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被廣大網友稱為」神童「的小女孩李尚榮嗎?她6歲成名,眾多網友被她小小年紀就這麼博學多才所折服,一時間很多家長也極力培養自己的孩子學習古詩文並以小尚榮為榜樣。李尚榮小朋友現在已經12歲,上六年級了,神童也不是一日煉成的,那麼她是怎麼讀書?廣大小學生們又該怎樣讀書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先介紹一下李尚榮小朋友吧。李尚榮3歲的時候,一次聽到媽媽讀《笠翁對韻》《聲率啟蒙》時就覺得特別好聽,覺得就像聽歌一樣,就讓她媽媽讀給她聽,從此就與讀書結緣。後來又通讀《易經》《論語》《孟子》《三字經》《弟子規》等經典書籍。5歲時就已經認識4000多漢字,可以背誦700多首古詩詞,6歲的時候參加了央視的《向幸福出發》節目,7歲時參加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和那些大學生生們同臺競技也是不落下風,獲得了」詩詞達人「稱號。後來又陸續參加了《唐詩風雲會》《我是大明星》《少年聽你說》等電視欄目,頗受大家的喜愛和關注。
李尚榮現在已經讀六年級了,19年7月份的時候,由國家新聞出版署主辦的第二十九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十大讀書人物」,11歲的李尚榮成為榜單中年齡最小的「讀書人物」她在18年和19年年間很少出來參加各種電視節目,怕是耽誤了學習,影響了安心讀書吧。
李尚榮被冠以」神童「的名號,是大家喜愛她的一種稱呼,她也並不是天生的神童,而是在於她的天賦異丙,在於父母的因勢利導,在於對讀書興趣的喜愛和執著。那麼,我們家長怎麼培養孩子讀書,早日讓孩子有博學之才呢?綜合李尚榮媽媽的教育觀點,小編總結出三點。
一、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從讀給他"聽"開始
孩子在5歲之前,家長可以在睡前或者合適的時間,陪伴孩子一起讀書。這個時期的孩子對難易沒有概念,家長給孩子讀一些」之乎者也「的中國古典文學和詩是最好不過了,耳濡目染間孩子就對閱讀產生了興趣。爸媽一定要拿著紙質的書籍讀給孩子聽,激發閱讀興趣,到了一定時期孩子才會看。把書當成一種玩具,或者是一個遊戲,可能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
二、父母陪同孩子一起讀書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上天賜給父母的小精靈,都有自己獨特的生理和心理特徵,有不同的興趣和愛好,即便是讀書,也會有不同的選擇和傾向。如果家長愛讀書,孩子就會對閱讀產生熱情,把書當成寶貝。
三、父母是老師,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讀書環境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重要的老師。中國教育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筆者認為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就是培養孩子的習慣和禮儀,習慣有飲食習慣、衛生習慣、學習習慣,閱讀習慣和其他行為習慣,禮儀又包括感恩、尊敬、孝道等。所以,教育孩子父母一定要有擔當和責任,可不能單純地認為學校就是育人天堂。讀書就是孩子和家長一起進步唯一途徑,讀中國的古典聖賢之書亦是如此。有的家長可能會說,忙了一天,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情去閱讀,可是當我們想成這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時,裝著去讀書也會給孩子起到表率的作用。孩子本身是沒有差距的,差距在於環境,而環境在於我們父母。
小尚榮誦讀經典崇尚國學,起到了學習和傳播中國文化的表率作用。不是每位父母都可能成為書香家長,但是小編希望的是每位家長都能培養好孩子的讀書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