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真·幼小銜接】心理準備放首位

2021-02-15 順德本真未來學校

很多孩子剛進入小學時,開始興致很高,但幾天下來慢慢你會發現,由於生活習慣上的驟變,以及學習任務的繁重,許多孩子會出現疲勞、消瘦、害怕學習,拒絕與人交往的現象。

的確,孩子從入學前,到入學初期這段時間的適應期,可能會有些混亂,可能會有些無措,不過這也許就是澆築孩子硬核內芯的一個黃金窗口期,為他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教育部明確要求小學入學實施「零起點」教育,本真未來學校一直本著為每位學生負責的原則,貫徹落實「零起點」教育。

但是,在幼小銜接的過程中,「零起點」≠「零準備」,面對如此巨大的變化,「心理準備」毋庸置疑是幼小銜接中首位的準備選項,我們如何幫助孩子科學的做好心理準備,參考北師大錢志亮教授的觀點,大家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親子交流:伺機通過語言、表情、動作、身體接觸等各種途徑向孩子傳達「我很在乎你」、「我愛你」、「你對我來說很重要」等信息。有支持感: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全面關心:生活健康、思想品德;興趣愛好、情緒行為;夥伴關係,學業狀況。

◎合理期望:太大會崩潰;太小會放任;讓孩子體驗到你對他恰當、真誠的期望。

◎不失時機地鼓勵孩子:「你能行!」、「加油!」、「別灰心!」、「再試一試!」

◎孩子一旦有好的表現就鼓勵他:「你真棒!」「你怎麼這麼能幹?!」等。

◎孩子一旦遇到挫折就及時安慰、幫助他分析原因、鼓勵他繼續努力、相信他能成功!

心情舒暢的孩子能快樂而輕鬆地飛,否則只能痛苦而緩慢地爬。

◎明確上學目的

◎端正入學態度

◎激發孩子上學的動機

◎發揮孩子上學的主觀能動性

◎解決他們心中存在的疑慮,使他們及早就滿懷期待與興奮,而不是焦慮和拒絕。

◎學校與幼兒園的不同,學校是進行教育的場所,在那裡學生可以系統地學習大量的科學文化知識,能夠使孩子掌握某些在幼兒園不可能學習到技能和技巧,因而使孩子產生對學校的嚮往,進而培養孩子對學習的濃厚興趣。

◎培養嚮往之情:上學後學會認更多的字,讀更多的書,學會算題,學會唱許多動聽的歌,畫更多美麗的畫,學會講英語,學會打電腦……在那裡,你會結實許多朋友,新老師,他們都會喜歡你。

◎獨立:孩子應該學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合作:學會與他人和睦相處,遵守公共秩序。

◎好奇心:努力從所有的學習機會中獲得樂趣。

◎自我約束:學會正確地表達自己願望與憤怒。

◎關心他人:心中有他人,懂得理解他人感受。

◎情感:興趣、榮譽感、合作社、靈活性

◎內驅力:主動性、好奇心、專注性、堅持性

◎習性:責任感、獨立性、條理性、生活習慣

◎對知識經驗的掌握、智力與能力的發展

◎學習興趣的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學習方法與策略的掌握

◎大量的研究表明,學習品質對學業成就的預測功能超過智力條件,而且學習品質的培養在入學前階段最為有效,學習品質在入學準備發展中會起到整體的統領作用。

重要的學習品質之一:自覺性

重要的學習品質之二:堅持性

重要的學習品質之三:自制力

◎為了讀書,必須要學習忍耐、學會放棄、學會付出、學會吃苦,這不僅僅是學習的需要,也是人生的一種修煉。

◎從身邊的榜樣可以看出,但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是要經過艱苦的努力,天下沒有掉餡餅的事,只有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刻苦鑽研才有成功的可能。

◎任何取得一定成就的道路上總是伴隨著曲折,充滿著艱辛,要想有好的學習成績,就必須要努力,要辛苦付出,沒有經過無聊和辛苦的學習過程,就不可能有快樂成績。

最後,一定要告訴孩子:

◎世界總會以各種形式,善待努力的人,懲罰偷懶的人;

◎人生沒有捷徑,唯有踏實的努力才能達到理想的彼岸。

家長在孩子幼小銜接過程中的心理準備問題也很重要。

從孩子邁入小學的那一天起,學習環境變了,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期許和要求也就立刻變了,開始用小學的標準來嚴格要求孩子。

