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不僅僅是一個雅稱

2020-12-20 南雅學書

何謂茶人?

對「茶人」這一詞各人理解都不盡相同。茶葉從生長到製作,成為飲品是最後一道環節。而喝茶的人看到的也是茶葉成形,從幹茶到出湯的過程,那很多人就把「茶人」一詞,理解為泡茶的人。

其實泡茶的人,只能說是事茶人之一。真正的茶人卻是那些種茶人,採茶人,制茶人的茶農。

我們都是如此愛茶,但是誰知道一斤龍井有多少芽頭?明前茶分為芽茶,芽葉茶,龍井是芽茶無疑,那麼一斤茶葉有多少片芽頭呢?應該沒有人知道,因為我相信沒有人因為龍井的高昂價格,然後把茶葉拿出來一片片數過。其實這個數目非常驚人,一斤龍井有6萬到8萬的芽頭。這是什麼概念?等於一斤茶葉光採茶人就得重複六萬次以上的採摘動作。這裡邊還不說製作和包裝、運輸的事,現在知道我們喝到的茶葉是何等不易,何等珍貴。

茶經裡說「 籝,一曰籃,一曰籠,一曰筥。以竹織之,受五升,或一鬥、二鬥、三鬥者,茶人負以採茶也。」也就是說在陸羽的心裡,採茶人才能叫做茶人。

採茶人真苦,其一路難走。好的茶都在高山上,蜿蜒小道,崎嶇難行。日出之前就開始上山,從早上到正午時分,一個人採不了多少茶。春茶只能人工採摘,產出非常慢。

採茶人

我是前往茶山去看過茶的,這個老者整個上午四五個小時,也就採了不到五斤鮮葉。這說的還是長年累月的熟練工,像我去,一天都採不到半斤,且還不保護茶樹,反而傷了茶樹的元氣。如果說收入的話,一斤新鮮茶葉人工費是13元,那五斤就是65元。新鮮的茶葉五斤才能炒制一斤茶葉,這裡邊萎凋、炒青、揉捻各種工序再加上人工費,那又是多少呢?當知道這個以後,我們杯中的茶葉是不是更有重量了呢?

茶經中說的「籝」,(這個字讀ying,不要因為生僻字就跳過哦)就是採茶人背的背簍。一般都是竹製品,就地取材,方便又經濟。我所看到的背簍就是這個樣子的。

背簍

這樣的竹筐既可以背在後邊,又可以背在胸前,呈扁平狀,方便在茶樹中間穿行。既輕巧又透氣,輕巧是為了採茶人省力方便,透氣是最大程度保持茶葉的新鮮。想想看,如果口袋裡裝一個塑膠袋子是不是更輕巧?但是當把茶葉放在塑膠袋子裡拿下山是不是已經變成紅茶了?

採茶人其實並不像宣傳片裡的採茶姑娘那般靈秀婉約,大多都是中老年婦女,且因為風吹日曬都皮膚乾裂,皺紋橫生,可是她們的身上卻流淌著勞動人民特有的淳樸和勤勞。何謂「憫農」?對這些不畏艱辛的採茶人不禁有了深深的敬意,對面前的這杯茶水也有了更多的情懷。

大雨中歸來的採茶人

陸羽出身貧寒,本就是茶童,所以對茶的採摘和製作過程更是無所不知,因此把這些沐浴著雨露,洗禮著陽光的人才尊稱為「茶人」。如果我們能坐在茶桌前優雅的喝茶,更為感恩這一口的大自然的饋贈,感恩這麼多為茶所付出的艱辛勞動的人們。

如果您也愛茶,不妨去茶山走走,感受一下那些迎著朝陽茁壯成長的茶樹,親近一下那鮮葉蛻變成幹茶的歷程,知道您鍾愛的這一片葉子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有始有終,方能更加珍惜送到嘴邊的這一口茶,方能對這一口茶肅然起敬,多了許多敬畏之心。

