙泳、仰泳、蝶泳、自由式等。
1、有效緩解脊椎、關節壓力;
像小編這樣的在辦公樓久坐+加班狗,時常被腰肌勞損和頸椎病的病痛折磨,經常遊泳,能有效緩解。
2、關節不易損傷;
眾所周知,大部分運動對身體關節都有一定的損傷,比如跑步,如果姿勢不對,那麼對關節的傷害會非常大。而在水裡沒有急速啟動或制動的動作,所以關節結構、韌帶、肌肉等部位,往往不易損傷。
3、可以預防感冒;
遊泳的水溫一般會低於體溫,長期遊泳,體溫的調節能力增強,有助於預防感冒。
4、塑身,調節體態;
遊泳是一項可以調動全身的有氧運動,由於水溫低於體溫,人在水中會消耗更多的熱量,長期堅持,有助於讓皮肉變緊(但是並不會練出肌肉塊,增肌還請移步無氧運動)。
5、緩解負面情緒;
不同於跑步機等有氧運動器材周圍的喧囂環境,水下的世界是寂靜的。在寂靜的空間裡,人們很容易就拋會下心中的雜念。作者本人經常在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後去遊遊泳,第二天又可以元氣滿滿的搬磚
如果您是年齡在20歲以下的零基礎初學者,那麼我首推自由式。為什麼呢?經常有人說,自由式很難學,那是因為自由式是一項會完全調動全身的遊泳項目,呼吸、肢體協調性都必須有完美的配合,才能學會。如果把學遊泳比作蓋房子,那麼自由式的動作和技巧就像是在打地基。只要能夠學好自由式,那麼其他的泳種會變得非常好學。
如果您是年齡在20歲以上的零基礎初學者,那麼我建議您先學習蛙泳。小編學遊泳的時候就已經20多歲了,教練鄧教練首推蛙泳,不得不說,隨著年齡增長,我們的學習能力在逐漸退化,當然不是說智商的問題,而是肢體的協調性會變差。而蛙泳是個比較溫和的泳種,而且動作簡單,速度不快,相對來說是比較容易上手的泳種。
無論您處於什麼年齡段,我都建議您報班學習,而且儘量不要報名6堂速成班。速成班的優勢在於,快,教練會把他多年的經驗一股腦的灌輸給你,但對於學習來說,循序漸進才是最好的。比如小編得閨蜜,她報的就是速成班,而她現在的狀態則是,教練在身邊才敢遊,自己仍然不敢獨自下水。
正常來說,自由式12-15堂課,仰泳10-12堂課,蛙泳8-10堂課,是最好的學習狀態。當然,這個課仍然存在因人而異的狀態,有些人天生會學的快一些,而有些人需要多理解一段時間。不過穩紮穩打是沒有錯的。
這裡說的準備,是指入水前的準備。具體需要的就是:熱身、拉伸、淋浴。
無論遊泳館打什麼「溫泉水」、「恆溫」的旗號,水溫一定會略低於體溫,所以入水前一定要做好準備工作,否則在水中容易出現「抽筋」的狀況,這是十分危險的。
1、熱身。慢跑、快走等,讓身體先熱起來,但不要出汗。出汗後入水容易著涼。
2、拉伸。具體動作和跑步後拉伸一樣,可以在更衣室裡進行(在泳池邊總是會被眼神圍觀)。
3、淋浴。溫水淋浴,2分鐘左右即可。主要是適應水溫,同時也是對泳衣的保護(這個下面會具體講)。
不要跳下水!不要跳下水!不要跳下水!