可是——

在環境的壓力下,有時我們會忘了,昨天他還是那個愛玩愛鬧、活潑可愛的幼兒園大班小朋友,今天邁入學校我們就要求他們立刻認真、嚴肅、有條理、高效地完成小學一切任務。 

孩子不是機器人,不能按個按鈕、就立刻調到「小學狀態」檔,他們做不到時,不一定是他們不努力,還有可能是我們的要求太高。

我們都很清楚,小學對孩子的要求比幼兒園要高,當孩子開始去嘗試新的學習生活時,面對新挑戰時,他們需要時間慢慢適應與過渡,而我們,則需要真正站在孩子的視角,調整我們的心態,幫助孩子完成過渡。

以下幾種情況需要我們儘量避免。

情況一

這麼簡單的內容,怎麼你學著這麼費勁啊?

事實是

孩子面臨的狀況,可能比我們想像的要困難,他們需要我們的理解與幫助。

那些我們覺得簡單得不可思議、孩子卻不知道答案的題目,只是因為我們已經學過、接觸過很多很多遍而已……不信?我們可以看兩個視頻。

有沒有覺得語速很慢,「I’m ……」這個句式不斷重複,小朋友多聽聽應該就能接受,畢竟很簡單嘛。

事實可能並非如此,讓我們來看看同樣這個片段的法語版。

現在感覺如何?有聽出不斷重複的句式嗎?還會覺得多聽聽就能記住嗎?

我們不得不面對,有些時候我們的優越感,來自於我們早已學習、練習並且熟知了,而孩子才剛剛接觸,不會不懂太正常不過,他們需要的,不是我們的苛責,而是我們的理解與幫助,用我們的耐心幫助他們克服困難!

情況二

你都上小學了,怎麼還不知道管理好自己,讓你專心寫作業,這點小事都做不到。

事實是

不是孩子主觀上不想做,而是大腦發育有早晚、有快慢,要給孩子時間慢慢成長。

孩子的大腦發育是個長期發展的過程,並不會因為孩子上小學了,就能一下發育完全,再加上外部環境要求的提高,不是孩子不想做、更不是孩子笨,而是他們的大腦真的還沒有完全準備好。

所以,我們應該根據孩子「昨天」的表現,一點一點、慢慢提高對孩子的要求,給孩子慢慢成長的環境和空間,而不是根據學校的、環境的需求,一刀切地盲目要求孩子去完成。

情況三

大家都是同齡孩子,為什麼別人可以,你就不行?

事實是

孩子的發育有早晚快慢,知識儲備水平也有差別。

孩子的發育有早晚快慢,尤其是男孩,從統計學來看,男孩的平均發育水平要比女孩晚一年左右,這些發育快慢上的差異,會隨著時間推移慢慢被追平,但在剛上小學的初始階段,這樣的發育差異對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影響會非常大。 

另外,剛上小學時孩子的知識儲備水平也有差別。有的孩子上過幼小銜接課,和剛剛接觸新知識的孩子相比,這些學過的孩子無疑有較大優勢,但這種提前學習的「先發優勢」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 

所以,保持淡定,以平常心來面對孩子的每次比較,幫助孩子正確理解老師的每次表揚,保持對他的期望,鼓勵孩子在學習馬拉松中越走越好。

任何事情,都有過程和結果,過程是我們可以努力的,而結果卻受我們的主觀努力和客觀環境共同影響。客觀環境,是指那些我們主觀無法改變的因素,比如大腦發育的早晚快慢,再比如天生智商。

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他們可以改變的,只有學習習慣(還要與大腦發育水平相匹配)、對學習的興趣與態度,只要孩子在努力、盡他們的最大可能想要做得更好,那麼不管他們努力的結果如何,我們都要為他們喝彩,因為他們做到了一切可以做到的。 

至於結果,如果真的不盡如人意,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幫助孩子一起分析結果不好的原因是什麼?是方法不好?不夠努力?還是真的就是做不好了?畢竟我們小時候也不都是那個一直被表揚的孩子。 

