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說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群體,他們已經被歷史的洪流淹沒,他們已經完成了時代的更替。但他們永遠停留在那些被幫助過人的記憶深處,他們的每一個音容,每一個笑貌。他們曾無私的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沒有報酬,他們是衝鋒在前,吃飯在後,他們是咱們的主心骨,貼心人。誰家有個紅白喜事,絕對是少不了他們的。說到這,你也該猜出來了吧!

對,沒錯,就是支客。城裡叫主持人,我們農村人叫支客,就是統籌安排的意思,支溜別人你幹這個,他幹那個,坐席你坐哪他坐哪,農村都這麼叫,即親切,又隨和。
支客是沒有報酬的,不像城裡主持人出場是要費用的。農村人有事請支客,既是對支客能力的認可,又是對支客的信任和尊重。支客呢,還是很願意去的,雖然沒報酬,但都是鄉裡鄉親的,既可以幫助別人,拉近感情,又可以讓更多的人認識自己,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好好涮一下存在感,體現自己的價值,平時會受到更多人的尊重。

也不是誰都能成為支客,成為支客也要具備很多條件的,首先要品德好,受到當地人尊重。其次,要有很強的組織能力,能夠統籌安排,合理分配,人盡其用。要有很好的表達能力,口才要好,能說會道。臨場應變能力也得要強。最後,支客要熟悉村裡的情況,熟悉親朋好友的情況,要和村民處理好關係。所以,在農村成為支客也是很難的,也要具備很強的綜合素質。
記得小時候,二爺就是支客。因為當時農村物質匱乏。支客飯局就多,吃的夥食比別人的好,臉上紅撲撲的,很有光澤,而老百姓呢,大多都面黃肌瘦的。每次誰家有紅白喜事,都叫二爺當支客,每次大家閒聊的時候,很少有人反對二爺的觀點,還不是因為他是支客嗎!所以,二爺和絕大多數人關係都不錯,二爺為此心裡很膨脹,走起路來還大搖大擺的,很是風光。這是艱苦歲月裡,支客留在我心裡的印象。
後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村裡人的關係卻不如以前,相互幫襯少了,更注重發展自家經濟了,個別條件好的,為了突顯自己的經濟實力,再有婚喪嫁娶之事,都請專業的主持來捧場。但這是個別有錢才能做到的。大多數人還是請村裡的支客,唯一與以前不同的是,有些村民或多或少的給了支客一些紅包。

而如今,農村經濟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人們之間的聯繫卻沒以前緊密了,各自都忙著掙錢,沒有人再關心其它人的生活了。人們也更愛攀比了,你請鑼鼓隊,演唱團,我請的排場更大,為了都是要面子。在這種情況下,更專業,更有氣場的主持團隊,移動飯店等興盛起來,倍受農村人喜愛,而曾經輝煌一時的支客也迎來了謝幕的時刻,淹沒在濤濤的歷史洪流中,留給人們的,是那些永遠難以忘記的美好瞬間,是那些給我們幫助,無私奉獻的美好回憶。
支客,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