相關焦點

  • 茶人的自我修養,你是一個合格的茶人嗎?
    古至今,從海內到海外,茶人無處不在。一個人,只有當他對茶產生敬意時,才能成為茶人! 茶聖陸羽對茶人的評價標準很簡單,要求茶人是「精行儉德之人」。也可以說成是他衡量茶人思想、品德、行為、信念等的標準。「中不精者心不治」。 凡事怕「認真」二字,做事如果專心就一定會無所不利的。
  • 茶人的自我修養
    陸羽眼中的茶,不僅僅是一種飲料,而是可以上升到精神層面,成為「德」的載體,成為「道」的通路。而「茶人」,也成為對踐行茶之「德」,追求茶之「道」者的尊稱。精其藝『古今韻會舉要·庚韻』 謂「精,專一也」。『管子·心術』有云: 「中不精者心不治」。
  • 夫妻雅稱-中新網
    ,其中不僅蘊涵著美好而真誠的祝福,而且,這些雅稱還典雅動人,風情無限,給人以無盡的遐思。  古代的時候,對於夫妻有一個非常流行的稱呼,那就是「秦晉」。這個稱呼源於春秋時期,當時,秦國和晉國世代結為姻親,所以,從此以後,人們就把兩姓聯姻稱為「秦晉之好」,用來表示美滿而和諧的夫妻關係,對人間所有夫妻的祝願之情蘊涵於其中,典雅而美好。「朱陳」也是古代人們對於夫妻的雅稱之一。朱陳本來是古代的一個村名。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曾經寫過一首題為《朱陳村》的詩:「餘州古豐縣,有村曰朱陳。
  • 茶人茶事:茶館·茶友·茶人
    我那時剛剛開始學茶,興趣正濃,去過很多茶館,從心裡感謝那些茶館的主人,教給我品茶的知識和方法,使我迅速成長為一名徹頭徹尾的茶人。因為喜歡,對茶館有特別的情懷,坐下來就不想走。因為愛好,對真正有造詣的茶人敬佩有加,喜歡和愛茶懂茶敬茶的人一起交流。毛君是我習茶的啟蒙老師和摯友。
  • 月份的雅稱,美到極致,你知道多少
    一年四季,十二月份,每個月的雅稱都很多很美,這是古人為我們留下的珍貴遺產,知道的越多,想像的空間就會越大;知道得太少,可能就太可惜了。花五六分錢時間沐浴古人的智慧,充實一下自己,愉悅的不僅僅是心情。總之,非常值得,也有這個必要。一月的雅稱有:孟春、正月、端月、元月、新正、開歲、嘉月、瑞月、陬月、孟陬、柳月、初月等。「孟春」稱呼是將一年新歲首月看作春季之始。
  • 安化茶人⑤丨鄧秀:茗品百味 安化茶人的文化「美」
    【編者按】茶人,謂之精於茶道或採茶、制茶之人。在「黑茶之鄉」安化,堅守著這樣一群人,他們,致力於安化黑茶的傳承與創新,執著於安化黑茶文化與品牌推廣;他們,因安化黑茶而創造出豐厚的生命意義,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稱謂「安化茶人」。
  • 這些別稱、雅稱,很美!
    甘露雅稱:天酒。 霜也叫:青女。 古琴又名:鶴軫。 雪的雅稱:瓊芳、瓊花、玉蝶、玉鸞、寒酥、凝雨。 牽牛花雅稱:朝顏 太陽的別稱:丹靈、皦日、乾曜、寶鏡 夕陽的別稱:落暉、西景、夕暉、夕暾 蟋蟀又叫:促織。 茶的雅稱:不夜侯。 收信又可以叫:青鳥飛來。
  • 優雅茶人--我的老師張瀟雅
    優雅茶人--我的老師張瀟雅--作者:山青河記得唐代詩人靈一有一句詩詞: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此山。巾幗不讓鬚眉我想我們就叫瀟雅老師為優雅茶人吧,以往我們常常以「專家」稱謂某個領域出類拔萃的領先者,但是對於瀟雅老師,我之所以用「茶人」來形容她,並不僅僅因為瀟雅老師的低調,更是以真誠之心表達對老師的尊敬
  • 敬畏:茶人對茶的正確態度
    敬畏:真正茶人對茶的正確態度敬畏:茶人對茶的正確態度對於茶人來說,有些場景並不陌生:剛泯一口茶,主人立馬發問「怎麼樣怎麼樣?」,讓茶人有些許難堪;有些喝茶者會吹牛他喝過多貴多貴的茶,口感如何如何等;有些人號稱只要說出什麼茶,他立馬知道多少價格,儼然他是物價局。可以說,這些都不是真正的茶人。真正的茶人,他對茶的正確態度就是——敬畏。真正的茶人,當客人泯一口他泡的茶,他會觀察喝茶者的反應,當三杯過後,才會微笑地詢問客人,口感是否合適。
  • 12個月的雅稱,原來可以這麼美
    古人在長期的生活中,為每一個月都起了許多雅稱,而不論是古代還是近現代的書畫作品中,書法家、畫家在落款時,常會用到這些月份的雅稱,今天就帶您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月
