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有新田|手工紅薯粉條留住鄉愁的味道

2020-12-19 紅網

紅網時刻記者 王津 通訊員 蔣軍君 新田報導

進入寒冷的冬季,永州新田縣金陵鎮的山林崗村許多農戶都有手工製作紅薯粉條的傳統,這一流傳上百年的傳統手藝,不僅留住了人們鄉愁的味道,也十分受外地消費者的歡迎。

村民吳士香家為了做手工紅薯粉條,一大早就請來村裡製作手工紅薯粉條的老師傅和鄰居幫忙,在門口的空地上支起兩口大鍋,鍋底灶火熾盛,鍋裡沸水騰起白色水霧,75歲的顏師傅在一旁有條不紊地忙開了。

手工打粉看似簡單,實則工藝複雜。製作芡糊、採缸和粉、捶打漏粉、煮粉、冷卻,掛杆,每一個環節都有嚴格的要求。採缸和粉時,紅薯澱粉與水的比例,要靠經驗老到的顏師傅把關,太稀或太稠,都不能保證紅薯粉的品質,甚至是打不出粉。

相關焦點

  • 鄉愁裡的豬肉燉粉條、烤地瓜、魚煮紅薯粉條
    小時候過年,母親也做,味道還要更上一層樓。回味起來,母親做的豬肉燉粉條有四個地方要比東北的豬肉燉粉條強:一是放了辣椒,在湖南農村長大,吃的菜裡少了辣椒,味道就天然差了;二是粉條用的是紅薯粉條,比土豆粉條更有味道,更有嚼勁;三是那時候的豬是沒放飼料養,全是扯的豬草養的,肉質更好;四是在家做,燒柴火,燉得要久一些,肉質鬆軟,更入味,與東坡肉極其神似。
  • 鞍山岫巖手工紅薯粉條:冷凍、晾曬 缺一不可
    鞍山岫巖手工紅薯粉條是鞍山市岫巖縣朝陽鎮朝陽村大河南組的村民純手工製作的傳統工藝紅薯粉條。這種粉條不添加膠、香精、色素,吃起來更放心,而且還是小時候吃的粉條的那種「老味道」。村民採用傳統的瓢漏式工藝漏粉條。
  • 手工純紅薯粉條的製作,你願意品嘗嗎?來自農村的良心粉條
    【新商務周刊·今日資訊】粉條是以豆類、薯類和雜糧為原料加工製成的絲狀或條狀乾燥澱粉製品。如果繼續煮下去,會由於粉條吸水量增加,口感筋力下降,出現局部的膨脹斷條、水溶性固形物提升等現象,再繼續煮下去粉條會變成小的短節,並最終因可溶性澱粉高溫溶化而出現輕度糊湯現象,凡是煮一兩個小時粉條仍不膨脹不斷條的,就有可能加入了明礬等添加劑,會出現質量隱患了。
  • 農村紅薯加工前途廣!農家人是如何將紅薯手工做成紅薯粉條的呢?
    你吃過湖南雙峰正宗農家手工做成的紅薯粉條嗎?從外觀上看,紅薯粉條有稍黑一點的,有稍棕黃一點的,有稍黃白一點的(這是由於紅薯粉條中含的酚類物、蛋白質、胺基酸、糖類、維生素a、b、c、e、薯渣及熟透度等有關),它的顏色很神奇,吃起來筋道爽口。那麼,農村人是怎麼將紅薯做成紅薯粉條的呢?下面鄉村似歌將與大家一起探討。
  • 臨潁:又到了手工粉條製作的季節,小編來揭秘紅薯是咋變成粉條的
    進入寒冷的冬季,臨潁縣傳統手工粉條製作又迎來了加工生產銷售的旺季。今天,小編就帶你去揭秘紅薯是怎麼一步步被加工成粉條的。製作粉條的第一步,當然是要先種植紅薯了。臨潁縣這裡一般都是從五月份的時候開始種植紅薯苗,看,生機勃勃的小紅薯苗正在紮根,努力結紅薯呢。田地裡,農民朋友正在彎著腰辛辛苦苦的種紅薯苗。幾場大雨之後,紅薯地裡雜草多了起來,我們還要去田間拔草。經過精心的管理,紅薯長勢旺盛。
  • 中牟縣黃店鎮著力打造傳統手工粉條生產基地
    12月18日上午,鄭報全媒體記者在中牟縣黃店鎮打車李村一個手工製作紅薯粉條的作坊看到,七八個壯漢有的攪拌粉芡,有的燒柴煮水,有的向沸水鍋裡下粉芡條,飛流直下的粉芡條入水便如遊龍一般滑入另一口水鍋,很快就有一雙大手將粉條撈出,旁邊遞過來一支粉條杆,串上粉條,順水一漂,出水便是一掛,所有人動作配合默契,一氣呵成,觀者拍手稱讚。詩人讚美粉條:「素中魚翅美食鮮,粉玉縈迴味蕾饞。
  • 河南小夥準備8萬多斤紅薯粉芡做手工粉條
    河南小夥準備8萬多斤紅薯粉芡做手工粉條 攝影:楊學材 2019年11月14日,在河南省滑縣朱照村頭,33歲的武治國正在挖沉澱池的紅薯粉芡。挖出來後,粉芡塊兒裝在專用布兜裡將水分控出來,然後曬乾,準備冬天下粉條用。
  • 兒時的年味,純手工紅薯粉條,怎麼做都好吃!
    兒時的年味,純手工紅薯粉條,怎麼做都好吃!手工粉條好吃,工序和過程卻不簡單,霜降之後從地裡刨出來的新鮮紅薯,要經過清洗、粉碎、沉澱、曬粉、打芡、揉面、漏絲、冷凍、曬絲等幾十道工序,才能把這純正的紅薯粉做好。
  • 2019年,我種紅薯,用傳統工藝手工製作粉條,紅薯渣生態養豬
