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父母,付得起高昂的學費,送孩子去學畫,學小鋼琴,學芭蕾……卻做不到每天抽出十分鐘的時間,陪孩子談心、悠閒地散步。
&34;
成年人尚且抵禦不了的誘惑,而去指望青少年做到自製自律自省,真不現實。
作為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而不是矛盾爆發的當口,去明確告訴孩子,當面臨威脅恐嚇時,當內心萬般壓抑無以言說時,請尊重自己生命,這比任何東西更重要,而不是輕易放棄!
十多歲的孩子,輕生和犯罪案例屢屢發生,實在令人心痛、寒心。這與家庭環境及家庭教育不無關係,也與社會導向息息相關。不道德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在耳濡目染中,腐蝕和扭曲著弱小的心靈,讓他們情不自禁誤入岐途,給家庭和社會帶來無盡悲傷。
遼寧14歲少女沉迷網遊,氪金6萬被父母發現,跳樓身亡。山西某大學大二男生補考作弊被抓,哭泣20分鐘後跳樓自殺。湖南兩名初中女生失蹤兩天後,手綁手溺亡,警方排除他殺。
&34;大二學生小洋因掛科補考,被監考老師收走手機和試卷,哭了二十分鐘後,跳樓墜亡。如今的孩子為什麼抗挫能力不強,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弱?
培養孩子們健康的心理比學業更重要,這也給我們眾多的家長敲響了警鐘!
十多歲的孩子,本來正處在好好讀書增長知識的階段。上課玩手機,老師應不管不問?即便遭到老師指責,就選擇輕生,你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會責任能力哪去了?孩子性格內向,不願與家人溝通,家人就單單指望老師教育?
這恰恰說明,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家長們存在忽視等諸多問題,負有更多不可推卸的責任。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倘若父母能堅持每天擠出10分鐘的時間,陪孩子走出戶外散步、談心,我強調的是每天而不是偶爾敷衍,或許孩子長大以後,因潛移默化中傳遞了父母的力量,而將變得更加溫暖而強大。