  • 茶人告訴鐵觀音屬於什麼茶
    茶人告訴鐵觀音屬於什麼茶。大家好,這裡是茶人談生活,感謝您在百忙之中閱讀小編的文章,今天茶人談生活就為大家分享下鐵觀音屬於什麼茶。鐵觀音是綠茶嗎?「鐵觀音是綠茶嗎?」相信對於這個問題有兩種答案,一種是綠茶,另一種不是綠茶。回答前者說明你對茶葉的了解甚少,設置沒喝過;回答後者的人,恭喜你,答對了!
  • 多維茶人葉漢鍾 工夫茶裡「功夫」深
  • 西遊記裡,孫悟空為誆騙豬八戒去廁所,竟發明了一個雅稱
    廁所是現代文明水平高低的重要標誌之一,因其汙穢不堪,氣味難聞,人們多以雅稱,如更衣、洗手等。其實在古代,也有很多雅稱,如「沃頭」(「沃」是「肥」的意思)、「溷」(音混,意思是骯髒、渾濁的地方)、「西閣」(西邊的架空小屋)、「舍後」(放在屋後)等。最讓人拍案叫絕的是《西遊記》裡,孫悟空誆騙豬八戒去廁所時的稱呼。
  • 老莊思想的憤世嫉俗,對世俗的鄙夷,在茶人身上是如何表現的?
    前面講到茶人的以茶養廉、胸襟廣闊虛懷若谷、與自然為友的氣質修養,是受到老莊思想的影響。都說茶文化吸納了佛家、儒家、道家的思想主張,其實道家老莊的思想對茶人的影響還有以下兩點。
  • 杭州茶人、茶事、茶文化,盡顯杭式氣韻
    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杭人飲西湖龍井的方式變得簡單而直接,更注重生活化,茶人傾向於選擇一個透明的玻璃茶器,85℃水注入杯中,茶葉在水中翻滾,清晰可見。茶客喜愛綠茶其清湯綠葉的品相,渾然天成的黃綠二色,恰似中國水墨畫的墨跡,濃淡兩相宜,味道更香鬱。  喝茶可以是一件簡單的事,也可以是一件複雜的事。茶人講究好茶配好水。
  • 女子在詩詞中令人沉醉的雅稱,沒想到竟然這麼美……
    女孩不僅是很多文人歌頌的對象,而且詩人對女子都有不同的雅稱,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從他們運用的雅稱來看,僅僅是驚鴻一瞥,都讓人覺得太美了。那今天起名網就為大家盤點女子在詩詞中的一些雅稱,如果你是女孩那就不要錯過喲,如果是男孩那更要學習起來!
  • 古時候,連風都有自己的雅稱,滿滿都是詩情畫意的味道
    那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古人對風的雅稱到底有多美?每一個季節都有每一個季節的特點和特色,所以,風也是如此,不同季節的風帶給我們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甚至連每個季節風的雅稱都不同,詩人把他們認為,春天為和風,夏天為薰風,秋天為金風,冬天為朔風,看過以後,是不是覺得太雅致了!
  • 如約茶事——深刻解讀茶人修養的最高境界
    《茶經》的作者陸羽,用四個字概括茶人修養的最高境界——精、行、儉、德。精茶人對茶品質、品飲環境、煮器、選水、品飲等程序,要求精心而作。茶有九難包括:造、別、器、火、水、炙、末、煮、飲。行品格高尚、堅守操行的茶人,其行茶事、品茶論道是非常合適的。「行」在這裡有兩層意思:一是足以表示品質的行止舉動,如品行、操行等;二是實際地去做,如如約茶事時行茶道等。
  • 事茶人千萬不能做的泡茶不良習慣
    事茶人一舉一動都在落在現場賓客的眼裡,所謂「一著不慎,滿盤皆輸」,細節決定成敗,泡茶不良習慣,能免則免。1、主人不介紹茶葉。邀請大家過來,除非是事先說好了的是盲品盲猜,否則都應在泡茶前向飲茶者介紹茶葉產品,一是表示對來賓的尊重,二是方便大家後續的品鑑與交流。
  • 關於「春天」的雅稱,你知道多少?
    在古代春天還有各種各樣的雅稱,這些雅稱從不同角度生動地傳達了人們對於春天的感受、憧憬和希望,記載了春天的文化意義。三春:古時以農曆正月為孟春、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簡稱「三春」。詩人孟郊有「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詩句。九春:春季三個月共九十天,十天一春,故稱「九春」。阮籍《詠懷》云:「悅懌若九春,馨折似秋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