    我是河南省鞏義市小關鎮的一位農民,平時除了種地,手工製作純紅薯粉條已有多年,生態養殖養二十年有餘。做粉條榨出的紅薯渣養豬,養豬產出的有機肥繼續種紅薯,種出的紅薯產量極高,粉條也做的越來越好, 養出的豬生態環保少生病,一年一年良性循環,眨眼間就堅持了二十多年。
  • 紅薯粉條也有假的,購買的時候多注意,假粉條立馬「現原形」
    紅薯粉條的製作我們知道紅薯粉條的主要原料就是紅薯或者是紅薯粉,有些是用新鮮的紅薯做成澱粉之後再進行加工粉條,也可以直接使用紅薯澱粉為原料來加工粉條,一般就是手工或者是工業化的模式來做,手工的紅薯粉條相對更貴一些。
  • 紅薯粉條拉長「致富鏈」
    本報訊(記者張建新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王冰珂通訊員喬新強)12月13日,魯山縣辛集鄉荊疙壋村,脫貧戶邢瑞的家裡正在製作紅薯粉。在她家的平房頂上,原本黃褐色的紅薯粉水沉澱晾乾後成了一個個銀白色的大疙瘩,再次加工後,就成了純紅薯粉條。
  • 原來紅薯粉條也有假的,牢記6字口訣,輕鬆辨別「問題假粉條」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冬天到了,火鍋成了這個季節最受歡迎的食物之一。每次吃火鍋的時候,我都喜歡涮點紅薯粉條,涮好的粉條,表面吸附了滿滿的火鍋底料湯汁,入口柔嫩爽滑,十分入味。除了涮火鍋外,很多菜餚中也能看到紅薯粉條的身影,比如經典菜餚螞蟻上樹、紅薯粉條煲、包菜炒紅薯粉條等等,樣樣都非常美味,讓人愛不釋口。
  • 挑選紅薯粉條,原來有好方法,折一折燒一燒,輕鬆辨別優劣,實用
    我的一個小學同學家中至少做了20年的紅薯粉條來賣,同學的名字中有一個「柱」字,那時候總是調侃他的名字來源於他家用來曬粉條的「柱子」,每每放學經過他家門口,一排排的柱子上都掛滿了粉條,同學告訴我,那個時候可全都是純手工,純紅薯粉條。現在你還能買得到純的紅薯粉條嗎?
  • 尋味衛輝:帶大家瞧瞧大山深處的傳統純手工粉條的製作過程!
    大地鍋菜對於咱衛輝的老百姓來說都不陌生,可以說是過年逢節,紅白喜事,家庭必備:豬肉炒熟後,放白菜、黃豆芽、皮扎、豆腐、丸子、腐竹、木耳…… …… 家裡有什麼就放什麼,最後放開水和紅薯粉條一起燉熟。筋筋滑滑的粉條,滿滿的一碗,香氣撲鼻,手上拿著一個熱乎乎的白饅頭。
  • 臨潁老鄉堅持手工製作粉條60年
    > 進入寒冬,臨潁縣固廂鄉四村傳統的紅薯粉條加工紅紅火火,這裡的粉條不含任何添加劑,是用紅薯粉直接加工,吃起來非常筋道,深受大家的喜愛
  • 親們,你知道傳統手工粉條是如何製作的嗎?
    天中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永良進行冬季,正值農村製作紅薯粉條的最佳時節。1月2日,記者來到泌陽縣羊冊鎮宋莊村王莊宋書傑的手工粉條加工點,目睹了傳統手工製作紅薯粉條的全過程。1月2日下午,記者在宋莊村見到很多村民手工粉條製作場景。
  • 純手工製作粉條,見過嗎?
    純手工製作粉條,見過嗎?市委老幹部局駐三灣村第一書記馮衛軍告訴記者,在三灣村,每年的秋季,家家戶戶都種植大量的紅薯,每到秋冬季節,村民就開始忙碌著用紅薯製作粉條。
  • 遇見丨又見傳統手工紅薯粉
    原創 吳王文化 江湖尋味《梵淨山遇見太湖水》內容連載又見傳統手工紅薯粉紅薯,又名紅苕,是一種承載了數代人深刻記憶的食物
  • 鏡頭下的年味——傳統手工粉條的製作過程
    和面不僅是技術活,還需要多人配合完成 僧少琴 攝只有少說的老人會這種傳統的工藝 僧少琴 攝傳統粉條製作步驟——漏粉 僧少琴 攝  春節將至,聊起年夜飯桌上的美味佳餚,不少市民發出感嘆:小時候吃的東西,現在再也吃不出那個味兒了。」
  • 紅薯粉條真假難辨?老師傅:牢記「一看二聞三掰」,輕鬆辨別真假
    紅薯粉雖然好,但是大家在挑選的時候要格外的注意,因為現在市場上有很多紅薯粉都是「假」的!現在市場上的「假冒」紅薯粉分為3種:第1種:用硼砂、明膠或者工業塑料做成的「塑料粉條」,這種粉條耐煮,韌性高。反而是那些顏色比較通透亮麗,過於好看的紅薯粉才是值得注意的,這種一般就是添加了添加劑或者真假摻半的紅薯粉。看完顏色之後,再看一下紅薯粉的粗細,一般來說,紅薯粉也是有粗細之分的,對於同一批紅薯粉來說,如果紅薯粉粗細不同,這種一般就是純手工製作的;如果是那種粗細完全相同的,這種一般都是機器做的,可能是摻假的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