調整我們的心態,不要去看別人家孩子,不要只盯著學校的要求,多看看我們孩子的昨天與今天,挖掘出他每天的一點點小進步。讓孩子知道我們是夥伴,不是監工。

我們是孩子的同路人

只有我們,

可以看見,

孩子,

心裡開過的花,

心裡下過的雨。

我們是孩子的同路人,

只有我們,

可以為孩子,

定製專屬的心理澆築,

細細地,

慢慢地,

陪孩子,

跑完成長的終生長跑。

相關焦點

  • 部編版教材放大招,貝爾安親幼小銜接從容應對
    部編版教材放大招,貝爾安親幼小銜接從容應對 2018-07-12 16:40:19   來源:網絡綜合
  • 幼小銜接,您準備好了嗎?
    小朋友們和家長們,你們準備好了嗎?我是一名小學生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階段,標誌著他(她)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條件,能夠擺脫對大人的依賴,擁有能獨自處理一些簡單問題的能力。這個時候,孩子會意識到「我已經是一名小學生了」。
  • 孩子上不上幼小銜接,一年級這兩方面差距很大,家長要有心理準備
    孩子上不上幼小銜接,一年級這兩方面差距很大,家長要有心理準備上沒上過幼小銜接,上課的狀態差距很明顯表妹是一年級的老師,她說從孩子上課的狀態就可以判斷出這個孩子進入一年級之前,有沒有上幼小銜接,兩者差距挺明顯的。上過幼小銜接的孩子,上課不認真,上課不守紀律,還容易影響其他小朋友。
  • 幼小銜接常見的誤區是什麼?
    導致許多幼兒感到作業多、知識不吸收,家長對於幼小銜接的認識、態度和行為,將決定幼兒入學後唉很多方面的表現。不正確引導和強化訓練會導致孩子對小學生活的恐懼心理。明智的做法是:雖然幼小銜接主要集中在從幼兒園大班/學前班到小一年級這一年多的時間裡,但很多準備工作卻始終貫穿於整個幼兒階段,如:習慣的養成、性格的形成、能力的提升等。
  • 我給孩子開展的幼小銜接,語文、英語、數學、科學這麼來準備
    我是萌芽,今天文章有錄音哦~   近期我開始陪Joshua做幼小銜接的準備工作了,目前是第一階段,也就是6月份的活動主題是:基礎知識準備和學習習慣培養。
  • "幼小銜接",到底該銜接什麼?
    我市小一新生報名工作進行正酣,記者從近日南山區組織的中小學進社區招生服務活動中了解到,除了申報資料的準備,「幼小銜接」已經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焦點。  知識學習:最佳教材源自生活  幼小銜接是指幼兒園與小學兩個教育階段平穩過渡的教育過程,也是幼兒成長發展過程中需要面臨的一個重大轉折期。提起這個話題,很多人想到的便是書本。
  • 和小學老師聊了一下午,終於搞清幼小銜接究竟要準備啥?
    總有孩子上課了還找不到課本、作業本;布置的作業第二天問做了沒,他反問你做什麼?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爭取早做準備,不拖後腿,少給老師添麻煩哈~Part.02 幼小銜接的本質,是解決「幼小差異」孩子有這些「不成熟表現」,問題主要出在,他們還沒有完成從「孩子」到「學生」的心理轉變,而周圍的環境全變了。
  • 幼小銜接家長必看圖書推薦
    不要焦慮,今天給大家推薦九本適合幼小銜接家長學習的圖書,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特別提醒:家長如有需要,可以加關注,私信索要相關電子書。03陪孩子走過幼小銜接 寫給好媽媽的100個生活、學習建議孩子上小學,媽媽先準備,有準備才能更從容,通過本書,媽媽可以知道上小學之前應該注意培養孩子的哪些能力
  • 幼小銜接需要銜接什麼?做好這些準備順利「軟著陸」
    水母網8月18日訊(記者 張奕)幼小銜接究竟需要銜接什麼?怎樣做能讓孩子順利升入小學?9月1日即將開學,家有小學一年級新生,家長和孩子應該做好哪些準備?煙臺萊山實驗幼兒園園長姜翠清建議家長從心理、習慣、常識和物資四個方面和孩子一起做好準備。
  • 我給孩子開展的幼小銜接,語文、英語、數學、科學這麼來準備(附...
    我是萌芽,今天文章有錄音哦~近期我開始陪Joshua做幼小銜接的準備工作了,目前是第一階段,也就是6月份的活動主題是:基礎知識準備和學習習慣培養。我設計的過程挺簡單的,就是Joshua每天做10~20頁小練習題,只要有固定時間並專注去做,堅持1個月,就可以完成第一階段的目標了。