雖然跳水的動作看起來可能會很帥,但是池水還是很冷的,如果出現嗆水、抽筋,那麼相當於把自己置身於危險之中。
正確的做法是坐在泳池邊,腿入水,用手撩水,讓身體其他部位適應水溫,再緩慢的下水。下水後先熱身遊兩圈,不要立刻開始劇烈活動,小心臟承受不起~
遊泳裝備使用注意點
小編雖然在公司裡,但說來慚愧經濟有限所以從來沒有買過什麼大牌裝備,小編的遊泳裝備都是「隨意」採購的,並沒有用過那些很高大上的牌子,所以不會介紹遊泳裝備選購(有錢的可以選擇阿瑞娜&speedo,沒錢就學小編咯),在這裡只是簡單講講裝備選購和使用過程中的注意點。
泳衣(必備)
泳鏡(必備)
泳帽(必備)
浮板
鼻夾
耳塞
浮帶
推薦指數:★★★★★
泳衣選購和使用過程中,有以下幾點需要考慮:
1、舒適度。不能過松,也不能過緊。女孩子在選購泳衣時還要注意罩杯的尺寸問題 。
2、儘量避免選購白色的泳衣。泳池池水定期會用氯氣等消毒,白色泳衣固然好看,但長時間在池水中浸泡後,如清洗不及時或不到位,都有可能出現變色的情況;而且有些白色泳衣入水後貼在皮膚上,會襯出膚色,可能會造成尷尬哦 。
3、每次入水前,一定要充分淋浴,確保泳衣處於溼潤狀態。此舉可以適當延長泳衣的使用周期。
4、每次泳衣使用完,一定要及時清洗。可以使用中性的洗衣液,浸泡、輕揉,衝洗乾淨,並掛在乾燥通風的地方晾乾,避免陽光直射。
5、泳衣晾乾後,要及時收起存放,注意不要壓到或者變形,尤其是女士泳衣的胸罩部分。
6、定期更換泳衣。因為泳池的池水會定期消毒,泳衣浸泡在這樣的水裡,會出現鬆弛等問題。一套泳衣的壽命在6個月-1年,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更換。
推薦指數:★★★★★
市面上的泳帽分尼龍和橡膠兩種材質。其中尼龍泳帽稍微寬鬆,對頭部的束縛較小,但易進水。而橡膠材質比較緊,對頭部束縛大,不易進水。兩種泳帽各有優點,可以根據自身喜好自行選購。
需要注意的是,在選購泳帽的過程中,儘量挑選鮮豔的泳帽顏色。因為泳帽很重要的一點作用,就是在遇到危險時能被救生員很快認出並施救 。
推薦指數:★★★★★
無論購買什麼牌子的泳鏡,需要注意的一點是:不能漏水、不能漏水、不能漏水。
很多人會在意泳鏡上霧的問題,其實這是不可避免的,在長期使用泳鏡的過程中,泳鏡上的防霧膜會慢慢掉落,上霧是每個泳鏡都要經歷的事情 。
這裡有個小竅門:在遊泳之前將唾液均勻塗抹在泳鏡內側,再衝洗乾淨,上霧的情況會得到緩解 ,當然唾液也可以替換為沐浴露、洗髮水,不過要注意衝洗乾淨哦~
至於是否需要近視泳鏡呢,作者本人也是散光+近視的重症者,但私以為沒必要使用近視泳鏡。
由於水的折射問題, 近視眼在水下比在岸上看物品是清晰很多的。如果一定要定做近視泳鏡,那麼建議散光-100度,近視-50度。
另外,如果不是專業遊泳者,不建議購買專業的競賽泳鏡,作者曾經嘗試過一次,特別緊,有種眼球要被壓出來的感覺~裝B需謹慎
浮板是初學者使用的,用來輔助換氣、幫助平衡等,如果是報班學習,那麼無需購買。
很多人在遊泳初期不會用鼻子和嘴配合換氣,此時可以使用鼻夾,減少嗆水的頻次。
而耳塞的使用,能有效緩解耳內壓力,減少耳內進水次數,可以配合鼻夾使用,對於初學者來說,會能緩解對深水區的恐懼。
這種浮帶是作者小時候學遊泳時使用的,優點是氣足,缺點就是會漏氣,別問作者是怎麼知道的,當時學會遊泳就是因為綁在小編身上的浮帶漏氣了,求生意識戰勝一切
所以現在很多遊泳館都換成了泡沫板教學。
對於初學者而言,一套正規的裝備,確實會為學習遊泳加分,但小編始終認為,遊泳的意義在於遊泳本身,至於購買什麼牌子的裝備,只不過是錦上添花的內容。
感謝你在百忙之中閱讀到了最後,萌新瑟瑟發抖,請各位大佬點個讚再走好不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