  • 寶寶幼小銜接心裡苦?專家:家長也要幼小銜接
    在幼小銜接階段,軒軒並不是一個人。因為擔心孩子一上小學就掉隊,不少家長把起跑線設在了幼兒園大班甚至更早。專家表示,幼小銜接更重要的習慣的培養,這一點大多數父母都懂了。而在學科方面,幼兒園階段再早的搶跑,一般也只能管到小學二年級。幼小銜接適當進行一些知識儲備是可以的,但不要硬灌,可以採取浸潤的方式,讓孩子入個門,就能更順利地完成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
  • 幼小銜接,家長需要做好的5個準備
    其實對於幼小銜接(6000字告訴你,孩子幼小銜接習慣養成攻略),其實,我們應該更早就開始準備,而不是到了這個時候才匆忙準備。因為在幼小銜接的這件事情上,不是僅僅是孩子一個人準備好了就夠了。在幼小銜接的過程當中,家長的準備心態是第一位的,你需要從內心當中先認同並且去接納,我將是一個小學生的家長了。
  • 不容錯過的「幼小銜接」書單
    恬媽幼小銜接書單介紹:如果把幼小銜接作為一個項目去對待,那麼首先我們需要識別項目需求,也就是我們家長要清楚的了解「幼小銜接」的範圍具體包含哪些方面?我們需要做哪些準備?所以書單第一部分是給家長看的。一,幼小銜接家長必看書單1,幼小銜接家長手冊,幼升小你準備好了嗎?這本書是幼小銜接實用指導手冊,是幼升小必備的能力提升和心理調適的一手資料。它從家長的角度出發,指導家長在學習能力、生活習慣、學習習慣、人際交往等方面給孩子全方位的幫助和指導。
  • 幼小銜接,快樂成長——長興縣開發區中心幼兒園大班幼小銜接家長會活動
    幼小銜接是幼兒園與小學兩個教育階段平穩過渡的重要教育過程,也是幼兒在其學習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一個重大的轉折期。因此,為了幫助家長們更好地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幫助孩子們順利地進入到小學。長興縣開發區中心幼兒園於2020年9月15日順利召開了大班線上家長會。
  • 開在幼兒園裡的幼小銜接班,銜接了啥?
    市直屬機關幼兒園幼小銜接班班主任李英姿老師介紹道。據了解,為了更好地做好幼小銜接工作,該園對幼小銜接班配備了3個專門的教學老師,在了解每個孩子發展情況的基礎上制定了相應的教學計劃。並召開了專題家長會,詳細講解了幼小銜接教育的具體內容,解答家長的疑惑。
  • 幼小銜接加盟前景分析
    最近一兩年的時間裡,時不時的聽到有些地方出臺政策不再允許開辦幼小銜接培訓機構,引起了投資者們的恐慌,大部分準備投資的人都採取了觀望的態度。幼小銜接加盟前景到底怎麼樣?投資者們該何去何從?米德優幼小銜接加盟為什麼幼小銜接培訓班會在有些地方被禁止?
  • 幼小銜接:那些看得見與看不見的「準備」
    「你的孩子上沒上幼小銜接班?如果不上,孩子到小學會不會跟不上?」相信不少幼兒家長都會有這樣的困惑。小學的教育看上去的確跟幼兒園不一樣,那該如何幫助孩子做好入學準備呢?那些看得見與看不見的準備在哪裡?米德優幼小銜接聊天、看圖畫書與拼音學習小學各科的學習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拿語文來說,無論是哪一版的教材,開篇都是學拼音加識字。
  • 在鄭州該如何正確看待幼小銜接?有孩子的家長速看!
    幼小銜接不是學前教育的小學化,也不是讓孩子提前接受小學裡的生活習慣與科目知識。 所以,親愛的爸爸媽媽一定要走出幼小銜接教育的怪圈,別讓孩子進行了錯誤的銜接。
  • 科學做好入學準備,幼小銜接應該這樣做!
    尊重幼兒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幼兒身心全面發展,將入學準備教育貫穿幼兒園教育的全過程,為幼兒今後的學校生活做好準備,為其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濱江區月亮灣幼兒園學前教育集團開展了一系列的幼小銜接活動。
  • 育兒|「快樂銜接」!老師為幼小銜接順利過渡支招——做好心理疏導 培養良好習慣
    育兒|「快樂銜接」!老師為幼小銜接順利過渡支招—— 做好心理疏導 培養良好習慣 梅州日報一成長 梅州日報一成長微信號 mzrbcz 功能介紹 梅州日報誠意出品,專注梅州教育事業發展,關注孩子成長點滴,分享教育心得、育兒知識,記錄梅州小記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